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 每思內戰常齧指

“於今伯珪與車騎爭兵在冀,車騎雖退至魏、趙,精兵猶數萬,糧谷豐實,成敗未可知,往日同學於盧公門下,備與伯珪交厚,每樗蒲時,伯珪勝則趁勇,連負便棄籌,非恆毅士也,倘使遇大挫,備料冀州仍將爲車騎所有,車騎縱失冀,伯珪勢將更盛。備竊以爲明將軍不應值此際但坐觀而已,宜先取泰山,繼以規圖青、兗,乃可抗衡幽、冀。備敢請爲先鋒?!?

這是劉備又一次寫給荀貞的請戰書。

“樗蒲”是時下流行於貴族、士人間的一種遊戲,劉備和公孫瓚同學時,兩人交好,時常一起,通過公孫瓚在玩樗蒲時的一些表現,劉備判斷出他並非是一個“折而不撓”的人,因此,劉備認爲冀州仍將還是會被袁紹佔有的,而不管袁紹、公孫瓚孰勝孰敗,兩人既已兵戈相見,那麼就一定會拼個你死我活,也就是說,幽州、冀州早晚都會連爲一體,如此,爲了對抗幽、冀的強橫,他又進一步地提出建議:荀貞應該抓住良機,及時進兵泰山郡,然後攻略青兗。

荀貞看完劉備的這封請戰書,頭一個念頭是:誰把我的戰略計劃泄露出來去了?

穩固和增強在揚州的政治影響,集中軍事上的力量向西、北方向進取,先謀泰山,再圖青兗,這是荀貞剛定下不久的戰略規劃,知道的只有荀攸等寥寥數人,劉備身在合鄉,遠離中樞,對此卻是不知情的。荀貞再一想,荀攸等人俱皆忠誠可靠,悉爲良臣,都知“幾事不密則害成”的道理,誰也不會將此事泄出,更不會巴巴地告訴劉備。荀貞因不覺掩信喟嘆,心道:“英雄所見略同!”不用說,這定是劉備自己琢磨出來的了。

公孫瓚沒有用田豫的獻策,但最終還是去了一封書給孫堅,提出願表吳景爲河內太守,以換取孫堅的出兵相助。

同時,趙岐在未能勸動公孫瓚罷兵的情況下,傳書兗州,召劉岱、張邈、曹操等給袁紹助陣,又給幽州牧劉虞去書,望他能配合袁紹,由後夾擊公孫瓚。相比馬日磾的奉“朝命”拜袁術爲左將軍,趙岐的這幾個舉動卻實是與李傕等的盤算背道相馳,李傕、郭汜等忌憚袁紹,因才思與袁術結盟,而趙岐卻這般的大力相助袁紹,究其本意,正是與李傕等做對,是希望關東諸將能夠再一次地結起盟來,共同西向,以掃平涼州“賊兵”,迎天子還於舊都。

劉岱前已接到袁紹請他遣兵馳援的文書,但以擊兗北黃巾爲藉口,他沒有立即出兵,現又接到趙岐的傳書,經過一番考量,他認爲:幽、冀相爭,正如兩虎相鬥,鬥則兩傷,對他有利,他正可藉此機會把袁紹在兗州的勢力清掃一空,並且他雖是與公孫瓚斷了交,可老實說,對袁紹能否獲勝他仍是信心不足,所以卻還是不願出兵相助,依舊用兗北黃巾未定爲由推脫。

他不肯出兵,曹操不能不出兵了。

曹操、鮑信本來商量,也是想趁著幽、冀之爭的機會爲自己多謀點利益,故而當劉岱討兗北黃巾不利時,鮑信就上書,建言劉岱可撤兵回山陽,改由曹操留守兗北,可劉岱卻不同意。劉岱不同意,曹、鮑兩人希望由此將兗北納入掌中的謀劃就不能實現。

