天天看小說

67 鮮卑復(fù)又寇幽並

這是今天的一更。

——

程嘉喜憂參半的來入堂上。

荀貞剛從坐塌上起身,正準備和荀攸去後宅,見程嘉來到,又見他神情異常,說是發(fā)愁吧,嘴角帶點喜色,說是歡喜吧,又憂上眉頭,遂頓住腳步,立在案後,笑問道:“卿嘴角帶喜、眉含深憂,既喜而憂,所爲(wèi)何事?”

程嘉嘆了口氣,說道:“我本是有件喜事來稟報君侯,但剛在院外卻知道了一件憂事。”說著話,他從袖中取出一方小木盒,奉給荀貞。

盒子不大,雕工很細,外有封泥,不過封泥已被程嘉打開了。

荀貞一看即知,這是朝廷下發(fā)給各個郡國的“簡報”。

所謂簡報,就是制書,類似於後來唐時出現(xiàn)的“邸報”,凡朝中有事,朝廷都會向各個郡國下發(fā)制書,以使郡國能夠知曉朝事。

適才程嘉來時,在院外正好碰見了來給荀貞奉此“簡報”的郡吏,反正他要來見荀貞,就順手給接了過來,路上打開看了看,卻是看到了一件憂事。

荀貞接住,打開盒子,取出摺疊的帛書,展開觀看。

荀攸問道:“朝中發(fā)生了何事?”

荀貞看罷,嘆了口氣,把帛書遞給荀攸,說道:“鮮卑又寇邊境了。”

荀攸把帛書裡的內(nèi)容看了一遍,亦長嘆了一聲,說道:“光和四年,檀石槐死,吾聞鮮卑內(nèi)爭,以爲(wèi)國家的邊禍或許會因此而得到稍微的減輕,卻不意幽並之地仍連年受其侵患!”

程嘉生長北地,冀州北邊就是幽州,對鮮卑的情況較爲(wèi)了解,他說道:“鮮卑之所以興盛,究其根本,實因國家資助之故。”

荀貞是從後世來的,國家、民族觀念較程嘉、荀攸要強烈得多,對匈奴、烏桓、鮮卑這些“異族”更加敏感,鮮卑的歷史和兩漢的民族政策他曾經(jīng)專門研究過,他說道:“話不能這麼說,……國家之所以資助鮮卑本是爲(wèi)了‘以夷制夷’,而今鮮卑勢大實非國家之初衷也。”

前漢之時,鮮卑不顯,本朝以來,鮮卑漸成大患,自中興至今,常聞鮮卑寇境之事,遠的不說,只今天子繼位之後,鮮卑幾乎無年不寇幽、並,邊民飽受其害。

鮮卑之所以越來越強盛,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漢家對鮮卑的資助、扶植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本朝初年,“鮮卑大人皆來歸附,並詣遼東受賞賜,青徐二州給錢歲二億七千萬爲(wèi)常”,一年給這些歸附的鮮卑部落首領(lǐng)二億七千萬錢,扶植的力度很大,但這個扶植卻不是爲(wèi)了給自己培養(yǎng)一個強敵,而是爲(wèi)了“以夷制夷”。

有漢一世,在北邊先後有過三個強大的遊牧民族,最先是匈奴,隨之是烏桓,現(xiàn)在是鮮卑。從前漢中開始,漢室就開始採取“以夷制夷”的辦法來對付它們,尤其中興以來,“以夷制夷”更是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先是扶植烏桓,分化、消滅匈奴,隨著烏桓的強大起來,又扶植鮮卑,分化、消滅烏桓,這個政策可以說是較爲(wèi)成功的,至少成功地遏制住了匈奴和烏桓。

隨著烏桓的衰落,鮮卑現(xiàn)在強盛起來,本來是可以繼續(xù)“以夷制夷”的,但因爲(wèi)朝政昏庸、所用非人,郡國內(nèi)亂、無暇外顧等等緣故,政策實施不利,遂使鮮卑越來越強大,漸難制之。

特別是在檀石槐把諸多分散的鮮卑部落組織到一起,形成了一個軍事聯(lián)盟集團之後,鮮卑的崛起之實更是難以抑制了,今天子繼位後,幽、並、涼諸州的邊郡每年都被鮮卑入寇,殺掠不可勝數(shù),十幾年前的熹平六年,朝廷決定反擊,遣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各統(tǒng)騎兵萬餘,分三路出塞,進擊鮮卑,但被檀石槐所敗,戰(zhàn)士死者十七八,夏育等人只各帶了數(shù)十騎逃回。此戰(zhàn)之後,鮮卑遂成邊境巨患。

鮮卑越來越強盛,而漢家卻內(nèi)亂不斷,此消彼長之下,幽、並諸州的日子現(xiàn)在是越來越不好過了。

荀貞、荀攸、程嘉雖然皆爲(wèi)此感嘆,爲(wèi)帝國的邊境而憂心,但一來鮮卑入寇已是常態(tài),特別是在冬天,塞外天寒地凍,缺衣少食,近些年來,幾乎是每年冬季都會聽到鮮卑入寇的消息,荀貞等人早已是見慣不怪,二來,魏郡地處內(nèi)地,離幽、並諸州的邊郡很遠,他們就算爲(wèi)邊地擔(dān)憂也無能爲(wèi)力,所以他們只是感慨了幾句,也就罷了。

