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

兵敗如山倒這個詞,若不是親身體會,絕對難以理解他的真實含義。

半年之前,集四州之力,發(fā)兵三十萬(包含役夫),渡過黃河一路壓著曹軍打,連戰(zhàn)連捷兵鋒直指許都。

就在半天之前,河北軍尚且在官渡以北的沙堆上連營數(shù)十里,勝兵近十萬,更在烏巢糧倉屯儲了百萬石的糧秣。

而半天之後,烏巢付之一炬,沙堆上的一座座營盤亦被接連攻破,十餘萬士卒、役夫倉惶敗退,幾如大廈崩塌。

袁大將軍此刻正被短兵護持著往北遁逸,平日裡威嚴的形象顯得有些狼狽,心中則是充滿了不解與不甘。

雖然袁紹顧慮到戰(zhàn)局紛亂,留下長子袁譚坐鎮(zhèn)中營,自己退回了北邊的後營。

但當袁譚亦被擊敗退到後營來尋袁紹,勸袁紹儘快退卻時,袁紹卻當場給了袁譚一個大嘴巴子,並呵斥道:“汝信誓旦旦能居中坐鎮(zhèn)抵定局勢,竟如此快便棄營退走,是欲棄將士而獨存耶!”

袁譚自知理虧,只埋首不語,身旁衆(zhòng)謀臣卻紛紛上來勸慰,稱此刻不是計較的時候,還當早做決斷。

雖然謀臣們大都說的是早做決斷,但從他們的語氣上看,就差沒直說早點撤退了事。

上一次袁紹被逼迫到如此境地還是將近十年之前的界橋。

當時面對兵勢強盛的公孫瓚,袁紹絲毫不懼,以麴義爲先鋒大破公孫瓚的幽州步騎。

但在追擊的過程中卻不幸被幽州騎兵包圍,當時身邊只有數(shù)百人,別駕田豐欲要讓袁紹到牆垣後躲避,袁紹豪言道:“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反逃垣牆間邪?”更指揮著弩手沉著應(yīng)對,終於等到麴義率兵來援才得脫險境。

界橋之戰(zhàn)奠定了袁紹河北霸主的基礎(chǔ),而袁紹當時那番舉動更傳爲美談。

或許是眼下的危局刺激到了袁紹,讓他重又堅定起了信心,拔劍出鞘道:“吾提兵南下爭的是天下,固然可暫退一時,又豈可一退再退,淪爲天下人之笑柄爾!今當與曹阿瞞一決生死,定個勝負!”

袁大將軍積威多年,下了決心後衆(zhòng)人也沒法再勸,而將士們好似也稍稍提振了一下頹敗的士氣,各據(jù)險要準備固守。

可今時不比往日,當年袁紹以弱勝強氣勢如虹,即便被圍亦不過是小挫,但如今袁紹以強壓弱久不能勝反被燒了糧倉,導(dǎo)致全軍大亂。

更關(guān)鍵的是,當年聞訊來援的猛將麴義已經(jīng)被袁紹自己下令殺死,如今還會有誰在危急之時前來救援呢?

袁紹拄劍端立營壘中間,他看見了自己的老朋友老對手曹阿瞞的旗幟,那司空大纛看起來是如此之刺眼。

遙相當年阿瞞不過三天兩頭到袁氏府邸中拜訪的座上賓客,一晃眼竟然與自己平起平坐,更通過迎保天子想要壓過自己一頭。

他看見曹軍陣中將校如雲(yún),夏侯惇、張遼、于禁、樂進、徐晃、許褚等人各各將兵來戰(zhàn),個個都梟銳難當。

他又聽說阿瞞麾下謀臣如雨,荀彧、郭嘉都曾來過冀州卻又轉(zhuǎn)投兗州,荀攸、賈詡、董昭、毛玠等人俱是一時之選,爲阿瞞出謀劃策。

他無法想象,阿瞞這個卑賤的宦官後人,這個一心想要擺脫自己尷尬出身的傢伙,竟然做出瞭如此可觀的事業(yè),並將自己催逼到這般地步。

河北軍後營之中仍有近萬士卒,各在將校的指揮之下?lián)I而守。

但曹軍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竟壓得河北軍毫無還手之力。

曹軍更是看到袁紹的旗幟立在營中,一邊攻打一邊還喊起了口號。

“只誅袁氏,餘者不論!”

