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4章 簞食壺漿居安思危

爲了掩護舟船走水路奇襲平丘,顏良自將了兩千人大張旗鼓渡過濟水,做出一番要攻打封丘的樣子,把封丘城中的守軍嚇得一驚一乍,連忙遣使往南邊的小黃、浚儀、陳留等地求援。

但顏良在渡過濟水後,卻沒有立刻往封丘去攻,反而沿著濟水散逸開來,遮絕住封丘北面濟水河岸,不讓封丘城裡的曹軍遊騎發現有大量舟船沿著濟水東進。

待到舟船全部行過後,這股疑兵才大搖大擺地重新回到濟水北側,沿著濟水去追趕前頭的隊伍。

雖然在前一天,顏良會同王脩、畢齊、張斐、隗冉、顏貯、仇升等人商議了大半天智取平丘的方略,但他畢竟不太放心,尤其是這是討逆營開拔後的第一場戰鬥,顯得尤爲重要。

他在虛晃一槍之後,立刻返回北岸馬不停蹄急行軍往平丘而去,路上倒是曾經收到仇升遣人來告知一切順利的消息,讓他稍稍安心,但仍舊沒有停下急速前進的步伐。

但當顏良來到平丘城外時,發現城中早已經變了天,把守城門的守衛已經換成了討逆營的將士,而城裡城外絲毫不見曾經戰鬥過的痕跡。

由於顏良來得十分迅速,城中的畢齊、仇升等人也剛剛纔得到消息,只來得及到城門處迎候。

而城中百姓也在官吏和大族的帶領之下,站在城內的道路兩旁,手中各自牽著豬羊,扛著米糧,端著瓜果,提著酒漿,很有一副簞食壺漿的味道。

見此情形,顏良終於大大吐出了一口濁氣,把始終懸著的心放了下去,總算是拿下了個開門紅。

畢齊、仇升與顏枚三人站在隊伍最前,而比顏良先到一步的隗冉、昌琦等人都很自覺地退後了一步,把這榮耀的一刻讓給了今天智取平丘的大功臣。

顏良此刻那是相當的高興,隔著老遠就笑道:“畢君、德升、伯舉,汝等幹得漂亮!”

畢齊謙道:“都是將軍籌劃之功,指揮得當,吾等只是依計施爲罷了。”

顏良擺擺手道:“此話大謬,此番籌劃本就是衆人之力,絕非我一人之功,且我遠在數十里外,又哪能指揮什麼,還須得仰仗汝等臨機應變,才能不動一刀一槍拿下平丘,汝等須是首功無疑!”

被顏良這麼一通誇獎,所有參與此事的人員全都與有榮焉,興高采烈地擁簇著顏良入城。

站在討逆營衆將身後的是陳正、徐聞等平丘縣吏,先頭徐聞來到縣寺後,陳正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勸說徐聞反正,畢齊、仇升見形勢已經盡在掌握,便也任由陳正發揮,能勸說成功那是更好,勸不了也無傷大雅。

陳正不僅觀察力細緻,口才也很是便給,一番因勢利導的說辭之下,本就沒多大主見的平丘尉徐聞就徹底服服帖帖。

縣丞、縣尉兩個流官主動投效之後,那些本地士族大家構成的掾吏們則更容易擺平,只需要告訴他們袁大將軍的屬下數千人已經來到平丘,一切以家族利益爲先的本地家族們毫不猶豫就表明了態度,沒有人會和明晃晃的暴力機器作對。