荀攸把“簡報”裝回盒中,還給荀貞。

朝廷的簡報分兩類,一類是需要向縣、鄉(xiāng),以至亭傳達的,一類是不需要向下傳達的。

這一份簡報顯是屬於不必下傳的,只需歸檔即可。荀貞把堂外的典韋召進來,將這份簡報遞給他,命他派人送去給主記室收藏保管。

待典韋應(yīng)諾出去後,荀貞坐回席上,問程嘉道:“卿適才言有一件好事要稟報與我,不知是何事也?”

程嘉也落座,轉(zhuǎn)憂爲(wèi)喜,答道:“我昨天去了樑期,今天剛剛回來。”

“去見魏光了麼?”

“是。”

說起來,荀成手下這些人,現(xiàn)如今最忙的是程嘉。程嘉雖無吏職在身,但荀貞把很多“私事”都交給他去辦,比如前幾天向郡裡宣揚“落雪是因爲(wèi)李鵠被擒”等等,又比如拉攏收買魏光。

程嘉吃相貌的虧,多少年不得施展抱負,好容易碰上一個不“以貌取人”的荀貞,也算是憋足了勁,賣命得給荀貞幹活。大雪方停不久,有道是:“下雪不冷消雪冷”,雪後的天氣比下雪時更冷,風(fēng)颳到臉上跟小刀子割似的,如此酷寒的天氣,他又不辭寒苦地跑了一趟樑期。

荀貞問道:“既雲(yún)喜事,那麼可是魏光願投我門下了?”

程嘉笑道:“君侯所猜,雖不中,亦不遠矣!”

“此話怎講?”

“魏光倒是還沒有正式表示願意投從君侯,不過通過與他的交談,我發(fā)現(xiàn)他已意動!”

“怎麼個意動?”

“在我和他談話的過程中,他先後問我了三個問題。”

“噢?”

“頭一問是:‘聞趙家少君踏暮離城,出居鄴北莊園,此事可真’?”

“第二問呢?”

“次一問是:‘聞雖天寒,府君勤政不倦,理料郡事一如往昔,此事可有’?”

“第三問呢?”

“最末一問是:‘竊聞君侯之舊主今乃朝中貴人,君侯且與汝南袁本初結(jié)好’?”

“你怎麼回答的?”

“頭一問我笑而不語,次一問我頷首稱是,最末一問,我告訴他:不僅君侯的故主陰公現(xiàn)在朝中爲(wèi)貴人、君侯與袁本初結(jié)好,而且君侯與大鴻臚曹嵩之子曹孟德亦結(jié)好也。”

聽完程嘉的話,荀貞與程嘉相對一笑。

荀攸對魏光不太熟悉,聽程嘉詳細地給他講了一遍魏光的背景,拍手笑道:“趙然遁逃出城之日,怕是萬萬沒有想到:因他暮遁之故,而竟使魏光傾心於君侯了。”

魏光的這三問單個看好像沒什麼意思,連在一起看就很有意思了。第一問,確定了趙然“出城而逃”,第二問,確定了荀貞“若無其事”,第三問,則確定了荀貞的“後臺”。三問連在一處,很明顯,他的確是“意動”了。

荀貞笑道:“昔馬援奉隗囂書至洛陽,陛見光武,光武笑曰:‘卿遨遊二帝間,今見卿,使人大慚’,馬援答曰:‘當(dāng)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魏光乃有伏波將軍之風(fēng)乎?”

伏波將軍馬援是本朝的名臣、名將,國家棟梁,魏光只是個輕俠出身的“草莽人物”,雖不知他日後發(fā)展會如何,但只就眼下來看,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與馬援相比的,荀貞引用馬援的這句話來說他,一是因知道魏光“意動”而開心,二來卻也是笑談罷了。

程嘉這些月與魏光接觸很多,聽了荀貞的這句話,他難得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君侯,魏光雖出身微寒,然以嘉所見,非尋常遊俠、寒士可比,君侯切請勿輕視之。”

程嘉很少這麼嚴肅,更從未當(dāng)面批評過荀貞,這是頭一回。

荀貞收起笑容,正襟危坐地給程嘉道了個歉,說道:“是我輕佻了。”頓了頓,心道,“甚少聞君昌贊人,而他今贊魏光,這麼說來,魏光還真有過人之處?”

荀貞和魏光沒見過,雖聽程嘉說了些魏光的過往故事,但也只是覺得魏光大概是個“存有志向”的“好名”之人,存有志向和好名沒什麼稀奇的,“眼高手低”的人多了,有志向、好名,同時又有能力的人就不多見了,聽程嘉這意思,魏光是其中之一?