袁紹看著眼前危殆的局面,聽著這囂張之極的口號,心中千迴百轉(zhuǎn),胸中氣血不停翻涌,突然“哇”地一聲,噴出了一口鮮血來。

口噴鮮血的袁紹身體連連晃動,還好他雙手拄在劍上,強自咬牙堅持纔沒有當場暈倒。

而侍立在袁紹身邊的衆(zhòng)人見此情形俱都大驚失色,袁譚、郭圖等人忙搶上前來扶住袁紹。

◆ttκд n ◆¢Ο

“大將軍!怎麼了!”

袁紹想要重新擺脫二人的扶持獨立站穩(wěn),但卻因爲手腳乏力而不得不被扶著。

剛想開口,嘴裡又透著一股血腥氣,差點又噴出一口鮮血來便只得作罷。

郭圖見袁紹身體虛浮,口不能言,忙道:“大將軍貴體有恙,趕緊護持大將軍撤走。”

原本袁紹決定留下應(yīng)戰(zhàn)時,很多人便不以爲然,如今見袁紹吐血,衆(zhòng)人哪裡還有堅守之心,紛紛附和郭圖的想法。

身邊的近衛(wèi)們將袁紹抗上了馬背上,打開北側(cè)營門就走。

袁紹還待阻止,但吐血之後身體虛弱無力,心裡亦沒了先前的鎮(zhèn)定,只得任由衆(zhòng)人施爲。

營中發(fā)生的變故自然會被一些將士看在眼裡,而原本士氣就不高的河北軍在袁紹吐血遁走後,更是跌到了冰點。

這後營中的士卒大都是袁紹手下精銳,有一些人甘願爲袁紹效死,但也有一部分人卻不願將大好性命留在此地。

當出現(xiàn)了第一個逃兵後,第二、第三……第N個便會依次出現(xiàn),讓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防線如狂風驟雨中飄搖的一葉扁舟,終於還是難逃傾覆的命運。

“只誅袁氏,餘者不論!”

曹軍終於攻破河北軍在官渡的最後一個營壘後,想要捕獲袁紹,卻發(fā)現(xiàn)袁紹早已撤走,便紛紛喊著口號繼續(xù)往北追去。

而在十餘里外,整個戰(zhàn)場的最南端,有人卻喊著更爲精煉的口號向北奔襲。

在張郃率兵退入萑苻澤前,他手下直屬的、統(tǒng)屬的部衆(zhòng)多達萬餘人。

但在張郃突兀的命令中退入萑苻澤後,手下將士不免疑竇叢生。

尤其是曹軍大開營門,從官渡土城越過他們殺向河北軍本營時,更讓將士們感到大大的不妥。

緣著先前烏巢方向飄來的滾滾黑煙,已經(jīng)讓將士們?nèi)诵幕袒蹋@眼前接連發(fā)生的變故更令將士們無法接受,有些將士便趁著澤地的複雜地形四散遁去。

當顏良率領(lǐng)兵馬從鴻溝水中靠岸時,跟隨在張郃身邊的部衆(zhòng)只餘下了四五千人。

顏良與張郃合兵之後人數(shù)近萬,但有近半士卒士氣低迷,顏良看在眼裡,便以自己麾下兵馬開道,殺出了萑苻澤,殺向了河北軍曾經(jīng)的營壘。

由於有高覽的提醒,曹洪在澤地外也留了一些人看守,但這些稀稀拉拉的人馬如何是顏良的對手,被一衝之下就盡數(shù)潰散。

顏良趁著衝潰敵軍的當口,便喊出了一句足以打動河北軍將士的口號。

“殺賊!回家!”