而且,與原先假裝的“守平丘令”前來時的待遇不一樣的是,得知討逆將軍顏良即將親臨平丘,那些個大族宗主紛紛親自出動,動員城中百姓帶上物資來到城門處歡迎犒軍。

陳正在人羣前頭,自然是聽見了畢齊和顏良的對答,他對於畢齊的馬屁那是相當不屑,但聽到顏良的回答後卻若有所思。

他本以爲顏良這等統兵大將即便談不上粗魯,也必然有些自矜,但面對畢齊的馬屁居然一概不受,將功勞全部安在了下屬身上,這胸襟氣度就大爲不凡。

正在胡思亂想間,顏良已經見著了排班列隊的城中官員百姓代表,他連忙翻身下馬,立刻在臉上堆出一片友善的微笑來。

陳正等人連忙迎前兩步,躬身道:“我等恭迎討逆將軍。”

顏良上前一一將他們扶起,然後正色道:“眼下朝中曹賊卑侮王室,敗法亂紀,誅殺賢良,發丘破棺,無惡不作,爲人神所共憤。幸得天下尚且有柱石之臣,感於社稷崩毀在即,欲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我冀青幽並四州奉大將軍之命,盡發三十萬百戰之師,以堂堂之陣,揚正正之旗,舉武揚威,匡扶社稷。如今大軍兵鋒已入司兗,克復許都計日可待,吾亦奉大將軍之命,率萬人偏師東巡兗州,撥亂反正,綏靖地方,但凡沿途郡縣願意反正者,皆善加對待,若仍冥頑不靈,附逆曹賊者,則一概夷滅。”

顏良這一套冠冕堂皇的話說出來,還是相當震撼人心,這些官員百姓們哪裡分辨得清誰忠誰奸,但聽說有三十萬大軍前來,那自然是忠得不能再忠了,尤其是這些兵都到了自己家門口,那更是大大的義師。

於是乎官員和本地世家大族們紛紛七嘴八舌應和著表著忠心,唯恐被當成附逆曹賊的冥頑不靈者給順手夷滅了。

顏良對這些世家大族的嘴臉早有預料,剛纔也是故意恫嚇他們一下,好讓他們乖乖地配合自己,莫要給自己添亂。

不過當快要越過面前人,走向夾道歡迎河北義師的百姓們時,仇升走到顏良身旁,指著陳正附耳說了兩句。

顏良的腳步沒有停下,只是隨口“噢?具體是如何情形?”

仇升便亦步亦趨跟在顏良邊上,把他們從濟水下船後的經歷一一說了,其中著重說了他觀察下縣丞陳正的表現。

待到全數聽完,他們也已經走到了縣寺門口,顏良原本以爲陳正不過是小有急智,但仇升越說下去顏良越是驚訝,能夠觀察到一些非同尋常的蛛絲馬跡,然後把這些線索全數結合到一塊兒猜測出事情的真相,並且能決能斷,遇事不怵,口才還便給,此人不一般吶!

顏良想著從沒聽說過有叫陳正的人物,難不成是潁川陳氏的子弟,便問道:“此人是哪裡人氏?可是高門子弟?”

仇升答道:“此人乃是交址南海郡人,想必非是什麼高門子弟。”

“南海郡?嘿,有點意思。”

雖然顏良對陳正的作爲有些興趣,但他現在可沒空去理會一個尚且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拿下入兗州後第一仗的他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急需處理。

在平丘縣寺中,顏良再度召開了軍議,討逆營的所有中階以上軍吏盡皆參會。

當所有人都到齊之後,顏良神情嚴肅地說道:“今日能夠不動一刀一槍拿下平丘,固然可喜。不過,這也意味著,我討逆營真正的艱險就要來臨了,還望列位好生警醒,莫要被眼前的勝利給矇蔽的雙目,以致於在以後行差踏錯,置自身、置大軍於危殆之中。”

此番孤軍深入兗州,是用偏師去攻擊曹軍防禦薄弱的郡縣,一著不慎很容易陷入曹軍的包圍之中。第一戰固然輕鬆拿下,但顏良絕不希望全營上下陷入盲目樂觀之中,而失去了危機意識,故而在軍議一開始,就給大家潑起了涼水。

