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

曹操爲了防止軍心不穩,以及如果被濟陰太守吳資太早知道他準備撤回東郡的話,吳資可能會首先棄定陶而逃,引起荀貞的警覺,所以直到拔寨西撤的時候,才遣人齎信去通知吳資。

受任給吳資送信的,是曹操的帳下吏朱臺。

上回給鮑信送信,也是朱臺去的。把信送到,朱臺休息了下,當天就回乘氏給曹操覆命了,並沒有參與壽張的守城之戰,是以鮑信雖然陣亡、萬潛雖然投降,他卻是安然無恙。

是夜,雲遮星月,路不好走,朱臺出了曹營,走了一截路後,不小心馬失前蹄,摔了一跤,把他給摔得頭暈眼花,七葷八素,胳膊差點折斷。於是,朱臺索性找了個背風的土丘,挖了個洞,在洞中睡了一晚。次日乃行,纔再往定陶而去。到定陶時,已是兩天後了。

將信奉給吳資。

吳資打開一看,驚駭失色,忙不迭問朱臺,說道:“曹公何時撤的兵?”

“兩天前。”

“怎麼現在信才送到?”

朱臺心道:“我辛辛苦苦,道上風塵僕僕,累死累活,信給你送到。你不給些賞錢,反而耷拉下臉,惡言惡語的。幹什麼?訓斥我麼?”答道,“小人日夜兼行,已是盡了最大的能力了。”衝吳資行個軍中禮,說道,“信已給府君送到,小人告辭。”轉身出去,自追曹軍。

吳資呆呆地在堂中坐了片刻,猛然起身,連聲喚堂外的府吏,命召主簿、功曹等大吏來。

主簿、功曹很快來到。

吳資把曹操的信,給他們看了,說道:“曹孟德不聲不響,竟就這麼逃了!把咱們丟在這裡。定陶城,是守不住了。你們立即帶我的軍令,去城外營中,召聚兵士,咱們也趕緊走吧!”

主簿、功曹面面相覷。

功曹問道:“走往何去?”

吳資已有主意,說道:“西去東郡,投曹孟德。”

前邊他剛責備過曹操不地道,拋棄他們不顧;緊跟著卻就又說去投曹操。前後言語矛盾,主簿、功曹不解其意。主簿問道:“曹公既已棄明公而逃,緣何還去投他?何不南投陳留?”

吳資說道:“張孟卓是個長者,對待朋友,那爲人處世,的確是好,沒什麼可說的!但他不懂兵事,且陳留與咱濟陰一樣,亦無什麼山川險隘,南有孫文臺,東有荀貞之,我料張孟卓必是守不住陳留的。東郡則不然,依大河爲阻,背靠袁本初爲援;孟德雖逃,兵且數萬,他肯定是能守住東郡的!他棄我等而逃,固然不義,但從前途著眼,東郡遠勝陳留。”

主簿與功曹兩人聽了他的分析,俱皆服氣。

主簿說道:“明公遠見卓識,我等不及。”

功曹、主簿兩個,遂出府,去到城外的營中,傳達吳資的命令,集合士兵,打點輜重,預備撤退。吳資的部下,而今多是新卒,泰半都是附近鄉邑的鄉民,聽了吳資要去東郡,他們不願背井離鄉,趁著主簿、功曹等府吏和營中的軍吏收拾糧秣等軍需的機會,起初三三兩兩,後來成羣結隊,逃出營外,各奔家中去了。等到主簿、功曹聞訊,營中兵士已逃走了三成。

