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 本初何如伯珪強

關靖、嚴綱等人意見不一。

有的以爲:田豫所說甚是,應該佈置精兵以防兗州威脅己軍的側翼。

有的以爲:劉岱、曹操等正在與兗北黃巾作戰,短期內料是騰不出足夠兵力來馳援袁紹,並且,就算他們騰出兵力來了,現駐防於平原、清河一帶的田楷部亦有兵馬不少,不需增兵,其即足能抵禦兗州方面的進犯,而今的重點不應是在防備兗州,而應是集中主力,迅速與袁紹決戰,只要把袁紹擊敗,袁黨由此而羣龍無首,兗州的劉岱諸輩也就不足爲慮了。

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

除此之外,又有人提出了另一個意見。

袁紹有爪牙黨羽不錯,袁紹同樣也是有敵人的,首先一個就是袁術,袁術離得遠,又正在與劉表開戰,固然是指望不上他的幫助,但其次,豫州孫堅也與袁紹有隙。孫堅之攻陳、樑,原因便是袁紹曾表周昂爲豫州刺史,爲穩固內部的統治,他才如此爲之的,而現於今,陳、樑俱已被攻破,那麼,就完全可以邀孫堅出兵,或牽制兗州,或進兵河內,以脅袁紹的後方。

並及,徐州荀貞也可以利用。

荀貞早前就已兵入兗州,明顯對兗州有覬覦之意,可以上書朝廷,表荀貞的族人爲兗州刺史,挑動荀貞與劉岱相爭,如此一來,不需一兵一卒便可消除掉兗州的隱患。

提出這個意見的是範方。

範方爲公孫瓚幕府中的從事,之前領兵千騎在劉岱處,協助劉岱御討兗州黃巾,後因劉岱於公孫瓚、袁紹二人中選擇了袁紹,範方因領兵歸還,未至幽州,公孫瓚兵馬已下入冀,遂與公孫瓚會合於冀州境內。範方久在兗州,較爲熟悉荀貞、孫堅的事蹟,故有此一議。

範方的這個意見按說是不錯的,可是他的話音未落,堂上便有一人神色不豫,正是單經。

公孫瓚的作戰能力是有的,本人驍勇,戰術素養也不錯,早在當遼東屬國長史時就把邊境的羌人、烏桓等打得繞著他走,皆道“當避白馬長史”,乃至畫作公孫瓚的模樣,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可見羌胡之屬畏懼他到了何等的程度,去年他又大破黃巾,威震北地,唯獨他的戰略眼光,或言之政治水平卻是不怎麼樣。

與袁紹的仗纔剛開打,他就已把青、兗得罪了個乾淨。

他任命嚴綱爲冀州刺史,田楷爲青州刺史,單經爲兗州刺史,又置此三州各郡縣的長吏。正如他常與號稱爲“白馬義從”的數十善射士乘騎白馬上戰場一樣,其人之自負由此盡然可見。

袁紹、荀貞等雖也有各自任命官吏,可至少他們都有“上表朝中”,算是給朝廷了一個面子,公孫瓚倒好,壓根就不理會朝廷,直接自己任命,此其一之自負表現,任命非要由己出,也行,但任命一個冀州刺史就行了,偏一下任命三州刺史,還並置各郡縣的長吏,不錯,劉岱傾向袁紹,可算敵人,青州刺史焦和、青兗兩州的郡縣長吏卻不全都是站在袁紹那一邊的,竟也都一起自置任命,這豈不是在主動地是把他們全推到袁紹一方?此其二之表現。

事實上,退一萬步說,即使青兗兩州的州、郡、縣長吏都偏向袁紹,也不能這麼幹,總得給對方、也給自己留一個轉圜的餘地,不能把事情做得這麼絕。公孫瓚自恃兵強善戰,甚可言已自負到狂妄,以爲憑一人之力,可與天下爲敵的地步了。

另外,從另個層面來說,公孫瓚這麼做,也間接地得罪了徐、豫。

荀貞、孫堅是幫他還是不幫他?不幫他就不說了,如幫他,其目的必是爲了圖利,可青、兗兩州的長吏公孫瓚全都任命完了,荀貞、孫堅還有什麼利可圖?甚而,不僅無利可圖,袁紹若是失敗,公孫瓚如是兵入兗州,荀貞說不定還得因爲現下已然控制在手的東平、任城而與他也開打一場。換一個與公孫瓚同樣缺乏長遠眼光的人在豫、徐,是斷然不會幫助他的。

單經是公孫瓚任命的兗州刺史,此時聽範方說邀孫堅、荀貞進兵兗州,等若是搶他的既定地盤,他當然就不高興了,神色上頓時顯露出來,皺著眉頭說道:“荀貞之、孫文臺,虎狼也,既知貞之有覬覦兗州之意,還邀請他來?只恐請之容易送之難,實乃自討苦吃!”

