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

腦子裡都是紙牌屋,有點投入不進去,玩物喪志果然不假,坐了半天寫了兩千字,今天少更點吧。

——

皇甫嵩說出了自家的想法,荀貞由衷讚道:“孫子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將軍,你之此策便是真正的‘因敵制勝’,可謂神明?!被矢︶砸恍?,說道:“司馬過譽了?!?

皇甫嵩的計策其實說來並不高深玄妙,他只是打破了帳中諸人的思維常規,帳中諸人討論來、討論去,思路都侷限在圍“哪座城”上,是圍濮陽還是圍白馬?而皇甫嵩卻跳出了這個圈子,他哪座城也不圍,他派一支別部虛張聲勢、大張旗鼓地裝作去擊白馬,而自帶主力留在韋鄉。

傅燮不是說:卜己也許會看出漢兵是想要圍城打援麼?

那麼,皇甫嵩帶著主力留在韋鄉不動,就是擺明了告訴卜己:我就是在等著你派援兵出來,我就是要圍城打援,你卜己如果救白馬,我就帶主力擊之,如果你不卜己不救,我就順勢打下白馬,救或者不救全由你卜己選擇。這看起來是把選擇權交了出去,但實際上卻是由漢兵掌握住了戰場的主動權。可以預料,當皇甫嵩按此策行之的時候,苦惱的就該是卜己了。

皇甫嵩麾下將校衆多,這些將校有的是來自各地州郡的才俊,有的是在朝中有大後臺,是宦官或重臣之子弟。爲將者,“公”是將德之一,皇甫嵩作爲主將,不能太偏向他喜歡的將校,當有戰功可立的時候,也要分一些給其它的人,所以這次去擊白馬的任務他沒有再交給荀貞或者傅燮,而是交給了北軍五校的一個校尉,並從軍中抽調了一批將校,合兵五千人,而他自帶餘下的軍校兵卒留在韋鄉。這天晚上,商議定下了分兵後的種種細節,次日一早,那個北軍五校的校尉便就統兵出營,大張旗鼓,號稱萬人,前去白馬。

韋鄉本就是白馬下轄的一個鄉,距離白馬只有一二十里地,就算在路上走的不快,大半天也就到了。傍晚時,消息傳到了濮陽。

卜己馬上召集黃巾諸將,憂心忡忡地說道:“漢兵分兵兩道,一路萬人去擊白馬,現已至白馬城外,皇甫嵩自帶一路萬餘人留在韋鄉。諸君,果然如咱們昨晚所議,皇甫嵩這分明就是想調咱們的援軍出城,圍城打援啊!”他蹙眉憂心,觀望諸將,詢問道,“諸君可有破解之策?”

堂上的黃巾渠帥、小帥們面面相覷,無人說話,一時堂上陷入沉默。

不怪他們沒人說話,實在是隻能怪皇甫嵩的此策出乎了他們的意料。昨晚軍議時,黃巾軍的渠帥和小帥們如漢兵的將校們一樣,也都是把眼光侷限在了濮陽和白馬兩城,認爲如果皇甫嵩要圍城打援,不是先圍濮陽就是先圍白馬,卻萬沒料到皇甫嵩竟然分兵兩路,一路去擊白馬,一路卻留在韋鄉不動。如果他不分兵兩路,統大軍而圍一城,無論是圍濮陽、還是圍白馬都還好一點,可他現在自帶主力留在韋鄉?

皇甫嵩善戰多謀,威名赫赫,有他盤踞在韋鄉,虎視眈眈,誰敢帶兵出城去援白馬?

半晌,纔有一人說道:“這,這……?;矢︶源速\真是驕狂,他部兵馬不多,只有兩萬餘人,卻還敢分兵,他自帶萬餘人留在韋鄉,……,這,這?!?

又一人說道:“不是驕狂,而是陰毒。他若是不分兵,來圍我濮陽也好,去圍困白馬也罷,我軍都可週密佈置,從容援之,他就算在半路上設下伏兵,只要咱們小心點,總能避開過去,而如今他卻帶萬餘人留在韋鄉,如虎坐踞,將要噬人,我若去援白馬,他必出鄉擊之,可我若不援白馬,外有強敵而無援軍,白馬守軍的士氣肯定低落,這白馬城恐怕就守不住了!而白馬一下,他再合兵來擊我濮陽,沒有了白馬爲我外援呼應,我濮陽怕也難以久持啊?!?

