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2 賜字

荀貞回到高陽裡,剛進家門,正與女婢唐兒說話,有人來找。

院門沒有關,只是虛掩著,來人很守禮,敲了兩下門,沒有進來,在外等候。

荀貞迎出去,見這人年約十七八,身材長大,相貌秀美,穿著一襲黑衣,未近及前,先聞淡香。不是別人,正是荀彧。

“文若?你怎麼來了?”荀貞又奇又喜。他早想與荀彧處好關係,只是一直不得機會,兩人雖同里居住,又有同族情分,但一向來見面的機會不多。他說道:“你可真是個稀客!上次我回來,去你家拜見族父,剛好你們去了許縣,沒能見著。……,什麼時候回來的?”

荀貞不是個好說話的人,但見到荀彧,忍不住話多了起來。

荀彧喜好薰衣,從十四五歲起,就每將衣服薰染得香氣撲鼻,此時荀貞來到他的近前,這香味越發襲人了。不過,雖然襲人,並不濃,而是清淡宜人,配上如水的涼風吹過,香味飄散,使人恍惚如在早春二月。他年紀比荀貞小,執禮甚恭,作揖行禮,答道:“回來快半個月了。”

“還站在門口作甚?快進院來!”

“四兄,弟就不進去了。今天來,是奉了家君之命,聽說四兄回來了,家君想見你一見。”

“我這剛進家門,族父就知道我回來了?”

荀貞話音未落,回想起來剛纔進高陽裡的時候,在巷子裡碰見了荀彧家的一個小婢,可能就是那個小婢給荀緄說的。如今荀氏族中,荀緄的威望最高,他有召,不能不去。荀貞爽快地應道:“好。等我換過衣服,就立刻去拜見族父。”

他穿的還是亭長打扮,這樣就去見荀緄未免太過失禮。請荀彧稍等,他去到後院屋中,換了一身方領的儒服出來,並破天荒地戴上了章甫冠,且脫下了穿了兩個月的麻履,換上了絲履。

麻履很便宜,是窮人們穿的,荀貞既下到地方爲亭長,自然要平易近人,所以在亭部中他從來都是隻穿麻履。絲履就很昂貴了,荀貞家饒有家財,也只有兩三雙絲履而已。爲了拜見荀緄,特地換上這一身行頭,他倒並非爲了炫耀,主要是爲表示尊重之意。

“好了,咱們走吧。”

荀彧卻沒有動,示意似的指了指自己的耳邊,微笑著說道:“四兄,你忘了加幘。”

前漢戴冠不加幘,本朝習俗,戴冠要加幘,幘耳的長短與冠相稱。荀貞撫額,失笑說道:“聞族父相召,一時心急,竟將幘巾忘了!……,文若,你再等我片刻,馬上就好。”提起寬大的儒服,回到後院,不多時,加了幘巾出來,遠遠的就對荀彧笑道,“如何了?”

“人要衣裝”。荀貞的底子本不差,荀氏的基因好,高陽裡諸荀皆相貌堂堂,他原先穿戴亭長的衣飾時已然不俗,此時換了長衣博袖的儒服,腰間束帶,高冠絲履,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荀彧是個穩重人,沒有接話,只是笑了笑,說道:“四兄既裝束停當,便請隨小弟走吧。”

……

從荀貞家出來,走不多遠,就是荀彧家,進入院內,登堂入室。

屋室不太大,窗明幾淨,一個老者坐在榻上,面向屋門、背對窗戶,正臨著案幾在寫字,可能眼神不是太好了,伏著頭,離案幾很近,聽到腳步聲響,擡起了臉,容顏蒼老,鬍鬚稀疏。

荀貞表現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就在門檻處,一絲不茍地提起衣角,跪拜俯首,口中說道:“荀貞拜見大人。”

這老者就是荀緄,神君荀淑之次子,“八龍”中的第二龍。他放下毛筆,揉了揉眼睛,和氣地說道:“貞之來了?起來吧。”

荀貞沒有就此起身,而是再拜稽首,說道:“貞今天受縣君之召,未時方到縣裡,剛從官寺回來,正準備來拜見大人,即蒙大人召喚。……,請恕罪!”

