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

漢營中軍,望樓之上。

皇甫嵩等人觀望敵我兩部對陣。

宗員說道:“廣宗雖堅,不是大城,張角、張樑部衆數萬,連帶婦孺老弱差不多得有十餘萬,城中住不下,大半都在城外營中。將軍,來日與賊決戰,只要能把他們在城外的營壘擊破,那麼取城就易如反掌了。”他先後跟著盧植、董卓與張角、張樑作戰,對城內城外的敵情非常熟悉瞭解。

皇甫嵩以爲然,頷首說道:“校尉所言甚是。”

他一邊和宗員說話,一邊放目遠望,緊盯著劉校尉部和出擊的黃巾兵卒。

那裡雖然離中軍比較遠,好幾裡地,但身在望樓之上,居高眺遠,又是晴天,兼且敵我的兵卒都不少,各有幾千人,遠望過去也能看個大概清楚。

天高無雲,日光漸烈。敵我兩部接陣於戰場,先是漢兵營中鼓聲大作,繼而黃巾營中亦鼓聲激昂,受到本部主將的催促,敵我兩部的將校遂麾軍而進,兩下接戰。此時,剛過辰時。

荀貞因爲自身的英武以及皇甫嵩的愛用,望樓上的諸將都敬他三分,故此得以佔了一個較好的位置,視野開闊,可以沒有阻礙地觀望戰局。他瞇著眼,手搭涼棚,細看戰場。

戰事一開始就很激烈,出營的黃巾兵首先發動了進攻,派了大約千人猛烈衝擊劉校尉的陣型。

劉校尉既然能被皇甫嵩挑選出來擔任此次試探性進攻的任務,本身當然是有些才幹的,就像戲志才說的,他是將門出身,少習孫吳,因此雖然一上來就迎來了黃巾軍的猛攻,卻並沒有顯得慌亂,一邊約束本陣堅守不動,一邊分出了大約數百人,從左翼出擊。

董旻、牛輔、徐榮、段煨諸將立在皇甫嵩的左手邊。

段煨點頭說道:“劉校尉知兵,此本陣迎賊,輔以左翼出擊,此乃兵法之正奇兼用之道。左翼若能突入賊兵陣中,則本陣可隨即而入;本陣若能擊潰當面之賊,則左翼如虎添翼。”

說話間,數裡外戰場上的敵我兵卒已短兵相接。

千餘的黃巾兵卒吶喊如狂,都沒有扎髮髻,只以黃巾抹額,披頭散髮地持著兵器撞入劉校尉的本陣。劉校尉從皇甫嵩征戰數郡,乃是北軍五校的校尉裡立功最多的一個,也是久經沙場,與黃巾軍交手過多次的了,當在西華城外之時,汝南黃巾的驍將劉闢、吳霸也曾這般地衝擊過漢兵陣地,他和他麾下的部衆不是頭次見到這樣的場景,盡皆能穩住陣腳。

牛輔“咦”了聲,指著廣宗城上,說道:“那兩人是誰?”

衆人的目光離開戰場,轉望城頭,見不知何時,城上“天公將軍”的大旗下站了兩個人。

只見一人穿著黃衣,持一長杖,另一人披甲帶劍,立於其側。在這兩人左右環列了數十個甲衣錦服的黃巾渠帥、小帥。

“天公將軍”者,是張角的自號。所謂“天公”,大約一是指“黃天”,太平道拜信的黃越神是天帝的使者,二則是指《太平經》裡“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氣極,然後歧行萬物治也”這句話裡的“天治”。所謂“將軍”,則是表示自家位尊,兩漢的“將軍”不比後世氾濫,很尊貴,比如這次帶兵出征的皇甫嵩、盧植、朱儁等主將,各統兵數萬,征戰一方,也只是一個“中郎將”罷了。張角因以天公將軍自稱,並號張寶爲地公將軍,張樑爲人公將軍。

董旻說道:“穿黃衣,持九節杖,又被一羣黃巾渠帥簇擁,料來應是張角此賊,至於那個披甲帶劍之人,或許便是張樑。”

荀貞盡力望之,卻因爲離得遠,到底還是瞧不清張角、張樑的相貌。他心道:“潁川波才、何曼,汝南彭脫、龔都、劉闢、吳霸等,東郡卜己,纔有長短,人有優劣,然各擁兵數萬,攻略一郡,若不是因爲皇甫嵩的鎮壓,幾乎功成,皆不失爲一地雄豪。太平道中各地的渠帥已是如此,這張角又不知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傳道甚早,今年怕已五六十歲了吧?”