河北軍久離故土在外拼殺,若是順風之時尚且好說,一旦情勢不利,很容易便生出了思歸之情。

當顏良喊出這句言簡意賅的口號時,他身邊的將士們紛紛跟著應(yīng)和。

很快,不分是顏良所部還是張郃所部的河北軍將士,人人都將充斥於胸臆之間的訴求吶喊而出,彙集成一股雄渾的求生意志,引領(lǐng)著河北軍將士們往家的方向衝去。

在這片幾十裡寬闊的戰(zhàn)場上,河北軍的人數(shù)要遠超曹軍,先前的潰敗只因是得知糧草被焚燬軍心不穩(wěn),又遭逢曹軍突施襲擊所致。

如今顏良領(lǐng)著一支人馬走上了回家之旅,自然有散逸的河北軍士卒聞聽口號漸漸彙集到顏良麾下,讓這股一心求生的人馬越來越多,越來越勢不可擋。

顏良依著曹軍北上殺過的道路前進,但凡看到視野中有聚集在一塊兒的曹軍便率兵踏去,而大量散逸開的曹軍完全不是對手,從勝利者立刻轉(zhuǎn)變爲了敗逃者。

當顏良衝散一股千餘人的曹軍殺入一個營壘後,發(fā)現(xiàn)營壘中多有被看押著的河北軍戰(zhàn)俘。

顏良便命人上前盡釋俘虜?shù)氖`,令他們從戰(zhàn)場上尋找兵器跟上隊伍。

正當顏良要繼續(xù)率兵前行時,俘虜中有一個將領(lǐng)服色之人越衆(zhòng)而出喊道:“顏將軍,顏將軍且稍待。”

顏良勒馬看去,發(fā)現(xiàn)這個滿臉血污的俘虜十分眼熟,便命短兵放他到面前來。

待那俘虜來到馬前,顏良細細打量下才認出他是審配之子審觀,不由問道:“泰弘,你爲何也被俘了?”

審觀稍顯羞愧,但卻挺胸答道:“先時大將軍帳中議事,問起誰願率兵分頭抵禦曹軍,吾與家兄皆上前請命,後得大將軍準允,隨同奮威將軍一併東向抵禦曹軍。但曹軍勢盛,我等力戰(zhàn)不敵,吾兄當場戰(zhàn)死,觀僥倖茍活而已。”

顏良一聽審氏兄弟竟然與沮授一同迎戰(zhàn)曹軍,不由大驚道:“何得需要奮威將軍親自將兵耶?沮公與見在何處?”

審觀答道:“當時衆(zhòng)人皆言當暫避曹軍鋒芒,唯有沮將軍及文將軍等寥寥數(shù)人力陳禦敵,大將軍點了文將軍抗拮南面曹軍,而我兄弟二人資歷尚淺,沮將軍便自告奮勇率我二人東進。沮將軍亦與我等一同戰(zhàn)敗被俘,先前曹軍中來了數(shù)人,押著沮將軍往北去了。”

審觀的話裡信息量十分巨大,文丑、沮授都是顏良十分關(guān)切的人物,任誰有所傷損都難以接受,如今得知沮授的消息,顏良哪裡還忍得住。

“你身上的傷要不要緊?還能不能騎馬?”

“些許小傷並不礙事,請將軍帶上末將一同救回沮將軍。”

顏良點點頭,吩咐身後的牛大道:“給他勻一匹馬。”

見牛大讓短兵給審觀讓出了一匹馬,顏良便道:“跟好了,莫要走失。”

根據(jù)審觀的指引,顏良繼續(xù)引兵往北,行不多時看到了一股人數(shù)不少的曹軍,所打的旗幟正是“討寇校尉樂”,乃是前時剛剛交過手的樂矮子。

顏良想也不想,提兵衝去。

樂進根本沒有料到南邊突然殺出一支人馬,擡眼打量才發(fā)現(xiàn)是令他切齒痛恨的顏良,便在命人示警後帶著人擋在身前,欲要阻攔顏良前進的步伐。

此刻雙方都並未結(jié)成完好的陣型,顏良這邊長途奔襲,將陣型拉得很漫長,樂進這邊則是事起倉促,只來得及稍稍收攏人手。

顏良深知此番北進,可能遭遇的戰(zhàn)鬥不止一兩場,若是在戰(zhàn)鬥中受傷的士卒很難跟上隊伍,故而也不願強突樂進的步陣多生傷亡。

他在前進途中引著當先的騎卒往兩邊分開,從側(cè)翼往樂進的步陣中散射弓弩,試圖去打亂對面的陣型,而將正面的方向交給了身後的步卒。

緊緊跟在討逆營騎卒身後的正是昌琦的步卒,昌琦在前半天長途跋涉下沒趕上大戰(zhàn),心中正自懊惱,眼下見有正面強攻的機會心中大喜。

昌琦所部的戟士最爲擅長遭遇戰(zhàn),只見他稍稍整肅了一下隊形,便正面壓了上去。

樂進的步陣因著要防備顏良的騎卒,所以在陣後架起了不少長矛。

輕騎兵對刺蝟陣般的長矛手十分頭痛,但昌琦的戟士們卻絲毫不懼,他們用長戟的小枝勾鎖住長矛,讓曹軍的長矛手無法發(fā)力刺擊,再由身後的刀盾兵補上前來砍斷長矛脆弱的矛桿。