“自家子侄,不必如此。你起來吧。……,文若,拿榻來,給貞之坐。”

荀貞是族兄,所以他下拜的時候,荀彧也跟著下拜了,聞言起身,拿了一個坐塌過來,請荀貞坐上,自己侍立一側。

……

高陽裡諸荀上百口,其中最顯要的是荀淑、八龍這一脈與荀曇、荀昱、荀衢這一脈。如今,荀曇、荀昱已經故去,而荀淑這一脈,雖荀淑也已亡故,但八龍多在,就又勝過荀衢一脈了。

而又在“八龍”之中,論長幼,首龍荀儉早亡,荀緄排行第二,年歲最高。論在天下士子中的名望,三龍荀靖與六龍荀爽最爲出名,荀靖五十而卒,已經死了,荀爽名聲在外,受黨錮之禍,遠遁漢濱,不在家中,其餘“諸龍”名聲相仿,在這樣的情況下,自以年高者爲尊。所以,荀緄是如今高陽裡荀氏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荀貞對他執禮如此的恭謹,不止是看在荀彧的面子上,更也是因爲他在族中的地位。

一個婢女捧著漆盤進來,彎著腰,奉上溫湯。完了後,又倒退著小步退出。等她出去後,荀緄問道:“你今日歸家,是因受縣君之召麼?”

“是的。”

“縣君召你何事?”

“貞在繁陽,略微做了點事,很慚愧,被縣君知道了,故此召我相見。”

“你在繁陽做的事,我也聽聞了。這幾天縣中都快傳遍了,都說你不墜我荀家高名。我今召你來,也正是爲了此事。……,縣君都對你說什麼了?”

“縣君以仇季智比我,以王渙自居,說不欲使其專美在前,有意擢我爲門下主記。”

“仇覽少年讀書,四十歲的時候方纔被縣召補吏,選爲蒲亭長,任職後,勸人生業、整治剽輕,躬助喪事、賑恤孤寡,令子弟羣居、使之向學,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地方上才‘大化’。並因以德行感化不孝子陳元,鄉人爲之諺:‘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鳲梟哺所生’。因此才美名遠揚,被王渙聽聞。……,你年不過二十,任繁陽亭長不足兩月,雖稍有美名,但如何能及仇季智?”

“是。貞亦自覺不如。”

“你幼年知學,沖齡求教,自拜於仲通之門,請爲弟子。我與你見的雖不多,但也聽仲通說過,知你素來讀書用功,肯下功夫,當知古賢人之言。《易》雲:‘謙,德之柄也’。你今雖稍有名聲,切不可自滿自大。”

“是。”

“縣君欲擢你爲主記,你怎麼應的?”

荀貞聽出了話頭,荀緄今天召他來,看來是爲了敲打敲打他,免得他因略有美名便得意忘形,因而便順著他的意思,說道:“《尚書》雲:‘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貞既知遠不及仇季智,又牢記先賢之言,因此婉拒了縣君。”

荀緄點了點頭,說道:“你能知道這點,不枉是我荀家子弟。”把荀彧叫到案前,示意把他剛纔寫的字拿起來,對荀貞說道,“我年老了,族中又子侄衆多,以前少與你見面,和你說話也不多。這幅字,你且拿去,要以之自勉。”

字是寫在帛上。荀彧交給荀貞。荀貞展開觀看,見上邊古樸的篆文,寫了一句話,正是荀緄適才說的那一句“謙,德之柄也”。這看似只是一幅字,但荀貞心知,代表的含義就太大了。

高陽裡諸荀百口,雖同爲荀氏,但親疏遠近各有不同。荀貞家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戶,並且與荀緄的親戚關係比較遠,這也是爲什麼荀緄以前“少與他見面”的緣故。他穿越後,盡最大的努力與荀衢搭上了關係,但是與荀緄一脈的關係卻一直得不到拉近,要不然,也不會至今與荀彧仍只是泛泛之交。——眼前的這幅字,代表的意義就是荀緄認可了他。

想當初,他才任亭長時,族人多不理解,荀緄一脈雖沒說過什麼,但想來也是小看他的,或許只是礙於荀衢的臉面纔沒有出言制止。他任亭長後第一次回家,來拜見荀緄的時候,荀緄長子對他的態度不就淡淡的麼?

