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

廳內(nèi)說話之人的聲音顯得相當陌生,並不似張家哪位表兄,其中一個聲音顯得極爲沉穩(wěn),而另一個則略顯清亮。

小女孩的好奇心起,便悄悄走上前去,從擋板的縫隙間向內(nèi)窺看。

只見廳內(nèi)好似只圍坐了四人,其中二人他認得,敬陪末座的正是她姐夫張廣,坐在左邊的乃是表叔張斐,而右側的是一個三十餘歲面容清癯的中年人,而居於主座之人由於半揹著甄宓的方向,只能隱約看到一個側面。

那人頭戴一皮弁,身著一襲紫色便袍,左側腰間現(xiàn)出一截劍鞘,右側腰間則是一個虎頭鞶囊,內(nèi)裡歸入一截青綬。

男子的肩膀寬闊,將便袍撐得滿滿當當,從側後方看去只能看見臉頰旁打理整齊的鬚髯和半邊堅毅的面孔。

甄宓從小聰慧,從廳內(nèi)幾人的座次和服飾就猜到了另二人的身份。

那常山長史辛佐治也就罷了,但新任常山相討逆將軍顏立善可是近些時日被傳得神乎其神的人物,宓娘便屏息凝神待在原地,想要聽聽內(nèi)裡在說些什麼。

只聽辛毗問道:“明府在白馬和官渡,與曹孟德兩度交手,不知對其人是何看法。”

顏良答道:“曹賊能謀善斷,手下謀臣良將輩出,且能得士卒之力,實乃我河北之大敵也。”

辛毗又道:“噢?曹孟德竟如此了得?可明府不是在白馬大敗曹賊,還險些斬殺此僚?”

顏良慨然長嘆道:“吾只恨當日在瓦邑山下酸瀆水上未能力斬曹賊,不然曹軍失其首腦,大將軍定可一戰(zhàn)抵定中原,扶保天子,重整社稷,也不會有官渡之失矣!”

辛毗亦附和道:“憾甚!憾甚!幸得明府兵出兗州牽制側翼之敵,又得訊回援,才挽回一些局面。”

建下的戰(zhàn)功被辛毗,但顏良卻殊無得意之色,只嘆道:“卻又有何用,且不提南下討逆之事因而廢棄,光只想想那數(shù)萬折損的將士便令人神傷不已。”

一語既出,衆(zhòng)人俱都黯然。

而一板之隔的甄宓心道顏府君不但精於兵馬,想不到還存著一顆仁心,會爲戰(zhàn)死的將士神傷。

張斐看氣氛有些壓抑,便扯開話題道:“末將有一事相告將軍。”

顏良道:“此間並無外人,休武隨意說便是,毋須多禮。”

張斐道:“先前得了將軍的提點,我吩咐族中子弟尋那些相善的商賈輾轉打聽,其中有一兩家商賈曾路過房山,與那賊帥王當打過交道,雖然並不知曉其屯壁何處,但對於山腳下的道路倒悉數(shù)清楚。末將已經(jīng)得了彼之承諾,若大軍進剿,彼輩商賈願遣人指引道路。”

顏良點點頭道:“這商賈倒是個識相的,卻不知陳行之到靈壽是何狀況了。”

廳內(nèi)正說話間,突然樓閣之下傳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把廳外的甄宓嚇了一大跳,聽那腳步聲十分沉重,顯然不是留在樓下的婢女,心知又來了旁人,連忙轉到樓廳的另一側躲避。

果然,快步登上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正是顏良的短兵屯長牛大,轉入廳中躬身行禮道:“將軍,靈壽陳假候傳來消息,說是已經(jīng)查清賊人屯壁所在,可下手進剿了。”

顏良聽後大笑道:“哈哈哈,陳行之果然不負衆(zhòng)望,房山之賊可除也!”

甄宓聽見登樓之人進了樓廳,怕自己暴露行藏,便躡手躡腳地繞了半個圈往樓梯方向去,邊走還邊回望。

卻不料她剛剛走到樓梯口,卻與一人迎面撞上,卻原來是她留在樓下的婢女。

小婢女原本躲在避風處歇息,突然看到一個腰佩環(huán)刀的粗魯漢子跑到樓中,待她起身欲要阻攔時,牛大已經(jīng)蹬蹬蹬跑了上去,小婢女連忙跟在後頭登樓查看,因爲身體嬌小又穿了軟底鞋,那輕盈的足音竟沒被甄宓聽見。

“哎呀!”

兩人撞上之後齊聲發(fā)出驚呼,卻驚動了廳中之人,全數(shù)出來查看。

最先走出來的是牛大,他先前登樓時曾看到樓下有個小娘子,倒也不以爲意,只是覺得奇怪爲何一個變成了兩個。

而跟著走出來的是坐在最外側的張廣,他驚道:“宓娘,你爲何在此處?”

這時候顏良等人也都跟了出來,看到一個小丫鬟坐在樓梯口捂著腦袋,而一個妙齡少女則一手扶欄桿,一手按著腰肋之間,眉頭微蹙,顯然是剛纔撞得不輕。

甄宓見自己被發(fā)現(xiàn)了,大爲窘迫,面上升起兩團紅雲(yún),羞慚道:“姐……姐夫,我以爲樓上無人,故而上來賞玩。”

顏良一看對面那少女身材高挑,眉目如畫,那害羞帶怯的樣子簡直要了親命,而聽張廣喊她宓娘,少女答以姐夫,哪裡還不知道這就是甄姬。

顏良一看機會難得,連忙上前半步,故作關心地道:“兩位小娘子可曾傷著?要不要緊?”

