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

宣康來入院中,登堂行禮,呈上了一份文書,對荀貞說道:“剛得到荀將軍和陳相從瑯琊發(fā)來的急報,荀將軍偵知瑯琊鹽豪欲圖生亂。”

荀貞接過文書,展開細看,見這封密報是以荀成的名義寫的。

上邊寫道:瑯琊鹽豪私下串聯(lián),謀欲生亂,據(jù)目前所獲情報,昌豨、尹禮與鹽豪來往密切,昌豨並數(shù)遣信使,往見孫觀、吳敦、孫康諸人,然近月以來,成數(shù)次宴請孫觀,察其言色,觀似無叛逆之意,然亦或爲僞飾。陳登計雲(yún):“可檄昌豨諸輩擊之,彼等如不擊,則由成親帶兵馬出開陽,先破鹽豪,還擊泰山諸營。”此議可否,候君侯之令。

荀貞沉吟稍頃,問宣康道:“此密報中,仲仁所述的元龍之計,卿以爲如何?”

今日幕府輪到宣康當值,故此荀成的這封密報送達幕府之後,宣康是頭一個看的,關(guān)於密報中的“陳登之計”,他已有斟酌,此時見荀貞詢問自己的意見,當下答道:“臧霸已從許將軍入魯,昌豨、尹禮便是想和鹽豪一併生亂,也定不能成事。陳相此計,以康愚見,似可用也。”

泰山軍中,孫觀、昌豨、尹禮、吳敦、孫康等數(shù)人雖皆有名於外,各掌兵權(quán),每個人的帳下都各有部曲,但如論威望,卻是臧霸最高。

也就是說,如果和鹽豪們暗中往來的人是臧霸,那麼這件事情就會比較嚴重,因爲臧霸如叛,則孫觀等人必會從服。

可現(xiàn)下臧霸不在徐州,若只是昌豨、尹禮有叛意,那麼首先,孫觀等人不一定會跟著一起反叛,其次,就算孫觀等人跟著一起反叛,因爲羣龍無首之故,也是很容易就能平定的。

因而,宣康判斷說:“陳相此計,以康愚見,似可用也”。

荀貞也是這麼個判斷。

他心道:“昌豨諸輩如果有反意,確是正可藉此鹽豪生亂之機,將他們一起剿滅平定!”又心道,“而今唯一所可慮者,是若昌豨諸輩果反,臧宣高在魯國會有何反應?”

臧霸只帶了千人的兵馬跟從許仲出討魯國黃巾,部曲太少,即便聽聞昌豨等人叛反的消息,料來他定也不敢與之呼應,但卻是極有可能會因擔心荀貞株連他的緣故,而從魯國叛逃去兗州等地。

這件事情如真的發(fā)生,對荀貞而言之,沒有什麼事實上的損失,臧霸等泰山兵雖有不少軍馬,可不是荀貞嫡系,即便臧霸等人不反,短日內(nèi)也定難指揮如意,有之固好,失之也不可惜,甚而還有好處:假想一下,如果臧霸真的叛逃去了兗州,不管兗州刺史劉岱收留不收留他,荀貞卻皆能由此而有了用兵兗地的藉口。

雖是如此,然就荀貞本心所思,他卻還是極不欲看到這一幕發(fā)生的。

原因很簡單:

臧霸等人是“降將”,儘管荀貞對待他們還不錯,又是升他們的軍職,又是給豐厚的賞賜,可實事求是地講,荀貞對他們的提防之意是確實存在的,別的不說,就只說調(diào)臧霸出瑯琊、改屯陰平一事,明眼人一看即知,除了分化泰山軍這一個緣故之外,沒有別的緣故可以解釋荀貞此舉,那麼一旦昌豨等人叛反、臧霸逃入兗州或別處的事情發(fā)生,話傳出去,荀貞提防泰山軍的事實難免就會被有心人誇大,以此來攻擊他“心胸狹小”、“不容降者”,甚至會說泰山軍是被他“故意逼反”的,這就將會不利於日後的攻伐戰(zhàn)事。

故此,荀貞還是很不願意看到臧霸出逃這件事情發(fā)生的。

他沉吟多時,對宣康說道:“迴文仲仁、元龍,令他兩人密切監(jiān)視瑯琊鹽家及昌豨、尹禮,務保糜芳、姚頒安全。嚴令他兩人在得到我的軍令之前不許妄動。”

宣康不解,說道:“今鹽豪將亂而尚未起,正當急擊之時,將軍卻緣何令瑯琊不許妄動?”

