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

感冒好多了,明天大概能正常更。

——

上萬人的會戰不能一窩蜂的上,需要有具體的分工和先後進發的順序。

《尉繚子》中說道:把作戰的軍隊分成四支,分卒、興軍、踵軍、大軍。

大軍是主攻部隊。踵軍先於大軍出發,離大軍百里,帶三天的糧食,與大軍約好作戰時間,等時間一到就大會餐,進入臨戰狀態。興軍又先於踵軍出發,離踵軍百里,離大軍二百里,帶六天的糧食,爲後續部隊做好戰備。分卒負責佔領有利地形,戰鬥勝利時追擊敵人,暫駐待機時緊逼敵人。

荀貞這一路三千人的隊伍就相當於踵軍。

到了襄城後,他直接回到營中,把荀攸、許仲、江禽、高素、陳褒、劉鄧、荀成等人叫來,召開戰前會議,分配戰前任務。

荀貞、戲志才和程偃等人路上走得很快,只用了半天就從陽翟回到了襄城。

這會兒午時,正是軍中用飯之時。按照荀貞的軍令,軍官必須和士卒同食,許仲等人多在吃飯,接到召令後,他們把食盒一丟,急匆匆得就趕來了。高素的嘴角還沾著米粒,劉鄧的衣襟上都是湯漬。到來後,七嘴八舌地問荀貞:“怎麼昨天去,今天就回來了?”

得了陳褒的提醒,高素把嘴角上的米粒抹掉,興致勃勃地問道:“聽說朱將軍帶了北軍五校和三河騎士來,北軍是天下精銳,三河多俠士劍客,不知軍威如何?定然十分壯觀吧!有他們來,滅掉波才還不是易如反掌?”

劉鄧、江禽等人對朱儁、北軍五校、三河騎士也非常好奇,問個不住。

也難怪他們好奇。

朱儁乃朝廷名將,六年前旬月定交趾,天下知名。北軍之設起自前漢,原是京師宿衛軍,最盛時有八校之多,達數萬之衆,後來漸漸轉變成野戰軍,入本朝以來,兵額雖被大量縮減,被裁撤爲五校,三四千步騎,但只要有征戰之事,他們就必會在出徵之列,常從將軍出征,或西北擊羌人,或南下定亂,有的乃至長期屯駐邊疆,是鼎鼎大名的一支王牌野戰軍。三河,即河內、河南、河東,地處京畿,故韓魏之地,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多奇節銳士,民風剽悍。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是朝廷派來的“天兵”、“王師”。

荀貞手下的這些人,許仲、江禽也好,高素、陳褒也罷,別看近期他們立下了多少戰功,說白了,其實都是鄉下的土包子。在遇到荀貞之前,許仲、江禽只是在西鄉有點名聲,高素也僅僅是一個鄉下地主的兒子,陳褒更不用提,一個小小的野亭亭卒,故此,雖然他們跟著荀貞多次大敗過黃巾軍,但在朝廷來的“將軍”、鼎鼎有名的北軍五校、天子腳下的三河騎士面前,他們難免會興奮好奇,同時自慚形穢。

荀貞說道:“我昨天傍晚到的陽翟,在太守府議完事後,今兒一早便回來了,朱將軍所帶之軍在縣外屯駐,軍威如何,我無緣得見,想來應是極好的?!?

“議完事?都議了什麼?”諸將說完朱儁、北軍五校、三河騎士,這會兒才又想起來接著問,“對啊,怎麼昨天去,今天就回來了?荀君,府君給咱們什麼獎賞了?”

“獎賞暫還沒提,朱將軍決定救援舞陽,渡河擊賊,令我與志才先回襄城,爲大軍到來做準備?!?

“要救援舞陽、渡河擊賊?”

帳中諸人聞聽此言,大多喜笑顏開,說道:“王師至,賊兵必反手可定!荀君,府君和朱將軍給了吾等什麼任務?叫做些什麼準備?”

