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

出了開陽縣,程嘉沒有再去泰山兵的軍營裡找臧霸告別,直接就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開陽屯駐了上萬的泰山兵,臧霸帳下不少人又原本就是盜賊頭子,因而開陽周邊、包括開陽南邊即丘周邊的治安都挺好,沒什麼賊寇出沒。

沿著沂水的東岸南下,過了即丘,入東海郡境內,在羽山附近,程嘉碰上了一股山賊,約有一二百人,舞著木棍、竹槍從野林、丘陵中衝出來,看起來著聲勢不小,只可惜他們碰上的對手太強,此次從行護衛程嘉的都是荀貞軍中的精銳,三下五除二就把他們給打散了。

程嘉騎在馬上,摸著鬍子,在邊兒上觀戰,因爲自身的安危一點兒不需要擔憂,所以他一邊好整以暇地和留下來保護他的幾個騎士指點戰場,評嘉勇士,一邊兒還有空發兩句感嘆:“東海是州治所在,陶恭祖偌大的威名,十來萬的黃巾都打退了,卻怎麼連東海的一點蟊賊都管不了?”

這卻是不怪陶謙。

如今天下戰火四起,民不聊生,盜賊只是表象,根子還是在政局,朝中和州郡的政局一日不得清明,這遍佈各地州郡的盜賊、山賊、海賊就會如野草一般,剿一茬,出一茬,剿之不淨。

輕輕鬆鬆擊潰了這股山賊,戰場上的騎士們兀自不肯罷休,想分散追上去將之盡滅。

程嘉見之,把他們都召了回來,說道:“說是山賊,不過是逃稅入山的郡人罷了。汝等皆披甲持兵,一望即是銳士,要非餓極了眼,他們又怎敢埋伏劫我等?既已擊潰,便放他們去。”

程嘉這話說的很是悲天憫人,可他其實並不是可憐這些山賊。

這股山賊是東海郡的山賊,而如程嘉所說,東海又是州治的所在,如將這股山賊盡滅,那豈不就是在爲陶謙出力?明知陶謙和荀貞不和,這等賠錢的買賣程嘉卻是不肯做的。

之前他去開陽時,在東海郡內倒是沒有碰上山賊,不過在笮融掌權的下邳國境內卻曾碰到過兩股盜賊,當時他也只是叫騎士們把盜賊擊潰便就算了。

過了羽山,再往南行,沒再遇上賊寇,大約是他之前在下邳國境內曾擊潰過兩股盜賊,“威名”已經傳出,入了下邳國境內後,也沒再遇上賊寇。

仍如來時一樣,他這次回廣陵,還是一半陸路、一半水路。他來時乘的船是官船,現在正停在淮陰東北邊的渡口等他,上了船順水而下,很快就入了廣陵郡界。

入了廣陵郡界,行約有二三十里,卻見迎面來了一船,也是官船,船外掛著廣陵郡府的旗號。

聞得水手來報,程嘉出了船艙,命放緩船速,自立在船頭觀望。

對面來的這船也發現了他們,亦放緩了船速,慢慢地靠攏過來。

待得兩船接近,程嘉看見對面船頭上站了兩個士人。

其中一個長身玉立,朗目疏眉,可不正是荀攸?另一個他也認識,年約二十出頭,個頭不及荀攸,大概因爲年輕,頷下尚未蓄鬚,不過相貌端正,自有雍和氣度,卻是陳羣。

程嘉知道陳羣是荀貞的妻弟,此前跟著荀貞到潁陰時見過,也知道荀貞有意召他來自家帳下用事,此時在河上相遇,他不覺心道:“陳長文何時來的?想是剛到不久。卻怎麼剛來就和公達泛舟河上?看他們行船的方向,像是要往北去?是要去見陶謙麼?”

往北邊去,要麼是下邳,要麼是東海,要麼是瑯琊。程嘉本人剛從瑯琊回來,荀攸、陳羣肯定不是去瑯琊的,而下邳沒什麼可去的,那只有是去東海州治見陶謙了。

兩船靠在一處,彼此停下,荀攸叫水手搭起船板,他和陳羣踏著板子,來到了這邊船上。

三人相見,敘禮說話。

程嘉和陳羣不熟,但一來陳羣出自名族,再則陳羣的父親陳紀現出仕平原,爲二千石的大吏國相,再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陳羣是荀貞的妻弟,這次來到廣陵,肯定是會被荀貞重用的,故此正因爲和他不熟,程嘉更是少不得藉此河上相遇的機會和他多說了幾句親熱話。

說了會兒話,荀攸又略問了幾句程嘉此次出使的結果,程嘉回答完後,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荀攸、陳羣兩人“乘船北上何去”上邊。

程嘉問道:“公達,卿與長文浮舟北行,可是要去郯縣?是去要見陶恭祖?”

