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 風雪夜刺(上)

荀貞辭官歸家,在家“讀書養望”的這大半年裡,仔細考慮過該如何應對黃巾起義。

他如今手下雖也有二三百人,但和席捲天下的黃巾浪潮相比,這點人手只能算是滄海一粟,若把“保全性命於亂世”的希望全部放在這些人身上,怕是遠遠不足。要想更安全一點,上策還是得依靠郡府。畢竟,個人的力量再強,也比不上官寺。

“濟陰人唐週上書朝廷,告鉅鹿人張角謀反”這個新聞,他是在荀衢家聽到的。

荀攸、荀彧、荀祈、文聘等人也在場。

說這個新聞的是荀成。諸人本在聽荀衢講《春秋》,他風風火火地闖進來打斷了。

荀衢問道:“這消息你從哪兒聽來的?”

“我在街上碰見了廷椽胡勉。他駕著車不避人的直闖,險些撞住我。我拉住他,問他作甚去,爲何如此慌亂?他告訴了我這個消息,說縣君召他商議。”

荀衢丟下書簡,轉望窗外,撫膝長嘆,說道:“噫!熹平五年,楊公伯獻代袁隗爲司徒,以爲張角等執左道,稱大賢,誑騙百姓,且遇赦不悔,黨羽滋蔓,因上書天子,請誅張角黨人渠帥。去年,劉子奇覆上疏,言鉅鹿張角僞託大道,妖惑小民,支黨遍佈州郡,不可勝計,州郡因忌諱,卻隱瞞不上報,並說‘四方私言,雲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請天子下明詔,重募角等。惜乎天子皆未聽。今張角果露反意,始顯楊、劉先見之明。”

“楊公伯獻”即楊賜,“劉子奇”就是劉陶。劉陶是潁陰劉家子弟,作爲他的老鄉,荀衢對他上書的經過十分清楚。

他注目窗外,沉默了會兒,接著低聲說道:“這天下,怕就要亂了。”

時值初春,正當上午。窗外陽光澄澈,離窗戶不遠有棵棗樹,舊葉已落,新葉方生,鐵黑色的樹杈默默地直刺向天空。或許因受了“張角謀反”這個驚人消息的影響,室內諸人隨著荀衢的視線看去,看著這棵棗樹,竟不約而同地好似感覺到了一股凜然的殺氣。

荀成來的急,出了一身汗,這會兒汗水下去,穿堂的冷風襲身,打了個冷戰,強笑說道:“朝廷已追究冀州,令逐捕張角等。只要抓住張角,他的黨羽再多,羣龍無首,也掀不起甚麼大浪。”

荀衢默然片刻,站立起身,問荀成:“家長知道這個消息了麼?”

“還沒去稟報家長。”

“今張角被朝廷名捕,走投無路,必會孤注一擲,鋌而走險。冀州若拿住了他,當然好;若拿不住呢?我雖不怎麼出門,也知吾郡民中多有信奉太平道的,一旦張角逃脫追捕,舉旗一呼,……?這不是件小事,不可大意輕忽。你們立刻分頭去通知各房長輩,請他們速到家長宅裡,大家坐下來,一起商議個對策出來。……,文若,你看可好?”

荀彧是族長荀緄的愛子,又是荀氏族中年輕人裡最出色的一個,荀衢徵求他的意見在情理之中。荀彧撩衣起身,面色肅然,答道:“正該如此。”

荀衢點了點頭,對文聘說道:“仲業,你現在就去縣寺,找幾個你相熟的吏員,問一問縣君對此是個什麼章程。縣裡一有決定出來,立刻回來報與我知。”

文聘年少,聞“張角謀反”,並不怎麼恐駭,反而有種莫名的興奮,一躍而起,大聲應道:“諾!”往外走了兩步,回頭看荀貞,“荀君?”

室內諸人,誰對黃巾起義最瞭解?只有荀貞。荀衢只是猜測張角可能會“逃脫追捕”,他則十分肯定冀州肯定抓不住張角。

他慢慢鬆開手,把差點捏散的竹簡輕輕放在席上,整了下衣冠,緩緩起身,藉助這頃刻的冷靜,整理好了思路,對荀衢說道:“適才聽仲兄說,早在熹平五年,楊公就看出張角欲圖謀不軌,可見其人久有反志。他苦心經營多年,定然早已準備萬全,朝廷匆忙下詔,恐怕是拿他不住。他號稱‘大賢良師’,黨羽弟子遍佈州郡,如仲兄所言,只咱們郡就有極多黔首信奉其道。他這一發動,聲勢絕對不小。吾宗吾族該如何才能保全?事關重大,關涉存亡,請仲兄與家長議之。”

荀成說道:“沒這麼嚴重吧?張角是鉅鹿人,在冀州,離咱們潁川上千裡地,就算冀州拿不住他,也不會影響到咱們潁川吧?”

