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

座中的諸吏,不少人聞言大驚。

一人急忙起身,趣前下拜,說道:“明公,誠如左掾所言,徐州、冀州皆雄州也,我青州處於其間,內復黃巾猖獗,此內地俱敵也!左掾所議,也是爲我郡的百姓、爲明公著想??v有不合明公意處,亦不致死!乞請明公開恩,留他一條性命。”

孔融振袖,恚怒地說道:“徐、冀雖強,然而徐侵兗州,冀爭幽州,都是無詔令,擅自興兵,荀、袁紹的不臣,世人已是盡知!我孔文舉魯國男子,焉能附逆!左奇畏賊而勸我從徐、冀擇一附之,這已經(jīng)不是他第一次這樣對我說了,我數(shù)次拒絕,每回都正言以責之,他卻屢教不改,今日又出此說,名爲‘託身’,實欲我爲賊也!其言不可容,其心險惡,非殺之,無以震肅郡中,無以明我心志!荀貞之再是兇虐,有融在的一日,就爲天子守北海一日!”

一疊聲地催促從室外進來的吏卒,“拖出去殺了!”

爲左奇請求的那人,苦苦哀求,說道:“明府!左掾素著清名於郡,今我郡內外悉敵,正是用人際,如因言治罪,竟殺左掾,下吏恐郡中的士心將散矣!士心一散,何以爲天子守北海?”

孔融堅定地說道:“郡中的大德高才,我無不熟悉,都是乃心王室的忠貞之士!豈會因一從賊之徒的死而就心散?相反,在由此知了我爲天子守土的決心後,還必會因此而與我同心同力,共抗內外之賊!卿不要再多說了,我意已決。莫說士心不會散,士心縱散,我心不移!”

吏卒待把左奇拖出去。

左奇卻也有些膽色,無有驚慌的表現(xiàn),他掙開吏卒,自站起身,整了下衣冠,衝孔融一揖,說道:“府君名重天下,奇本以爲府君可保我北海,今日才知,奇卻是看錯府君了。府君固德行清正,惜無治亂之能。悲哉!吾土北海,將陷戰(zhàn)亂。哀哉!吾土鄉(xiāng)民,將受刀兵?!?

然後,他衝著給他求情的那吏也是一揖,說道,“義遜,我與君情投意合,相交恨短,原本還想著與君,一起輔佐府君,做成一番大事,於今看來,是不成了!今日相別,我無所恨,唯家中老母年邁,子女年幼,望君能幫我多加照顧。”

最後,與堂上的在座的諸多府中同事們略微一揖,笑道,“當徐、冀兵到我郡日,希望君等都可善自保身!明府性正直,到時或許會因不屈而受到折辱,君等莫忘爲明公向徐、冀求情?!?

說完,轉過身去,昂然出室。

孔融聽了他的最後一句話,雖是不樂他話中的意思,卻也不覺因他臨死尚存的爲自己的忠心,升起了點感觸,有心饒他一命,外邊的吏卒動手甚快,已把左奇的首級捧來奉上。

看到那血肉模糊,雖是已然死去,卻嘴角露出微笑,滿是安然神色的左奇之頭,說不出滋味的情緒充塞了孔融的胸膛。他定住心神,揮了揮手,說道:“懸去城門!”

吏員們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都無言。

一人離席,伏拜說道:“明公的忠正之氣,天日可鑑!徐、冀縱悍,何如明公之忠?我北海上下同心,即使徐、冀齊來犯我,一夫求死,萬夫莫當!亦無懼也!”

說話之人名叫王模,字子法。

此人與另一個叫劉仁,字孔慈的,乃是北??じ兄T吏,最得孔融信賴的兩個。

孔融甚喜王模之言,請他起來,與諸吏說道:“子法說的,纔是正理!只要君等與我同心同德,何必懼徐、冀之兵?”問給左奇求情的那吏,說道,“義遜,你說是不是?”

“義遜”是字,這人名叫劉謙。

www .тt kan .c ○

他此時既痛心好友的無辜慘死,又擔憂按照孔融這種不知權變、一味忠心的政治態(tài)度,只怕真的會如左奇所說,北??げ蝗站蛯萑氡鴣y,心亂如麻,勉強做出恭敬的姿態(tài),說道:“是。”

孔融說道:“我知你與左奇是好友,待把他的首級懸掛示衆(zhòng)三日,向郡人表明了我爲天子守土的決心以後,你就把他的首級拿去,與他的軀體一起下葬,給他全屍罷?!?

劉謙應道:“諾?!?

