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

還沒到進兵的時候,得到消息的軍中諸將就紛紛來找荀貞請戰(zhàn)。∈↗頂∈↗點∈↗小∈↗說,

來請戰(zhàn)的不但有姚頒、凌操、甘寧、潘璋等新投的諸人,包括許仲、荀成、辛璦、樂進等人也都紛紛請爲先鋒。

士氣可用,荀貞甚是欣慰。

從年初到現(xiàn)在,雖是用兵不斷,可戰(zhàn)場大多是在潁川境外,所以今年潁川郡的收成還是很不錯的,七八月份,秋糧收畢,荀貞、孫堅開始商議進兵事。

商議的地點沒在郡府,而是在孫堅的營中。

孫堅先帶著荀貞等人來到他營中的校練場上,正有數(shù)部孫兵在演練陣型,帶隊的是一員小將,年歲不大,和祖茂、韓當這些武夫不同,這個年輕人雖披甲帶劍,亦英氣勃勃,然內(nèi)在裡卻自有一股儒氣,當是個文武雙全的。荀貞認得此人,知他是孫堅的外甥徐緄。

孫堅與徐緄的父親徐真親善,遂以妹許配徐真,生子徐緄。徐緄年少時,因爲孫堅的關(guān)係,出仕州郡爲吏,孫堅此次起兵討董,徐緄遂棄吏職,從軍來到了潁川。

這回跟著孫堅來潁川的孫營諸將裡,孫堅的親族著實不少,如他的妻弟吳景、他的從子孫賁、他的族子孫河,還有這個外甥徐緄,等等,這些親族足足佔了他軍中諸將的一半江山。

亂世之際,帶兵攻伐,在用人任將上,不管是誰,肯定首先都是會用自己信得過人,所以孫堅這樣用人,實也是無可厚非。

事實上,荀貞也是如此。荀貞軍中,帶兵打仗的諸將裡,他的族人、親族固是不多,稱得上得用的只有荀成、辛璦兩人,可那不是因爲他不想用他的親族來當將校,而是因爲荀氏非爲將門,是個儒門,大多的族人從小都是讀儒經(jīng)長大的,最多再學(xué)個射、御,對軍事不懂,所以沒法用,但荀貞在軍中文職上卻是重用親族,如荀攸、荀彧、陳羣,皆是如此,以及還有好多其他陸續(xù)投到他軍中的荀氏、陳氏等親族族人,分都量纔給用,各任以合適的職位,這也即是所謂之術(shù)業(yè)有專攻了,帶兵打仗上不行,謀略、政務(wù)上,荀氏、陳氏等儒門士族卻多好手,至於軍事上,荀貞雖是求才如渴,不但積極募用厚待名留後世的那些名將,同時也在軍中拔擢任命可用之人,可說到底,真正掌握兵權(quán)的中堅力量卻還是那幾個人,許仲、荀成、江禽、陳褒、辛璦等等了,這些人要麼是他的親族,要麼是他在西鄉(xiāng)時的舊人。

所以說,雖然看著荀貞軍中掌兵的親族不多,可實際上,他的用人和孫堅是差不多的,——也不止他和孫堅了,如袁紹、袁術(shù)、曹操等人,在用人上也都是如此。前世的三國,羣雄裡,唯一一個不用親族的只有劉備,那是因爲劉備沒有辦法,他不是士族冠姓出身,沒甚麼可用的族人,故而只能重用外姓,也所以,在前世三國中,羣雄中唯劉備以義聞名,他手上沒甚麼得用的族人,再不以“義”來籠絡(luò)手下,恐怕他連部隊的忠誠都保證不了了,遑論爭戰(zhàn)。

卻說徐緄在場上操演兵卒,孫堅帶著荀貞等人在外觀之。

場上數(shù)千兵卒鎧甲精械,聞令而動,進退趨守,喊殺震地,煙塵漫布,著實威武雄壯。

孫堅撫著肚子,笑吟吟問荀貞:“貞之,觀吾部卒如何?”

“前時你我兩軍野練對陣,當時我突接到司空薨的消息,未能親至場觀看,但我聞之,那日野練,卿軍中帶兵的諸將裡好像就有徐緄?”

