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 飛檄瑯琊御冀方

從荀貞的本心而言之,他現(xiàn)在實是不想與袁紹直面爲敵的。

倒不是怕了袁紹,而是因爲徐州現(xiàn)下的戰(zhàn)線拉得太長,他手頭的可用兵力已是捉襟見肘。

揚州那邊,九江是他安插在淮水東南、長江以西的一個釘子,此郡,無論如何都是要保住的。

而九江郡東鄰丹陽、南鄰廬江,此二郡都稱得上兵強馬壯。

尤其丹陽郡,此乃盛產(chǎn)精卒之所,方下的丹陽太守周昕,又是曹操、袁紹一黨,其兄周昂等今就在袁紹帳下;而那被荀貞奪了地盤的前任徐州刺史陶謙,家亦在丹陽,如今陶謙已被荀貞放歸,雖是老邁,他的子侄卻難免會銜恨荀貞,一邊是執(zhí)政的長吏,一邊是本土的豪強,兩下聯(lián)手,加上郡內(nèi)的精兵,對九江的東境著實是個不小的威脅。

外部的威脅除了丹陽、廬江,還有西邊南陽郡的袁術(shù)。

廬江西與荊州的江夏郡接壤,江夏郡西邊就是南陽郡。袁術(shù)目前的擴張方向只有兩個,要麼是南下打襄陽的劉表,要麼是向東打江夏。劉表,他是一直在打的,可一直打不贏,那麼,接下來,或者說,已經(jīng)不是接下來,他現(xiàn)下的主攻方向就已是江夏郡了。江夏一旦被他攻克,緊隨其後的就是廬江。再之後,就是九江郡了。

丹陽周昂、南陽袁術(shù),一近一遠,是九江外部的威脅。

內(nèi)部也不安穩(wěn)。

揚州的州治在九江郡的歷陽,揚州刺史陳溫擁衆(zhòng)近萬,歷陽東與丹陽郡接壤,他背倚周昕,實是九江郡的一大內(nèi)患;陳溫以外,又有鄭寶等巢湖的水賊,盤踞在九江的南部。九江太守荀諶、九江丞劉曄、九江主簿蔣幹等,雖是按照劉曄的獻策、荀貞的謀劃,已把阜陵相逼走,將阜陵與九江連成了一體,大爲增強了九江的自御能力,並一邊與丹陽東邊的吳郡太守盛憲結(jié)盟,一邊分化、拉攏鄭寶等巢湖賊寇,可九江目前內(nèi)部的形勢,也只是能夠暫時穩(wěn)定而已。

是以,非但九江郡內(nèi)的劉鄧、文聘等部不能動,而且廣陵郡的徐榮部,也是能不動,最好就不要動,——月前打兗州的時候,要不要調(diào)徐榮部支援?荀貞當時就猶豫了很久,虧得孫堅主動提出相助,這才幫荀貞把這個難題給解決掉了。劉鄧、文聘等部,總計兵馬五千,徐榮部總計近六千,這就等於說有一萬出頭的戰(zhàn)兵現(xiàn)在是基本調(diào)用不了的。

徐州之前的兵馬總數(shù)有五萬餘,除掉此一萬多,現(xiàn)在用於鎮(zhèn)戍於兗州各郡的,共有約兩萬。這就是三萬多步騎了。東海是州治、瑯琊臨青州,這兩郡都不能無有重兵屯駐,攻打兗州前,東海的駐兵有近兩萬,瑯琊的駐兵有六千多,而下屯駐兗州各郡的兵馬,大多是從東海的駐兵中選用的,東海郡的駐兵數(shù)量現(xiàn)已少了多半,二郡現(xiàn)今駐兵之總數(shù),有萬餘衆(zhòng),加上許顯出兵前留在下邳的屯駐兵馬、趙雲(yún)所率戍衛(wèi)歷城的兵馬、荀愔等所率屯在汝南的兵馬,換言之,徐州本土必須的鎮(zhèn)戍部隊,加上歷城、汝南的鎮(zhèn)戍部隊,現(xiàn)在有一萬五六千人上下。

五萬餘的部隊總數(shù),減去此近五萬的部隊,荀貞眼下手頭可用的機動兵力,只有三四千人了。

不錯,先前是從黃巾降卒中選出了萬人的精銳老卒,可他們是剛剛投降的,還沒有完成整編,荀貞又怎敢輕易地就把他們投入戰(zhàn)場?

