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3 送糧

操練完後,江禽、高甲、高丙、馮鞏諸人告辭。荀貞爲了表示感謝他們剛纔準備去高家相助,將他們一直送到官道上,長揖互別。

馮鞏與江禽等同行了一段路。

江禽大概是想起了荀貞善待許母的事兒,有感而發地說道:“荀君行事,常出人意料。”

高甲說道:“是啊。便以操練而言,用蹴鞠爲手段來調動里民的積極性便令人眼前一亮。”

馮鞏也很感嘆,說道:“不知諸君知否荀君曾去過我家?他與家君的見面並不愉快。可今天荀君待我卻與諸君相同,毫無芥蒂。……,他行事是否出人意料,我不敢置評,但心懷寬廣卻是實實在在的。”

“荀君去你家的事兒,我等有耳聞。馮君,荀君絕非池中之物,尊父的作爲有些過分了!”

世上無有不透風的牆。馮溫傲慢不遜,荀貞因而拒絕接受他家出糧之事,經由馮家的賓客們早就外傳。江禽諸人鄉間輕俠,消息靈通,早幾天前聽說了此事。

到了馮家莊外,馮鞏邀請江禽等人進去坐坐,江禽等知道他是客氣,見他臉雖帶笑,眉眼含憂,曉得他肯定是在爲“馮溫傲慢不遜,得罪了荀貞”而發愁,自不肯這時候上門打擾,辭別自去。

馮鞏目送他們走遠,回到莊中。剛進莊門,就問看門人:“家長何在?”

看門人答道:“後院。”

馮鞏憂心忡忡,也沒閒情洗漱,直奔後院,果然在菜園裡找到了馮溫。

“阿父。”

“……,又看去蹴鞠了?往年鄭君在時,好歹還練練手搏、射箭,換了現任這位倒好,成天擺弄蹴鞠!我就想不明白了,有什麼看頭!……,不是交待過你,不許你這些天出門麼?”馮溫蹲在菜畦邊兒檢查種子的發芽情況,見馮鞏來到,也不起身,瞥了他一眼,斥責起來。

馮鞏吩咐侍候在邊兒上的奴婢、徒附退下,等只剩下他們父子二人後,撩衣拜倒。

“無緣無故地下拜作甚?……,你又闖下了什麼禍?”

“孩兒此拜非爲自己,而是爲阿父,爲我家!”

“什麼?”

“阿父,孩兒今天親眼見了一件事。”

“什麼事?”

“亭卒程偃欠高家錢,被高素逼債,欲奪其妻。”

“高素?”高家遠比馮家有錢,但馮溫瞧不起高素,鼻子裡哼了哼,說道,“高素出了名的紈絝,招攬亡命、行事浪蕩,以此爲榮,做出這等欺男霸女的事兒不足爲奇。”教訓馮鞏,“我早教你少與他來往,多學學你的兄長,勤懇治業,朝出晚歸豈不是好!整日與那些人廝混有何好處?還有本亭的那什麼大小蘇、史巨先,鄰亭的江禽、高甲、高丙,都是些什麼人?天天拿了錢在他們身上揮霍,乃公的這點家底你以爲是天上掉下的來麼?”

馮溫一訓起兒子來就長篇大論。馮鞏忍著耐心,等他說罷,接著說道:“因爲此事,亭長荀君今日上午獨去鄉亭,見了高素。”

馮溫停下活兒,把手從泥土中抽出,轉臉看馮鞏,問道:“荀貞今兒上午去了鄉亭,見了高素?”

“正是。”

馮溫嘿然,說道:“高素可不比我。看在姓荀的現任亭長份兒上,我讓他三分;而那高素驕橫無禮,連鄉佐都敢打,卻怎會將他放在眼裡?一個小小的外亭亭長也敢獨自登門?……,結果如何?是不是被打了出來?”

“高素毀掉債券,並拒收程偃還錢。”

“……。”馮溫愕然。

“阿父,孩兒此拜便是爲此!”

“你想說什麼?”

“適才操練完畢,孩兒與江禽同行,江禽說荀君行事常出人意料。阿父,孩兒通過這幾天的觀察,發現本亭的大小蘇、史巨先諸人皆對荀君恭敬有加,又及各里里長亦對荀君讚不絕口。如今,又連外亭的江禽也稱讚他,還有那高素,誠如阿父所言,一向驕橫無禮的人物,與荀君只見了一面,卻也竟就折腰。……,荀君不可小覷!”

“嗯?”

“孩兒斗膽,竊以爲阿父上次做的不對,不該當面折辱於他。”

馮溫沒有遠見卓識,眼中只有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愚昧的人,起碼的判斷力還是有的。他雖瞧不起高素浪蕩,但卻知曉高家在本鄉的勢力,說道:“高素毀了債券,不肯收錢?……,此事當真麼?不會是你被誰糊弄了吧?”

“阿父,孩兒親眼見荀君歸來!”