“正是。”

“我後來聽君卿、志纔對我說:孫侯家數(shù)俊,徐緄爲其一。”

“哈哈,哈哈。”

“今見他演練部衆(zhòng),旗令嚴明,數(shù)千步卒進退如一,將果可稱之俊將,兵亦足爲雄兵。”說到這裡,荀貞故意嘆了口氣。

孫堅果然問道:“貞之,緣何嘆息?”

“惜我無此良甥!”

孫堅對徐緄這個外甥是很喜歡的,聽了荀貞這話,得意得很,摸著肚子,哈哈大笑。

看罷場上練兵,諸人回到帳中。

荀貞說道:“秋收已畢,糧既已足,天且涼爽,聞報:董兵士氣浮躁,多思歸鄉(xiāng)。文臺,此你我之進擊之時到了。”

孫堅令人鋪開地圖,行至圖前,觀之沉吟。

荀貞也來到圖前,問道:“文臺,你在想什麼?”

“上次你我聯(lián)兵進擊,雖勝,而止步於伊闕關(guān)下。今次再擊,你我當如何部署纔是?”

“我思之久矣!上次之所以止步關(guān)下者,一因你我兵馬不足,孟德早敗,二因董兵士氣正高,因而你我不得不退。今次再擊,你我兵馬已足,縱無外援,只憑你我本部,也足以與董軍一戰(zhàn)了,而董軍之士氣,相比上次,又大爲低落。所以,我以爲,此戰(zhàn),你我勝算可有八成。”

“八成,當然是已可一戰(zhàn),……你我這次仍攻伊闕麼?”

荀貞的手指落在地圖上,在一個地方上輕輕地點了一點,說道:“我與志才、文若、公達等討論,都以爲,此次你我當舍伊闕,擊太谷,以此過諸關(guān),而攻洛陽。”

孫堅猛地一拍荀貞的臂膀,大笑道:“貞之,我也是這個意思!”

太谷,即大谷,是洛陽八關(guān)之一,在轘轅關(guān)的西邊,伊闕、廣成兩關(guān)的東邊,位處在洛陽的東南方,離洛陽不到百里。

選這裡爲進攻的方向,有兩個好處。

頭一個好處是:上次荀貞、孫堅作勢進攻的是伊闕,這次如改擊太谷,可起出人意料之功。

次一個好處是:如論路途之遠近,行軍之方便,最佳的選擇自是轘轅關(guān),從陽翟出發(fā),往西北直行,百里即至,可轘轅太險,不可取之;而伊闕、廣成這兩個關(guān)卡,伊闕這裡有伊水,廣成這裡有個廣成澤,都不利於大部隊的行軍作戰(zhàn);綜上而言之,也就是太谷最合適了,太谷雖也是兩山夾一道,可論險,卻不及轘轅,論行軍易否,因無河、澤,則強過伊闕、廣成。

荀貞、孫堅兩人意見一致,便就定下此次出軍的整體方略。

出偏師一道,佯取伊闕,而大軍實奔太谷,以此爲進攻洛陽的突破口。

孫堅說道:“上次擊董,我認賭服輸,由卿做了先鋒,這次擊董,把先鋒之位讓給我,卿看可好?”

荀貞心知,不管上次擊董,還是這次擊董,大兵一起,都是爲天下矚目的事情,上回孫堅把先鋒位讓給荀貞,實是不得已,荀貞那次一路攻城奪寨,數(shù)取勝功,已是令孫堅十分眼熱,這回再起兵擊董,孫堅顯是肯定要爭下這個先鋒之位,以不使荀貞再獨得功於天下了。

荀貞笑道:“那我就預(yù)祝將軍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孫堅聞之,知荀貞這是同意了此次由他先發(fā),大喜之極,連聲歡笑,說道:“今晚不要走了,你我多日未嘗歡飲,今宵不醉不歸!”