些許鹽豪生亂,即便待到他們準備妥當,正式起兵之時,就算再加上泰山軍諸營,固也非荀軍對手,甚或不需從外調(diào)兵,只荀成部就可將他們擊敗,可行軍打仗,到底還是損耗越少越好,現(xiàn)下鹽豪尚未準備妥當,正是首發(fā)制敵的良機,從而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荀軍自身的傷亡、輜重的損耗,可荀貞卻令荀成、陳登只許監(jiān)視,不許妄動,也難怪宣康迷惑不解。

荀貞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又下了一道軍令,說道:“再給君卿去檄,述昌豨、尹禮與鹽豪勾連之事,並及此封密報,也一道寄去給君卿,叫他轉(zhuǎn)給宣高看一看。”

宣康聽了荀貞此言,這下才恍然大悟,說道:“將軍是慮如昌豨諸人真反,藏將軍或會心不自安?”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又道,“給子龍也去一道密檄,叫他備下兩千兵馬,萬一魯國生變,又或瑯琊生亂,即刻馳往。”

宣康應道:“諾。”

見荀貞沒有別的吩咐了,宣康拿著荀成的密報從堂上退下,回到堂邊的便坐裡邊,按照荀貞的意思,親自動筆,分別給荀成、許仲、趙雲(yún)各寫了一道檄文,遣人八百里加急,立即送出。

趙雲(yún)的駐地離郯縣最近,最先接到檄文,得檄當日,他便整軍備戰(zhàn),此且不提。

荀成第二個接到的檄文。

宣康在給他的檄文中,把荀貞之所以令他“不許妄動”的緣由也寫上了,看罷檄文,荀成令人請來陳登,將檄與之,請他觀看,待他看罷,說道:“元龍,將軍檄文如此,君有何意?”

陳登說道:“將軍仁厚,故寧舍擊賊良機,也要先等藏宣高表態(tài)。既是如此,你我自當體奉將軍之意,遵檄行事。”

荀成說道:“我亦如此想。除此之外,我欲請孫觀再來開陽,以試其意,君以爲可否?”

“自無不可。”

荀成之所以數(shù)次宴請,都只是請了孫觀,而這次,又是隻請孫觀,卻是三個緣故。

首先,孫觀的駐地陽都離開陽最近,只有六十里地,別的泰山諸將之駐地離開陽都較遠,而且如尹禮、孫康所駐之諸、東武二縣又臨著北海,有抵禦北海黃巾之責,沒有合適的藉口,也不好請他們離營前來。

