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 飛書問君何所欲

皇甫嵩鎮戍長安,雖無大勝,然亦無敗績,之所以被朝廷收印削爵是因爲中常侍張讓、趙忠上奏說他:“連戰無功,所費者多”。

這只是藉口。

實際的原因是:去年討黃巾時,張讓私求錢五千萬,皇甫嵩沒有給他,數月前,皇甫嵩赴京面聖,路經鄴,見趙忠家舍宅逾制,又奏沒入之,張讓、趙忠銜恨久矣,遂進讒言以報復。

皇甫嵩戰功赫赫,去年幾以一人之力平定了黃巾之亂,而今卻因閹宦的讒言而被免職、降爵,把這件事和張飛燕被拜爲平難中郎將放到一塊兒來看,更令朝野心寒了。

一邊削奪功臣的官爵,一邊把國之重器輕授於賊,這不是末世氣象又是什麼呢?

荀攸嘆道:“北宮伯玉、李文侯入寇三輔,假託的是以誅宦官爲名,而皇甫將軍鎮長安、衛園陵,卻因宦官之讒言而遭貶免,唉,時事如此,夫復何言。”

皇甫嵩對荀貞不但有知遇之恩,而且荀貞從皇甫嵩身上學到了很多用兵之道,今聞他無辜遭罰,荀貞縱知漢室將覆,卻也深爲他抱不平,寫了一封長信,遣人送去洛陽,以示慰問。

朝廷調回了皇甫嵩,北宮伯玉、李文侯、宋楊、韓遂等無人能制,勢越發漲,日夜侵擾三輔,爲護長安的諸帝園陵,時入八月,朝廷改以司空張溫爲車騎將軍,持節,以執金吾袁滂爲副,集諸郡兵合步騎十餘萬人,入鎮長安——當世的大士族裡有兩個袁氏,一個是汝南袁氏,一個是陳郡袁氏,此二袁氏同祖,汝南袁氏是從陳郡遷到汝南的,現今汝南袁氏“累世貴寵”,相比之下,陳郡袁氏遠不如之,兩家的家風也不同,汝南袁氏“富奢”,陳郡袁氏“清素”。

在張溫離京赴長安前,荀貞接到了孫堅寫來的一封信,卻是張溫知孫堅驍勇善戰,因上表“請堅參軍事”。去年打完黃巾,孫堅跟著朱儁去了洛陽,他出身寒門,比不上曹操、荀貞,雖然立了不少戰功,可一直沒有得到什麼封賞,在洛陽等到現在,終於又有了用武之地。

要非孫堅的這封來信,荀貞都不知道他居然也參加過擊討北宮伯玉一戰,雖不知他會在此戰中立下什麼戰功,但以他之勇武,料來總不會白去一趟。

去年潁川一別,荀貞和孫堅至今未曾再見,彼此只通過書信來往,現今孫堅又要上戰場,且面對的是遠比黃巾軍剽悍的西北叛軍,荀貞除了預祝他能再立新功之外,並在回信中叮嚀囑咐:提醒他一定要謹重,不可輕忽。

如果說中平元年是“黃巾之年”,那麼今年就可以說是“黑山賊寇與西北叛羌”之年。

上半年,荀貞的注意力主要在黑山軍的身上,現今張牛角身死,楊鳳、張飛燕先後請降,冀州暫無了戰事,他的視線自然也就轉向了三輔,於每日練兵之餘,關注三輔戰事。

張溫到長安不久,孫堅又寫了封信來。

他在信裡寫道:“董卓久戰無功,而軒昂自高,輕慢詔令,吾勸車騎斬之,惜乎車騎不聽。”

董卓去年擊廣宗無功,兵敗抵罪,今年春,北宮伯玉等入寇三輔,朝廷復拜他爲中郎將,初爲皇甫嵩之副手,皇甫嵩被召回京師後,他留在三輔,又被朝廷拜爲破虜將軍,從命於張溫帳下。

張溫到了長安,以朝廷的詔書召他來見,他過了很久纔去見張溫。

張溫責讓他,他沒把張溫當回事兒,應對不順。孫堅時在坐前,遂與張溫耳語,說道:“董卓輕上無禮,出言狂妄,應當以不按時應召前來之罪,軍法斬之。”張溫卻以“董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如殺之,西進討伐叛軍就沒有依靠了”爲由而沒有聽從孫堅的話。