可惜顏良的警醒之詞卻未必爲大家所接受,雖然張斐等老成持重的軍吏若有所思,但如昌琦這等魯莽之輩卻有些不以爲然,在他們看來兗州諸城都只有數百孱弱的郡縣兵,即便是正面強攻也是手到擒來,有何危險。

顏良將屬下們的神情都看在眼裡,見有人似不以爲然,便說道:“進武,你且將身後打探的消息說與大家聽聽。”

隗冉出列道:“封丘城內的曹軍斥候雖被我軍驅趕,但我軍撤回濟水北岸後,曹軍斥候復出來覘視,在我大軍往平丘東進後,也有小股曹軍遊騎渡河來探,雖被我軍遊騎擊退,但已然知悉我軍動向。另平丘城南碼頭對岸,也發現了零星曹軍探哨的蹤影,只是未敢渡河過來。”

“甚好,進武仍需多多留心敵情,若有餘裕,也可遣些人渡河查探,不使曹軍輕易探知我軍動向。”

“諾!”

“陳留太守夏侯淵非是庸人,看其在封丘的佈防便知,封丘守將雖不欲與我軍在城外糾纏,固守城池,然我軍退卻之後還能立刻遣人出城查探,亦是個不畏首畏尾之輩。”

“我料此刻我軍取平丘一事,已然被夏侯妙才知悉,以東郡、兗州之重,料其不會坐視我在其境內肆虐,則其必然要前來驅趕我等,屆時,或可有一番惡戰。”

顏良這番分析的本意是想要告訴手下的軍吏,大戰一觸即發,莫要輕忽,但“討死軍候”昌琦可不是個腦回路一般的傢伙,他立刻湊了出來道:“將軍,這回若是那什麼夏侯淵前來,定要派我出戰,今日我坐了半天船,人都坐暈了卻沒撈到仗打,卻也太是蝕本。”

要說濟水雖然不比黃河、長江的水流湍急,但對於不會水,並且有些暈船的昌琦來說還是有些爲難,這一個多時辰的船坐下來坐得他臉都白了。

顏良看了一眼這個魯莽的傢伙,說道:“屆時要渡河去戰,你也行麼?”

昌琦一聽說要渡河眉頭就擰了起來,但猶自不肯放棄道:“渡河便渡河,某也不在怕的。”

顏良不在理睬這個混不吝的傢伙,轉頭問道:“休武,縣中籍冊、庫房可曾收下清點過了?”

張斐答道:“回稟將軍,縣中已然將籍冊、庫房盡數移交給末將,末將正在安排人手清查盤點。”

“甚好,庫中錢糧可有寬裕?”

“平丘豐饒,錢糧都不缺,只是曹賊爲了備戰,多調兗州各縣糧秣往南儲存,去歲的陳糧已經全數運走,今年的新粟和新麥剛剛入庫,還來不及運走。”

如今正是七月末,六月份收割的麥子和七月份收割的粟米都剛剛晾曬完交了田稅,曹操在兗州收的田稅可不止是漢朝明文規定的三十稅一,經過各種名目的稅賦加上去後,普通老百姓的實際田稅已經達到了十稅二的程度。

就這個稅率還得是百姓們自己的田地,若是有些地方的軍屯,那更是十稅五六,只餘下勉強可夠來年播種的種子以及口糧。

這都是曹孟德這幾年連續轉戰多地給鬧的,大量的軍費壓力,不得不從民間大肆斂財維持。

也幸好顏良這一回前來兗州挑了個好時間,夏糧剛剛收穫,而曹操還來不及將這些糧食運走。

顏良心知袁曹雙方在官渡下還要再相持兩三個月,這仗遷延得越久,雙方糧草補給上的壓力就越大,袁紹的底子稍許好一些,可以從冀州大規模運糧到烏巢積儲,而底子稍差一些的曹操就更爲艱難。

而官渡之敗,也是敗在烏巢被燒,廣大將士得知糧草無繼,心中驚惶之下才導致軍心潰散,若是得知糧草無虞,怎麼也輪不到瞬間逆轉。

既然自己已經來到兗州攪渾這攤子死水,顏良就沒想過給誰留面子,他說道:“新粟新麥的味道甚好,咱們就不用給曹孟德留下了,全數運走吧!”

