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

大家都上班了麼?明天起應該可以正常更了,不定時爆發哈。

——

郎陵方向來了數百人,荀貞令兵卒們起來列陣以待。

等這些人走到近前,卻發現不是賊兵,而是郎陵縣的百姓,有老人,有青壯,牽著牛,擡著酒罈。帶頭的一人年約三旬,穿著皮甲,腰上帶著刀,頷下蓄鬚,停到漢兵陣前,拱手說道:“小民周直,聞王師北來,特帶縣中父老、百姓迎之。”

聞他話語,荀貞與荀攸、戲志纔等對視了一眼,低聲詢問陳到:“叔至,此人是誰?你可認得?”陳到答道:“此人乃是我郎陵大戶,家有良田萬畝,賓客千家,素以豪俠聞名。”荀貞“噢”了一聲,說道:“是你們郎陵的大戶?”陳到答道:“是。”荀貞問道:“與黃巾賊可有瓜葛?”陳到說道:“月前黃巾賊攻我郎陵時,他也曾帶人登城守禦。”

正說話間,荀貞此前派出去的斥候奔馬歸來,繞過周直等郎陵百姓,徑入陣中,找著荀貞,下馬跪拜,說道:“荀君,郎陵城已被縣民奪回了!”荀貞頓時瞭然,笑與左右說道:“我方纔還奇怪爲何還有縣民出迎,卻原來是此人奪回了郎陵縣城。”令許仲、劉鄧等將,“叫兵卒們把兵器收起,你們隨我去見一見這一位郎陵豪俠周直。”

衆人得令,傳下命去,兵卒們收起兵器,散了陣勢。荀貞帶人出陣,去與周直相見。——得到斥候的回報這才撤陣相見,這卻是荀貞的謹慎之處了,也由不得他不謹慎,“裝作百姓或友軍”,來以此用計取勝,這種事情他本人就做過好幾次。在潁陰時,他便是以此計攻取的襄城,辛璦等人又也是用類似之計克復了郟縣。

荀貞帶衆出陣,與周直相見。正如陳到所說,這周直確是郎陵的一個豪強大俠,家中有賓客千家,舉旗一呼,至少能聚起一兩千人來,在郎陵一帶勢力極大。見荀貞過來,周直略有些驚訝,心道:“我聽探子們說有數千漢兵來,卻沒想到帶兵的將校竟然這麼年輕!”眼睛一掃荀貞的腰間,看到了他的黑綬和印囊,知道眼前此人是個六百石的吏員,馬上作勢要下拜。

荀貞趕上前兩步,將之扶住,笑道:“不必多禮。”看了看隨在他身後的數百百姓,笑問道,“我聞郎陵城被縣民收復,可是足下所爲麼?”周直面帶矜色,說道:“全託將軍的福,賴王師攻克西華,斬獲彭脫、劉闢諸賊之威,前夜,小民帶勇士潛入縣中,趁賊兵無心守城,僥倖奪回了本縣。”荀貞笑道:“足下真豪俠也。”招手示意陳到近前,問道,“足下可認得此人麼?”陳到在郎陵也是很有名的,也是個出名的遊俠,周直當然認得,驚奇說道:“咦,這不是叔至麼?你,你,你怎麼?”陳到與他見禮,禮畢罷了,說道:“我今已從軍,投到了荀君的麾下。周君,這位便是荀君,現爲皇甫將軍麾下的佐軍司馬。”頓了頓,又說道,“荀君乃出自潁陰荀氏,他的族祖昔年曾在我縣任過侯相。”

周直心道:“我說呢!怎麼這麼年輕就能統兵數千,佩黑綬、帶銅印,爲六百石之大吏,卻原來是荀淑之後,潁陰荀氏子弟。”肅容斂衣下拜,口中說道,“小民周直見過荀君。”

“不用多禮,不用多禮。”

“聞得王師將至,縣民雀躍歡喜,父老特備上牛酒若干,命小民給司馬送來,以稍慰王師行軍征戰之累。”周直站起身,向後招了招手,牽牛、擡酒的百姓們將牛酒送來。荀貞笑道:“足下太客氣了。”心道,“大老遠的送牛酒來,是怕我等進城後擾亂百姓麼?”對周直心裡的小算盤故作不知,既然牛酒送來,也沒有讓他們再帶回去的道理,因即令荀成帶人把牛酒收下,復又想道,“既然他們怕我等進城後擾亂百姓,這麼識趣地送來牛酒,我也不必再帶兵去惹人厭煩了!”

