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

有陣子沒寫,找不著感覺,字數(shù)更得少了點。

——

關東聯(lián)軍和董軍,兩軍對壘,敵我之間,各有短長。

關東聯(lián)軍其長在:州郡並起、聲勢浩大,有士林的輿論支持。

董軍其長在:倚仗堅關、兵精將猛,控制著朝廷、天子,以爲“大義”。

關東聯(lián)軍的短處是:起兵的諸侯們各懷心思,其中大部分人更注重的是“私利”,而非“公義”,袁紹只是名義上的“盟主”,並不能真切地統(tǒng)一諸路,更無法使臂使指地去指揮他們。

董軍的短處則是:因在輿論上處於下風,又是“客場作戰(zhàn)”,假以時日一長,必將士氣不振。

對此,聯(lián)軍中和董軍中的明智之士都能看出,所以也纔有了荀貞、李儒、賈詡等人分別針對董軍“士氣”而提出的各種說法,但不管董軍的“士氣”最終會如何,至少在目前看來,特別是在董卓接受了賈詡的建議,又再一次地給部曲將士大發(fā)賞賜的情況下,短期內(nèi)董軍應還是能保持一個較爲高昂的戰(zhàn)鬥狀態(tài)的,換言之,也就是說,在經(jīng)歷了荀貞、曹操等義軍這邊的一次進攻、董卓的一次反擊之後,當下義軍和董軍間的戰(zhàn)局從攻守暫時轉入到了僵持狀態(tài)。

轉入僵持狀態(tài)後,現(xiàn)在兩邊比拼的就是耐心和糧餉實力了。

董軍那邊不說,只是義軍這邊。

荀貞是不缺耐心的,因從孔伷那裡弄來了大批的糧秣,幾個月內(nèi),他也不缺糧餉。

可荀貞、孫堅不缺,不代表別的義軍就不缺,袁紹、袁術可能還好點,過了三月,入了四月沒多久,酸棗的那十來支義軍就堅持不下去了。

首先一個,糧餉方面。

一個是糧餉。

酸棗計有步騎兵馬十餘萬,人吃馬嚼,日用極大,從正月起兵至今已有兩三個月,他們各路兵馬自帶的糧食已然被各自吃得差不多,快要沒了,酸棗屬陳留郡,是張邈的地盤,陳留郡不大,靠此一郡之力,就不說張邈願不願意,就算他願意,也是養(yǎng)不起十幾萬兵馬的。

再一個是軍衣。

入了四月已是初夏,天氣轉熱,可很多義軍來酸棗的時候壓根就沒想起帶夏裝,只有冬衣,二月、三月還好,或者敞個懷,或者怎麼樣,勉強能湊合,到了四月,這冬衣是怎麼也沒法兒穿了,可又沒夏裝,不少兵士都打起了赤膊,或者僅僅穿個內(nèi)衣,一入營中,到處都是光膀子,毫無軍風軍容,不好看、不像個軍隊不說,這種狀態(tài)和模樣也上不了戰(zhàn)場。

其次一個,耐心方面。

起兵以來,酸棗義軍合兵聯(lián)駐幾個月,從開春到入夏,只有曹操、鮑信出去打了一仗,結果敗了,還是慘敗,曹操幾乎全軍覆沒,前不久,袁紹、袁術又各敗一仗,而且也稱得上是“慘敗”,袁術損失不小,自家門口被大殺一陣,王匡亦如曹操,幾全軍覆沒,總得算起來,整個聯(lián)軍這麼些月,也就荀貞、孫堅打了點勝仗,可那點勝仗算什麼?根本影響不了“大局”。荀、孫連伊闕關的關門都沒瞧見,只出郡了百十里,曹操那邊一敗,他倆就撤回去了。

整個來看,董軍似乎是“不可戰(zhàn)勝”的,勝利“遙遙無期”,或者說,就別說“勝利”了,再打下來,恐怕一個個步曹操、袁術、王匡的覆轍,盡數(shù)兵敗都有可能。

所以說,酸棗的那十來支義軍都已沒了鬥志,也沒了等下去的耐心。

糧餉軍衣缺、又沒了耐心,順理成章的,四月中旬起,酸棗的聯(lián)軍便開始了陸續(xù)歸郡。

潁川郡中,荀貞、孫堅聽到了這個消息。

孫堅得聞此訊的當時,就來找荀貞。

“貞之,你聽說了麼?酸棗那邊撤軍了。”

“聽說了。”

“十餘萬步騎,以討賊爲名,會於酸棗,屯駐數(shù)月,除曹、鮑二君,餘者無一戰(zhàn),我聞彼等唯日日飲酒高會而已,如今食盡星散,我真是羞與彼等爲伍!所謂英雄名士,徒爲天下笑柄。”

孫堅是以軍功起家的,和酸棗那些“坐談名士”從本質(zhì)上就不同,根本不是一路人,說到氣惱處,他漲紅了臉,緊握著劍柄,看架勢只想拔劍出來斫案泄憤。

荀貞因早知酸棗聯(lián)軍就是這麼個結局,而他本人又是“出身”士族,平時與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士人”來往甚多,對所謂的那幫子當下之“清流名士”也有著遠比孫堅更爲清楚地瞭解,故而倒是沒有什麼吃驚、氣憤的心情,他笑道:“文臺豈不聞‘脣矛舌劍’乎?”

“脣矛舌劍?”