ωωω ?тт kān ?c o

他想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在繁陽亭做的那幾件事,買桑苗也好、撫慰孤寡也好,本質都是爲了拉攏人心,以打造班底,好在將來的亂世中保全自家性命。卻沒有想到,竟然因此先得到了縣君的讚譽,又繼而得到了‘族父’的賜字,扭轉了他對我的看法。”欣喜之餘,不免又有點迷惑,“只我在繁陽做的那點事,就能有這樣的功效?得縣君讚賞尚在情理之中,但荀氏名人輩出,又怎會將我這點小小的成績放在眼裡?”

雖然疑惑,但現在不是細想的時候,他恭敬至極地將字收好,跪拜感謝:“多謝大人賜字,貞必以爲座右銘。”

“你與我家諸子都是同輩兄弟,以後可多多來往。”

這句話更爲意外之喜!荀貞的目光立馬就轉向了荀彧,荀彧微笑相對。

……

荀緄畢竟年紀大了,說了會兒話精神就有些不濟,荀貞知趣,不等他發話,主動告辭。由荀彧陪著出了堂門,正待往外走時,荀彧說道:“四兄,不知你現在可有空否?”

“怎麼?”

“我有一個陽翟來的朋友想見見你。”

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76 演武薦賢(上)3 殺人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61 太守行春(上)64 欲得鐵馬先得人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38 陰入縣寺持短長89 智勇兼備褚飛燕14 唯恨之流年悄逝35 大勝(下)44 而今本爲多事秋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92 虛席問賊進退意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82 擒賊先擒王(下)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1 黃帝邢德有之乎23 豫兗羣豪三人最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43 焉可自棄學陳項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3 路見白骨露於野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5 問世間誰主沉浮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58 二月習射(下)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1 太守行春(上)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9 計吏郭圖(上)61 最令人懼是毒計46 可憐的胡/平42 三見遲婢8 程嘉獻策難吳輯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4 臧霸風從元直言41 虛虛實實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6 何爲乳虎65 奉孝高臥懷棲逸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70 孫曹通脫荀慎行28 辰彼碩女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77 曹隱袁進皆貴宦32 君爲虎士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8 程嘉獻策難吳輯44 練軍方略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4 飛檄瑯琊御冀方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73 忠孝勇武21 辛璦(下)35 潛光爲養羽翼成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1 故事34 飛蠅逐路廁之臭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2 琴心劍膽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2 文高初見17 虛席相問上策何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5 原盼勸賊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63 下邳相舊習難除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82 擒賊先擒王(下)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
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76 演武薦賢(上)3 殺人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61 太守行春(上)64 欲得鐵馬先得人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38 陰入縣寺持短長89 智勇兼備褚飛燕14 唯恨之流年悄逝35 大勝(下)44 而今本爲多事秋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92 虛席問賊進退意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82 擒賊先擒王(下)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1 黃帝邢德有之乎23 豫兗羣豪三人最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43 焉可自棄學陳項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3 路見白骨露於野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5 問世間誰主沉浮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58 二月習射(下)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1 太守行春(上)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9 計吏郭圖(上)61 最令人懼是毒計46 可憐的胡/平42 三見遲婢8 程嘉獻策難吳輯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4 臧霸風從元直言41 虛虛實實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6 何爲乳虎65 奉孝高臥懷棲逸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70 孫曹通脫荀慎行28 辰彼碩女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77 曹隱袁進皆貴宦32 君爲虎士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8 程嘉獻策難吳輯44 練軍方略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4 飛檄瑯琊御冀方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73 忠孝勇武21 辛璦(下)35 潛光爲養羽翼成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1 故事34 飛蠅逐路廁之臭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2 琴心劍膽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2 文高初見17 虛席相問上策何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5 原盼勸賊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63 下邳相舊習難除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82 擒賊先擒王(下)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金堂县| 黔西县| 托里县| 大竹县| 汤阴县| 原平市| 南阳市| 雅安市| 浙江省| 台中市| 龙江县| 弥渡县| 锡林郭勒盟| 宜兰市| 临汾市| 林周县| 都兰县| 延寿县| 天台县| 亚东县| 新郑市| 昆明市| 金门县| 葫芦岛市| 汝州市| 青州市| 常州市| 交城县| 类乌齐县| 西安市| 拉萨市| 湘阴县| 分宜县| 和林格尔县| 常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万安县| 垣曲县| 衡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