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

許仲爲母復仇之事是來自史書記載的一個故事:東漢時安丘男子毋丘長“與(母親)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毋丘長遂殺之爲母報仇,然後逃往膠東。不過後繼的故事和書中不同:安丘縣吏追蹤到膠東抓住了毋丘長,時爲膠東侯相的吳祐對他說:“你的母親見辱,這是人情所恥,但是真正的孝子忿必慮難,動不累親。你現在背親逞怒,白日殺人,赦若非義,刑若不忍,將如之何?”毋丘長以械自系,說:“國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雖加哀矜,恩所施。”祐問長:“有妻、子乎?”對曰:“有妻未有子也。”即移安丘逮長妻,妻到,解到桎梏,使同宿獄中,妻遂懷孕。至冬盡行刑,長泣謂母曰:“負母應死,當何以報吳君乎?”乃齧指而吞之,含血言曰:“妻若生子,名之‘吳生’,言我臨死吞指爲誓,屬兒以報吳君。”因投繯而死。這個故事在

光武帝到和帝九年,大約七十年間,對復仇的控制是鬆弛的。桓譚曾上書朝廷,力主嚴懲復仇者,但受到了光武帝的冷落,可能是光武帝受公羊學所倡導的復仇思想之影響。章帝建初五年制訂了《輕侮法》,明確規定從寬處置爲父母報仇之人。這條法律一直延續了十七年,到永元九年。

和帝永元九年到東漢末,處於對復仇的嚴格控制期,廢除了《輕侮法》,爲父母報仇也要受到嚴懲了。放走復仇之人的官吏也要受到懲罰,如前邊提到的張歆就棄官亡命了。在這個時期,雖對復仇的行爲嚴格控制,但權勢之家在殺人後卻可避免法律的制裁,如夏侯、如陽球。

對兩漢的復仇之風,荀悅曾經做過一番論述:“或問復仇古義也。曰:‘仇,復仇可乎’?曰:‘不可’。曰:‘然則如之何’?曰:‘有縱有禁,有生有殺,斷之以法,是謂義法並立’。”荀悅認爲既要靠法律來約束,也要通過避仇來防止復仇行爲的滋長。

漢以後,有關復仇的法與倫理的關係仍有學者如韓愈進行探討,但他們都受到荀悅的啓發。

以上內容多引自《漢代社會風尚研究》。

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16 原盼18 西鄉薔夫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9 惡奴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1 雪夜攻莊28 原師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3 殺人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50 孰謂盜跖不知義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34 孟塗敢棄夜襲利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30 臨大事從容不迫46 室暖臨懷春情在8 朱門酒肉路邊骨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42 馮鞏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4 張讓賓客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4 大勝(上)11 督郵屬吏48 正旦之日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0 蹴鞠42 可願南下?48 正旦之日67 鳳集西鄉(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58 曹子孝奉令趨行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50 祭祀族宴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2 郡兵曹椽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84 威震陽翟(中)23 劫人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17 虛席相問上策何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5 尋賢不遇(上)12 馳援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33 程偃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8 第一天(下)45 虎膽奸雄13 陳買盟結田與曹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
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16 原盼18 西鄉薔夫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9 惡奴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1 雪夜攻莊28 原師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3 殺人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50 孰謂盜跖不知義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34 孟塗敢棄夜襲利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30 臨大事從容不迫46 室暖臨懷春情在8 朱門酒肉路邊骨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42 馮鞏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4 張讓賓客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4 大勝(上)11 督郵屬吏48 正旦之日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0 蹴鞠42 可願南下?48 正旦之日67 鳳集西鄉(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58 曹子孝奉令趨行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50 祭祀族宴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2 郡兵曹椽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84 威震陽翟(中)23 劫人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17 虛席相問上策何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5 尋賢不遇(上)12 馳援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33 程偃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8 第一天(下)45 虎膽奸雄13 陳買盟結田與曹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高台县| 乳山市| 镇沅| 夏津县| 镇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寿宁县| 江阴市| 浮山县| 遵义县| 博爱县| 南京市| 合作市| 兖州市| 罗城| 北海市| 营口市| 衡东县| 江华| 若尔盖县| 湛江市| 黑龙江省| 长沙市| 云林县| 郑州市| 宜州市| 巴中市| 平顺县| 繁峙县| 和田县| 民和| 沈阳市| 龙口市| 获嘉县| 冕宁县| 马公市| 萍乡市| 黄冈市| 布拖县|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