說起來,這太平道的組織能力確實厲害。張角登高一呼,旬日之間天下皆反。即使放在後世,這也是令人瞠目結舌、不敢置信的。何況當下?要知,以當下的交通條件,去個鄰縣,百十里地都算是出遠門了。荀成質疑不足爲奇。

荀貞很想抓住荀成的衣襟,告訴他:“我是從後世穿越來的,你就相信我吧!”可這話只能想想,不能說,他深吸了口氣,說道,“《書》雲:‘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小心總無大錯。”

荀攸、荀彧都是謹慎的人,深以爲然,俱道:“貞之所言甚是。”

荀彧說道:“潁川,四戰之地,天下有變,常爲兵衝。倘若張角果然逃脫羅生亂,則我潁川必遭兵禍。貞之言之有理,謹慎些總是好的。”

荀攸說道:“既如此,咱們便同去拜謁家長,請他早做決定罷。”

荀貞搖了搖頭,說道:“你們去,我不去。”

荀攸楞了下,問道:“你要去郡府?”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勁兒,說個開頭他就能猜出答案。荀貞頷首說道:“正是。”

文聘問道:“去郡府作甚?”

“陽翟人波才、波連兄弟是吾郡太平道渠帥,張角支黨。鐵官丞範繩亦信奉太平道,與波才、波連相交勾通。我要上言太守,請他收捕彼輩,以安吾郡,防患於未然。”

——

1,熹平五年,楊公伯獻代袁隗爲司徒,上書天子,請捕張角黨人。

“先是,黃巾帥張角等執左道,稱大賢,以誑百姓,天下繦負歸之。賜時在司徒,召掾劉陶告曰:‘張角等遭赦不悔,而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討,恐更騷擾,速成其患。且欲切敕刺史、二千石,簡別流人,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定,何如?’陶對曰:‘此孫子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廟勝之術也。’賜遂上書言之。會去位,事留中。”

2,去年,劉子奇覆上疏。

“時,鉅鹿張角僞託大道,妖惑小民,陶與奉車都尉樂鬆、議郎袁貢連名上疏言之,曰:‘聖王以天下耳目爲視聽,故能無不聞見。今張角支黨不可勝計。前司徒楊賜奏下詔書,切敕州郡,護送流民,會賜去位,不復捕錄。雖會赦令,而謀不解散。四方私言,雲角等竊入京師,覘視朝政,鳥聲獸心,私共鳴呼。州郡忌諱,不欲聞之,但更相告語,莫肯公文。宜下明詔,重募角等,賞以國土。有敢迴避,與之同罪。’”

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39 開練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 雙喜臨門(上)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9 許季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8 孫文臺發豫州兵54 詐死35 大勝(下)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57 市恩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8 遍觀諸郡(下)31 除惡務盡93 夜夜磨我削葵刀91 兵臨西華(上)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65 邀得念舊仁厚名28 辰彼碩女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74 花開是爲迎卿來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0 計吏郭圖(下)37 會師(下)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93 兵臨西華(下)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77 演武薦賢(下)42 孫郎威震定潁外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0 查封42 馮鞏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2 郡兵曹椽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36 什伍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49 選編死士23 劫人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7 生死之恩何以報4 牆下相托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52 市義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39 得二荀舉薦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29 鍾繇17 無賴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1 無中生有兵家計32 許顯奉令提兵援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5 且以盜賊付太守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32 君爲虎士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30 臨大事從容不迫
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39 開練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 雙喜臨門(上)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9 許季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8 孫文臺發豫州兵54 詐死35 大勝(下)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57 市恩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8 遍觀諸郡(下)31 除惡務盡93 夜夜磨我削葵刀91 兵臨西華(上)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65 邀得念舊仁厚名28 辰彼碩女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74 花開是爲迎卿來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0 計吏郭圖(下)37 會師(下)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93 兵臨西華(下)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77 演武薦賢(下)42 孫郎威震定潁外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0 查封42 馮鞏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2 郡兵曹椽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36 什伍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49 選編死士23 劫人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7 生死之恩何以報4 牆下相托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52 市義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39 得二荀舉薦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29 鍾繇17 無賴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1 無中生有兵家計32 許顯奉令提兵援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5 且以盜賊付太守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32 君爲虎士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30 臨大事從容不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时尚| 平定县| 台湾省| 昭苏县| 宝丰县| 兰坪| 凤凰县| 馆陶县| 陇川县| 内丘县| 南岸区| 广灵县| 克什克腾旗| 徐汇区| 潞西市| 延长县| 昌宁县| 浮山县| 全南县| 南岸区| 长宁县| 高邑县| 永安市| 监利县| 施秉县| 石河子市| 城市| 肇州县| 建宁县| 大庆市| 陵川县| 奎屯市| 重庆市| 泸定县| 洞口县| 内黄县| 赤城县| 济源市| 邯郸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