面對趙雲(yún)送來的這道軍報,荀貞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劉謙見他半晌沒有說話,也不知是否該拜辭出去,摸了摸鬍鬚,輕輕地咳嗽了一聲。

荀貞回過神來,說道:“只顧看子龍的軍報,卻是把卿給忘了。”

劉謙說道:“明公既有軍務(wù),謙便先告辭吧。”

“誒,你不要走,我正要聽聽你的意見。”

劉謙聞言,心道:“鎮(zhèn)東這是要試試我的才幹麼?”提起精神,端正了下坐姿,莊重地說道,“明公請說。”

荀貞不知劉謙會做如此想,他之所以想要徵詢一下劉謙的意見,一來,與劉謙接觸的這些天,他覺得劉謙是有智謀的,二來,劉謙是青州人,關(guān)於青州的事,問他一二,總沒壞處。

不過劉謙這麼想,倒也沒錯。

對於荀貞的問詢,劉謙若是回答得好,自就能給他加些分,也許用不了再“等過些時日”,荀貞就會擢任他以實職,他也就不用在當這個雖然尊崇卻無甚權(quán)力的“師友從事”了;而他若是回答的不好,只怕這個“師友從事”,他且還得有段日子要當?shù)摹?

荀貞先給劉謙介紹趙雲(yún)軍報的內(nèi)容,說道:“咱們才說到我欲表孔北海爲青州刺史,子龍的這道軍報就來了。軍報上說,袁本初遣其子袁譚,率張郃等將,引兵萬餘,進攻平原郡。平原郡的田楷向子龍求援,言稱願投我徐。”

介紹罷了,問他,說道,“義遜,你說田楷的這個求援,我是援他爲好,還是不援他爲好呢?”

劉謙略作忖思,已有主見。

他說道:“明公,謙之愚見,援他爲好。”

荀貞說道:“哦?爲何援他爲好?願聞其詳。”

劉謙說道:“明公,平原郡西接冀州,南鄰東郡,東北將至海,東南與樂安、濟南兩國,隔黃河以望。此郡誠然是我青州西邊的鎖鑰,如果被袁本初攻佔,則冀州兵過河東擊,侵樂安、掠濟南,趙將軍雖屯歷城,恐難敵之。

“樂安、濟南既下,卷席而進,齊、北海、東萊三郡,就會盡爲袁本初得矣!”

頓了下,劉謙接著說道,“不僅青州將會被袁本初盡佔,平原郡西南與東郡接壤,東郡南又與陳留郡接壤,袁本初部也就由此而能與曹孟德、張孟卓兩部北、西呼應(yīng),從而對我徐州形成半包圍的態(tài)勢,亦將會大大的危險於我徐州矣!”

荀貞嘆道:“卿之所言,正我所慮。唯是我才得兗州五郡,我徐州的兵馬現(xiàn)在分駐於兗州、九江等地,眼下可用的兵力不足,——袁本初與公孫瓚連番鏖戰(zhàn),好容易把公孫瓚打回去了幽州,他不休整部曲,養(yǎng)護民力,即遣其子攻平原郡,我料也正是因他看到了我現(xiàn)在手頭上的兵力不夠用這一點。我雖是欲阻袁本初入青州,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奈何!義遜,卿可有良策,解我此難?”

聽完荀貞的話,劉謙明白了荀貞的難處,心道:“聞鎮(zhèn)東將軍話意,他是擔憂如果在平原郡陷入苦戰(zhàn),到最後不得不從別地調(diào)兵過去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引致兗州、九江的不安定。這確是個爲難之處。”

兵馬不足,乃是硬傷,他也沒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只是,雖然沒法從正面解決這個難題,卻不妨換個思路,從側(cè)面想想,看看有無辦法,可把荀貞的這個爲難解決,或者減輕一些。

劉謙想了一會兒,得了個對策,說道:“明公不是有意再表孔北海爲青州刺史麼?”

“不錯。”

“卿此話何意?”

“齊國與我北海接壤,齊國相陳買,其人謙素知之。這個人自視甚高,有靖難之志,在我州中,名僅亞於孔北海。他與孔北海時有書信來往,在他的信中,他常斥袁本初、袁公路兄弟叛亂不臣,愧對國恩。明公何不改表陳買爲青州刺史?”

荀貞明白了他的意思,說道:“你是想讓我表他爲刺史,然後,借他對袁本初的不滿和他在青州的名氣,聚合青州各郡的兵馬,以共同對抗袁本初?”

劉謙說道:“謙正是此意。”

“那他,會接受我的表舉麼?”

劉謙笑道:“陳買其人,與孔北海不同。孔北海守忠持正,陳買頗通權(quán)變。明公只要上表,舉他青州刺史,今日明公上表,明日他得了訊,就必會立刻走馬上任。”

荀貞問道:“青州各郡,又會聽從他的號召麼?青州黃巾勢盛,便是各郡願意助他,又能湊出多少兵馬與之?”