亡羊補牢,未爲晚也。

主簿、功曹趕快命令軍吏,讓他們嚴守營地的各門,再有敢逃跑者,行軍法殺之。

仍有兵士想走,連殺了十餘個,將他們血淋淋的人頭掛在轅門,這才止住了逃跑之風。

用了多半天的時間,終於把輜重等物都裝上了車,連帶著吳資這幾年在濟陰郡的積蓄十餘車,總計三百多車。

功曹、主簿都是定陶本地人,先取了自己的家中妻子老小,然後請了吳資一家出城。

一聲令下,兩千多的郡兵離營列隊,動身西行。

定陶縣中的百姓聞說,一下子流言四起。

有的說,徐州兵已經殺到定陶縣外了。有的說,殺來的不是徐州兵,是黃巾軍又來了。

又有的說,這回來的黃巾軍甚爲兇殘,他們的渠帥是大賢良師張角的徒弟,擅長興風作雨、撒豆成兵,而此渠帥作法,需要一樣材料,那便是不足月孩童的心頭血。

又有的說,黃巾軍已被徐州兵打敗了,怎麼可能還會有黃巾軍來?來的只能是徐州兵。不過,徐州兵爲什麼能夠打敗有道術爲助的黃巾軍呢?是因爲他們的主將荀貞之、許君卿、樂文謙等人,也都會

道法。他們的道法,倒是與黃巾軍類似,也需要某種特定的物事爲施法之材料。這種材料不是不足月孩童的心頭血,而是男子的襠下之物。

謠言越傳越是玄乎。

城中亂成一團,各個裡中的百姓,慌里慌張地拿了家中的值錢東西,打成包裹,家家戶戶,夫妻兄弟齊齊行動,或以擔子挑著年幼的兒女,或用小車推著年邁的父母,有那族中人多的,聚集成片,有那族中人少的,搭幫結夥,幾乎都隨著吳資部隊的腳步,蜂擁出了定陶縣城。

吳資遠遠聽到了後頭的嘈雜,回頭望之,看到了這一幕。

他算個有良心的,略覺愧疚,說道:“是我無能,不能保土安民,致使強敵臨境,百姓流離。”

主簿、功曹等吏安慰他了幾句,也就罷了。

百姓們有的逃往陳留,有的逃去投奔本郡別鄉的親友,也有不少男女老少,遠遠地跟在濟陰郡兵的後頭。

主簿對吳資說道:“明公,這麼多的百姓跟在我軍的後頭,萬一被徐州兵馬發現,那可就不妙了啊!”

“那你說怎麼辦?”

“趕他們走!”

吳資想了一下,說道:“你去辦吧。”

主簿應諾,帶了三二百的兵士,迎著百姓逆行,待等到了近處,就下令驅散他們。

幾個兵卒突然驚慌大叫。

主簿怒道:“叫喚什麼?”

那幾個兵卒指向東北方向。

主簿朝那邊看去,看到了一支兵馬,約四五百騎,正朝這邊疾馳而來。濟陰郡的兵卒都在此處,曹操的兵馬已撤向東郡,不用多想,這支騎兵必是徐州兵了!顧不上再去驅散百姓,這主簿當機立斷,馬上領著兵士,折返到了吳資的中軍。

吳資也已經在部下的提醒下,發現了這支徐州軍的騎兵。

吳資胖乎乎的臉上,沒了血色,慘白如紙,說道:“這可怎麼辦?徐州兵怎麼殺來的這麼快?”

主簿建議說道:“徐州兵都是騎兵,我軍兵卒不是對手。明公,別坐車了,騎馬逃吧!”

吳資爲難地看了看車中的妻妾和幼子,說道:“吾妻、吾子不會騎馬啊。”

主簿情急,說道:“明公!妻可再娶,子可再有,如喪戰中,可是連性命都不得保全了也!”

吳資之妻大怒,眼中如噴出火來,可也不敢說話,抱著兒子,情轉哀憐,低低地啜泣出聲。

就在這麼幾句對話的空兒,徐州兵的騎兵已近在咫尺。

吳資亦有決斷,知道不可再拖了,當機立斷,便從車上下來,跨上主簿牽來的一匹馬,見這主簿並不上馬,問他,說道:“卿的馬呢?”

主簿慷慨激昂,說道:“徐州騎兵馬快,明公就算先行,估計他們也能追得上。下吏願率郡兵,與徐州騎兵死戰,以掩護明公!”

吳資感動地說道:“卿乃忠義之士!我不會忘了卿的!”