261 重儒引風(fēng)導(dǎo)以良84 捕拿張直(下)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9 二荀優(yōu)劣89 從徵汝南(中)15 公路送糧惹呂怨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2 一檄引得泰山驚44 龍騰潛淵風(fēng)雲(yún)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2 君爲虎士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222 臨將戰(zhàn)復(fù)授機宜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 飛檄瑯琊御冀方71 初見一龍(上)23 市中美人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48 正旦之日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四)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一)51 得領(lǐng)汝南意不足31 破敵(上)85 風(fēng)捲雷動誅鄴趙(一)24 河南諸侯荀曹雄35 大勝(下)91 兵臨西華(上)33 破敵(下)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四)15 原盼勸賊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3 陳買盟結(jié)田與曹114 且行且戰(zhàn)五百里(上)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49 聖如仲尼也好名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9 血雨腥風(fēng)洛陽城(上)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上架感言32 許顯奉令提兵援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6 子長忿仇求爲應(yīng)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81 捕拿張直(上)49 選編死士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90 風(fēng)捲雷動誅鄴趙(六)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三)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4 龍騰潛淵風(fēng)雲(yún)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9 伯符進獻渡河略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0 歸家諸事11 孟德窮窘設(shè)摸金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63 田邊斷案(上)96 會師城下(下)41 謀重有利爲臣職80 恨天失我傅南容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72 許顯臨機能應(yīng)變(下)72 凌霄鴻鵠潁陰侯6 何爲乳虎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73 大丈夫?qū)庿Q而死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92 虛席問賊進退意64 其疾如風(fēng)侵略如火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4 太守驪馬從白駒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57 市恩52 市義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220 陶恭祖數(shù)求歸鄉(xiāng)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56 熔鑄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5 集合1 光和六年(上)21 上任西鄉(xiāng)上架感言116 三戰(zhàn)盡復(fù)東郡地(一)27 高素三勸
261 重儒引風(fēng)導(dǎo)以良84 捕拿張直(下)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9 二荀優(yōu)劣89 從徵汝南(中)15 公路送糧惹呂怨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2 一檄引得泰山驚44 龍騰潛淵風(fēng)雲(yún)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2 君爲虎士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222 臨將戰(zhàn)復(fù)授機宜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 飛檄瑯琊御冀方71 初見一龍(上)23 市中美人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48 正旦之日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四)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一)51 得領(lǐng)汝南意不足31 破敵(上)85 風(fēng)捲雷動誅鄴趙(一)24 河南諸侯荀曹雄35 大勝(下)91 兵臨西華(上)33 破敵(下)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四)15 原盼勸賊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3 陳買盟結(jié)田與曹114 且行且戰(zhàn)五百里(上)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49 聖如仲尼也好名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9 血雨腥風(fēng)洛陽城(上)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上架感言32 許顯奉令提兵援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6 子長忿仇求爲應(yīng)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81 捕拿張直(上)49 選編死士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90 風(fēng)捲雷動誅鄴趙(六)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十三)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4 龍騰潛淵風(fēng)雲(yún)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9 伯符進獻渡河略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0 歸家諸事11 孟德窮窘設(shè)摸金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63 田邊斷案(上)96 會師城下(下)41 謀重有利爲臣職80 恨天失我傅南容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72 許顯臨機能應(yīng)變(下)72 凌霄鴻鵠潁陰侯6 何爲乳虎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73 大丈夫?qū)庿Q而死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92 虛席問賊進退意64 其疾如風(fēng)侵略如火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4 太守驪馬從白駒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57 市恩52 市義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220 陶恭祖數(shù)求歸鄉(xiāng)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56 熔鑄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5 集合1 光和六年(上)21 上任西鄉(xiāng)上架感言116 三戰(zhàn)盡復(fù)東郡地(一)27 高素三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樊市| 沿河| 阜阳市| 柘城县| 璧山县| 南昌县| 贵溪市| 都兰县| 桓台县| 临西县| 田东县| 昌黎县| 罗定市| 元江| 兴和县| 商水县| 宁陵县| 梁河县| 奇台县| 龙井市| 西华县| 天峨县| 尼勒克县| 宝应县| 思南县| 农安县| 林州市| 古丈县| 会理县| 福州市| 肇庆市| 麻江县| 长兴县| 集安市| 盐津县| 上栗县| 金秀| 宣威市| 泸溪县| 府谷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