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7章 徹夜深談

讀書的文士淡然自若,一邊讀一邊還搖頭晃腦,顯然沉浸於書冊之中,而旁邊坐著的青年則一臉焦急,不停搓著自己袍服的下襬。

憋了一會兒後,那青年終於沒忍住,說道:“大兄誠不該在劉牧興兵之時出言立諫,如今得罪了劉牧,怎還安心讀得下書?”

文士連看都不看青年,只淡淡說道:“我眼看劉牧即將行差踏錯,我又豈能視而無睹,緘口不言?”

青年道:“兄長雖是爲(wèi)了社稷大義,然與劉牧之意相悖,眼下不得已投傳告歸,然忤逆了劉牧,更有蔡、張等人構(gòu)陷佞幸,已是危在旦夕,豈不自慮?”

文士道:“劉牧溫文雅士,斷不會聽信讒言。”

青年急眼道:“溫文雅士?那黃生、魯生又有何辜?不過酒後嘲笑劉景升欲僭聽天子雅樂,便遭人告舉收獄見誅。兄既與黃、魯二人交好,此番有忤逆劉景升,開罪蔡瑁、張允等輩,豈得僥倖?”

“趙殺鳴、犢,仲尼回輪。今兄既不能法柳下惠和光同塵於內(nèi),則宜模範(fàn)蠡遷化於外。坐而自絕於時,殆不可也!”

“依我之言,不如你我立刻啓行,驟歸安衆(zhòng),不,南下武陵、長沙暫時趨避,待大軍北上有所進展之後,劉景升或會忘記兄長忤逆之事,屆時再做打算。”

文士放下書冊,深深看了自己的兄弟一眼,說道:“茍利社稷,死生以之。我劉望之行事坦坦蕩蕩,無愧於心,何言趨之避之?”

青年眉頭深皺,見勸之不動,只得長嘆一口氣,說道:“兄長爲(wèi)何固執(zhí)如此啊!”

這對交談的兄弟正是南陽郡安衆(zhòng)縣人劉望之與劉廙兄弟。

劉氏乃南陽大族,劉望之字彰嗣,在州里素有賢名,因而被劉表徵辟爲(wèi)從事。

劉廙字恭嗣,其人亦有早慧,小小年紀(jì)就拜在司馬徽堂下就學(xué)。

正在兄弟倆爲(wèi)了是否要遠走避禍而爭論時,他們賃居的小院外突然有人高聲喊道:“劉二郎,在不在?”

劉廙聽喊聲有些熟悉,便出屋一看,果然柴扉外是平時關(guān)係不錯的徐庶、石韜以及另幾個陌生人。

劉廙道:“元直兄、廣元兄,所來何事?”

徐庶道:“我等方從魚梁洲回來,正要去我那陋居里再飲宴聚談,順道經(jīng)過你這裡,便喚你一聲。”

劉廙正因爲(wèi)兄長之事煩悶,心想與友人喝會酒解解悶也好,便回屋與兄長說道:“兄長,徐元直喚我去飲酒。”

劉望之又埋頭在經(jīng)籍之間,只揮揮手道:“知道了,莫要貪杯。”

劉廙出了院門後纔看仔細,見徐庶等人手中人人都拎著東西,大都是顏益拿來的東西,還有徐庶執(zhí)意經(jīng)過魚市買的幾尾魚。

劉廙知道徐庶、石韜二人並不寬裕,因而好奇道:“二位兄長今日可是發(fā)了橫財,竟如此奢靡?”

徐庶嘿嘿一笑道:“卻不是發(fā)了橫財,而是結(jié)交了良友。我來與你介紹一下,此爲(wèi)陳太丘之孫陳靖陳文琬,此爲(wèi)討逆將軍宗弟顏益顏公利,此爲(wèi)討逆將軍麾下軍將李參李子承。”

劉廙雖見幾人氣度不凡,卻沒想到竟然如此大來頭,忙不迭躬身與衆(zhòng)人見禮。

來到徐庶賃居的屋子後,顏益才發(fā)現(xiàn)果然如徐庶所言是標(biāo)準(zhǔn)的陋居。

一整間屋子被隔成兩半,各租給了一戶人家,徐庶與石韜租下了其中一半。

內(nèi)中到還算寬敞,只是並無什麼裝飾,以家徒四壁而言也差不了多少。

他們家更無什麼專用的庖廚,只是在院落一角搭了個坡棚,放著炊具,還碼放了些柴火。

石韜略有些不好意思道:“居所簡陋,顏君、李君毋怪。”

顏益卻渾不在意道:“有個遮風(fēng)擋雨的地方就不錯了,大軍出征,一個帳篷裡塞下十幾人亦不足爲(wèi)奇,子承你說是也不是?”