當晚回到家裡,劉謙長吁短嘆,夜不能寐。

出到院中,他仰望星月,只覺黯淡無光。

劉謙彷徨良久,想起了荀貞《短歌行》中的一句,“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他心道:“孔文舉空有盛德之名,無有軍政之略。黃巾作亂以今,我北海已是數(shù)遭賊掠,莫說別的縣,就是我郡治劇縣,前前後後,都已被黃巾賊圍了兩三次,每次都是虧得王叔治星夜救援,乃才未被賊寇攻破。以我北海一郡,何以能內剿黃巾,外抗徐、冀?自保且不暇也!承祖所議,誠然是爲我郡生民免遭戰(zhàn)火之苦厄的唯一辦法!無奈孔文舉不聽!還把他殺了!

“哀哉承祖!悲哉我心!”

想到這裡,左承祖生前的音容笑貌,出現(xiàn)劉謙的面前。

兩人每閒就會相聚,或休沐時,或下值後在吏舍中夜談,分析時局,評論蜂起的各地英雄,指點揮灑,集思廣益地爲北海、青州謀劃出路和將來。如今,這一切都成了往事,都只能留在劉謙的記憶中,而左承祖,他再也聽不到其慨然而談的高論,看不到其神采飛揚的模樣了。

劉謙心如刀絞,淚水滾落。

他撩起衣袖,抹了把淚水,接著想道:“前日,承祖與我尚談論青、徐、兗三州的局勢。荀鎮(zhèn)東既得兗州大半,我青州西邊的門戶歷城也已被他佔據(jù),那麼徐州早晚是要取我青州的!孔文舉可爲治世之公卿,不能做亂世之能臣,斷非荀鎮(zhèn)東之敵!

“既然如此,我乾脆先去徐州,投奔荀鎮(zhèn)東,這樣,待到來日徐州兵攻我北海的時候,我也許還能爲孔文舉、爲我郡的士民說上一些好話,使他們少受些兵災。”

他的妻子在室內喚他,劉謙把眼淚抹乾,應了一聲,又在院中想了會兒,做出了決定,心道,“就這麼做吧!”然後回到屋中,將自己的決心告訴了妻子,吩咐她明天就打點行裝。

三天之後,從城樓上取下了左奇的腦袋,劉謙親自動手,將其首級與其軀幹縫上連好,伏其屍上,慟哭一番,安排將之下葬。

待下葬後,劉謙帶上家眷,以及左奇家的母、妻、子女,遁出北海,南下投徐去了。

……

劉謙到徐州,已是數(shù)日後。

本來進入到徐州境內時,他還擔心會被沿途的徐州軍將盤問、爲難,可出乎了他的意料,不僅一路上,越往南邊走,越是見到徐州的百姓安居樂業(yè),鄉(xiāng)里之中,幾與太平時無有太大的不同,這情景與北??S巾出沒、盜賊遍地的惡劣治情況截然兩樣,而且在經(jīng)過東莞、東安、陽安等瑯琊的這幾個縣時,也沒有怎麼經(jīng)受盤查,只在問明他的來意後,就給以發(fā)行了。

這也不知是徐州的政策實在寬鬆,還是因見他拖家?guī)Э诘?,對他未生警覺,又或是徐州對北邊相鄰的北???,壓根就沒放在心上,不把之當做大敵?

劉謙度之,恐怕是最後一條的原因更大一些。

待至瑯琊的郡治開陽,瑯琊相陳登聞報,說是北海劉謙舉家來投,更是親自迎接出府。

劉謙在北海還是挺有名氣的,陳登知其姓名。

當晚,陳登設宴招待,酒後,留他一家與左奇的一家在郡府住了一晚。

次日,派遣兵卒,護送他們前去郯縣。

開陽與郯縣都在沂水的東岸,有了陳登的安排,劉謙等不用再徒步而行了,坐了船,總算可以休息一下;乘船的行速亦快,不過一天,就順水百餘里,到了郯縣境內。

下的船,向東行不遠,郯縣的縣城在望。

劉謙注意到了沂水兩岸的民屯和軍屯,詢問護送他們的兵卒。

兵卒們雖不知軍屯、民屯的具體詳情,可身爲徐州部隊的一員,也是知道一二的,這又不是什麼秘密,便把所知的東西如實告之。

劉謙大爲讚歎,心道:“只從開陽到郯縣,這百餘里的沂水兩岸良田,每年的產(chǎn)出就足能養(yǎng)兵數(shù)千了!聽那兵卒說,徐州境內這樣的屯田,卻是遍佈南北各郡!民爲國本,耕爲戰(zhàn)本,荀鎮(zhèn)東行此屯田之法,由茲既安了流民,又軍糧無缺,徐州可謂根本牢固!果當世之傑也!”