田豫卻是贊同範方的進言。

公孫瓚任命三州刺史、郡縣長吏時,田豫就不同意,只是他人微言輕,不能諫止。這時聽了單經的話,他擡眼看了下公孫瓚,見公孫瓚似有沉吟之態,遂又出席下拜,說道:“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海內,昔袁本初起兵討董,州郡豪傑不辭千里,飄揚與會,荀貞之、劉公山、張孟卓、韓文節諸公,一時俊彥,而酸棗會盟,共舉袁本初爲主,雖是借了明將軍的威勢,然袁本初遂竟以一郡之卒,收冀州之衆,田豐、沮授、審配、耿包,俱冀方之英,悉歸其心,麴義、顏良、文丑、張郃,皆河北名將,並服其令,又有淳于瓊、逢紀、許攸、郭圖、辛評、辛毗、陳琳、董昭等附爲黨羽,今明公雖大軍臨魏,豫陋見:勝負尚不敢斷言。青、兗本非我有,讓些許給荀徐州、孫豫州,於明公無損,於袁本初卻是大害,何樂不爲之?”

袁紹憑藉家資,政治底蘊雄厚,在田豫看來,他目前于軍事上的失利只是暫時而已,只要還沒有將他徹底擊敗,對他就不能掉以輕心,是以,讓些青、兗的郡縣給荀貞、孫堅,從而得到荀貞、孫堅的發兵援助,合三州之力,半點機會不給他的共將之攻滅,這是完全可以的。

單經不以爲然,斥道:“諸公議事,孺子何得多言!”

田豫儘管年輕,卻也早非孺子了,單經此話,乃是對他的輕視。

田豫伏地再拜,向公孫瓚請罪。

公孫瓚說道:“卿坦誠直言,無罪也,可起身歸席?!鳖D了下,待田豫歸坐席上後,他又道,“國讓言似有理,然以吾看來,未免膽弱。”笑對田豫,說道,“卿年輕,正當氣盛,吾如卿年歲時,只知勇猛直進!今亦然!袁家固四世三公,然爭雄疆場,本初非我敵手,莫說冀州,天下指麾可定!何需藉助徐、豫?旬月內,吾必克魏郡,生擒袁本初於帳下,示與諸君戲看!”

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9 道人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31 破敵(上)34 大勝(上)75 曹純少貴氣吞虎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99 月黑雁飛弓馬逐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 飛書問君何所欲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6 生子當如孫伯符97 趙子龍進克歷城28 詐降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22 文聘(上)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40 鐵營17 推功相讓27 高素三勸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3 荀成善納奉孝策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49 登門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7 演武薦賢(下)38 範繩38 列得嚴陣詈以挑38 初步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58 二月習射(下)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3 荀君有召13 典韋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8 第一天(下)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9 袁公路縱虎謀北46 恩威並施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55 毀容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62 賜字33 程偃67 本以霸王道雜之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6 本初何如伯珪強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14 陽城治吏(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5 公路送糧惹呂怨50 孰謂盜跖不知義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67 鳳集西鄉(上)22 旋舞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5 江禽16 五日九戰(上)1 飛書問君何所欲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
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9 道人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31 破敵(上)34 大勝(上)75 曹純少貴氣吞虎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99 月黑雁飛弓馬逐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 飛書問君何所欲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6 生子當如孫伯符97 趙子龍進克歷城28 詐降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22 文聘(上)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40 鐵營17 推功相讓27 高素三勸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3 荀成善納奉孝策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49 登門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7 演武薦賢(下)38 範繩38 列得嚴陣詈以挑38 初步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58 二月習射(下)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3 荀君有召13 典韋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8 第一天(下)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9 袁公路縱虎謀北46 恩威並施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55 毀容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62 賜字33 程偃67 本以霸王道雜之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6 本初何如伯珪強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14 陽城治吏(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5 公路送糧惹呂怨50 孰謂盜跖不知義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67 鳳集西鄉(上)22 旋舞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5 江禽16 五日九戰(上)1 飛書問君何所欲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周宁县| 淮北市| 长寿区| 普兰店市| 孟连| 宁津县| 玉屏| 上蔡县| 五峰| 明光市| 河曲县| 吴旗县| 长乐市| 普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安市| 万宁市| 蓝田县| 汪清县| 彝良县| 曲周县| 双鸭山市| 墨玉县| 福建省| 报价| 孝昌县| 清原| 苍山县| 双桥区| 关岭| 大厂| 拜城县| 延庆县| 肇州县| 诏安县| 玉田县| 虹口区| 武安市| 尼木县|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