既然是這樣,東郡作爲曹操目前唯一的地盤,袁紹作爲曹操目前最大的靠山,這兩者就仍如以前一樣對曹操是至關重要的了,曹操就必須回援袁紹,否則,袁紹一旦落敗,兗北不能得,東郡如再丟,他就沒有落足之地了。

故而,在接到趙岐的傳書之後,曹操很快就與劉岱分軍,帶著本部以及鮑信部的千餘兵馬,加上山陽太守袁遺等的數千部曲,合兵折回東郡,就在劉備的這又一封請戰文書送到荀貞的案上前,他已經與駐守平原、清河的田楷交鋒數戰,盡獲全勝。

曹操的分兵,帶走了兗州諸郡的不少郡兵,直接導致了兗州各郡目前都較爲空虛,劉岱雖難克兗北黃巾,卻遲遲不肯撤退,又使得兗州州兵的主力俱被牽制在兗北的戰場,老實說,對荀貞而言之,此時確是個進兵兗州、奪取泰山的難得好機會。

只是,機會難得,藉口卻不好找。

泰山郡與徐州無冤無仇,兩邊從無摩擦,泰山太守應劭又是今之高士,逐賊安民,政聲頗佳,博覽多聞,當代名儒,並與荀貞是州里人,應、荀兩家的長輩有過交往,沒有一個好的藉口,無緣無故地發兵去攻,遠的不說,只青兗諸郡國,必將就會引得他們同仇敵愾,甚而言之,還會給揚州刺史陳溫一個把柄,弄不好他就會以此爲號召,團結揚州諸郡共排斥徐州勢力。

荀貞展開劉備的來信,又看了一遍。

看著,他心道:“玄德與公孫伯珪同學,倒是可以遣他以援同學之名,借道泰山西進,應仲遠如拒,便取之,如不拒,便假道滅虢?!毕胫?,又搖了搖頭,心道,“世人皆知玄德爲我部屬,遣他取泰山實與我自取無異,且貽人口實,顯得我不光明磊落。此下策也。”

把劉備的信放在一邊,荀貞思忖多時,瞥見了案上的另一封信,是孫堅寫來的。

公孫瓚以表吳景爲交換,望能得孫堅發兵相助,孫堅拿不定主意,遂來信詢問荀貞。荀貞打算與荀攸、戲志纔等商議一下後再給他回覆。這會兒看見孫堅的來信,荀貞忽然心中一動。

“哈哈,吾有計矣!”荀貞撫案而笑,令堂外吏,“請志才、公達來?!?

不多時,戲志才、荀攸來到。

荀貞叫他兩人落座,笑道:“李傕、郭汜諸賊兵亂長安,挾持天子,而關東諸將猶內戰不休,使奸賊得利,令忠臣齧指!每念及此,吾常恨不能安席。我意與文臺共推舉故右車騎將軍朱公爲盟主,勸和幽、冀,以併力西進,討定諸賊,迎天子還舊都。卿二人以爲何如?”

戲志才、荀攸對顧一眼,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笑容,兩人離席下拜,道:“將軍此上策也!”

說是“上策”,而不誇荀貞對朝廷的“忠心”,卻乃是因爲荀、戲聽絃歌知雅意,一下就領會到了荀貞所謂“與文臺共推舉故右車騎將軍朱公爲盟主,勸和幽、冀”云云的真實用意。

朱儁現駐兵在中牟,離豫州不遠,荀貞、孫堅,尤其孫堅與朱儁的關係很深,他兩人的家鄉一個吳郡富春、一個會稽上虞,相距不到兩百里,當年征討黃巾,正是因了朱儁的表舉,孫堅才得由下邳丞轉任佐軍司馬,後以軍功遷別部司馬,可以說,孫堅的發跡便是從朱儁征戰始,而荀貞也曾聽命於朱儁帳下,兩人都是朱儁的“故吏”,共推舉朱儁爲盟主,合情合理。

