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

陶謙不想聽兩個兒子說爭回徐州,倒非是因服了荀貞。

他生性剛強,當年不過是一介參軍,就因看不起時爲太尉的張溫而敢當衆羞辱之,險些被遷徙邊關,終不改其態,脾性之剛可見一斑。今年他雖已年有六十一,可他羞辱張溫也不過纔是七年前的事而已,縱難免會因旬月間徐州就被荀貞奪走而生些英雄遲暮之感,可這江山難移的本性卻也不是說變就能變的,之所以他不想聽二子說,卻是因二子不爭氣。

荀貞起兵前,他就憂後繼無人,更就別說現下徐州已失,連他都不是荀貞的對手,何況二子?便是不服輸,——他也的確不服輸,在他看來,荀貞之所以能夠這麼快地就攻下徐州,不是因爲他無能,也不是因爲荀貞兵馬太強,根本的原因是在他族姓單微,徐州的士族輕視他,一直沒有擁護過他,這才導致了荀貞一起兵後,各地的士族、豪強就紛紛獻城相迎,實事求是地講,他的這個看法沒有錯,從某種程度來說,此正是他敗給荀貞的主要緣故,可即便如此,二子無智,族名不及荀貞,手段更沒法和荀貞比,他不服輸又能怎樣?他六十多了,還能有多少來日?爭到最後,恐也不是給二子留下了一份家業,反倒是會害了他倆。

如此一想,還不如就此罷休,返鄉閉戶,任它海內兵亂不休,從此不與外接,尚或可保全族裔,是以,在聽了陶商、陶應的話後,陶謙壓根就不想理會。

說起來,陶謙這也是一片愛子的苦心,陶商、陶應雖不能理解,可既然陶謙偃旗息鼓了,他倆也沒半點辦法,只能聽從陶謙的命令,收拾好行禮,擇了一個出行吉日,從陶謙歸家。

州府雖是如實地傳達了荀貞的原話,凡給陶謙送行者,皆許一天休假,可最終去給陶謙送行的州吏只寥寥數人,陶商、陶應原本還想著當與荀貞相爭時,州中受過陶謙舊恩的州郡吏們定都會起來倒戈,而今目睹此況,俱心中大罵不已,倒是荀悅特在城外設酒,依風俗爲陶謙祖餞,又送行錢若干,讓陶謙感慨萬千,深覺同爲荀氏,荀悅與荀貞卻是天地之別。

荀貞雖沒來送陶謙,但讓州府給送來了錢五十萬,絹帛百匹,又調了一營兵馬隨行護送。陶謙既是已無再爭徐州之念,自也就不會拒收荀貞贈物,悉數收下,對那一營兵馬也沒有讓他們走,任其隨送,祭祀過祖神,飲了幾杯酒,即辭別荀悅等,南下返鄉去了。

荀悅送他走罷,回到府中,來見荀貞,具述只有四五州吏去送陶謙之狀。

荀貞聽了,嘆道:“其中固有陶恭祖任用親信、壓凌州士之故,卻亦世情薄如紙!”心道,“初我不放陶恭祖歸鄉,以爲他若相助周昕,徐州受過他恩惠的州郡吏或會應之而反,於今觀之,至少在這州府裡,卻是趨炎附勢的多,念恩懷舊的少。”

想那陶謙掌徐州數年,雖是打壓本地士人,可他打壓的都是名士,出於分化拉攏之目的,對州府小吏非但沒有怎麼打壓,反而施恩惠不少,結果卻只有四五人去給他送行,實令人慨嘆。

他因傳下令去:“凡是州吏今天送陶恭祖返家者,皆給賞賜,以表不忘故長吏恩。”

荀悅對荀貞的這個舉動很贊成,說道:“正該如此。”

陶謙離郯的當日,州府相繼收到了兩道公文,一道奏書,一道傳書。

奏書來自糜芳。

糜芳在朐縣、東海郡的收購任務順利完成,他請示荀貞:接下來他是去瑯琊還是去廣陵?

荀貞回記書一道:繼取瑯琊,廣陵自下。

早前同意糜芳先對朐縣下手,是爲了給糜芳練練手,現下通過對朐縣、東海鹽坊的收購,糜芳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和姚頒的配合也已較爲默契,那麼接下來當然是該進軍瑯琊了,瑯琊是徐州鹽豪的聚集地,只要能把這裡拿下,廣陵自就不足一提了。

給糜芳迴文的同時,荀貞給姚頒、荀成各去了一封信。

給姚頒的信裡,荀貞交代他一定要配合糜芳,瑯琊的鹽豪多,可能會生亂,要求他務必謹慎。給荀成的信裡,則是提醒他要密切關注泰山諸營的動向,如果有變,要果斷地當機立決。

荀成接到荀貞的信,請陳登、高堂隆來見。

等他兩人來到,荀成對他倆說道:“糜都尉已把東海的鹽坊購完,期間雖有人鬧事,但沒等出亂子,就被姚頒鎮壓下去了,總體來說還算順利,至多再有兩三日,他就要轉來東海了。”拿出荀貞的信,請他兩人傳看,接著說道,“主上將要用兵魯國的消息,近日已傳至各郡,想來本地的那些鹽豪、泰山兵帥也定已有聞,我看他們有趁機起亂的可能啊。”

陳登看過荀貞的信,轉給高堂隆,對荀成說道:“我聽說將軍前天又邀孫觀來營飲酒了?”

“不錯,連飲兩日,孫校尉今早纔回陽都。”

“將軍觀孫校尉可有異態?”