“濟南、樂安兩郡的太守雖是清談名士,無實幹才,然強敵壓境,欲侵其土,既有人敢挑頭出來抵抗,那麼他倆料來還是肯做些應(yīng)和的。孔北海要爲天子守土,則一定是會傾力助他。

“至於兵馬方面,我州的確黃巾肆虐,但各郡也不是無兵,加上東萊郡,四郡怎麼也能湊出個七八千的郡兵給他。齊國自有郡兵五千餘。合計亦有萬餘兵矣!”

荀貞大喜,說道:“好!若是如此,就按卿之此議,我今天就上表,舉他青州刺史!”

劉謙說道:“陳買雖有名聲,但不知兵,只靠他,也許還是擋不住袁譚、張郃的。”

荀貞笑道:“陳買此萬餘兵,我只欲用來助聲勢耳。”

劉謙說道:“只用來助聲勢?這樣說來,明公是打算遣兵馳援田楷了?”

“先前我之所以猶豫,是否援助田楷,所慮者,我兵不足用也,今既陳買可聚兵萬餘,已足能爲我壯聲勢,那麼,誠如卿言,平原郡系青州西面之鎖鑰,而青州之得失,又關(guān)係到我徐州的安危,田楷的求援,我自當是不可坐視不顧。我將傳檄吾弟,令他提兵立即援救平原!”

“吾弟”,非是別人,便是現(xiàn)任督瑯琊諸郡軍事、偏將軍的荀成了。

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82 光陰似苒流如箭92 兵臨西華(中)64 戲忠35 潛光爲?zhàn)B羽翼成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0 荀攸之志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 張長詈罵府門外2 由許仲復(fù)仇試看兩漢復(fù)仇之風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37 起行85 臨戰(zhàn)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50 勵士出征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14 守城初戰(zhàn)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36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二)108 轉(zhuǎn)戰(zhàn)十縣歸平輿(中)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59 慨嘆8 勢先造成計乃行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35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一)74 花開是爲迎卿來9 太守長史兩不負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4 河南諸侯荀曹雄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98 荀貞之虎膽包天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9 圍不赦以威生仁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0 屯田從來積糧策98 幸有螟蛉機變才76 貴顯何氏兩將軍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4 杜買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9 圍不赦以威生仁52 圍魏救趙亂其陣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0 辛璦(中)5 風雪夜刺(下)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18 西鄉(xiāng)薔夫49 選編死士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47 將軍何嘗真無情73 鎮(zhèn)東檄調(diào)三將援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12 馳援77 布植黨羽養(yǎng)虎豹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3 志纔出山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4 詐死23 大獲豐收63 叕兒乃有大志乎66 負此俸食慚愧極56 熔鑄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xiāng)1 風物迥異江南地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31 唐兒128 三戰(zhàn)盡復(fù)東郡地(十三)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143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九)1 風物迥異江南地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33 督郵一怒(下)1 關(guān)東州郡聯(lián)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
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82 光陰似苒流如箭92 兵臨西華(中)64 戲忠35 潛光爲?zhàn)B羽翼成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0 荀攸之志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 張長詈罵府門外2 由許仲復(fù)仇試看兩漢復(fù)仇之風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37 起行85 臨戰(zhàn)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50 勵士出征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14 守城初戰(zhàn)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36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二)108 轉(zhuǎn)戰(zhàn)十縣歸平輿(中)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59 慨嘆8 勢先造成計乃行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35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一)74 花開是爲迎卿來9 太守長史兩不負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4 河南諸侯荀曹雄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98 荀貞之虎膽包天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9 圍不赦以威生仁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0 屯田從來積糧策98 幸有螟蛉機變才76 貴顯何氏兩將軍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4 杜買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9 圍不赦以威生仁52 圍魏救趙亂其陣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0 辛璦(中)5 風雪夜刺(下)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18 西鄉(xiāng)薔夫49 選編死士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47 將軍何嘗真無情73 鎮(zhèn)東檄調(diào)三將援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12 馳援77 布植黨羽養(yǎng)虎豹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3 志纔出山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4 詐死23 大獲豐收63 叕兒乃有大志乎66 負此俸食慚愧極56 熔鑄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xiāng)1 風物迥異江南地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31 唐兒128 三戰(zhàn)盡復(fù)東郡地(十三)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143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九)1 風物迥異江南地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33 督郵一怒(下)1 關(guān)東州郡聯(lián)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戈县| 钦州市| 临桂县| 盱眙县| 敦煌市| 明光市| 沭阳县| 余庆县| 和静县| 杭州市| 仙游县| 香格里拉县| 武陟县| 桓仁| 扬州市| 新乡市| 太原市| 普兰店市| 南康市| 巫溪县| 田东县| 冷水江市| 隆安县| 綦江县| 吴旗县| 西昌市| 固始县| 宁德市| 台州市| 石城县| 呼和浩特市| 潮安县| 公主岭市| 台湾省| 林周县| 芜湖县| 昌黎县| 秭归县| 北辰区| 财经|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