只消打開幾個突破口,戟士們便能循著突破口殺入敵陣,造成極大的殺傷。

樂進面對敵軍戟兵強推頭痛不已,他也想要把戟兵往後調(diào)動應(yīng)對。

但兩側(cè)的河北遊騎卻不願意讓他輕易騰出手來,不停在側(cè)翼遊走用弓弩騷擾射擊,還時不時衝到近處威嚇一下。

雖然河北騎兵們並沒有真的衝過來踏陣,但給曹軍造成的壓力極大,讓樂進難以順利調(diào)整陣型。

樂進眼下率領(lǐng)的這支人馬攏共三千多人,除開他帶去烏巢的數(shù)百人外,其他兩三千人都是在與官渡土城殺出來的曹軍匯合後,臨時劃撥到他手下。

而這些士卒都是傳統(tǒng)部曲制,一個曲中各種兵種俱全,無法做到像河北軍這般清一水地數(shù)百戟士衝鋒,其他刀盾兵、弓弩手在後邊援護。

面對河北軍戟士越來越猛烈的正面強推,樂進也無法調(diào)動其他部曲去增強後陣的防衛(wèi),只得從他自己的本部精銳中分出一部分人去協(xié)助抵禦。

但隨著戰(zhàn)鬥的進行,河北軍戟士身後的三四百長矛手也集結(jié)起來,準備從左右方一起發(fā)起攻擊,弓弩手則繞到右後方集中起來往曹軍步陣攢射,河北騎兵更是不停在側(cè)翼、前方繞行,尋找著突破踏陣的良機。

若是事情沒有轉(zhuǎn)機,樂進這三千餘步卒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第284章 三字歌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228章 大黃弩第549章 女間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595章 臘日第228章 大黃弩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540章 佯退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430章 來戰(zhàn)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492章 反殺第267章 真香第269章 唱賣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70章 濟北戰(zhàn)事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595章 臘日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84章 軻比能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38章 城門告破第340章 烈女殉節(jié)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228章 大黃弩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172章 裡應(yīng)外合之策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7章 鄉(xiāng)野之民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39章 血肉泥沼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329章 義從第53章 立效以報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wù)第572章 黑山賊復(fù)辟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yī)者第80章 城內(nèi)紛擾事第331章 間客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83章 團結(jié)陣線第555章 學術(shù)理念之爭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80章 分酒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35章 沉痾難起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529章 勸說第409章 曲轅犁第536章 城內(nèi)相見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284章 三字歌第428章 上鉤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216章 賞雪第427章 誘餌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384章 進山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547章 回家第326章 舉債經(jīng)營
第284章 三字歌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228章 大黃弩第549章 女間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595章 臘日第228章 大黃弩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540章 佯退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430章 來戰(zhàn)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387章 攀牆突襲第492章 反殺第267章 真香第269章 唱賣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270章 濟北戰(zhàn)事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595章 臘日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84章 軻比能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38章 城門告破第340章 烈女殉節(jié)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228章 大黃弩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172章 裡應(yīng)外合之策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7章 鄉(xiāng)野之民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39章 血肉泥沼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329章 義從第53章 立效以報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wù)第572章 黑山賊復(fù)辟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yī)者第80章 城內(nèi)紛擾事第331章 間客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83章 團結(jié)陣線第555章 學術(shù)理念之爭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80章 分酒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35章 沉痾難起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529章 勸說第409章 曲轅犁第536章 城內(nèi)相見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284章 三字歌第428章 上鉤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216章 賞雪第427章 誘餌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384章 進山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547章 回家第326章 舉債經(jīng)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塘县| 皮山县| 金华市| 石台县| 东城区| 滨海县| 饶河县| 子洲县| 桃源县| 仪征市| 珲春市| 咸丰县| 开江县| 汽车| 黑龙江省| 岳西县| 鹤山市| 甘洛县| 普格县| 永城市| 南召县| 襄垣县| 青冈县| 永泰县| 漾濞| 邮箱| 新郑市| 罗源县| 桦川县| 新源县| 通城县| 巴林右旗| 嘉祥县| 朝阳县| 天镇县| 朝阳区| 永善县| 连云港市| 同心县| 南安市| 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