“……,我並無折辱荀貞!咱們家這點兒米糧錢財來之不易。”

“固然如此。可阿父雖無折辱之意,落在荀君的眼中怕有折辱之實。”

“那你說怎麼辦?”

“孩兒以爲,當今之計,說什麼都沒有用,解釋更沒有用,最好的補救辦法就是趁早給荀君多送些米糧過去。”

“……。也罷,你去取五十石米糧,給他送去。”

馮鞏哭笑不得,說道:“阿父!事到如今,還只肯出五十石米糧麼?”

“……,你說多少合適?”

“二百石!”

“二百石?”只聽了一聽,馮溫就好像被剜了塊兒肉似的,倒抽一口冷氣,心疼不已,怒道:“春種秋收,一畝地也不過兩三石的收成,這還是年景好的時節!二百石?百畝地的收成!你個孽子,有你這麼敗家的麼?”

“阿父!”

“至多百石。”

無論馮鞏怎麼勸說,馮溫咬定不鬆口,最後惱怒起來,罵道:“豎子!你是不是乃公的種?一點兒不像我!百石,只有百石!你再多說,便連這百石也沒了!縱然高素對他低頭又怎樣?乃公拼著日後被他難爲,寧願日後多出些勞役,多出些算賦,與他翻臉了,又怎樣?”

馮鞏萬般無奈,只得不再勸說,擡頭看了看天色,將近薄暮,說道:“宜早不宜遲。孩兒這就親將米糧給荀君送去。”出了菜園,回頭看,見馮溫兀自氣哼哼的,他不覺苦笑。

從倉中取了糧,堆到幾輛牛車上,馮鞏叫了兩三個賓客,親自帶隊,趕著出了莊門。到了亭舍,荀貞正與杜買、陳褒、程偃等人圍坐在桓表邊兒下象棋。

杜買看他大車小車的,奇怪問道:“馮君,車中何物,來亭舍何爲?”

馮鞏不避諸人,當院拜倒,對荀貞說道:“鞏連日觀荀君操練備寇,訓練之法實爲良策。聞諸裡總共只出了數十石米糧,恐不足荀君獎賞里民。家父因令在下取了百石上好精糧,奉給舍中,以供荀君取用。”

荀貞先是莫名其妙,繼而約略猜出了馮家前倨後恭的緣由,心道:“莫不是因見高素焚券,所以前來送糧?”將馮鞏扶起,推辭說道,“今日馮君主動要去高家助我,我已十分感謝,怎能再收君家米糧?”

“鞏雖與君少見,但早慕君之風範。今天君去高家,鞏鄙陋,不知君能,妄言相助,不及去,君已歸來,鞏實羞慚。請荀君不要再說感謝的話了!荀君操練里民爲的是保亭部之安,鞏家稱不上富足,卻也稍有餘糧,同爲本亭人,自該效力。這點心意,萬請荀君收下!”

荀貞不滿馮溫的傲慢,因而第一次不肯收那五十石米糧;眼前馮鞏言辭懇切,如果再不收就不合適了,總得給人家一個改正的機會。何況,馮鞏說的也不錯,原先北平裡、安定裡湊來的那幾十石米糧的確不夠眼前所用,他本意再過幾天,等到休沐時候,回城中買些來。既然馮鞏這麼懇切,那麼樂得省些錢財,省些功夫,笑道:“如此,那我便就收下了。”

見荀貞答應收下,馮鞏鬆了口氣,指揮趕車的賓客們動手,把糧食搬下來,與先前剩下的放在一塊兒,盡數堆積在後院的一間屋中。

忙完了,荀貞留他吃飯,他怎麼肯?婉言謝絕了,一臉輕鬆地告辭離去。

陳褒笑道:“馮家今日送糧,必是因爲荀君折服高素的緣故。”

杜買也笑道:“馮家的次子向來伶俐,與其父兄不同。今日之事應該是他的主意。”

聽陳褒又提起高素,程偃“撲通”一聲拜倒在地,以頭叩地,把地面撞得“咚咚”響,感激涕零地說道:“要非荀君,程偃夫妻必然分離!荀君大恩,程偃不知該怎麼報答!”

“你怎麼又來了?快起來,快起來!咱們一個亭舍的人,分甚麼彼此?我雖助你,實是爲我。若被人傳出去,你受高家欺凌,我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荀貞說的是大實話,但程偃只當他謙虛,兩眼一紅,淚都流出來了,哽咽說道:“程偃家貧,只是一個粗人,沒有別的可報答荀君恩德,唯此一身而已!從此以後,小人的命就是荀君的了!”這是他第二次說出這樣的話。

荀貞親手把他攙起,給他抹去眼淚,笑道:“好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要再做這樣小兒女的姿態了。來,來,接著下棋!”

荀貞心道:“禍之福所依,福之禍所伏。我當初決定爲程偃出頭時,不但沒想到事情會解決得這麼順利,而且也沒想到解決完了,還會有額外的好處。……,此事雖了,只是‘黃氏盜馬’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的,該如何處置?”

