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鄉野之民

顏良的“施之以恩”計劃的效果看起來還不錯,由於看得到而暫時吃不著的豬羊刺激,這頓朝食吃得就比平日裡快了幾分。

朝食已畢,顏良下令只留兩千新兵駐守白馬津渡口的營壘等待後續大軍前來接管,其餘一萬三千人馬立刻出發直逼白馬城而去。

白馬津渡口離開白馬縣城不過是三十里許的路,且白馬津本就是黃河下游連通南北的重要渡口,兩邊皆有平坦寬闊的道路,劉延撤退得匆忙,也沒來得及毀壞道路,大軍行進得頗爲順利。

顏良心裡知道要按原本的歷史進度走,袁紹軍在白馬城下可是吃了癟的,就連自己都不能倖免。但是究竟是怎麼吃得癟,什麼時候吃得癟,他則記不太清,只記得他與關雲長那廝不共戴天。

所以,他在行軍途中的種種安排無不透著十二分的小心。先在大軍之前廣撒斥候,又命蘇遊部爲前軍,馬延部爲後軍,自將中軍烏泱泱壓向白馬城。

剛出發不久,前軍的蘇遊就命人到中軍稟報,說是沿途道路上的鄉里有人請見,前軍的蘇遊爲人謹慎不願擅作主張,便將人留在了路邊等待顏良發落。

這些年來,中原大地兵災不斷,凡是還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的人們也紛紛想辦法自保。

百姓們居住的裡聚外本就有牆垣遮蔽,飽受兵災之苦的民衆將牆垣加高加固,再召集鄉里青壯子弟們巡邏守衛,等閒小規模的匪患倒也對其無可奈何。

而對於略大一些規模的亂兵或是匪徒,裡聚也願意適當供給一些糧食,換取一時的平安。只不過,這種規模的防禦措施面對成千上萬的正規軍而言,猶如身披滿是破洞的麻衣,既不能蔽體又不能禦寒。

過往鄉里的百姓們見著綿延不絕的先鋒軍大部隊經過,俱都躲在牆垣之後兩股戰戰,口中唸叨著所有所能想象得到的神靈庇佑。

待到顏良領著中軍行到一處裡聚外時,路邊早就跪伏了好幾個黔首百姓,爲首一人白髮蒼蒼,想必是裡中的宿老。

先鋒軍的目的是攻略白馬縣城,對這些只求自保的鄉里並沒有順手夷平的興趣,不過顏良在看到道旁的鄉民們後,心裡又多了幾分計較。

他翻身下馬,上前把爲首的白髮老叟扶了起來,說道:“老丈緣何跪伏於地???”

老頭子本還想掙扎一下,但禁不住顏良的大力,像提小雞似地就被提了起來,他擡眼看了一下,發現是一個軍將服色的大漢站在眼前,便揖手道:“小民乃是此處津延裡裡正,聞聽大軍前來,特來拜見。”

要說這裡正不過是宰一里之民,就連百石吏都算不上,乃是個比芝麻綠豆還小的小吏。若擺在以前,顏良對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更不會理會,直接派個軍吏打發了便是。

但現在的顏良卻不如此想,他深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匯溪聚水乃成奔流,這黔首百姓的力量亦不可輕忽。他和顏悅色道:“某便是大將軍麾下先鋒統帥,老丈有何事情但說無妨?!?

白髮老叟本以爲眼前之人不過是個軍候百將之流,卻不曾想竟是一軍之統帥,嚇得他立刻又跪倒在了地上,叩首道:“草民……草民不知是將軍當面,冒犯之處還望莫怪?!?

“老丈快快請起,不知者勿怪,本將率兵經過此處,可是攪擾了附近鄉梓?”

這曹袁兩家雖說已然開啓了戰端,但之前一向都維持著表面的和平,故而附近鄉里的百姓雖是聽說最近的風聲有些緊,並不知道真實的情況。

前兩天渡口方向殺聲震天,但來往的通道都被阻絕,津延裡裡正派人前去打探都不得要領,直至昨天下午才聽說白馬津渡口的兗州兵敗了,敗兵從自家裡聚外倉惶退往了白馬城中。

老叟也是久經戰亂,一早就囑咐了鄉里青壯關閉了里門,嚴防有人趁火打劫。今天午時之後,從北邊來的大軍絡繹不絕,老叟見過境之軍軍容嚴整,料來自家裡聚應當暫時無事,但他也仍舊不放心,便趁著青天白日的出來探探消息。

此刻見這大軍統帥長相雖然兇惡了些,但言辭還算文雅,語氣更是難得地和緩,便大著膽子問道:“草民見將軍所部人強馬壯軍勢浩蕩,不知將軍欲往何處去?。俊?

“某奉大將軍之命,爲朝廷討逆誅賊,如今正要率軍進駐白馬。”

白髮老叟年輕之時也曾任出仕過郡縣的,故而有些見識,並未被顏良三言兩語給打發了,繼續問道:“噢?老朽聞聽現下朝中聖天子在位,何得有逆賊爲亂?”