荀攸搖了搖頭,說道:“不是。”

程嘉納悶了,你倆這乘船北上,不是去郯縣,還能是去哪裡?遂問道:“那是要往何去?”

“北海。”

“北海?”

“卿出使在外,也許還不知道?故虎賁中郎將魯國孔君文舉被三府同舉出任北海相,前兩天剛剛到任。”

“孔文舉被舉北海相?”程嘉楞了一下。

“不錯。”

“還是三府同舉?”

“正是。”

程嘉嘿然,拈鬚說道:“他這是得罪誰了?”

孔文舉自便是孔融,孔融早年在豫州爲從事,黃巾被平定後,他爲朝中徵用,被徵爲爲司空掾屬,前些時,他接替何顒,繼任北軍中候,在職三天,又接替袁術,轉任虎賁中郎將,前不久,聽說他又轉任議郎,這還沒過多長時間,竟又被三府同舉,再次轉任,出任北海爲相。

北海國屬青州。豫州、揚州、兗州、青州都與徐州接壤,北海挨著徐州的瑯琊郡,在瑯琊的正北邊。青、兗黃巾勢大,而單就青、兗涼州來說,又是北海的黃巾最爲猖獗。孔融在洛陽原本是虎賁中郎將,被轉爲議郎已是大大地貶用了,但至少議郎還是在洛陽,現在卻忽然又被三府同舉、也即三公同舉,又被舉薦到北海做國相,這已不是貶用,而是讓他去送死了。

荀攸看了看左右,沒有外人,於是說起了其中的曲折。

這其中曲折說來也簡單,簡而言之,都是因爲董卓要廢立天子。他說道:“董卓欲廢立天子,此事卿已知之,孔君爲虎賁中郎將,每參與議事,常有匡正之言,多與董卓爭辯,董卓因是懷恨,遂奪其虎賁中郎將之職,轉爲議郎,猶懷忌恨,乃又暗示三府同舉孔君爲北海國相。”

孔融大名滿天下,程嘉和他雖不熟,只是在洛陽時跟著荀貞見過一次,但此時聞得此言,卻亦不免慨嘆,說道:“董卓恃兵自雄,禍亂洛陽,而朝中諸公非但不敢與之爭,反順其意,竟就真的按董卓的意思,將孔君薦爲了北海國相!這不是親痛仇快、自斷股肱麼?”

荀攸、陳羣也都是面帶憤憂。

“憤”當然是憤怒董卓,也不滿朝中公卿的軟弱。

“憂”則是爲孔融擔憂了。

孔融雖有盛名,可只是個儒生文士,並不知兵略,他來這黃巾猖獗的北海當國相,結局堪憂,下場恐會不妙。

孔融在豫州做從事時和荀爽是同僚,荀貞、荀攸作爲荀氏的晚輩都和孔融見過,孔融這個人生性寬厚,最喜歡拔擢後進,對荀貞、荀攸,還有荀彧兄弟等荀家的傑出子弟都很照拂,現今他被髮配到北海這個地方做國相,做爲他“後進晚輩”的荀攸當然是會爲之擔憂的。

荀攸擔憂,陳羣也擔憂,事實上,陳羣比荀攸更擔憂。

較之和荀家的關係,孔融和陳家的關係更親近。

孔融的年紀比陳紀小些,比陳羣大不少,很早前他就和陳羣的父親陳紀結交爲友,後來見到陳羣,非常欣賞陳羣,又轉而和陳羣結交,他和陳紀結交爲友的時候,陳羣是他的晚輩,見到他得向他行晚輩之禮,而當他改與陳羣結交後,他則就變成了陳羣的同輩、陳紀的晚輩,這麼一來,見到陳紀時他就得以晚輩的身份伏拜行禮,也就是說,他寧願自矮一輩,寧願以前的朋友變成他的長輩,也要和陳羣結交,這對陳羣是多大的擡舉?陳羣年紀輕輕的便聞名州郡,爲世人所知,也正是因爲此事,後世專門有個成語,叫“紀羣之交”,便是典出此處。

