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

荀貞得了徐州後,遣使四出,禮闢徐及周邊各州的名賢,唯太史慈因遠在遼東之故,久未到。於今聞他來了,荀貞歡喜地對荀彧、戲志才說道:“青州名士多良德君子,子義信烈,當世豪傑,盼之已久,今其終至!”

太史慈今年才二十七歲,其族雖爲黃縣大姓,他也因六年前爲郡上章之事而頗得名聲,可說到底,在諸多的青州名士裡邊,他的年歲既不高,家門也只是尋常,論行跡也只能稱得上是有些“異行”,並不算出十分傑出,荀彧、戲志纔不知荀貞爲何會這般歡悅,兩人對視一眼,俱覺奇怪,然因荀貞素有“識人之明”,遍觀他現下所用之人,不管是族爲右姓的,抑或是寒士出身的,一個個皆得才用,均是稱職,所以兩人也就沒有發聲質疑。

荀貞令車前御者:“停下車來!”

荀彧問道:“將軍要在路上見太史子義?”勸道,“何如待到縣寺再說?”

“聞子義至,我恨不得立即見到,又哪裡還能等至縣寺?”

坐車停下,荀貞打開車門,從車上下來,前後觀望,問適才來報信的那人:“子義何在?”

“在車騎隊末,……未得將軍允可,典校尉不許他過來。”

典韋這是爲荀貞的安全著想,荀貞自是不會責備他,哈哈笑道:“阿韋真吾之癡校尉。”叫報信的這人,“快去把子義請來。”報信這人應諾,剛轉過身,還沒騎上馬,荀貞又道,“你把馬給我。”問這人要過坐騎,翻身而上,親自返行,卻是等不及再把太史慈請過來了。

報信這人瞠目結舌,訝然心道:“太史子義何許人也?竟勞將軍親迎?”

荀貞策馬至車騎隊伍的末尾。典韋帶著幾個兵卒站在道邊,於他身側,有一人昂然而立,長近八尺,布衣裹幘,年近三旬,鬚髯甚美。荀貞心知,這必就是太史慈了,從馬上下來,快步過去,人未至近前,笑語聲先到:“子義,候君久矣!”那人果就是太史慈,不意荀貞親來迎接,他隨典韋等趨步上前,長揖行禮,答道:“何敢勞將軍移步!”

兩下相見。

荀貞上下打量太史慈,見他體量雄壯,猿臂蜂腰,心道:“真一偉丈夫。”笑道,“聞君至,片刻不願等。早知君來,莫說這區區數步路,便是遠迎出城亦無不可。”

太史慈撩衣下拜。

荀貞忙把他扶起,笑道:“已然見過禮了,怎麼又行此大禮?”

太史慈說道:“慈爲避禍,不能盡孝在老母膝前。明將軍把家母接來徐州,贍恤殷勤,過於故舊,慈心感念之,是以行大禮者,爲謝將軍。”

太史慈的母親現居於郯縣,太史慈來見荀貞前,先去的郯縣,已經與他的母親見過,知道荀貞極是照顧他的母親,心中感動,所以在長揖見禮之後,又行跪拜大禮。

荀貞笑道:“君盡忠郡事,一時不能盡孝膝前,我來代君贍養令堂,也是爲了褒揚忠義。”又道,“我聞使者說,貴郡太守甚是照顧君家,本不該勞令堂遠來我州,唯青州黃巾頗虐,我不能放心,因才請了令堂來郯安住。”問太史慈,“見過令堂了麼?”

“已經見過了。家母囑慈,一定要拜謝將軍。”

“令堂來徐後,我曾登門造訪,當時就想有其母必有其子,今見子義,果不其然!”荀貞顧對典韋,說道,“此青州烈士也。”又笑對太史慈介紹典韋,說道,“阿韋,我之虎臣。”

太史慈適才雖被典韋所阻,但他當然不會因此就與典韋生隙,當下,兩人也正式見禮。

荀貞轉看左近,不見太史慈的坐騎,遂問太史慈道:“君怎麼來的?”

“慈聞將軍迎家母來了徐州,便從遼東渡海還郡,步行南下,到了郯縣,拜見過家母,又步至此。”

荀貞頓生微怒,說道:“州府不知君至麼?怎麼也沒送君一個坐騎?就這麼讓君徒步而行?”

太史慈說道:“倒是送了。只是家母已勞將軍贍恤多時,慈本懷愧,思既無功於將軍,又怎敢再受坐騎?”