顏良雖然態度和善,但也不願意陪這個糟老頭子在路邊討論此等大事,便招呼了一個記事來,命其將陳琳所寫的《討曹檄文》大聲朗讀了一遍。

不得不說,陳孔璋這筆桿子還真是老辣狠厲,據說這篇檄文傳到許都時,曹孟德正因爲頭風之疾臥牀不起,看過這篇檄文後,竟驚出一身冷汗,什麼頭痛感冒的全部治好了,可想而知其筆鋒所向有如刀斧。

此刻記事將這一千多字抑揚頓挫地讀了一遍後,顏良也不管眼前老叟有沒有聽明白,說道:“眼下朝中曹賊卑侮王室,敗法亂紀,誅殺賢良,發丘破棺,無惡不作,爲人神所共憤。吾今奉大將軍之命,挾三十萬百戰之師,以堂堂之陣,揚正正之旗,舉武揚威,匡扶社稷。故而明諭沿途百姓,望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義師?!?

顏良將官樣說辭說了一通後,把面色一肅,繼續說道:“若是有哪些不長眼的甘心從逆助紂爲虐,那本將倒也不介意順手就爲朝廷除去一二宵小,以儆效尤?!?

白髮老叟原本還在搖頭晃腦地聽記事朗誦陳孔璋的雄文,卻不料一直和顏悅色的顏良突然就把臉給板了起來,所說之話更是令人頭皮發麻,不由暗中琢磨自家兒子如今就在白馬城中爲吏,這算不算是從逆啊,若是算從逆,自己一家可如何是好。

顏良見面前老叟原本還十分從容淡定,但被自己最後這麼一嚇唬,便眼神飄忽面露驚惶之色,他頓時有所懷疑地問道:“老丈家中可是有誰人入爲曹賊幕中?”

老叟被這麼一問,頓時驚慌失措地分辨道:“不不不!小犬隻是見在縣中爲吏,絕無從逆之舉,絕無從逆之舉?!?

見著老叟只是兒子在縣中爲吏,顏良也不爲已甚,說道:“既在白馬縣中爲吏,那也是我大漢之臣,只要不黨從逆賊,違抗義師,便也算不得附逆之舉,老丈且放寬心?!?

老叟聽了顏良的話,心中稍稍放寬,只是仍舊不太放心,說道:“將軍明斷是非,草民自然是信得過的。只是……只是刀劍無眼,小犬見在白馬城中,若是兩軍交鋒時,有所……有所誤傷可怎麼得了?!?

老頭子其實更擔心的是,自家兒子在縣中爲吏,若是眼前的所謂義師前去攻打,多半是要被派去協守。而據稱這義師有三十萬之衆,小小白馬城怎麼抵擋得住,到時候城池攻破,算不算附逆還不是這義師說了算。

顏良聽了老頭的話,心道我就等著你這麼說呢,便問道:“令郎可曾有兄弟子息?”

“老朽膝下唯有小犬一人,倒有二孫?!?

“那老丈可修書一封,使佳孫送入城中,即可使老丈祖孫三代完聚。”

“這……。”

正好此時有一軍吏前來請示,顏良便一拱手道:“本將軍務繁忙,就不與老丈多盤桓了。還望老丈速速修書,然後使令孫隨我大軍一同前往白馬,以全老丈闔家忠孝之義?!?

“另外,我大軍過境,所需糧秣柴草等物還需沿途鄉里資供,此事事關緊要,若有不偕,只怕兵士心生怨望,還望老丈妥善安排。”

說完後,顏良立刻翻身上馬,絲毫不留給老叟開口的機會,只留下一個軍吏陪著神情惆悵的白髮老頭在風中凌亂。

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331章 間客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39章 杜令君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65章?謠言發酵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228章 大黃弩第409章 曲轅犁第56章 速追曹賊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529章 勸說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60章 劉皇伯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265章 鳳尾簪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9章 血肉泥沼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365章?謠言發酵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119章 辭行第31章 魔改鹿車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480章 分酒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27章 誘餌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75章 鳩佔鵲巢第43章 各顯身手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61章 三面夾攻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400章 逆推第82章 劉延獻策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564章 賀喜第490章 破門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581章 “刺”客?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269章 唱賣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67章 ****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595章 臘日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
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331章 間客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39章 杜令君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65章?謠言發酵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228章 大黃弩第409章 曲轅犁第56章 速追曹賊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529章 勸說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60章 劉皇伯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265章 鳳尾簪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9章 血肉泥沼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365章?謠言發酵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119章 辭行第31章 魔改鹿車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480章 分酒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27章 誘餌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75章 鳩佔鵲巢第43章 各顯身手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61章 三面夾攻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400章 逆推第82章 劉延獻策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564章 賀喜第490章 破門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581章 “刺”客?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269章 唱賣第570章 批發衣帶詔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67章 ****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595章 臘日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鸭山市| 武清区| 通辽市| 大邑县| 蓝田县| 长沙县| 白银市| 庆元县| 靖远县| 和田县| 东乌珠穆沁旗| 武宣县| 五家渠市| 定陶县| 陇西县| 承德市| 安阳市| 嵊州市| 兖州市| 杂多县| 平泉县| 稷山县| 满洲里市| 天门市| 固原市| 永靖县| 施甸县| 临夏县| 潼南县| 老河口市| 肥西县| 尼勒克县| 达州市| 莲花县| 玉环县| 班戈县| 清新县| 饶阳县| 平顶山市| 昭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