孫堅在信裡邊以此遺憾,荀貞也爲此遺憾。

如果張溫聽從孫堅的話斬了董卓,漢室固然是積弊已久、難以再中興的了,但一百六十餘年的名都洛陽卻可能就不會受到日後那麼多的災難了。

八月底,張溫離開了長安,統兵進駐美陽。

美陽在長安西,與長安同爲右扶風的轄縣,離長安一百六十里,此地曾是與竇憲合兵大敗北匈奴、勒石燕然的國朝名將耿秉之封地。

邊章、韓遂亦進兵美陽。

張溫所統者多是郡國步卒,能戰之精騎唯董卓等數部而已,與邊章、韓遂多次交戰,由秋入冬,輒不利,直到十一月才因爲“天助”而打了一場勝仗,不過很快勝仗就又變成了敗仗。

卻是十一月某夜,天將流星如火,光長十餘丈,把邊章、韓遂的兵營映得如白晝也似,營中驚亂,兵卒大多以爲這是不祥之兆,邊章、韓遂因欲歸金城。董卓探聽到了此事,大喜,遂於次日和右扶風鮑鴻等並兵俱攻,大破之,斬首數千級,邊章、韓遂敗走榆中,張溫遣周慎將三萬人追討之。

仗打到這時,本是漢兵佔上風,可緊接著就急轉直下。

孫堅適時在周慎軍中,獻策道:“賊城中無谷,當外轉糧食,堅願得萬人斷其運道,將軍以大兵繼後,賊必睏乏而不敢戰,如果他們棄城逃入羌中,堅與將軍併力討之,則涼州可定也。”

邊章、韓遂是外來之軍,在三輔沒有根基,大敗之下,逃入榆中,城中無糧,唯有從外轉運,如果按照孫堅的獻策,分兵遣將斷其糧道,確有可能一戰而定,但周慎沒有采納此策,結果反被邊章、韓遂斷了自家的糧道,周慎驚懼恐慌,遂棄輜重,倉皇退兵。

在遣周慎追討邊章、韓遂的同時,張溫分遣董卓挾敗邊、韓之威,進討另一路叛軍,在望垣北董卓被叛軍包圍,糧食乏絕,進退逼急,眼看要全軍覆滅,董卓在近處不遠的一條河中築了一道堰,裝作捕魚,以此來迷惑叛軍,然後悄悄地帶軍從堰下撤退,等過了河,決堰放水,等到叛軍發現他撤兵忙來追他的時候,放的水已經深了,不能渡過。董卓遂得以安然退兵。

這一次進擊,周慎等各路進擊的兵馬均損兵折將,只有董卓全師而歸,加上他此前敗韓遂、邊章的功勞,他因以得封鄉侯,食邑一千戶。

邯鄲城裡,戲志才點評此戰,只說了八個字:“勝因天助,敗因人爲。”

漢兵雖然進擊不利、轉勝爲敗,但時入深冬,天氣嚴寒,韓遂、邊章、北宮伯玉等亦稍撤軍。

十二月底,荀貞收到了一封信。

讀罷來信,荀貞頗覺意外之喜。

邯鄲榮、劉備在座,這幾個月荀貞與孫堅通信頻繁,劉備以爲是孫堅又來信了,見荀貞讀信時先是怔了一怔、繼之微露喜色,乃問道:“可是車騎將軍打了勝仗麼?”

荀貞搖了搖頭,說道:“非也。”

“那是什麼?”

荀貞卻是笑而不答,等到晚上,他召來戲志才、荀攸,在私室裡把這封信給他倆觀看。

他倆看罷,亦如荀貞初見信時,先是一愣,隨即微喜。

戲志才說道:“何伯求既來信詢問中尉之意,不知中尉欲以何答之?”

“以卿之見,我該以何答之?”

戲志才笑道:“最上自是河南,其次則爲南陽。”

原來,這封信何顒寫來的,他在信裡寫道:“今年考課,趙郡爲冀州最,朝議欲遷劉衡與君,不知君欲得何郡”?

