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6 呂布撤圍南渡汝

荀愔加快行路的速度,暮色四合時,返至營外。

風雨雪中,轅門的兵卒負甲荷矛,警覺地擔負守衛重責,輪值之軍吏雖認識荀愔,卻還是在荀愔出示了蓋有許仲官印的進出通文後,並對合上了符節後,才放他入內。

沿著轅門對著的道路行百餘步,繞經望樓,越過兩道溝塹,從數座有弩手值守的高臺間穿過,進到了主營區內,雨雪打在排列整齊的帳篷上,沙沙作響,快到晚飯時候,炊煙在各處升起。

入了轅門後,依照軍令的要求,荀愔便沒有再乘車,駕車的御者自回駐地,隨從出使的步、騎也各歸本部還令,他單獨一人步行往帥帳去。

很快,荀愔的冠帶和衣服就被打溼了,寒意浸透,刺骨冰涼,然而從小接受的教育,卻使他忍住了袖手取暖的衝動,保持著君子的儀態,邁著儒生的方步,不急不慢地冒著雨雪徐行。

許仲治兵重威,軍紀極嚴,不打仗的時候,凡其營內軍士,無論軍吏、兵卒,每天都必須按從嚴格的操練、活動、作息制度執行,晚飯前的這段時間,既無操練、又非軍吏放鬆活動之時,是以,偌大的營中,除巡邏的士兵外,各條道上不見一個人的蹤影,唯能聽到有軍士說話的聲音從路過的帳篷中時而傳出。

暮色越來越深,路上悄然安靜,孤行其間,雖明知是身處在數千步騎的大營內,仍略有寂冷之感,荀愔想起了一句詩,以爲頗合現下的景象,他默誦道:“風雨如晦。”

快走到帥帳時,荀愔聽到有低沉的鼓聲響起。

荀愔雖不任軍職,畢竟現下戰亂年間,他又已從許仲征戰多日了,對各種不同鼓聲代表的含義他還是略有所知,側耳聽了片刻,聽出了這是傳令點火照明之鼓。果然,隨著這段鼓聲的響起,路邊的帳篷中紛紛點燃了燭、炬,一時望去,雪暮籠罩,遠近燈火,若點點星光。

不僅帳篷內,帳篷外的路兩邊,每間隔一段距離,即有木幹樹立,上邊亦有火把,巡邏的兵士也將之一一點燃。踏著火光,荀愔來到了帥帳外頭。

等著帳外的衛士進去通報的空兒,荀愔擡眼看了看帳前的大旗。丈餘高的軍旗高高聳立,於雨雪中颯颯招展,在沉沉的深重暮色下,肅穆十分。很快,衛士從帳中出來,請荀愔入內。

荀愔整了下衣冠,把佩劍交給衛士,邁步到帳門口,掀開簾幕,行入其中。

剛入帳中,就覺得熱氣撲面,身上頓感暖意,卻是帳內的四角燒有火盆,荀愔定睛看去,燈火通明的帳內,許仲跪坐在上位,張飛、何儀、荀濮等坐其右,許劭、徐卓、武員等坐其左,衆人表情各異,俱往他看來,有的微笑,有的莊重,有的微微蹙眉,似是正在考慮什麼事情。

許仲說道:“荀君回來了?一路上尚還安然?”

荀愔下拜行禮,禮畢,起身說道:“有將軍撥給的精甲步騎從護,沿路縱有盜賊,又豈敢犯焉?路上無事,多勞將軍掛心了。”

許仲叫從吏給荀愔安排席位,請他坐在了許劭的下首,徐卓的上邊。

荀愔坐定,顧視帳中,心道:“營中文武俱在,許將軍大會諸人,莫不是要用兵?”問道,“敢問將軍,可已接到愔遣騎送來的文報?”

荀愔說的這個“文報”當然指的就是他與李通達成的協定。許仲微微頷首,說道:“兩天前就已接到,吾並已遣人給孫伯符送去了,料他現下應是也已收到。”

荀愔說道:“愔回來途中,到安城時,聞呂奉先撤圍平輿南下,渡過澺水後,又聞呂奉先率部徑赴郎陵,……將軍召會諸君,可是爲了此事麼?”

許仲說道:“不錯。”轉頭看了下徐卓。

徐卓知其意思,代替許仲往下說道:“初聞呂奉先撤圍時,以爲他是要退回南陽,而隨之不久,軍報傳來,說他渡過汝水後,直奔郎陵而去,看他的架勢,卻似是要擊攻李通,因是,許將軍召集吾等,商議對策。”

早前聽說呂布往郎陵去時,荀愔就懷疑呂布是要進攻李通,此時聽徐卓這麼一說,知道了許仲等人與他的判斷一樣,李通對他的印象不錯,他對李通的觀感也不差,頓時就有些爲李通擔憂,又不由地感到疑惑,於是問道:“呂奉先好好地正在圍平輿,爲何突然撤軍,南往郎陵?”猜測地說道,“是因爲橋蕤被孫伯符敗了一場,張遼又與我軍數戰皆不利的緣故麼?”