堂上諸人唉聲嘆氣,雖都看出了皇甫嵩的用意,知道他留在韋鄉目的與其說是準備截擊濮陽的援軍,不如說更多的是一種示威,是在恐嚇,但是卻苦無良策。

便在此時,一人奮然起身,奮聲說道:“漢兵兩萬餘,我與白馬合兵亦有兩萬餘,敵我兵力相當,且我有堅城爲守,有郡東北諸縣爲倚,區區一個皇甫嵩何懼之有?諸君視他如虎狼,在我看來,他不過是一條爲漢家守門的犬罷了!”

衆人轉目看去,見這人身長八尺,虎背狼腰,此時慷慨而言,意態甚豪,卻正是在昨晚軍議時首先提出漢兵可能會“圍城打援”的那個小帥。此人名叫李驤,字元欽,東郡頓丘人,頓丘與衛國相距不遠,只有幾裡地,算是樂進的一個小老鄉。

李驤不是太平道的信徒,是東郡的一個遊俠,他年少時學過“京氏學”,“京氏學”是前漢大儒京房開創的一門《易》的學說,京房是頓丘人,其學在頓丘頗是流行,只可惜《易》太難,他又是個猛鷙通脫的性子,本性亦不適合學此,求學三載,學無成,有習兵法,三年,小有成,複習騎射擊劍,三年,大有成,遂依照本性,改而志節任俠,因其略知兵法又善騎射,很快就在頓丘闖出了一個不小的名頭,卜己起兵後他便加入,乃是東郡黃巾裡的一員勇將。

卜己見是他慷慨發奮,大喜,按住案幾,傾身說道:“元欽口出豪言,必是已有破敵之計了?”

李驤乜視堂上諸將,不屑一顧,隨即轉臉迎面卜己,按劍挺胸,傲立席間,慨然說道:“皇甫嵩不辨時事,安定犬狗,傅燮空有儀容,北地枯骨,荀貞好名吊譽,潁川小人,如彼輩者,不足一提!豈是吾輩東郡英雄之敵?堂上諸君平時皆大言炎炎,而今聞皇甫嵩留韋鄉,卻都如鼠遇貓,惶恐汗流,實令人發笑!今卜帥麾數萬之衆,坐擁一郡一地,何必懼怕彼等呢?我有一計,若能按之行使,足能滅此殘賊!”

卜己大喜之極,急問道:“是何計也?”

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2 安南借重荀與張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29 伯符進獻渡河略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 雙喜臨門(上)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7 張飛急襲葛陂西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6 第三兄弟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39 班底24 鐵官見聞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 佳婦何人陳家女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4 性格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4 性格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8 未到輕身入京時5 尋賢不遇(上)7 清洗潁陰(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 安南借重荀與張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28 瑯琊鹽亂不足定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6 亂將至中流擊水95 會師城下(中)35 鄉吏殘民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62 賜字2 賭錢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4 賊困屋中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55 買馬(上)35 潛光爲養羽翼成66 負此俸食慚愧極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3 大獲豐收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17 推功相讓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7 敬老83 威震陽翟(上)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91 兵臨西華(上)95 會師城下(中)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63 田邊斷案(上)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6 生子當如孫伯符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 獲名37 生來無計避徵徭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35 鄉吏殘民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
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2 安南借重荀與張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29 伯符進獻渡河略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 雙喜臨門(上)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7 張飛急襲葛陂西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6 第三兄弟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39 班底24 鐵官見聞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 佳婦何人陳家女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4 性格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4 性格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8 未到輕身入京時5 尋賢不遇(上)7 清洗潁陰(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 安南借重荀與張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28 瑯琊鹽亂不足定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6 亂將至中流擊水95 會師城下(中)35 鄉吏殘民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62 賜字2 賭錢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4 賊困屋中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55 買馬(上)35 潛光爲養羽翼成66 負此俸食慚愧極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3 大獲豐收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17 推功相讓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7 敬老83 威震陽翟(上)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91 兵臨西華(上)95 會師城下(中)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63 田邊斷案(上)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6 生子當如孫伯符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 獲名37 生來無計避徵徭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35 鄉吏殘民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溆浦县| 新民市| 岱山县| 揭东县| 西盟| 分宜县| 荔浦县| 临洮县| 克什克腾旗| 道孚县| 定日县| 邻水| 涟源市| 卫辉市| 罗源县| 外汇| 喀什市| 西吉县| 云梦县| 西城区| 驻马店市| 辽源市| 衡南县| 绥中县| 嘉定区| 富锦市| 云霄县| 淅川县| 宽甸| 庆城县| 白沙| 上林县| 东明县| 陇南市| 华宁县| 都安| 鹤山市| 湖北省| 鲁山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