他現在帶的數千人有他的本部,有皇甫嵩撥給他的。他本部尚好,軍紀森嚴,就算進了郎陵縣也不會出現擾民之事,可皇甫嵩撥給他的那些相比之下軍紀卻就差得多了。他的“族祖父”荀淑在郎陵做過侯相,於當地甚有美譽,他也不想因爲部衆亂來而壞了“自家族祖父”的名聲,便順水推舟,收下牛酒後,笑對周直說道:“既然郎陵已被足下率衆奪復,我也就不必再去了。足下的功績,我會表與皇甫將軍的。”仰臉望了望天色,說道,“時辰還早,到入夜吾等還能再行軍二十里。軍務緊急,我就不多留了。……,告辭。”

周直不辭辛苦,大老遠地從縣裡出來,給荀貞送牛送酒,確如荀貞猜測,的確是害怕漢兵入城後會擾亂百姓,如今見荀貞如此知趣,主動提出不去縣裡了,心中大喜,再看荀貞時,覺得他順眼了許多,心道:“真不愧是潁陰荀氏子弟!雖然年輕,辦事老練得很。”說道,“爲解我汝南百姓之難,司馬征戰辛苦,小民這裡還有些許財貨,願一併獻給司馬,略微表達一下我縣百姓的感激。”

牛酒可以收,財貨是萬萬不能收的。荀貞嚴詞拒絕。在周直和數百郎陵百姓們滿是讚歎、敬佩的目光中,他帶兵離開了這裡,轉道去北宜春、慎陽、安城等地。

就像是郎陵一樣,西華的被攻陷、彭脫、劉闢等黃巾渠帥的被擒殺,使得汝南各縣的黃巾軍士氣大落、無心再戰,加上有何儀在前爲勸降,荀貞這一路行去十分輕鬆,與其說是攻伐戰取,不如說是踏青遊玩。北宜春有個三王墓,乃是楚王、干將之子和刺客三人之墓,慎陽有名士黃憲、戴良的故居,等等等,凡到之處,荀貞必去憑弔一二。

半月之間,他連取十餘城,在汝南的郡南繞了一個大圈,最後北上,歸去平輿。

7 獨行17 偏將軍用計賺蓋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7 獨行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97 出身未捷身先死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38 列得嚴陣詈以挑7 計劃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8 孫文臺發豫州兵30 朱陽第三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37 無禮賠罪39 得二荀舉薦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53 滅族(上)7 獨行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9 惡奴4 牆下相托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3 陳買盟結田與曹38 荀攸來訪46 恩威並施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89 從徵汝南(中)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96 會師城下(下)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32 督郵一怒(中)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0 計吏郭圖(下)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2 文聘(上)91 忽然聞得故人到80 擒賊先擒王(上)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35 集合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22 文聘(上)50 勵士出征24 鐵官見聞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4 陽城治吏(上)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21 今有潁陰乳虎(中)54 滅族(下)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70 劉玄德率部西攻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2 旋舞9 太守長史兩不負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8 遍觀諸郡(下)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
7 獨行17 偏將軍用計賺蓋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7 獨行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97 出身未捷身先死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38 列得嚴陣詈以挑7 計劃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8 孫文臺發豫州兵30 朱陽第三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37 無禮賠罪39 得二荀舉薦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53 滅族(上)7 獨行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9 惡奴4 牆下相托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3 陳買盟結田與曹38 荀攸來訪46 恩威並施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89 從徵汝南(中)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96 會師城下(下)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32 督郵一怒(中)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0 計吏郭圖(下)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2 文聘(上)91 忽然聞得故人到80 擒賊先擒王(上)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35 集合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22 文聘(上)50 勵士出征24 鐵官見聞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4 陽城治吏(上)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21 今有潁陰乳虎(中)54 滅族(下)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70 劉玄德率部西攻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2 旋舞9 太守長史兩不負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8 遍觀諸郡(下)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武川县| 志丹县| 金塔县| 韶关市| 屏南县| 乌苏市| 安丘市| 晴隆县| 三明市| 昆明市| 旌德县| 昂仁县| 读书| 湟源县| 大石桥市| 常宁市| 黄大仙区| 宿松县| 长宁县| 延长县| 太原市| 海门市| 涡阳县| 阿克陶县| 隆化县| 镇赉县| 元江| 陆良县| 泊头市| 石河子市| 德阳市| 东阿县| 黑河市| 固安县| 文昌市| 安徽省| 湖州市| 招远市| 灌南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