“兩個任務:一是多派哨騎去對岸,打探賊兵近況,一是砍伐樹木、製作土囊,爲大軍渡河做準備?!?

高素有些失望,說道:“沒叫吾部當先鋒麼?”他這個土包子想在朝廷的王師面前表現表現自家的勇武。

荀貞對朱儁這麼急著南下本有異議,哪裡還會爭著去做這個先鋒?敷衍說道:“朱將軍善戰,必有定計,做不做先鋒,等朱將軍帶兵到後再說。”

諸將接了命令,分頭行事。有的指揮部卒去砍伐樹木,有的向縣中徵收布囊,以用來裝土。

等他們走後,荀攸對荀貞說道:“貞之,王師至,賊兵不日可定,你怎麼反而鬱鬱不樂呢?”

荀貞嘆了口氣,說道:“賊兵若能不日而定自是最好,我只擔憂不能旗開得勝啊?!?

“此話怎講?”

“朱將軍所帶之軍雖有萬衆,然多半是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沒受過什麼操練,只是編了編什伍,定了定部曲,在鎧甲、兵器上比賊兵強而已,在其它地方,如陣伍、軍紀等方面比賊兵強不了多少。他們從洛陽出發,趨行數百里,過轘轅關,東入吾郡,先戰輪氏、陽城兩縣,未經休整,現便又要馬不停蹄地繼續南下,我恐怕這場仗不好打?!?

荀攸想了一下,說道:“恐怕朱將軍正是因爲考慮到他所部人馬多是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所以才急著南下擊賊?。 ?

“此話何意?”

“若是百戰老卒,那麼在陽翟休整幾日也未嘗不可,而今朱將軍所帶多爲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所恃者一口氣而已,若是入吾郡後停頓不戰,這股氣泄了,兵就不好帶了。”

荀攸說的也是事實。臨時招募來的壯勇不比身經百戰的老卒,若在陽翟待得久了,任黃巾在汝水南岸攻城略地,等他們的捷報一再傳來後,恐怕士氣就會下落,不利與黃巾軍作戰。

“你說的也有道理。”

荀攸笑道:“王師連復兩縣,士氣正盛,而反過來看賊兵雖也接連攻陷了兩縣,可舞陽卻遲遲不能下,這說明他們軍卒已疲,這一場仗也不是不能打的。”

朱儁已經做出決定,荀貞、荀攸、戲志才他們再說什麼也沒有用,只有盡力完成自己的任務。

朱儁帶了上萬人馬,行速比荀貞、戲志才他們慢得多,次日上午纔到襄城。

這時,荀貞已蒐集到了許多有關對岸黃巾軍的情報。

他帶著荀攸、戲志才、樂進、陳褒、江禽、高素等人並及李瓚這些縣中衣冠到縣外迎接朱儁。

出乎他的意料,文太守也隨軍來了。

轉念一想,也並不奇怪。

文太守身爲一郡太守,保境安民是他的本分。先前他可以以坐鎮指揮爲由留在陽翟,現今朱儁帶著王師來了,他身爲地主,沒理由滯留不進了。更何況,他還是個“待罪之身”,估計他也想借機立個功勞,以使朱儁能幫他在朝中說句話,減輕罪責。

人到一萬,無邊無沿。

朱儁他們是從西北邊來的,荀貞等人在縣西北相迎,展目遠望,只見官道上車騎旌旗,矛戟如林,行軍隊伍足有數裡之長,前爲騎士,後爲步卒。兩三千騎士策馬揚威,六七八步卒持矛前行。遠望之下,煙塵瀰漫,軍容甚盛。

最前邊是朱儁、文太守和那個姓魏的越騎校尉,三個人皆未乘車,都騎著馬,冠帶黑衣,銀印青綬,革帶佩劍,一干的軍中將校與郡府吏員隨從其後。人羣中,荀貞看到了費暢、鍾繇、王蘭等人,還看到了孫堅。他與帳下諸人並及李瓚等縣中諸姓迎接上去。