李參點頭道:“確乎,有時候累得隨便找個地方坐下就能睡著,哪還能挑剔什麼。”

徐庶尚好輕俠,對戰(zhàn)陣殺伐之事頗感興趣,但卻一直沒有親身體驗過,說道:“隨討逆將軍殺敵想來既辛苦又酣暢!”

說道軍旅之事,李三就來了精神,答道:“那是當(dāng)然,每當(dāng)將軍點兵之時,衆(zhòng)將人人爭先,搶的便是那最爲(wèi)辛苦的差事。”

徐庶這便拉著李三問一些軍中的細節(jié),而陳靖雖然出身於文學(xué)之家,也任性好俠,不然也不會孤身闖蕩天下,便與徐庶、李三湊在一起聊得熱絡(luò)。

而石韜則忙著招呼著顏益、劉廙並張羅吃食。

來到徐庶和石韜家中做客的一共有顏益、李三、劉廙和顏益的兩個扈從,這許多人自然不可能在屋內(nèi)坐開。

好在顏益早有打算,帶來的羊排、鹿脯、炭火等物正適合炙烤,石韜隨找了幾根粗長的樹枝在院落中架起一個烤架,準(zhǔn)備露天飲宴。

如今已經(jīng)是建安六年的三月上旬,若換算成陽曆已經(jīng)四月底,襄陽本地的天氣正是春暖花開之時,仲春時節(jié)露天飲宴最是美妙不過。

不多時,院中烤架搭好,炭火燃起,被粗粗醃製過的羊排與魚肉,還有醃臘好的鹿脯等物放上篝火炙烤,往四周散發(fā)出陣陣香氣。

由於都是年輕人,彼此性格相投,便毋須什麼繁文禮節(jié),俱都圍坐在篝火邊的竹蓆之上,至於坐像也不再是正襟危坐,而是怎麼舒服怎麼來,箕坐者有之,盤腿者有之,斜倚者有之。

幾片鹿脯,幾杯米酒下肚,被暖洋洋的篝火一照,衆(zhòng)人的心情自然而然就好了起來。

即便是先前爲(wèi)兄長之事而煩惱的劉廙,此刻也笑著與石韜說著話。

不過這世上之事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徐庶好似想起了什麼隨口問道:“恭嗣,先前聽向巨達言,汝兄勸諫不納,投傳告歸了?”

劉廙嘆了口氣道:“是啊!吾兄犯顏強諫,爲(wèi)劉牧所不喜,眼下正在家中枯坐讀書。”

徐庶往左右看了看,然後壓低聲音道:“那恭嗣爲(wèi)何不勸汝兄歸家暫避,須知黃、魯二生之事殷鑑不遠也。”

劉廙道:“方纔出門之前,我就立勸吾兄南下武陵暫避,可吾兄執(zhí)意不肯,如之奈何?”

徐庶道:“哎!汝兄的氣節(jié)吾等亦欽佩不已,不過此恐非智者當(dāng)爲(wèi)啊!”

顏益在旁邊靜靜聽了一會,心想聽司馬徽、向朗、徐庶等人而言,這劉廙的兄長劉望之在本地素有賢名,雖然在族兄給的名錄上,這兄弟二人都未有記載,不過族兄亦言讓自己隨意發(fā)揮,能招攬多少人就招攬多少人,反正多多益善。

他便說道:“恭嗣兄,汝兄既然如此雅好學(xué)問,我倒有一處所在,或許適合汝兄前往?”

劉廙疑惑道:“噢?卻是什麼所在?”

顏益便又開啓王婆賣瓜模式,把六山學(xué)院之事吹了一通,把劉廙聽得將信將疑。

這番吹噓徐庶先前就在龐德公家聽過一邊,此刻也十分熱情地幫顏益打邊鼓,說什麼龐德公、司馬徽、崔鈞等人都對這六山學(xué)院十分看好。

劉廙思索了一番後,覺得請其兄去遊訪一番交流下學(xué)問這個理由倒也充分,以兄長對鑽研學(xué)問的認真勁兒來說,或許能答應(yīng)也未可知。

劉廙道:“謝過顏君指點,待我回去後再勸一勸兄長,若是兄長答應(yīng),我倒也想一起去常山看看。”

顏益笑道:“那自是最好不過,族兄嘗言若有俊彥北上,他必出城十里相迎,若如徐君、石君、劉君等佳士前往,怕不得出二十里相迎呢!”