卻是問荀貞想去何郡爲太守。

荀貞本以爲至少還得再等上個一年半載才能再獲升遷,卻沒料到升遷來得如此之快,不過細想一下,他是去年秋天,也即中平元年被拜爲趙中尉的,到明年,也即中平三年,連頭帶尾算在趙郡待了三年,運作一下的話,以他冀州第一的軍功,在朝中也能說得過去。

聽得戲志才說最上河南,其次南陽,荀貞雖明知他是在說笑,亦不禁失聲而笑。

河南郡,帝都所在,南陽郡,帝鄉所在,此二郡俱天下名郡,以荀貞之資歷,再過十年也許有戲。

荀貞轉問荀攸:“以卿之見呢?”

“青、兗、徐、荊均可。”

這幾個州都是膏腴富庶之地,經濟、文化發達,州中的郡太守之位向來都是搶手的香餑餑,在這幾個州爲吏,既輕鬆,又易得名。

如果只從仕途考慮,此數州均可,但荀貞知天下大亂,卻不能單從仕途考慮,他還得爲以後考慮。他往常沒事時,對著地圖盤算過很多回了,也曾設想過如有機會選擇該選擇何州何郡,他得出的結論是:首則兗州,其次徐州,兗州的陳留郡爲上上之選。

陳留郡南與潁川郡接壤,西北與趙郡只隔了魏這一個郡,日後天下亂時,至少在初期對他是最爲有利的。如不能得陳留,徐州西與豫州接壤,東臨大海,天下若亂,也不失爲一處好地。

荀攸的建議和他不謀而合,他即順水推舟,從善如流,回信何顒:“離鄉日久,每思親人,別無所願,唯願得兗、徐二州一近鄉之郡。”

書成,遣人快馬送去洛陽。

一個多月後,中平三年春二月初四,朝廷的詔書下來,拜荀貞爲魏郡太守。

59 荀君爲政(上)63 下邳相舊習難除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8 推衣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5 問世間誰主沉浮91 忽然聞得故人到35 褒貶由人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2 獲名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36 第三兄弟1 虎士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45 渡汝過澺沿途聞55 毀容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62 賜字23 市中美人12 一檄引得泰山驚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3 文聘(中)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7 計劃5 言而有信荀貞之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8 遍觀諸郡(下)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8 勢先造成計乃行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34 招攬樂進2 安南借重荀與張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4 將近臨湘桃花盛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4 陽城治吏(上)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4 豫州乳虎第一威23 大獲豐收28 原師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8 正旦之日12 馳援31 唐兒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36 我所邀者仁民名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2 禮錢需得四百萬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6 生子當如孫伯符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7 無賴89 從徵汝南(中)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 清洗潁陰(上)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5 鄉吏殘民26 祖宗德澤在遺黎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0 朱陽第三23 大獲豐收37 起行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46 恩威並施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34 飛蠅逐路廁之臭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 生子當如孫伯符30 將戰41 一諾從來許殺身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
59 荀君爲政(上)63 下邳相舊習難除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8 推衣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5 問世間誰主沉浮91 忽然聞得故人到35 褒貶由人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2 獲名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36 第三兄弟1 虎士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45 渡汝過澺沿途聞55 毀容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62 賜字23 市中美人12 一檄引得泰山驚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3 文聘(中)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7 計劃5 言而有信荀貞之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8 遍觀諸郡(下)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8 勢先造成計乃行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34 招攬樂進2 安南借重荀與張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4 將近臨湘桃花盛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4 陽城治吏(上)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4 豫州乳虎第一威23 大獲豐收28 原師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8 正旦之日12 馳援31 唐兒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36 我所邀者仁民名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2 禮錢需得四百萬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6 生子當如孫伯符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7 無賴89 從徵汝南(中)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 清洗潁陰(上)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35 鄉吏殘民26 祖宗德澤在遺黎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30 朱陽第三23 大獲豐收37 起行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46 恩威並施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34 飛蠅逐路廁之臭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 生子當如孫伯符30 將戰41 一諾從來許殺身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崇明县| 普兰店市| 全椒县| 鄂托克前旗| 江永县| 双流县| 桐庐县| 和平县| 淄博市| 延边| 虹口区| 北碚区| 营口市| 灌阳县| 岳普湖县| 东阿县| 麻江县| 望奎县| 云梦县| 新邵县| 渝北区| 绥阳县| 石狮市| 湖南省| 万盛区| 龙山县| 界首市| 庆元县| 宝应县| 嘉定区| 枞阳县| 汤原县| 商河县| 新绛县| 楚雄市| 贵阳市| 铁岭市| 怀仁县| 且末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