倒也不是劉謙井底之蛙,好像一個小小的屯田,就怎麼了不得似的。

實際上,屯田雖非荀貞獨有的發(fā)明,此法有之久矣,但放於今天下戰(zhàn)爭紛亂的背景下來講,其所蘊含的意義,還真是十分了得。

安流民、充軍糧,這只是表面上的兩個收益。

最重要的,這代表了荀貞不是“破壞秩序的一方”,代表了他是“重整秩序的一方”。

如何能結束戰(zhàn)亂?以暴制暴麼?武力不可缺,然還不夠。只靠武力,是不足以安定天下的。必須要把生產(chǎn)重新恢復,最關鍵的是,必須要把“秩序”重新恢復。

屯田,就象徵了這麼一個意義。

兵卒們把劉謙等護送到郯縣縣外,沒有進城,就折返回去了。

劉謙一家,加上左奇一家,十幾口人,老老小小的,劉謙不好把他們帶去徐州的州府,便暫將之留在縣外,獨自進城。

郯縣一則因是州治加東海的郡治,二來是因比較處於徐州的腹地,境外的戰(zhàn)火無論如何也是燒不到此處的,故而比之瑯琊郡的各縣,縣中愈是熱鬧。經(jīng)過城西的“市”時,劉謙往裡繞了圈,市中的店鋪一個挨一個,貨物琳瑯滿目,來此購物的縣人不說摩肩接踵,在那緊俏貨物的鋪前,也是頗爲擁擠。劉謙慨嘆不已,心道:“不意昔日三齊的繁榮,復現(xiàn)於此!”

到的州府,劉謙投名刺,求見荀貞。

值班的吏員把他引入側塾,請他在這裡等候,入到府內,自去給荀貞稟報。

卻不是誰說求見荀貞,都能隨便見著的,劉謙帶了一封陳登的信,府門值班的吏員知陳登甚得荀貞的重用,故是這纔給他通報的。

劉謙這一等,就是半天。

非是荀貞拿大,是荀貞在與荀彧、戲志才、陳羣等討論一件要事,那稟報的吏員因是不敢打擾。

所討論者,是剛接到的一道有關冀州袁紹的軍報。

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42 固知功業(yè)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82 擒賊先擒王(下)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39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五)72 健兒戰(zhàn)死誰封侯(上)20 校尉效從麾下戰(zhàn) 將軍謀議分進兵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59 慨嘆120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五)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九)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27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十二)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47 山雨126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十一)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38 荀攸來訪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56 允誠書從濟北來43 李通難擇良木棲5 且以盜賊付太守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72 健兒戰(zhàn)死誰封侯(上)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0 校尉效從麾下戰(zhàn) 將軍謀議分進兵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31 除惡務盡7 置彀在此請君入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5 冀董幽田兩名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36 第三兄弟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62 太守行春(下)119 東郡二文鎮(zhèn)兗州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九)13 荀成善納奉孝策69 樂文謙領兵北上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一)40 鐵營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4 鐵官見聞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5 原盼勸賊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44 而今本爲多事秋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0 計吏郭圖(下)19 誅滅沈家(下)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48 惟是小人最難養(yǎng)17 虎狼之威(下)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45 天寒遙寄冬衣去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55 此子乃忠直奇節(jié)士5 冀董幽田兩名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4 陽城治吏(上)31 名重徐州陳元龍
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42 固知功業(yè)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82 擒賊先擒王(下)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39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五)72 健兒戰(zhàn)死誰封侯(上)20 校尉效從麾下戰(zhàn) 將軍謀議分進兵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59 慨嘆120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五)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九)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27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十二)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47 山雨126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十一)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38 荀攸來訪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56 允誠書從濟北來43 李通難擇良木棲5 且以盜賊付太守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72 健兒戰(zhàn)死誰封侯(上)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0 校尉效從麾下戰(zhàn) 將軍謀議分進兵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31 除惡務盡7 置彀在此請君入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5 冀董幽田兩名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36 第三兄弟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62 太守行春(下)119 東郡二文鎮(zhèn)兗州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九)13 荀成善納奉孝策69 樂文謙領兵北上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一)40 鐵營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4 鐵官見聞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5 原盼勸賊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44 而今本爲多事秋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0 計吏郭圖(下)19 誅滅沈家(下)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48 惟是小人最難養(yǎng)17 虎狼之威(下)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45 天寒遙寄冬衣去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55 此子乃忠直奇節(jié)士5 冀董幽田兩名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4 陽城治吏(上)31 名重徐州陳元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博乐市| 济阳县| 湘潭市| 梁平县| 迭部县| 三都| 勐海县| 那曲县| 剑川县| 鄂州市| 兴山县| 留坝县| 青阳县| 方正县| 都兰县| 库伦旗| 景德镇市| 柳江县| 绿春县| 沿河| 阳高县| 永定县| 广河县| 湟中县| 临夏县| 广州市| 方城县| 白玉县| 贵南县| 大余县| 安陆市| 库伦旗| 陇川县| 定西市| 巫溪县| 阜南县| 丰都县| 淮北市| 罗定市| 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