若說在去年之前,在荊州提起顏良的名字,怕是十個人裡都不會找到一個認識的。

不過因著官渡一役,顏良的表現(xiàn)實在太過出彩,各種消息紛紛揚揚傳播出來,遂讓顏良名聲大噪。

加上劉表作爲(wèi)袁紹名義上的盟友,在荊州本地的宣傳口徑自然也是傾向於美化袁紹而惡曹操,顏良作爲(wèi)袁紹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將,自然也收穫了不少粉絲。

所以顏益此來,報出討逆將軍的名頭之後,倒是得了不少助益。

顏益更藉著飲宴之機,把顏良來到常山短短數(shù)月,整肅兵備,廣開屯田,接連擊敗黑山賊等事拿出來佐酒,很是博得了這些年輕人的稱讚。

徐庶在聽聞顏良以千數(shù)之兵,在甘陶水畔背水一戰(zhàn),擊敗張燕數(shù)倍黑山賊之事後,不由以竹箸擊打著陶碗道:“快哉!快哉!討逆將軍用兵如有神助,黑山之賊如冰消瓦解也!”

顏益亦拊掌道:“然也,這黑山之患勢必先要徹底解除,使得八百里大山之中再不成爲(wèi)歹徒嘯聚,百姓避走之地,以我常山之勢,不出三年,可全其功。”

陳靖在汝南是接觸過劉闢、龔都等黃巾餘黨的,雖然劉闢、龔都等人興兵攻打曹操,然陳靖對他們的好感也十分有限。

因爲(wèi)陳靖不止一次看到劉、龔等人手下的兵馬魚肉鄉(xiāng)里爲(wèi)非作歹,他曾去勸說過,但也並無作用。

恰好前些時日曹操發(fā)兵南下,劉備、劉闢、龔都等鬆散的聯(lián)軍毫無還手之力,所以陳靖才覺得在汝南待下去也毫無意義,遂來到局勢更爲(wèi)穩(wěn)定的荊州遊歷行走。

也正是因爲(wèi)對這些黃巾餘黨的瞭解,陳靖道:“彼輩賊人遇有戰(zhàn)機便如虎狼而出,遇到挫折便蟄伏起來,恐怕徹底平滅非是易事。”

顏益道:“文琬兄所言甚是,尤其茫茫黑山地形複雜,更增剿滅難度,不過我常山此次平滅賊患之意甚堅,目前已經(jīng)聯(lián)絡(luò)趙國、中山等地封鎖黑山賊人從外部獲得糧秣物資補給的通道,逼迫黑山賊人只能放手一搏。”

“族兄曾言其與只會破壞的賊人勢不兩立,必欲除之而後快,有他在常山一日,便會與賊人戰(zhàn)鬥一日,直至徹底剿滅爲(wèi)止。”

徐庶讚道:“顏府君豪情可嘉,此些賊人嘯聚十餘年,也該是有人來對他們下狠手了!”

顏益笑道:“朝廷先前對賊人太過寬縱了,殺人放火抄掠郡縣之後,上封表文願意臣屬,朝廷就委之以印綬,授之以官爵。然而這些賊人仍舊賊性不改,不服朝廷統(tǒng)治,在地方上爲(wèi)所欲爲(wèi),實際與割據(jù)無異。”

“可惜這一次賊人再不會碰到這麼好的事情,我常山勢必把賊人打得四分五裂,徹底不能爲(wèi)亂爲(wèi)止。”

不管哪個時代,年輕人總是熱血澎湃,最易爲(wèi)各種英雄事蹟影響,最喜歡那些豪邁的言論。

幾人談?wù)撝g便爲(wèi)遠在數(shù)千裡外的顏良出謀劃策,當(dāng)如何如何應(yīng)對黑山賊,又如何如何事後治理,不使賊患重現(xiàn)等等。

顏益在其中巧妙引導(dǎo),順便還把發(fā)生在常山的比武大會、足球比賽、鹽鐵酒專賣權(quán)唱賣等新鮮事情拿出來以爲(wèi)談資,聽得衆(zhòng)人興致盎然,大呼精彩。

飲到痛快之時,徐庶更拔劍出鞘道:“今日暢快之極,我當(dāng)以劍爲(wèi)諸君助興!”說罷便在院中爲(wèi)衆(zhòng)人舞起了劍來。

別看徐庶一身士人打扮,但當(dāng)年也是個混跡街頭的輕俠少年,舞起劍來有模有樣,進退之間頗有法度。

而陳靖亦興致高昂,喊道:“元直一人舞劍,毋乃太過孤單乎?且讓我來相陪!”然後也拔出劍與徐庶假模假樣地放對了起來。

二人雖然飲了酒,但手上都有分寸,倒不虞會誤傷了對方。

篝火旁的顏益、石韜、劉廙見二人你攻我守,鬥得精彩紛呈,頻頻拊掌大聲叫好。

倒是李三與另兩名扈從對這等花拳繡腿的劍舞一點兒都不感冒,在他們看來,手持兵刃便當(dāng)與敵人直來直去你死我活,哪裡會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動作。

