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6章 西鄂之戰

南陽郡,西鄂縣。

西鄂縣位處宛城以北五十里,自從張繡提兵北上歸附曹操之後,宛城遂處於空白地帶,最終還是劉表反應更快,帶人佔了宛城。

然而宛城以北的西鄂、博望諸縣,在曹操前兩次攻打宛城之時便佔領了下來,曹操也在此地任命官吏管理地方,與劉表互不買賬。

說起來,眼下的西鄂長杜襲倒與荊州有些淵源。

杜襲字子緒,潁川定陵人,在董卓兵入雒陽,禍亂京畿、潁川等地時,杜襲與同郡友朋趙儼、繁欽一同南下荊州避亂。

當時的劉表對待南下士人還是比較看重的,對杜襲等人也待之以賓客之禮。

不過杜襲此人卻有幾分眼力,看出劉景升非是撥亂之主,荊州非是久留之地,便拒絕了劉表的辟命,繼續南下長沙。

當時的長沙在荊州地區算是反對劉表的大本營,杜襲或許是與張羨、桓階等人很是投契。

在曹操奉迎天子都許之後,杜襲覺得天下應當安定下來了,遂與趙儼、繁欽一同回到家鄉。

杜、趙等人本就在潁川年輕一輩士人中有些名聲,曹操得知他們從荊州北上,極具政治意義,便特意簡拔重用。

擅章辭的繁欽被任命爲司空主簿,有實務能力的杜襲、趙儼分別被任命爲南陽郡西鄂長與陽安郡郎陵長。

曹操的任命也十分有針對性,知道杜、趙二人方從荊州北上,知悉荊州情形,便把他二人都安排在與劉表接壤的前線。

當時的西鄂縣常年遭遇戰火洗禮,賊寇叢生,農業生產被大肆破壞,地方長吏更只能嬰城自保。

杜襲到縣後,大力簡練武備,又千方百計調來種子耕牛,指導協助百姓在城外恢復耕種,極是得到本地百姓愛戴。

可以說,杜襲擔任西鄂長的兩三年裡,是西鄂百姓感到最爲幸福的一段時光。

可是,這亂世中的短暫安寧終究還是被打破了。

當劉表發萬人北上攻略南陽郡北部諸縣的消息傳來,整個城中的百姓俱都惴惴不安,擔心眼前的好日子是不是又要化作泡影。

“縣君,賊勢浩大,我等護著縣君撤吧!”

“對,此番劉表發大軍北上,圖謀不小,我等當早日通知司空,調朝廷兵馬破之。”

“如今城中大部分人手都派出去衛護各個屯田點,靠這些許人可防不住啊!還是早些撤吧!”

“依我看,我等先把城中百姓撤去摩陂,彼處近汝水,若有事亦可從水路走避。”

縣寺之中,得知消息縣中吏員紛紛湊到杜襲面前勸說,從他們的神情來看,顯然與城中百姓一樣,都對西鄂的前景感到悲觀。

不過作爲一縣之長的杜襲卻披著甲冑,一柄環刀平放身前,神情自若地看著面前的掾吏們,好似並不把荊州兵北上的事情放在眼裡。

待衆人把該說的都說完,杜襲道:“諸君之意我已知之,然曹司空委我鎮守西鄂,我又豈能畏敵避戰,聞訊而逃?”

“眼下聖天子在位,曹司空奉天子之命總持朝政,劉景升枉爲朝廷命官,竟興不義之兵,我自當爲朝廷固守此地,以待援兵。”

此言一出,方纔努力勸杜襲逃走的諸掾吏俱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按說這年頭,郡縣掾吏與朝廷委派的長吏大都面和心不和,一方是遊官,一旦有事拍拍屁股就走,一方則是土著,最關心鄉土利益,雙方沒有共同的利益,大難臨頭是多半也不能同心協力。

不過在西鄂卻不太一樣,杜襲這兩三年來的作爲讓本地百姓都看在眼裡,堂內的諸掾吏更是杜襲親自徵辟,並不看家世,而只重實幹,個個都杜襲都感恩戴德。

杜襲好似是看出了掾吏們的爲難,說道:“我孤家寡人一個,無甚可牽掛,汝等卻不同,家人或在城中,或在外墾田,正不必隨我死守城池,可各攜家眷避走,吾亦理解汝等的難處,不會怪罪。”

堂內有些人聽杜襲如此表態,心中稍安,正自謀劃如何帶家人逃走。

不料西鄂主簿道:“縣君遠爲朝廷守土,吾等又怎會捨棄家園,棄縣君而不顧,我願率家中青壯,隨縣君守城!”

西鄂兵曹亦道:“縣君簡拔吾等,縣君要退我自然護縣君周全,縣君要守,我自當衛護在前,不退半步!”

緊接著,又有好幾個掾屬跟著表態,願意隨杜襲守城。

杜襲卻知曉守城十分艱險,此間各人都上有老下有小,不願抹不開面子留下,說道:“諸君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敵勢浩大,諸君還是帶家小先出城吧!”