徐卓說道:“橋蕤、張遼戰不利,平輿久攻不下,應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不過在卓看來,更主要的原因應爲:呂布必是探知到了我軍與李文達勾通,恐李文達投從我軍,斷他退路,故此才幹脆從平輿撤圍,改擊郎陵。”笑對荀愔說道,“君此次出使,人尚未還,使命已達。”

相比荀愔的猜測,徐卓的分析更靠譜。

荀愔出使郎陵,說李通從投徐、豫的目的,就是爲了讓李通斷呂布的退路,從而動搖布軍的士氣,徐、豫、郎陵三方合力,共擊之,以解平輿之圍,化汝南之急,雖然諸人都沒料到呂布的反應速度居然會這麼快,和李通的約定才送去給孫策不久,孫策回覆未到,徐、豫兩軍還沒議定該如何與郎陵聯兵的軍略,他就已撤圍南下,但荀愔這次出使的目的卻算是達到了。

只是,目的雖達,平輿雖得解圍,郎陵卻要危險了。

荀愔心道:“若果是因我出使郎陵之故,致使呂奉先撤圍平輿,南擊郎陵的話,我卻有些對不住李文達。”當下問許仲道,“既是如此,不知將軍有何打算?”

還能有什麼打算?只有兩種選擇,援李通,或坐視不救。

許仲說道:“正與諸君商議。”問荀愔道,“君方從郎陵回還,有何高見?”

許仲問得有點空泛,徐卓怕荀愔不知許仲的具體所指,補充問道:“李文達號稱有衆七千餘家,擁壯卒萬餘,據險佔踞,壁壘堅實,以君親眼之所見,此是實言麼?他能擋住呂布麼?”

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47 辨旗察鼓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5 出城激戰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7 推功相讓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47 將軍何嘗真無情23 文聘(中)63 田邊斷案(上)92 兵臨西華(中)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8 未到輕身入京時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 雙喜臨門(下)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88 從徵汝南(上)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慨嘆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2 鵠備分得勝負機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9 計吏郭圖(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58 孫堅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4 初雪46 恩威並施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 張長詈罵府門外4 留錢98 戲忠建言攻山陽88 從徵汝南(上)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9 結交17 虎狼之威(下)14 唯恨之流年悄逝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2 佳婦何人陳家女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2 兵臨西華(中)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41 謀重有利爲臣職43 縣尉44 練軍方略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77 曹隱袁進皆貴宦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5 渡汝過澺沿途聞59 荀君爲政(上)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57 市恩16 爲君請功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 雙喜臨門(上)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2 文高初見20 名士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2 道是襄陽德珪來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3 陽翟侯扣使不遣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2 雙喜臨門(下)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
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47 辨旗察鼓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5 出城激戰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7 推功相讓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47 將軍何嘗真無情23 文聘(中)63 田邊斷案(上)92 兵臨西華(中)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8 未到輕身入京時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 雙喜臨門(下)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88 從徵汝南(上)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慨嘆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2 鵠備分得勝負機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9 計吏郭圖(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58 孫堅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4 初雪46 恩威並施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 張長詈罵府門外4 留錢98 戲忠建言攻山陽88 從徵汝南(上)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9 結交17 虎狼之威(下)14 唯恨之流年悄逝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2 佳婦何人陳家女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2 兵臨西華(中)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41 謀重有利爲臣職43 縣尉44 練軍方略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77 曹隱袁進皆貴宦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5 渡汝過澺沿途聞59 荀君爲政(上)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57 市恩16 爲君請功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 雙喜臨門(上)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2 文高初見20 名士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2 道是襄陽德珪來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3 陽翟侯扣使不遣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2 雙喜臨門(下)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界首市| 黎城县| 桓台县| 杭州市| 灯塔市| 裕民县| 宁海县| 和政县| 封开县| 梧州市| 原阳县| 西充县| 武冈市| 溧阳市| 建昌县| 湖南省| 繁昌县| 美姑县| 潼南县| 胶州市| 白沙| 齐齐哈尔市| 南漳县| 延寿县| 芮城县| 葵青区| 台前县| 平邑县| 邵阳县| 从化市| 拉孜县| 筠连县| 江陵县| 旌德县| 晋州市| 和静县| 嘉黎县| 乌鲁木齐县| 昌黎县|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