荀貞聞之,越發感嘆,說道:“子義,君真信烈丈夫!”令典韋道,“取我的馬來,送與子義。”

荀貞此次行州雖大多時爲乘車,但他的坐騎也是隨行跟著的。典韋應諾,即令人去牽荀貞的馬來。太史慈辭不願受。荀貞笑道:“君今既已至我州,以君之高材,如欲立功,還不容易麼?馬,你先騎著,功勞,日後再立不遲。”太史慈見荀貞意態誠懇,推辭不得,方纔受下。

荀貞叫他騎馬從行車畔。

等荀貞回到車中,一行車騎繼續前行,至縣寺外而止。是夜,荀貞宿於縣寺,設宴給太史慈洗塵,歡飲至夜半,又與太史慈共榻敘話,直到天微亮才歇。睡得雖晚,但荀貞多年戎馬生涯,養成了早起的習慣,睡了不到兩個時辰他就醒了,卻發現太史慈不在榻上。

昨夜是原中卿輪值侍衛,荀貞把他從室外召進來,問道:“子義去了哪裡?”

“約小半個時辰前,太史君盥洗過後,說是去造訪一下同郡鄉里。”

荀貞點了點頭,心道:“‘同郡鄉里’,說的定是劉正禮了。”

太史慈是東萊黃縣人,劉繇是東萊牟平人,黃縣和牟平接壤,兩座縣城相距不過百里之遠,太史慈與劉繇同爲郡中名人,尤其劉繇,族爲宗親,名動州內,太史慈與他是早就相識的了。兩人今既同在淮浦,太史慈身爲郡中晚輩,去謁訪一下劉繇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荀貞記得原本的歷史上,太史慈曾經投奔過劉繇,但不被重用,劉繇還說他如用太史慈掌兵,會被許劭嘲笑,但使太史慈偵視輕重,由此可知,劉繇只是把太史慈當作了一個尋常的武夫。此時聞太史慈去拜訪劉繇,荀貞心道:“劉正禮越是輕子義,我自應越是重子義。”

有了劉繇輕視的態度作比較,正好能使太史慈更早地歸心於己,想到這裡,荀貞令道:“叫阿韋去劉正禮所居的裡外等候,待子義出來,請他登車,接來縣寺。”

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48 惟是小人最難養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38 範繩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39 得二荀舉薦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32 許顯奉令提兵援97 出身未捷身先死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42 鮑信燭下勸離洛35 潛光爲養羽翼成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1 仲業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41 一諾從來許殺身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91 忽然聞得故人到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9 二荀優劣36 會師(上)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1 仲業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29 樂進歸來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0 辛璦(中)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67 本以霸王道雜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41 虛虛實實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50 祭祀族宴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46 呂布撤圍南渡汝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5 命令14 守城初戰42 鮑信燭下勸離洛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6 生子當如孫伯符5 尋賢不遇(上)4 留錢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81 不足憂懼劉玄德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44 而今本爲多事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4 張讓賓客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6 本初何如伯珪強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8 未到輕身入京時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28 孫文臺發豫州兵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6 子長忿仇求爲應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
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48 惟是小人最難養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38 範繩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39 得二荀舉薦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32 許顯奉令提兵援97 出身未捷身先死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42 鮑信燭下勸離洛35 潛光爲養羽翼成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1 仲業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41 一諾從來許殺身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91 忽然聞得故人到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9 二荀優劣36 會師(上)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1 仲業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29 樂進歸來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0 辛璦(中)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67 本以霸王道雜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41 虛虛實實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50 祭祀族宴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46 呂布撤圍南渡汝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5 命令14 守城初戰42 鮑信燭下勸離洛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6 生子當如孫伯符5 尋賢不遇(上)4 留錢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81 不足憂懼劉玄德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44 而今本爲多事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4 張讓賓客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6 本初何如伯珪強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8 未到輕身入京時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28 孫文臺發豫州兵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6 子長忿仇求爲應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永川市| 临湘市| 曲靖市| 鄄城县| 石嘴山市| 从江县| 包头市| 屯昌县| 依兰县| 民勤县| 全椒县| 西吉县| 即墨市| 雅安市| 沙雅县| 河西区| 沈阳市| 梁平县| 金阳县| 海门市| 浏阳市| 镶黄旗| 利川市| 修文县| 盐源县| 桐柏县| 九江市| 韶山市| 逊克县| 天长市| 芮城县| 隆安县| 太康县| 阜南县| 米脂县| 安宁市| 武山县| 铜陵市| 敖汉旗|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