迎接的人羣除了他們,還有數百選出來的縣民,扶老攜幼,跪拜道邊,簞食壺酒,共迎師旅。幾個拄著長九尺的鳩頭柺杖站的老者跟著荀貞等人上前。

走到軍前,朱儁、文太守、魏姓校尉等人下馬,李瓚代表縣中父老迎接王師,拄鳩杖的老者們顫巍巍地奉酒給朱儁。鳩杖就是王杖,給年高德劭者授杖之法始自周朝。漢法:七十以上得授王杖,持杖的待遇與持節同,身份比六百石吏,入官寺不趨,得行馳道,以示尊老之意。

朱儁忙快步上前,接過酒,說道:“怎敢勞長者相迎!”

李瓚說道:“聞將軍率王師到,縣民不勝雀躍。賊起至今,吾縣深受荼毒之苦,十室五空,死者枕藉於道,今終將王師盼到,吾民有救矣!這椀酒,爲將軍洗塵,請將軍飲下?!?

“今次,我率三萬精銳先發,皇甫將軍帶五萬大軍隨後,來貴郡,就是爲國家殺賊,爲百姓平亂的!”朱儁端起酒椀一飲而盡,一手拿著椀,一手握住劍柄,慷慨地說道,“後天我就率部渡河,爲父老除此殘賊!”

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42 君臣自古固多疑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34 招攬樂進77 曹隱袁進皆貴宦36 會師(上)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4 將近臨湘桃花盛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84 捕拿張直(下)35 集合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96 會師城下(下)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58 二月習射(下)21 辛璦(下)68 鳳集西鄉(下)20 名士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63 同道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66 負此俸食慚愧極66 急擊則負緩則勝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1 今有潁陰乳虎(中)41 謀重有利爲臣職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 虎士69 英雄志氣袁本初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6 招人24 太守驪馬從白駒30 歸家諸事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50 祭祀族宴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3 陳買盟結田與曹75 曹純少貴氣吞虎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9 鍾繇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1 督郵屬吏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37 起行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75 曹純少貴氣吞虎23 大獲豐收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4 初雪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8 孫堅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32 許顯奉令提兵援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5 褒貶由人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59 慨嘆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9 道人4 風雪夜刺(上)49 輜重已備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
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42 君臣自古固多疑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34 招攬樂進77 曹隱袁進皆貴宦36 會師(上)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4 將近臨湘桃花盛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84 捕拿張直(下)35 集合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96 會師城下(下)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58 二月習射(下)21 辛璦(下)68 鳳集西鄉(下)20 名士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63 同道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66 負此俸食慚愧極66 急擊則負緩則勝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1 今有潁陰乳虎(中)41 謀重有利爲臣職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 虎士69 英雄志氣袁本初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6 招人24 太守驪馬從白駒30 歸家諸事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50 祭祀族宴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3 陳買盟結田與曹75 曹純少貴氣吞虎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9 鍾繇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1 督郵屬吏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37 起行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75 曹純少貴氣吞虎23 大獲豐收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4 初雪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8 孫堅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32 許顯奉令提兵援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5 褒貶由人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59 慨嘆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9 道人4 風雪夜刺(上)49 輜重已備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阳东县| 孙吴县| 博兴县| 玛多县| 尖扎县| 巫山县| 山西省| 清镇市| 阿合奇县| 西峡县| 井陉县| 咸阳市| 南汇区| 达孜县| 玛沁县| 新平| 博客| 徐水县| 奈曼旗| 平潭县| 长海县| 辽阳县| 亚东县| 太康县| 绍兴市| 屯门区| 巴中市| 西华县| 泽普县| 吉林市| 井研县| 济南市| 泰来县| 收藏| 宜阳县| 富蕴县| 徐闻县| 黄平县| 阿拉善盟|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