他打馬一鞭,丟下妻妾幼子,在功曹、兩三個親信軍吏的護從下,逃命去也。

這主簿對吳資說的卻是假話。

目送吳資逃走,他心中想道:“我大好男兒,怎能枉送性命?曹孟德、吳太守兩人這一逃,濟陰顯是保不住了。荀鎮東得到濟陰,首先一件事,定然就是延攬濟陰的士心,以收民望,鞏固統治。我家是定陶冠族,我身爲郡府主簿,鎮東將軍一定會重用於我!且用這兩千郡兵,換一場富貴!……至於曹公、吳太守會不會打回來?即便他倆打回來,欲安定陶,也離不開我家!仍是富貴在我。”

當下,這個主簿就叫鼓吏擊鼓,擊的是命令部隊休息的鼓音節奏。

他原本是想令濟陰郡兵就地坐下,好等徐州軍的騎兵馳到以後,他上前交涉,輸誠投降。

殊爲料到,濟陰郡兵中的新卒太多,很多兵卒還沒怎麼學過辨識金鼓,有那一些,就把休整的鼓音,當做了進攻的鼓音。這其中,又有那幾個是愣頭青,二話不說,提著耙子,吶喊著就向衝來的徐州騎兵迎了上去。這幾個的一帶頭,餘下的郡兵不知所措,乾脆也跟著衝上。

主簿見之,大驚失色。

已經行出四五里遠的吳資,聽見了濟陰郡卒的喊殺之聲,回頭去看,正遙遙地望見主簿混在衝鋒的濟陰郡卒羣中,

那一襲白衣,在滿是紅色的軍服中,甚是惹眼。

吳資眼眶一紅,掉下了幾滴眼淚,嘆道:“前有冤句縣令身先士卒,打退了孫伯符的圍城;現有我的主簿率衆衝鋒,義無反顧,進攻來襲的徐州騎兵。這都是忠壯之士!”抹掉眼淚,鞭催快馬,急往西逃。

那主簿自然不是主動帶兵衝鋒的,他是被週近的濟陰郡卒裹住,被迫無奈,向前衝奔的。

來的這支徐州騎兵,是張飛及其所部。

瞧著對面那兩千步卒衝來,張飛詫異得緊,與身邊的軍吏們說道:“哎喲,沒想到定陶的濟陰郡兵裡頭,還有膽烈之士,居然敢以兩千軍容不整的步卒,向我部騎兵發起衝鋒。”傳下令去,“抓到濟陰郡兵的主將,帶來見我。”

張飛命軍吏們各引本隊的騎兵,分爲三道,迎殺上去。

想那濟陰郡兵,大部分都是出於從衆心理,莫名其妙地跟著別人向張飛部衝鋒的,本是無有死戰之心,等到兩邊接近,數百匹戰馬奔騰的聲勢著實嚇人,不知是誰首先丟下兵械,掉頭就跑,餘下的那些,醒悟過來,也各自把兵器丟下逃竄,卻是尚未接戰,又潰逃敗散。

只把張飛看的一愣一愣,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

率騎擊敵的那軍吏們,追殺了一通,帶著幾個俘虜,迴轉過來。

張飛問道:“你們的主將是誰?”

那幾個俘虜說道:“是我郡太守吳府君。”

“吳太守何在?”

幾個俘虜你看我,我看你。

有一個說道:“與將軍接戰之前,他好像逃了。”

“逃了?逃去何處?”

“西邊去了。”

吳資逃跑的時候,帶的人不多,加上他本人,也就四五個,人少,就不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而且那時,正是兩千多的濟陰郡卒衝過來之際,是以,張飛卻是沒能及早發現吳資。

聽了俘虜這話,張飛稍微懊惱,心道:“一場大功,從手頭飛了!算了,逃就讓他逃了吧!一個無能之徒,便是逃入東郡,也沒什麼用處。吳資既走,那定陶顯是空城了,這樁功勞,卻是穩穩當當,要姓張了。”他是徐州兵的先鋒,其它部隊都落在後頭,因此他也不著急去打定陶,問那俘虜,說道,“吳太守逃了後,你們的主將是誰?”

一個俘虜答道:“是我郡的郡府主簿。”

“他現在何處?”