……

武貴告密說“黃氏盜馬”。最開始,荀貞不信;在繁譚查訪到確有陌生人曾在亭中出沒後,他信了三分。但因事關重大,且當時有高素的麻煩需要先解決,所以擺出一種輕描淡寫的態度,裝出不欲徹查的樣子。

其實不然。

試想,一樁價值百萬、甚至千萬的大案有可能會發生在本亭轄區內,荀貞怎麼能夠若無其事,只當不知呢?

他心中暗自盤算:“黃家上通天聽,在不必要的情況下避之爲妙。可倘若此案是真的,發生在本亭,我也脫不開干係。該如何處置?……。”思來想後,認爲還是應該先探查清楚,將此事落實了,然後再說。

當晚吃過飯,他將陳褒、程偃兩人叫來屋中,細細吩咐道:“黃氏盜馬事關重大,若此事爲真,你我都要被牽涉其中,便是旁觀亦不能得,不能疏忽大意。繁家兄弟熱切功名,欲以此事立功,但是在事情沒有查清楚之前,我以爲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先前,我令繁譚暗訪亭部,確有外人來過,阿褒,你的性子謹慎把細,從明天起,操練之餘,你再細細地排查一遍亭中。如有必要,可以找大小蘇、史巨先等人相助查問。查探清楚後,速來報我。”

“諾。”

“阿偃,你明天將你妻送回家中。我給你幾天假,你不必急著回來,趁此機會往北邊去問一問,看看到底有無北來馬商要來。如果有,查清楚什麼時候會到。”

程偃感激荀貞的救助,正欲報恩的時候,應聲接口,大聲說道:“諾!”

……

陳褒、程偃得了荀貞的命令,次日一早,一個暗查亭舍,一個帶妻歸家。

忽忽兩三日過去,程偃歸來,風塵僕僕的,密告荀貞:“俺北至本郡邊界,得知確切消息,確有馬商從上黨來,所攜駿馬二十餘匹。計算時日,大概十天後能到本亭。”

陳褒的暗查卻無多大進展,與繁譚查的結果相似,無論是南平裡的裡監門、還是與武貴相熟的人都只能證明確有一個陌生人來過,但這個陌生人姓甚名誰,是從哪裡來、爲何事而來,卻無一人知道。

雖然陳褒沒有收穫,但有了程偃的探查結果,荀貞心知,武貴所言九成是真了。那麼,該怎麼辦呢?是如繁家兄弟的意思,提前上報縣君?還是靜觀其變?

如果“高素圖謀程偃妻子”的確是受黃家指示,荀貞不用想,定會用此作爲交換。但今既已知黃氏與程偃事無關,那麼還要不要招惹這麼一個強敵呢?正左右不定的時候,這天晚上,許仲又來了。

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3 田邊斷案(上)73 忠孝勇武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21 上任西鄉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 虎士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2 佳婦何人陳家女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8 推衣1 光和六年(上)6 聞寇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8 捕人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5 命令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1 徐羊各獻破敵策49 登門25 鄉有野賢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65 安之若素使人奇50 祭祀族宴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3 市中美人32 督郵一怒(中)94 願以區區當芹獻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1 瑯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68 鳳集西鄉(下)14 賊困屋中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7 推功相讓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30 回家85 威震陽翟(下)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2 賭錢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3 大獲豐收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 風物迥異江南地67 鳳集西鄉(上)1 虎士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3 倏忽如白駒過隙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1 雪夜攻莊20 牽掛者何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47 辨旗察鼓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
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63 田邊斷案(上)73 忠孝勇武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21 上任西鄉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 虎士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2 佳婦何人陳家女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8 推衣1 光和六年(上)6 聞寇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8 捕人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5 命令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1 徐羊各獻破敵策49 登門25 鄉有野賢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65 安之若素使人奇50 祭祀族宴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3 市中美人32 督郵一怒(中)94 願以區區當芹獻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1 瑯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68 鳳集西鄉(下)14 賊困屋中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7 推功相讓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30 回家85 威震陽翟(下)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2 賭錢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3 大獲豐收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 風物迥異江南地67 鳳集西鄉(上)1 虎士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3 倏忽如白駒過隙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1 雪夜攻莊20 牽掛者何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47 辨旗察鼓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抚宁县| 二连浩特市| 探索| 无极县| 萝北县| 合江县| 土默特右旗| 清河县| 广元市| 竹山县| 万荣县| 教育| 九江市| 广西| 天长市| 吉隆县| 睢宁县| 丹棱县| 拜泉县| 清涧县| 桃园县| 奉化市| 胶南市| 广东省| 江口县| 肃南| 诏安县| 磐石市| 禹城市| 沙洋县| 新津县| 大姚县| 大英县| 政和县| 高碑店市| 康保县| 商南县| 兴化市| 西吉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