張角能夠擁有這麼多的信衆,得到這麼多各地雄豪效忠,本身必有過人之處,只不知是口才雄辯過人,還是寬宏結士過人,又或是雄才大略過人,又或是氣度風姿過人?又或是兼而有之?兩漢方士、道徒作亂的很多,而能做到這麼大規模,一人振臂,八州響應,百萬衆揭竿而起,州郡爲之一空,朝廷爲之震動的唯獨張角一個。

荀貞對這個人真的是很好奇,很想能親眼見他一見,望城頭良久,心中想道:“囊日天下大疫,張角持杖雲遊天下,不懼病死,深入疫區,雖然他的治病之方實爲無稽之談,又或許當時他就有了不軌之意,但這份不顧性命、冒險拯救疫民的作爲卻值得尊敬。”

皇甫嵩只往城頭望了一眼就很快收回了目光,重又注目戰場之上。

他已經接連平定了兩州數郡的黃巾軍,斬獲數十萬,張角雖是魁首,冀州黃巾雖然悍勇,但現今廣宗被圍,彼等在他的眼裡也只不過是籠中之鼠,他有十分的自信早晚能把廣宗攻下。廣宗只要一下,張角就任他擺佈了。因此之故,他現在對張角並無什麼興趣。

交戰場上,敵我兩部的兵卒陷入了纏鬥。

不過廣宗黃巾儘管悍勇,卻明顯得不擅長佈陣,衝入劉校尉陣中的黃巾兵卒大多隻是倚仗個人武勇,很多都是單打獨鬥,彼此配合得不多。劉校尉部在頂住了黃巾軍的第一波猛攻後,隨著左翼那數百人的出擊奏效,漸漸地在守陣之同時有了餘力展開反擊。

漢兵中軍。

皇甫嵩所在的望樓上,一個漢軍司馬撇嘴說道:“廣宗黃巾亦不過如此!”

這個司馬是隨從皇甫嵩來的。他此言一出,宗員、董旻、牛輔等人的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不過如此”這話是什麼意思?這不是在諷刺宗員、董旻等人連這樣稀鬆平常的敵人都打不過,久戰無功,耗費糧餉麼?董旻和董卓一樣,從小生活在北地,精於騎射,頗有勇名,最受不得別人小覷,當下冷笑一聲,說道:“只希望等會兒司馬還能說:廣宗黃巾不過如此。”

“此話何意?”

董旻不回答他,冷笑道:“且觀戰就是。”

這司馬莫名其妙,追問再三,董旻只是不說,忽然聞得營中另外幾座望樓上歡呼聲起,忙轉目望向陣中,見劉校尉部的左翼成功地擊穿了出戰的那千餘黃巾的後陣,劉校尉趁機擊鼓揮旗,率本陣三千餘人急擊之。兩面夾擊之下,這千餘黃巾抵擋不住,節節敗退,眼看就要退回到排列在營前的那數千黃巾兵卒的陣前了。

這司馬大喜,說道:“前鋒失利敗退而列陣營前的賊軍主將卻不知避讓,被這股敗兵一衝,必亂陣型。陣型一亂,賊將敗矣!”

董旻嗤了下鼻,不理會他。

荀貞心知此中必有蹊蹺,聚精會神地觀望戰場。荀攸在他身後,突然低聲說道:“不好!”戲志才也說道:“劉校尉恐將敗矣!”

剛纔那個司馬說黃巾兵敗了,這會兒戲志才卻說:劉校尉將敗。

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5 原盼勸賊63 田邊斷案(下)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4 捕拿張直(下)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7 布植黨羽養虎豹18 府主簿拒降守名38 陰入縣寺持短長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5 風雪夜刺(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95 會師城下(中)68 三軍悄然各入屯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2 旋舞20 名士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8 西鄉薔夫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4 飛檄瑯琊御冀方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19 圍不赦以威生仁34 飛蠅逐路廁之臭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36 會師(上)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42 三見遲婢1 上任51 動手前夜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27 如夢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51 故事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72 凌霄鴻鵠潁陰侯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0 計吏郭圖(下)28 詐降13 黃巾圍城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2 佳婦何人陳家女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9 誅滅沈家(下)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6 鄉中四姓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95 會師城下(中)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8 未到輕身入京時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 生子當如孫伯符58 二月習射(下)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71 擒得鄭相逃呂尉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
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5 原盼勸賊63 田邊斷案(下)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4 捕拿張直(下)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7 布植黨羽養虎豹18 府主簿拒降守名38 陰入縣寺持短長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5 風雪夜刺(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95 會師城下(中)68 三軍悄然各入屯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2 旋舞20 名士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8 西鄉薔夫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4 飛檄瑯琊御冀方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19 圍不赦以威生仁34 飛蠅逐路廁之臭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36 會師(上)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42 三見遲婢1 上任51 動手前夜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27 如夢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51 故事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72 凌霄鴻鵠潁陰侯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0 計吏郭圖(下)28 詐降13 黃巾圍城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2 佳婦何人陳家女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9 誅滅沈家(下)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6 鄉中四姓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95 會師城下(中)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8 未到輕身入京時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 生子當如孫伯符58 二月習射(下)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71 擒得鄭相逃呂尉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衢州市| 泸溪县| 察隅县| 伽师县| 天水市| 镇康县| 吴旗县| 什邡市| 商水县| 赣榆县| 阿克| 临桂县| 嘉峪关市| 南部县| 新宾| 平昌县| 确山县| 兴安县| 永昌县| 香河县| 梅州市| 乌鲁木齐县| 青海省| 江源县| 兴宁市| 比如县| 二连浩特市| 永福县| 西吉县| 齐齐哈尔市| 甘泉县| 若尔盖县| 巴林左旗| 宝应县| 秦皇岛市| 齐齐哈尔市| 建德市| 扎兰屯市| 闸北区|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