可以想見,對孔融到北海後情況的擔憂,陳羣肯定是遠過於荀攸的。

也正因爲陳羣和孔融有這麼層深厚的交誼在,所以在知道孔融到了北海上任後,雖然陳羣那時剛到廣陵不久,荀貞卻還是叫他和荀攸一起去北海謁見孔融。

陳羣年輕歸年輕,卻是個穩重之人,儘管較之荀攸,他更爲孔融擔憂,但因爲和程嘉這只是二次相見,兩人並不相熟,所以雖有許多話想說,還是忍住了。

紀羣之交這件事,程嘉也是有過耳聞的。

他看了看陳羣,說道:“黃巾寇略青、兗,而北海最爲賊衝。長文,君此與公達同去北海,見到孔君後,不妨勸一勸他:‘識時務者爲俊傑,通機變者爲英豪’,明知這是董卓在使壞,孔君不能上當,爲朝廷計,也是爲天下忠臣士人的元氣計,孔君最好託以疾病,掛印辭歸。”

陳羣憂心忡忡地說道:“孔君直節之士,向有大志,此次出任北海,雖是爲人所陷,而以孔君的脾性,我卻恐他不會聽我等之勸啊!”

和孔融相交深厚,陳羣對孔融的瞭解遠非程嘉所能比的。

孔融爲孔子之後,才華橫溢,雖生性寬容,不猜忌別人,喜拔擢後進,但亦常以“智能優贍,溢才命世”自許,對當世的豪傑,他有很多都是看不大起的,高談闊論,胸懷大志,總有蕩清宇內、一挽狂瀾的雄偉志向,要想讓他聽勸,“託以疾病,掛印辭歸”,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51 無中生有兵家計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32 荀衢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3 破敵(下)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61 曹刺史安定濟北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31 破敵(上)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8 推衣69 躋身才俊(上)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1 孟德窮窘設摸金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7 虎狼之威(下)81 瑯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69 樂文謙領兵北上26 招人19 圍不赦以威生仁51 動手前夜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8 府主簿拒降守名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34 大勝(上)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5 玄德仁義愧獨生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72 凌霄鴻鵠潁陰侯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3 殺人84 誅趙家者在今日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6 原盼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8 西鄉薔夫47 辨旗察鼓17 推功相讓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6 原盼58 孫堅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1 動手前夜4 飛檄瑯琊御冀方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35 大勝(下)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0 孫曹通脫荀慎行62 田使君退還平原6 何爲乳虎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47 張飛急襲葛陂西6 初夜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77 演武薦賢(下)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74 歸來有美迎於城
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51 無中生有兵家計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32 荀衢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3 破敵(下)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61 曹刺史安定濟北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31 破敵(上)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8 推衣69 躋身才俊(上)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1 孟德窮窘設摸金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7 虎狼之威(下)81 瑯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69 樂文謙領兵北上26 招人19 圍不赦以威生仁51 動手前夜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8 府主簿拒降守名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34 大勝(上)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5 玄德仁義愧獨生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72 凌霄鴻鵠潁陰侯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3 殺人84 誅趙家者在今日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6 原盼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8 西鄉薔夫47 辨旗察鼓17 推功相讓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6 原盼58 孫堅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1 動手前夜4 飛檄瑯琊御冀方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35 大勝(下)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0 孫曹通脫荀慎行62 田使君退還平原6 何爲乳虎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47 張飛急襲葛陂西6 初夜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77 演武薦賢(下)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74 歸來有美迎於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铅山县| 万全县| 萝北县| 赫章县| 车险| 彭泽县| 年辖:市辖区| 沧州市| 巴马| 布拖县| 平昌县| 会昌县| 宁波市| 茶陵县| 兰州市| 黄陵县| 灌南县| 盐城市| 扶风县| 南澳县| 湖口县| 武宣县| 江城| 塔河县| 曲阜市| 陇南市| 南平市| 甘洛县| 增城市| 红安县| 平湖市| 平山县| 曲沃县| 简阳市| 邯郸县| 古丈县| 武宁县| 建宁县| 公安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