推舉朱儁爲盟主,荀貞當然不是真的爲了迎天子還舊都,只是欲以此爲由頭,給自己一個插手幽、冀的機會,換言之,也就是染指青、兗的藉口。

趙岐不能勸和袁紹、公孫瓚,荀貞就能麼?孫堅、朱儁就能麼?肯定也不能。既然不能,爲了討定涼州羣賊、迎天子還舊都的大局起見,荀貞、孫堅也就只能“無可奈何”地以軍事介入幽、冀的相爭,強迫袁紹、公孫瓚休戰了,也即就只能兵入青兗、或者再加上一個河內了。

除此之外,舉朱儁爲盟主還有另一個好處。

朱儁、皇甫嵩都是名臣宿將,有擊滅黃巾的大功,威望很高,舉他爲盟主,在政治上足以抗衡袁紹,也即可以自立爲一黨了。只是可惜皇甫嵩遠在長安,要不然,舉皇甫嵩爲盟主的話,效果會更好,當然,以皇甫嵩的明哲保身,就算真舉了他爲盟主,他也不一定會同意。

荀貞三人對視而笑。

33 破敵(下)19 誅滅沈家(下)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26 招人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2 琴心劍膽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54 滅族(下)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 光和六年(下)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6 負此俸食慚愧極58 孫堅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47 張飛急襲葛陂西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4 河南諸侯荀曹雄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13 志纔出山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5 鄉有野賢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雷電災害啊,晚點更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1 破敵(上)44 高家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 安南借重荀與張94 會師城下(上)73 鎮東檄調三將援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49 聖如仲尼也好名27 朱公偉奉天子詔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82 擒賊先擒王(下)16 爲君請功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34 馮家27 蘇合湯餅孰爲香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49 聖如仲尼也好名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46 恩威並施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1 今有潁陰乳虎(中)上架感言63 田邊斷案(下)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47 辨旗察鼓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62 太守行春(下)63 叕兒乃有大志乎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0 查封21 賞錢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9 尋得事由插爪牙2 光和六年(下)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61 最令人懼是毒計53 送糧73 忠孝勇武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41 虛虛實實89 從徵汝南(中)13 典韋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49 選編死士19 圍不赦以威生仁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75 許縣陳氏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
33 破敵(下)19 誅滅沈家(下)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26 招人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2 琴心劍膽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54 滅族(下)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 光和六年(下)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6 負此俸食慚愧極58 孫堅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47 張飛急襲葛陂西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4 河南諸侯荀曹雄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13 志纔出山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5 鄉有野賢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雷電災害啊,晚點更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1 破敵(上)44 高家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 安南借重荀與張94 會師城下(上)73 鎮東檄調三將援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49 聖如仲尼也好名27 朱公偉奉天子詔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82 擒賊先擒王(下)16 爲君請功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34 馮家27 蘇合湯餅孰爲香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49 聖如仲尼也好名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46 恩威並施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1 今有潁陰乳虎(中)上架感言63 田邊斷案(下)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47 辨旗察鼓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62 太守行春(下)63 叕兒乃有大志乎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0 查封21 賞錢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9 尋得事由插爪牙2 光和六年(下)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61 最令人懼是毒計53 送糧73 忠孝勇武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41 虛虛實實89 從徵汝南(中)13 典韋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49 選編死士19 圍不赦以威生仁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75 許縣陳氏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黔江区| 武威市| 客服| 马公市| 浪卡子县| 连云港市| 合江县| 瓦房店市| 张家口市| 临潭县| 佛教| 阳东县| 云梦县| 双江| 黑山县| 酉阳| 大厂| 钟祥市| 贡山| 中卫市| 禄劝| 炎陵县| 磐安县| 阳曲县| 丽江市| 枣阳市| 建德市| 沙坪坝区| 定襄县| 高雄市| 金平| 滨海县| 襄城县| 贺州市| 普定县| 泾川县| 区。| 和政县| 临湘市|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