“較之前次我邀他飲宴,這次於言談間,我覺他刻意討好。”荀成沉吟了下,又說道,“陽都那邊連日上報,說昌豨、尹禮時常遣使入城,求見孫觀。”對陳登和高堂隆兩人說道,“將此兩事合在一處,我疑泰山兵諸營正在私下串通,有不軌意圖,所以纔會說他們或會趁機起亂。”

“將軍對此有何決策?”

“正要請教君二人的高見。”

“依登之見,此事好解決。”

“噢?怎麼個好解決?敢請聞其詳。”

“主上雖將用兵於魯,然所遣之卒,不過五千之數,其中還有兩千分是彭城與臧霸的部曲,真正動用的兵力只有三千步騎罷了,諒他孫觀、昌豨幾人縱有叛心,必也是不敢單獨起兵的,他們如要作亂,定會是和鹽豪一起。如此,可先將他們與鹽豪分開。”

荀成頗喜,說道:“君見與我正同!”徵求陳登的意見,“我欲以響應主上擊魯國黃巾爲由,調孫觀、昌豨諸部到郡界擊北海黃巾,君看如何?”

陳登笑道:“此策大妙。”

高堂隆略有擔憂,問道:“若是他們不從調遣?”

“如是不肯從我調遣,則反意露矣!吾自發兵擊之。”

“若是在將軍與孫觀等鏖戰時,鹽豪趁機作亂?”

荀成笑了起來。

高堂隆不解其意,問道:“將軍緣何而笑?”

陳登亦笑,替荀成解答,對高堂隆說道:“昇平,君來徐州日短,尚未眼見過主上帳下的兵甲之銳,便是鹽豪亦亂,頂多也就是多費點事。此即將軍之緣何而笑故也!”

高堂隆聽了此言,更是心中不解,心道:“既是不懼泰山兵與鹽豪作亂,主上又爲何遣我來督泰山兵,又再三叮囑我等小心行事?”張嘴欲問,話未出口,看到荀成與陳登兩人的笑容裡竟似透出了一些輕鬆的意味,他心中一動,頓時自己就把這個問題給想明白了。

荀貞和荀成、陳登重視泰山兵與鹽豪,並不是因爲害怕他們反叛,而是因爲不確定他們會不會反叛,如果反叛,又不確定他們會何時反叛,所以纔不得不對他們採取重視的態度。一天兩天還好,三天五天也行,可要是天天都需要這麼“重視”,荀成等人也會煩的,他們又不是一天到晚沒什麼事幹的閒人,都很忙的,不能總把精力分到這上邊來,故此,如是鹽豪真要和泰山兵一起作亂,荀成、陳登反倒會鬆一口氣,底下的事情就好辦了,不用再琢磨來琢磨去,用兵擊之就是,因而,當高堂隆說及鹽豪萬一趁荀成攻擊泰山兵之機,也起來作亂的話,荀成、陳登不但不憂,反輕鬆而笑。

明白了荀成、陳登的意思,高堂隆不由心道:“將軍與元龍竟是無絲毫戰敗之憂,如此自信,我雖尚未曾親眼見到過主上部曲的精銳,可也能略猜出一二了,只希望泰山兵和鹽豪沒有那麼蠢,不要真的起來作亂,否則,看來亦只是給將軍送一場戰功罷了。”

荀成等人這邊定下調泰山兵擊北海黃巾之策,州府裡,荀貞剛等到許仲來至。

那日在州府裡他接連接到了兩道公文,其中的那道奏書來自糜芳,另一道傳書則是來自孫堅。

孫堅請求他出兵幫助豫州剿滅魯國黃巾的公文州總算是到了。

接到公文的當時,荀貞即令已半集結的部隊、役夫開始正式地集結,定下三日後入魯,同時急召許仲來郯,要在他入魯前,再給他來一次面授機宜。

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30 朱陽第三13 倏忽如白駒過隙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30 將戰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6 會師(上)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64 戲忠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3 荀君有召43 爲今之計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6 我所邀者仁民名45 虎膽奸雄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54 滅族(下)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32 君爲虎士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58 曹子孝奉令趨行20 辛璦(中)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0 防寇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4 牆下相托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1 朋黨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22 文高初見57 二月習射(上)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5 公路送糧惹呂怨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4 風雪夜刺(上)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8 捕人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3 劫人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38 縱橫意氣袁本初59 奮武意收黃巾用3 光和七年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65 延攬勇士(上)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 光和六年(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54 詐死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6 五日九戰(上)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46 恩威並施7 遍觀諸郡(上)5 江禽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6 招人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0 孰謂盜跖不知義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
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30 朱陽第三13 倏忽如白駒過隙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30 將戰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6 會師(上)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64 戲忠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3 荀君有召43 爲今之計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6 我所邀者仁民名45 虎膽奸雄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54 滅族(下)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32 君爲虎士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58 曹子孝奉令趨行20 辛璦(中)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0 防寇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4 牆下相托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1 朋黨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22 文高初見57 二月習射(上)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5 公路送糧惹呂怨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4 風雪夜刺(上)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8 捕人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3 劫人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38 縱橫意氣袁本初59 奮武意收黃巾用3 光和七年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65 延攬勇士(上)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 光和六年(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54 詐死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6 五日九戰(上)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46 恩威並施7 遍觀諸郡(上)5 江禽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6 招人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0 孰謂盜跖不知義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巫山县| 靖远县| 郯城县| 南宫市| 同仁县| 杂多县| 武陟县| 大埔区| 东丰县| 体育| 荔浦县| 海兴县| 东源县| 乐东| 库尔勒市| 宣恩县| 南华县| 兰州市| 华坪县| 吉林市| 海宁市| 普兰县| 平昌县| 石泉县| 景谷| 文化| 丰原市| 萨迦县| 罗江县| 信阳市| 泰安市| 安仁县| 平潭县| 永年县| 盐边县| 图们市| 九江市| 静海县| 太白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