“以脣爲矛,以舌爲劍,此乃彼輩風範,論及疆場廝殺、勇敢任事,本就是不及文臺遠矣。”

說到這裡,荀貞心中一動,想道:“前世我聞之‘嘴炮’二字,說的其實不就是‘脣槍舌劍’麼?”無論古今中外,總會是有這麼一些人的,“坐而論道”,滔滔不絕,手握輿論,爲天下所“重”,而實際上其所講所論卻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放到具體的事上他們“百無一用”。

得了荀貞此贊,孫堅怒氣稍減。

他拔出劍來,橫在大腿上,以手撫之,曲指輕彈,喟然嘆道:“聞董卓恃強悖逆,操持朝廷,我義憤填膺,是故卿一封信來,我即起兵響應,不辭千里,來潁川與卿合兵,所爲者何?不就是爲了與天下英雄共除董賊,以匡漢室?今董賊未滅,而酸棗星散,實令人難抑憤憾。”

“酸棗聯(lián)軍雖散,猶有車騎、袁將軍、韓冀州、孟德,並卿與我,聯(lián)軍亦尚有十餘萬,卿可稍待之,等董兵氣泄,然後我等共擊之,勝之不難。”

袁紹、袁術兩人,他倆是此次起兵的“首倡”,乃是“首惡”,其在洛陽的宗族又被董卓殺了個乾乾淨淨,是完全沒有退路了,所以即使酸棗星散,他兩人也是退無可退,只能撐到底。

“於今也只能如此了。”

到得四月底,酸棗的十餘萬兵馬差不多已散了乾淨,留下來的除了張邈,便只有張邈弟弟張超所部了,——從另一方面來說,酸棗兵散倒也正印證了董卓“分而擊之”策略的成功。

若非關東聯(lián)軍裡有孫堅這個“小戇”,有荀貞這個異數(shù),現(xiàn)在董卓就只需要對付袁紹、袁術兄弟即可了。袁紹、袁術兄弟不和,董卓遣精兵再來一個“分而擊之”,不是沒有取勝的可能。只可惜,聯(lián)軍裡有孫堅,又有荀貞,所以,董卓“最終取勝”也只能是一個“可能”了。

五月初,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

25 郡府迴文7 生死之恩何以報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 誰人不知荀貞之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06 忠壯引來海內(nèi)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4 留錢75 曹純少貴氣吞虎45 得士親附29 許季21 辛璦(下)59 吾候諸君久矣66 延攬勇士(下)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94 橋瑁詐書移諸鎮(zhèn) 一聲雷響起風雲(yún)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42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八)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66 子義樹戟喝虎狼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7 朱公偉奉天子詔75 欺上弄假國之賊7 清洗潁陰(上)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1 虎士2 獲名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03 當治上田糧產(chǎn)豐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九)136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二)222 臨將戰(zhàn)復授機宜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5 備寇2 雙喜臨門(下)7 計劃41 虛虛實實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73 鎮(zhèn)東檄調(diào)三將援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7 獨行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9 太守長史兩不負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8 程嘉獻策難吳輯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五)78 好立功業(yè)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52 受表揚威心感動21 今有潁陰乳虎(中)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53 只知太守不知君84 捕拿張直(下)41 虛虛實實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30 將戰(zhàn)38 初步70 今才知君是誰人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94 橋瑁詐書移諸鎮(zhèn) 一聲雷響起風雲(yún)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6 原盼203 當治上田糧產(chǎn)豐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9 樂進歸來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73 衆(zhòng)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yún)連薛禮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
25 郡府迴文7 生死之恩何以報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 誰人不知荀貞之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06 忠壯引來海內(nèi)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4 留錢75 曹純少貴氣吞虎45 得士親附29 許季21 辛璦(下)59 吾候諸君久矣66 延攬勇士(下)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94 橋瑁詐書移諸鎮(zhèn) 一聲雷響起風雲(yún)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42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八)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66 子義樹戟喝虎狼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7 朱公偉奉天子詔75 欺上弄假國之賊7 清洗潁陰(上)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1 虎士2 獲名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03 當治上田糧產(chǎn)豐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九)136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二)222 臨將戰(zhàn)復授機宜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5 備寇2 雙喜臨門(下)7 計劃41 虛虛實實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73 鎮(zhèn)東檄調(diào)三將援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7 獨行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9 太守長史兩不負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8 程嘉獻策難吳輯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五)78 好立功業(yè)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52 受表揚威心感動21 今有潁陰乳虎(中)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53 只知太守不知君84 捕拿張直(下)41 虛虛實實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30 將戰(zhàn)38 初步70 今才知君是誰人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94 橋瑁詐書移諸鎮(zhèn) 一聲雷響起風雲(yún)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6 原盼203 當治上田糧產(chǎn)豐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29 樂進歸來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73 衆(zhòng)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yún)連薛禮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调兵山市| 新乐市| 乳山市| 防城港市| 绵竹市| 和平县| 阳春市| 科技| 罗甸县| 堆龙德庆县| 怀集县| 额敏县| 光山县| 菏泽市| 米林县| 洪江市| 西和县| 蓬莱市| 扶风县| 兴安盟| 巫山县| 庆城县| 清徐县| 太仓市| 邹平县| 始兴县| 达州市| 灵川县| 泾源县| 辛集市| 庆城县| 老河口市| 潢川县| 博爱县| 乐陵市| 武安市| 思南县| 桑植县| 涪陵区|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