荀貞因說道:“能得卿之贊,魏光必有其長,不知他可與我?guī)は抡l人相比?”

“魏光年少好俠,慷慨輕生,其雄壯之氣足可與劉鄧相頡頏;後折節(jié)讀書,隨從士大夫,風(fēng)雨不避,又與陳午相彷彿;其爲(wèi)人也,頗有恢廓氣度,雖不及君卿,而遠勝伯禽、子繡諸人。”

“如卿所說,此魏郡一豪傑也。卿可持我手書再去樑期,邀他來鄴,我欲一見之。”

在這之前,荀貞雖重視魏光,但也只不過是把他當(dāng)做了一個誅滅趙家的有力武器罷了,並沒有重視他本人,今聞程嘉所說,改變了態(tài)度,準備親寫信一封,叫程嘉帶去給魏光,邀他來鄴縣相見。

程嘉應(yīng)諾。

——

1,簡報。

邸報是由唐時各藩鎮(zhèn)在京都的辦事人員私自發(fā)回地方的,而兩漢之世,各郡國在京都雖也設(shè)置有“邸”,但這些邸只是用來“待朝宿”的,兩漢律法嚴禁郡國之邸向本郡國傳送政治情報,如違者,將會受到嚴厲地政治處罰,“簡報”是由漢家朝廷直接發(fā)給地方郡國的。

56 行若純?nèi)鍖崙言?/a>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5 冀董幽田兩名俊35 鄉(xiāng)吏殘民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1 寇至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7 朱公偉奉天子詔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23 調(diào)派署威壓山重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42 固知功業(yè)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1 謀算將戰(zhàn)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64 裨將軍新旅建組54 滅族(下)88 從徵汝南(上)39 班底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9 太守長史兩不負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fù)失和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27 朱公偉奉天子詔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6 聞寇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65 歸來解甲抵足眠44 練軍方略76 貴顯何氏兩將軍20 校尉效從麾下戰(zhàn) 將軍謀議分進兵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8 幾事不密則成害64 戲忠28 詐降49 登門63 叕兒乃有大志乎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89 從徵汝南(中)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六)30 將戰(zhàn)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3 大獲豐收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69 樂文謙領(lǐng)兵北上25 鄉(xiāng)有野賢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0 洛陽圖窮將匕見60 樽前豪傑意難決64 戲忠45 欺人31 破敵(上)9 太守長史兩不負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4 守城初戰(zhàn)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4 最風(fēng)流之武評(一葦)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dāng)有攻守備3 殺人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69 樂文謙領(lǐng)兵北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54 焉知生死麴義勇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07 轉(zhuǎn)戰(zhàn)十縣至平輿(上)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3 路見白骨露於野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4 風(fēng)雪夜刺(上)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6 東漢諸侯王36 天下之中洛之陽32 督郵一怒(中)89 從徵汝南(中)89 智勇兼?zhèn)漶绎w燕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
56 行若純?nèi)鍖崙言?/a>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5 冀董幽田兩名俊35 鄉(xiāng)吏殘民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1 寇至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7 朱公偉奉天子詔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23 調(diào)派署威壓山重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42 固知功業(yè)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1 謀算將戰(zhàn)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64 裨將軍新旅建組54 滅族(下)88 從徵汝南(上)39 班底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9 太守長史兩不負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fù)失和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27 朱公偉奉天子詔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6 聞寇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65 歸來解甲抵足眠44 練軍方略76 貴顯何氏兩將軍20 校尉效從麾下戰(zhàn) 將軍謀議分進兵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8 幾事不密則成害64 戲忠28 詐降49 登門63 叕兒乃有大志乎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89 從徵汝南(中)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六)30 將戰(zhàn)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3 大獲豐收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69 樂文謙領(lǐng)兵北上25 鄉(xiāng)有野賢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0 洛陽圖窮將匕見60 樽前豪傑意難決64 戲忠45 欺人31 破敵(上)9 太守長史兩不負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4 守城初戰(zhàn)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4 最風(fēng)流之武評(一葦)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dāng)有攻守備3 殺人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69 樂文謙領(lǐng)兵北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54 焉知生死麴義勇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07 轉(zhuǎn)戰(zhàn)十縣至平輿(上)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3 路見白骨露於野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4 風(fēng)雪夜刺(上)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6 東漢諸侯王36 天下之中洛之陽32 督郵一怒(中)89 從徵汝南(中)89 智勇兼?zhèn)漶绎w燕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漾濞| 宜都市| 安塞县| 太谷县| 个旧市| 揭西县| 沛县| 建水县| 巴里| 和静县| 惠来县| 文昌市| 河北区| 宁远县| 屏边| 香港 | 西城区| 哈尔滨市| 汉源县| 前郭尔| 嵊泗县| 育儿| 彩票| 邯郸市| 鸡东县| 微博| 绥江县| 平利县| 时尚| 恭城| 冕宁县| 南江县| 红河县| 株洲市| 大安市| 哈密市| 米脂县| 都匀市| 芜湖县| 和田市|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