這個俘虜朝身後不遠處的戰場,指了一指,說道:“那個穿白衣服的就是。”

張飛擡眼去看,見那野地上,橫七豎八的百餘具濟陰郡兵的屍體中,有一具屍體穿的是白衣,示意軍吏前去察看。那軍吏不多時,回來稟報:“已經死了。臉都踩破了,像是被踩死的。”

張飛說道:“可惜了!這是個壯士,把他葬了吧。”

軍吏們應諾。

張飛往東邊的百姓浪潮看了看,說道:“那些應是從定陶逃出來的百姓,你們把繳獲到的輜重,留下些,帶不動的,就分給他們吧!告訴他們,鎮東將軍荀公愛民如子,讓他們不必逃跑,安心回到城中就是。”

軍吏們應道:“是。”

一個軍吏說道:“俘獲中有兩個婦人,一個孩子。那婦人自稱是吳資之妻,年少的婦人是吳資的妾,那孩子,是吳資的兒子。校尉,這幾個怎麼處置?”

“帶來我看。”

吳資的妻、妾、幼子,被帶到張飛馬前。

吳資之妻,相貌平常,他的幼子也無甚可說,只他的那個妾,年約十七八,柳眉杏眼,瓊鼻櫻脣,形貌嫵媚,走起路來,蓮步款款,搖曳多姿,當真美麗。

張飛忍不住多瞧她了幾眼,心中一動,想道:“士仁亡後,我兄一直鬱鬱寡歡,此女相貌甚美,我不如將之送給我兄,也許能稍寬慰其懷。”

“我兄”,便是劉備了。

張飛想到這裡,吩咐說道:“好生善待他們,不許戲辱。”

軍吏們接令應諾。

張飛留下了百餘騎兵,負責這幾件事,帶著餘下的數百騎,馳向定陶。

到了定陶城外,只見城門洞開,城中果是早無守卒。

張飛卻是輕輕巧巧,取了定陶。

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28 君子報仇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42 可願南下?8 程嘉獻策難吳輯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6 五日九戰(上)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8 朱門酒肉路邊骨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67 二月風雷重又動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22 鵠備分得勝負機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2 禮錢需得四百萬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0 查封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5 問世間誰主沉浮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3 陽翟侯扣使不遣15 陽城治吏(下)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6 子長忿仇求爲應42 孫郎威震定潁外8 守職歲滿乃爲真32 督郵一怒(中)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50 祭祀族宴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2 賭錢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1 今有潁陰乳虎(中)59 慨嘆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84 誅趙家者在今日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5 尋賢不遇(上)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9 辛璦(上)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9 書箋反覆修棧道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63 下邳相舊習難除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8 幾事不密則成害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95 會師城下(中)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6 決勝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奮武意收黃巾用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33 再見遲婢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69 躋身才俊(上)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1 除惡務盡48 許君卿計敗張遼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
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28 君子報仇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42 可願南下?8 程嘉獻策難吳輯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6 五日九戰(上)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8 朱門酒肉路邊骨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67 二月風雷重又動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22 鵠備分得勝負機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2 禮錢需得四百萬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0 查封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5 問世間誰主沉浮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3 陽翟侯扣使不遣15 陽城治吏(下)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6 子長忿仇求爲應42 孫郎威震定潁外8 守職歲滿乃爲真32 督郵一怒(中)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50 祭祀族宴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2 賭錢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1 今有潁陰乳虎(中)59 慨嘆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84 誅趙家者在今日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5 尋賢不遇(上)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9 辛璦(上)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9 書箋反覆修棧道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63 下邳相舊習難除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8 幾事不密則成害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95 會師城下(中)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6 決勝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奮武意收黃巾用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33 再見遲婢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69 躋身才俊(上)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1 除惡務盡48 許君卿計敗張遼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河东区| 进贤县| 新营市| 杨浦区| 通山县| 镇原县| 桃源县| 寻乌县| 炉霍县| 泽州县| 邵武市| 富阳市| 朝阳市| 江源县| 尼玛县| 松滋市| 湘乡市| 邛崃市| 高陵县| 裕民县| 崇仁县| 彰化市| 偏关县| 富阳市| 连云港市| 桃江县| 禹州市| 曲靖市| 湟源县| 任丘市| 白银市| 辽宁省| 高雄市| 韩城市| 拜城县| 延庆县| 六盘水市| 利津县| 象山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