西鄂主簿叩首道:“我自當使老父幼子出城走避,然在下定與縣君共進退!”

“我等均與縣君共進退!”

杜襲見諸吏員俱都如此,也心中感動,說道:“好!那我便與諸君誓守此城!”

在杜襲與衆吏員的調派之下,送出了城中部分老弱往北邊撤去,留下青壯守城。

他們剛剛安排妥當,宛城方向便來了大股人馬,正是荊州兵到了。

此次荊州兵的目標乃是南陽郡北部被曹操控制的諸縣,以西鄂、博望爲首要目標,隨後還要攻打雉縣、堵陽、葉縣、舞陰、魯陽、犨縣等地。

這些縣雖爲曹操控制,然而曹操在南陽的掌控力終究有限,各縣都沒多少正規兵力。

所以率領此次北進大軍的龐季和監軍張允都以爲此戰十分輕鬆,不用費太大力氣便能拿下功勞。

尤其是劉表的外甥張允,雖然來到荊州投靠劉表,但一直未獲得重用,此番還是通過蔡夫人和劉琮在劉表身邊鼓動運作,才得了這個美差,正想好好表現一下爭取更大的權利。

行在中軍的張允正做著美夢,卻聽聞前軍來報,西鄂城閉門自守,前軍勸降不成,反被殺了使者,遣軍急攻又不利,故而報請龐將軍與張監軍定奪。

張允聞訊十分惱火,他事先倒也查知過情報,西鄂、博望等地不過百餘縣卒縣吏,大軍開去定會望風而降,不料卻首戰遇挫。

龐季乃是劉表的親信,也不以兵事見長,此番帶兵出戰與張允的情況相仿,也是多番運作得來。

龐季問道:“監軍,曹兵欲螳臂擋車,我等是否要強攻西鄂?”

張允道:“我聽聞西鄂長乃是潁川杜子緒,曩昔在襄陽曾有過一面之緣,且容我前去說降,若執迷不悟,再攻不遲!”

龐季自然無有不允,遂引兵來到西鄂城下。

西鄂雖小,然經過杜襲特意修繕,城頭防備倒也嚴整,竟使得荊州兵前軍匆匆攻打無功。

張允來到城外,遙遙喚道:“城中守軍可是杜子緒?故人來見,請來一會。”

杜襲在城樓一看是張允,知道此人志大才疏,或有機會矇混過去,遂出來說道:“杜襲在此,來者何人?”

張允道:“山陽張允在此,杜子緒莫非不識麼?”

杜襲道:“原來是張公誠,我奉朝廷詔令出掌西鄂,張君爲何引兵來圍?”

張允道:“杜君此言差矣,劉鎮南奉朝廷之命牧守荊州,南陽亦屬荊州治下,眼下荊州兵馬來此,杜君爲何不開門相迎,反閉門不納?”

杜襲道:“這西鄂長的印綬乃朝廷所授,非私人相與,故而杜某隻聽朝廷之命,餘者皆不當聽。”

張允見杜襲如此態度,知道和他扯什麼大義名分定然無用,便威逼道:“杜君可見我身後兵強馬壯,西鄂不過一撮爾小城,若負隅頑抗,必多死傷,豈不有違天和?”

杜襲見荊州兵果然人馬衆多,城頭隨自己守禦的吏員青壯皆面有畏懼之色,不免心下嘆息,說道:“杜某守土有責,若張君一意來攻,我也只得與城偕亡了。”

張允道:“何至於此,不若我放開北門,杜君可率親信自北門出,我必不遣人追趕,何如?”

杜襲猶豫片刻後答道:“杜某忝爲西鄂之長,爲朝廷守土,豈可輕易撤走,怎也要守上十日,待十日之後,再退不遲!”

張允心道你這定是緩兵之計,哪裡肯依,說道:“怕是我麾下大軍等不了十日了,至多給杜君三日,還望杜君好自爲之。”

張允無功而返,龐季甚至問道:“監軍爲何答應給他三日時間,不會耽誤了劉牧的計劃麼?”

張允道:“無妨,此去博望、雉縣、堵陽等地皆守備疏鬆,龐將軍可分兵攻取,料其餘各地必不會似杜子緒一般堅守。至於西鄂,某可自將一部人馬在此圍城,若三日之後城中不降,再攻不遲!”

龐季心道不需要自己啃硬骨頭,自然欣然應命,帶了大部分人馬繼續北上,留下三千人給張允繼續圍城。

這時候城中的杜襲見了荊州軍分兵離去,餘下兵馬又安營紮寨沒有立刻攻城的打算後,擺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對身周的吏員、縣卒們道:“方纔敵將已中了我的緩兵之計,我等至少可有三日時間修繕城防,準備木石。好叫二三子知曉,昨日我聽聞荊州兵北上,已經遣人往潁川、汝南、陽安等地求援,若我等可在此處守上十日,則援軍必至。”

果然,原本有些慌張的衆人聽聞三天之內可不用擔心敵人攻城,且己方還會有援軍趕到,緊張的情緒稍稍排解,紛紛表示願意一力助守,絕不讓荊州兵攻入城池。

爲了讓守卒安心,杜襲鎮定自若地把四面城牆都巡視了一遍,期間數次與吏員、守卒親切交談,好生提振了下士氣後,才返回縣寺。

坐在空曠曠的縣寺堂內,杜襲卻沒了剛纔的鎮定,憂慮地遙望著東邊方向,喃喃道:“伯然,你可莫要讓老友失望啊!”