肉吃完,酒喝完,鬧也鬧夠了之後,徐庶言要與衆(zhòng)人抵足而眠繼續(xù)敘談。

顏益痛快地答應(yīng)了下來,不過卻把李三等人放回了南安舍,言那邊不可無人看顧。

小年輕劉廙也被徐庶、石韜勸了下來,最後五個人在屋內(nèi)並排而睡,把兩張牀榻睡成了個大通鋪的樣子,雖有些擁擠,但倒也甘之如飴。

雖然幾人都揚言要徹夜深談,不過因爲(wèi)都酒足飯飽,說著說著便有氣無力起來。

不知誰人最先發(fā)出了第一聲鼾聲,然後或高或低的鼾聲便此起彼伏。

或許,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徹夜深談吧!

PS:廙兄望之,有名於世,荊州牧劉表闢爲(wèi)從事。而其友二人,皆以讒毀,爲(wèi)表所誅。望之又以正諫不合,投傳告歸。廙謂望之曰:“趙殺鳴、犢,仲尼回輪。今兄既不能法柳下惠和光同塵於內(nèi),則宜模範(fàn)蠡遷化於外。坐而自絕於時,殆不可也!”望之不從,尋復(fù)見害。

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207章 思鄉(xiāng)少年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22章 舊人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151章 但有戰(zhàn)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581章 “刺”客?第363章 官二代第547章 回家第14章 聯(lián)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228章 大黃弩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22章 樂極生悲第507章 望爾俱爲(wèi)鯤鵬第429章 山下鏖戰(zhàn)第38章 城門告破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366章 西鄂之戰(zhàn)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373章 新儒學(xué)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490章 破門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457章 鴻門宴?第492章 反殺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129章 月黑風(fēng)高第202章 目標(biāo)黑山第208章 刺客侯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80章 城內(nèi)紛擾事第81章 爲(wèi)民做主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565章 誇誇羣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564章 賀喜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507章 望爾俱爲(wèi)鯤鵬第206章 遊說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270章 濟北戰(zhàn)事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4章 殘月彎刀第95章 夤夜訪逢紀(jì)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4章 聯(lián)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73章 新儒學(xué)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299章 有心再戰(zhàn)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zhàn)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67章 曹公無恙第133章 識時務(wù)者爲(wèi)俊傑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151章 但有戰(zhàn)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61章 三面夾攻第81章 爲(wèi)民做主第250章 解圍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93章 慶功宴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273章 泜陽亭
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207章 思鄉(xiāng)少年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22章 舊人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151章 但有戰(zhàn)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581章 “刺”客?第363章 官二代第547章 回家第14章 聯(lián)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228章 大黃弩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22章 樂極生悲第507章 望爾俱爲(wèi)鯤鵬第429章 山下鏖戰(zhàn)第38章 城門告破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366章 西鄂之戰(zhàn)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373章 新儒學(xué)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490章 破門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457章 鴻門宴?第492章 反殺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129章 月黑風(fēng)高第202章 目標(biāo)黑山第208章 刺客侯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80章 城內(nèi)紛擾事第81章 爲(wèi)民做主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565章 誇誇羣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564章 賀喜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507章 望爾俱爲(wèi)鯤鵬第206章 遊說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270章 濟北戰(zhàn)事第78章 孝子畢軌第44章 殘月彎刀第95章 夤夜訪逢紀(jì)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4章 聯(lián)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73章 新儒學(xué)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299章 有心再戰(zhàn)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zhàn)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67章 曹公無恙第133章 識時務(wù)者爲(wèi)俊傑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151章 但有戰(zhàn)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61章 三面夾攻第81章 爲(wèi)民做主第250章 解圍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93章 慶功宴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273章 泜陽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永登县| 镇安县| 江孜县| 醴陵市| 板桥市| 滁州市| 扎囊县| 定兴县| 隆昌县| 丰镇市| 龙岩市| 韩城市| 奉化市| 甘孜县| 盘山县| 日照市| 巴南区| 颍上县| 荥阳市| 奉新县| 江安县| 普定县| 民乐县| 出国| 嘉兴市| 孟州市| 虞城县| 区。| 庆城县| 莱芜市| 霸州市| 泽库县| 买车| 芒康县| 梁山县| 高邮市| 巩留县| 中牟县| 金塔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