張斐問道:“可是要運去烏巢故市?”

“那卻不必!”

“那是要運去何處?”

顏良心說開什麼國際玩笑,運到烏巢好給曹操一把火一起燒了麼,有這個閒心,我不會自個兒留著吃喝?

顏良尋思翻開隨身攜帶的兗州地圖,看了一看平丘附近,頓時有了計較,說道:“此事還得仰賴畢府君多多協力。”

畢齊心道這運糧又關自己什麼事情,只無奈答道:“不知將軍有何吩咐?”

“平丘過濮水便是燕縣地界,再往北便是白馬,我欲將此處之糧運去燕縣、白馬,正需畢府君多加配合。”

畢齊一聽這是要運去東郡,雖然他也有些不太明白顏良爲什麼捨近求遠,但對於他可是大好事,不但自己可以離開顏良營中去東郡赴任,更可以帶上一批糧食,便面現喜色道:“可是要畢某親自押運糧秣北上?”

顏良自然看出了畢齊的小心思,不過他可沒打算這麼早就放畢齊離開,只說道:“區區押運小事,何勞畢府君親往,遣一小吏足矣,畢君可願修書一封,命燕縣、白馬縣中屬吏差遣一些騾馬役夫前來運糧?”

畢齊一聽不需要自己北上,頓時就有些泄氣,但還是老老實實答道:“此小事爾,畢某立刻就致書於彼,只是燕縣、白馬人口流失,恐怕派不了多少役夫前來。”

對於白馬、燕縣的情況,顏良也是心知肚明,白馬還好一些,曹操在遷走百姓的時候被自己追擊,被迫留下了大半,但燕縣至少被遷走了一半百姓。

不過,燕縣本也就是顏良的備選方案,他最爲屬意的還是白馬。

白馬地勢緊要,越過黃河就是黎陽,且白馬城中還有自己留下養傷的將士,縣中的吏員也多是自己通過劉延暗中安排,更有自己親自提拔的陳光暫守縣尉,是比較可靠的後方基地。

顏良又看了看地圖,看著如同釘子一般插在平丘與白馬中間的長垣城,斬釘截鐵地道:“爾等先前所議,攻取長垣之策,立刻便可以施行,三日之內,務必要拿下長垣。”

第518章 下基層第463章 帥醒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29章 勸說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344章 姐妹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384章 進山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39章 杜令君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549章 女間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561章 高邑侯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78章 踢毽子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16章 捋順毛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360章 劉皇伯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98章 朝廷來使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529章 勸說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358章 變故第490章 破門第9章 山崗軍議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86章 馳援文丑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
第518章 下基層第463章 帥醒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29章 勸說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344章 姐妹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384章 進山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39章 杜令君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549章 女間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561章 高邑侯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78章 踢毽子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16章 捋順毛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360章 劉皇伯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328章 暗通款曲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98章 朝廷來使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529章 勸說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60章 誰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第358章 變故第490章 破門第9章 山崗軍議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86章 馳援文丑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九台市| 元谋县| 榆中县| 监利县| 临洮县| 镇江市| 竹溪县| 偃师市| 锡林郭勒盟| 镇巴县| 额尔古纳市| 共和县| 东明县| 祥云县| 巴中市| 青龙| 黄陵县| 油尖旺区| 阳曲县| 峨边| 罗平县| 台东市| 德格县| 温宿县| 沧源| 宜君县| 潼关县| 绥阳县| 万载县| 桂平市| 成安县| 固原市| 青冈县| 深水埗区| 韶关市| 本溪市| 屏边| 慈利县| 望都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