被杜襲寄予厚望的伯然,顯然不是稱呼常山主簿田燦田伯然,而是稱呼另一位伯然,潁川陽翟人趙儼趙伯然。

趙儼與杜襲、繁欽三人爲同郡摯友,一起避難荊州,當時他仨人“通財同計,合爲一家。”可以說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杜襲遭遇困難後第一時間想到趙儼,固然有這份情誼在內,另一個原因乃是趙儼如今正在離開西鄂不遠的郎陵縣,擔任郎陵長。

郎陵原屬於汝南郡治下,與南陽郡、江夏郡接壤,不過這片三不管的地帶如今爲江夏平春縣人李通掌握。

當曹操奉迎天子後,李通遣人赴許都上表稱臣,曹操大喜,任命其爲振威中郎將,屯駐汝南西界。

在曹操第一次征討宛城張繡的時候,因爲中賈詡之計,被張繡夜襲大敗。

幸得李通帶兵連夜馳援,親自陷陣,方纔協助曹操遏制頹勢,擊敗了張繡的追擊。

李通也因此戰得授裨將軍,封建功侯,更分出汝南郡的陽安、郎陵二縣單設陽安郡,以李通爲陽安都尉。

在袁曹大戰前夕,李通這麼一支掌握實地的強軍,自然引得多方拉攏,非但曹操多有嘉獎,連袁紹、劉表都暗中遣人許以高官顯爵招攬。

李通雖然也曾有過猶豫,最終卻決定站隊曹操,一一拒絕了袁紹、劉表的招攬,其中也有郎陵長趙儼多方勸說的功勞在內。

趙儼接到杜襲傳來的求援書信後,認爲事態緊急,立刻出了郎陵北上趕到陽安,想請求陽安都尉李通帶兵西進南陽救援。

趙儼來到李通的府邸,也顧不得什麼禮儀,直接衝進府邸之中,一邊走還一邊喊道:“文達!文達兄!弟有急事尋找。”

李通稍長趙儼三四歲,二人一領兵一撫民,配合甚是默契,私交也好,聽聞趙儼召來,便赤著腳從屋內出來見他。

“伯然賢弟爲何行色匆匆?可是有甚急事?”

“文達兄,南陽有警,西鄂告急,劉景升發大軍北上,杜子緒遣人求援!”

李通聞言一驚,說道:“伯然莫慌,容我點齊兵馬這就隨你去援。”

從陽安往南陽宛城這條路,李通相當熟悉,先前曹操宛城之敗,李通便是由此向西,越過中陽山,穿過舞陰縣來到宛城附近。

去宛城以北的西鄂也是同樣的路,若是行得快一些,大軍兩天可至。

李通正欲調遣兵馬出征,突然手下來報。

“都尉!大事不好!劉備入寇郡界了!”

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15章 催婚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75章 鳩佔鵲巢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65章 工師之子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72章 再度對決第427章 誘餌第208章 刺客侯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431章 合兵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51章 巧換戰俘第360章 劉皇伯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393章 龜甲陣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269章 唱賣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573章 商隊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581章 “刺”客?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415章 招撫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9章 山崗軍議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500章 寧城亂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87章 險死還生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22章 樂極生悲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110章 拉偏架第192章 莽一波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90章 獻俘賣乖第7章 鄉野之民第89章 “從心”所欲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67章 ****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15章 一夕三驚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482章 一鍋端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4章 殘月彎刀第37章 孰爲黃雀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204章 積極防禦
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15章 催婚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75章 鳩佔鵲巢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65章 工師之子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72章 再度對決第427章 誘餌第208章 刺客侯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431章 合兵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51章 巧換戰俘第360章 劉皇伯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393章 龜甲陣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269章 唱賣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573章 商隊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581章 “刺”客?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415章 招撫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9章 山崗軍議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500章 寧城亂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87章 險死還生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22章 樂極生悲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110章 拉偏架第192章 莽一波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90章 獻俘賣乖第7章 鄉野之民第89章 “從心”所欲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67章 ****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15章 一夕三驚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482章 一鍋端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4章 殘月彎刀第37章 孰爲黃雀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204章 積極防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金华市| 郓城县| 小金县| 东丽区| 宝鸡市| 中方县| 阿克苏市| 三台县| 成安县| 仲巴县| 林口县| 独山县| 专栏| 无极县| 江城| 南通市| 三亚市| 屏东市| 淅川县| 湘乡市| 高雄市| 静海县| 察雅县| 基隆市| 陕西省| 秭归县| 井冈山市| 抚州市| 丘北县| 越西县| 常德市| 交口县| 彰化市| 永新县| 无锡市| 巴彦淖尔市| 兴文县| 无锡市| 瑞丽市|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