其次,泰山軍的諸帥中,孫觀之地位僅次臧霸,加上他兄長孫康的部曲,他的部曲人數(shù)也是僅次臧霸,只要把握住了他,餘下如昌豨諸輩,便是反叛也無大慮。

再次,陽都和開陽都在沂水以西,掌握住了孫觀,日後如果真要用兵討剿昌豨諸輩,那麼就可以直接渡沂水而東,於戰(zhàn)事的進展上也會頗有利。

荀成、陳登議過,荀成即遣人去陽都,又一次邀請孫觀來開陽。

孫觀得到邀請,於兩日後抵至開陽。

荀成設宴款請,於席上細細察其言行,覺其並無隱瞞之貌,似是真無反意。

雖是如此,然荀成這次宴請孫觀,卻沒有像前幾次一樣沒多久便送他回陽都,而是找尋藉口,連宴不止,不放他回營。

魯國前線,許仲是最後一個接到檄文的。

看過檄令,許仲一邊傳令部曲注意後方,以防臧霸從騶縣拔營,由後偷襲本軍,一邊遣人把荀成的密報送去給了臧霸。

臧霸收到密報,大驚失色。

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7 身負海內(nèi)盛名望 雲(yún)起河內(nèi)亦如龍58 孫堅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02 殊死鏖戰(zhàn)破敵營(上)43 焉可自棄學陳項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72 健兒戰(zhàn)死誰封侯(上)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65 奉孝高臥懷棲逸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zhàn)勝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34 飛蠅逐路廁之臭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9 書箋反覆修棧道121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六)17 身負海內(nèi)盛名望 雲(yún)起河內(nèi)亦如龍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2 二李陰與澤賊通9 道人6 初夜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74 花開是爲迎卿來21 黃帝邢德有之乎88 遠謀圖據(jù)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jié)姻親63 下邳相舊習難除9 督郵在此(上)47 張飛急襲葛陂西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4 飛檄瑯琊御冀方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51 謀算將戰(zhàn)48 惟是小人最難養(yǎng)90 胡徐呂內(nèi)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zhàn)先功5 尋賢不遇(上)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7 每思內(nèi)戰(zhàn)常齧指233 數(shù)騎星夜報州郡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33 偏師掠潁橋蕤橫144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十)36 我所邀者仁民名39 班底4 初雪14 守城初戰(zhàn)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17 虎狼之威(下)69 躋身才俊(上)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0 孫曹通脫荀慎行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nèi)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5 公路送糧惹呂怨37 起行63 滍水星河影動搖42 孫郎威震定潁外30 歸家諸事34 招攬樂進25 鄉(xiāng)有野賢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yè)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26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十一)62 太守行春(下)62 其猶穿窬之盜也9 聯(lián)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 獲名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五)233 數(shù)騎星夜報州郡10 邊文禮攘臂不齒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8 推衣62 賜字18 西鄉(xiāng)薔夫40 蹴鞠35 鄉(xiāng)吏殘民2 二李陰與澤賊通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
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17 身負海內(nèi)盛名望 雲(yún)起河內(nèi)亦如龍58 孫堅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02 殊死鏖戰(zhàn)破敵營(上)43 焉可自棄學陳項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72 健兒戰(zhàn)死誰封侯(上)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65 奉孝高臥懷棲逸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zhàn)勝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34 飛蠅逐路廁之臭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9 書箋反覆修棧道121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六)17 身負海內(nèi)盛名望 雲(yún)起河內(nèi)亦如龍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2 二李陰與澤賊通9 道人6 初夜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74 花開是爲迎卿來21 黃帝邢德有之乎88 遠謀圖據(jù)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jié)姻親63 下邳相舊習難除9 督郵在此(上)47 張飛急襲葛陂西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4 飛檄瑯琊御冀方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51 謀算將戰(zhàn)48 惟是小人最難養(yǎng)90 胡徐呂內(nèi)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zhàn)先功5 尋賢不遇(上)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7 每思內(nèi)戰(zhàn)常齧指233 數(shù)騎星夜報州郡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33 偏師掠潁橋蕤橫144 建功立業(yè)就在冀州(十)36 我所邀者仁民名39 班底4 初雪14 守城初戰(zhàn)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17 虎狼之威(下)69 躋身才俊(上)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0 孫曹通脫荀慎行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nèi)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5 公路送糧惹呂怨37 起行63 滍水星河影動搖42 孫郎威震定潁外30 歸家諸事34 招攬樂進25 鄉(xiāng)有野賢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yè)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26 三戰(zhàn)盡復東郡地(十一)62 太守行春(下)62 其猶穿窬之盜也9 聯(lián)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 獲名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guān)雲(yún)長渡淮克城(五)233 數(shù)騎星夜報州郡10 邊文禮攘臂不齒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8 推衣62 賜字18 西鄉(xiāng)薔夫40 蹴鞠35 鄉(xiāng)吏殘民2 二李陰與澤賊通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任丘市| 汾阳市| 紫阳县| 伊春市| 东至县| 扶沟县| 武定县| 江源县| 故城县| 广饶县| 旅游| 黄梅县| 都安| 苍山县| 沙田区| 南京市| 福海县| 镇平县| 道孚县| 衡东县| 温泉县| 日土县| 西乡县| 微博| 永登县| 聊城市| 廉江市| 旺苍县| 江津市| 大英县| 襄城县| 望奎县| 临澧县| 九龙县| 江都市| 昔阳县| 淳化县| 平舆县| 黑河市|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