說完也不待答覆,回頭吩咐牛大道:“還不快去拿幾個錦墊來。”

甄宓方忍痛回答不打緊,那牛大已經(jīng)跑進廳中,拿了墊在席上的軟墊交給顏良,顏良接過之後直接上前放在甄宓和小丫鬟的身旁,然後退後一步道:“我等正有緊急軍務要處置,就不妨礙小娘子在此處賞景了,告辭!”

按說顏良的這個舉動是顯得有些冒失,這年頭雖然不像後世某朝對女子約束得極其嚴厲,但還是講究男女授受不親。

雖然顏良並未冒失地去扶甄宓,但如此熱心地對一個別人家的女眷,也顯得有些殷勤過頭。

好在顏良遞上錦墊便退後告辭,顯得既關懷又不失禮數(shù),倒是挽回了些許形象。

一旁三人都把這一幕看在眼裡,辛毗眼神玩味,張斐一臉懵逼,張廣則略顯尷尬。

在昨晚上飲宴時,甄氏女相當突兀地隔牆獻曲,辛毗就覺得沒那麼簡單,以爲張家或者甄家有些想法,而在眼下看到甄宓又恰巧出現(xiàn)時,更是印證了他的猜測。

從顏良的表現(xiàn)來看,好似對甄氏女頗多垂青,而對於此二人若是能夠撮合在一起,辛毗甚至樂見其成。

這倒不是因爲辛毗不知道袁熙和甄家的事情,而是因爲辛評、辛毗兄弟都是站邊袁譚,支持袁大繼嗣袁紹的基業(yè)。

袁熙若是與中山甄氏聯(lián)姻,則其勢愈強,雖然眼下袁譚最大的對手是袁尚,不過顯然袁大和他的幕僚們並不樂意見到多一個有力的競爭者。

張斐跟隨顏良時間已久,若說以前的顏良粗直,現(xiàn)在漸漸變得精明,但顏良以前從未表現(xiàn)出特別好色的徵兆,更沒有過這番小意殷勤的舉動,故而把他給驚呆了。

張廣則是在昨夜回屋問過自家娘子,宓娘爲何會冒昧前去彈琴助興,甄道當時雖是把甄宓仰慕英雄這類場面話拿來搪塞,但張廣聽出自家娘子似是有些其他沒有說出的意思,而他心念娘子有孕在身不願多問,只想著聽之任之。

如今看宓娘又恰巧出現(xiàn),而顏府君看上去也異常熱心,怎不讓張廣覺得尷尬。

不管三人再怎麼想,都跟在顏良身後下了樓,張廣卻拖在末尾,向甄宓說道:“宓娘,要不要我喚人來?”

甄宓也有些呆呆的,只是搖搖頭說道:“無礙,歇息會便可。”

張廣點了點頭,便跟著下樓了。

直到腳步聲漸漸不可聞,甄宓才身子一軟,撐在闌桿上的手一鬆,坐倒在錦墊之上。

一旁的小丫鬟見狀也顧不得自己撞得頭暈眼花,急道:“宓娘子,宓娘子,你怎麼了?”

甄宓輕輕喘著氣,搖頭道:“不礙事。”

方纔顏良的大膽舉動,倒也把甄宓給驚著了,尤其是顏良半蹲下身放錦墊時與她靠得極近,那魁梧的身姿讓她感覺到一股極強的壓迫力。

待字閨中的少女哪裡有過這等經(jīng)驗,好在顏良只放下墊子就告辭離去,纔沒讓甄宓下意識往後退卻。

甄宓輕輕拍著胸脯,爲剛纔的場景而羞慚不已,心裡還想著方纔他遞來墊子,自己是不是應該道一聲謝,而剛纔自己吶吶不能言,是不是有所失禮。

小腦袋裡胡思亂想著,就坐在那錦墊上癡癡發(fā)呆,直到一陣北風吹過,讓人覺得身上一陣涼意,這才發(fā)覺在風中吹了半晌。

經(jīng)過剛纔那一出,宓娘也沒了賞景的心思,便站起身來,欲要與小丫鬟相攜著下樓。

這時候,樓閣下突然響起了密集的馬蹄聲,宓娘不禁扶闌而望,發(fā)現(xiàn)數(shù)騎健馬從張氏大門馳出,然後沿著大道直向北門而去。

爲首騎者頭戴皮弁,身著紫袍,那寬闊的背影方纔見過,宓娘目送騎者遠去不見,這才邁步下樓。

在下樓的時候,宓娘暗中回憶,自己怎麼好像就記住了那個背影,但卻想不起那人的臉,只記得那雙炯炯有神好像會把人看穿的眼睛。

且說顏良帶著張斐、辛毗來到城外營中擂鼓聚將,將靈壽之事與衆(zhòng)人說了。

根據(jù)陳正最新的回報,房山上的賊人約有千五百數(shù),只不過其中一大半是無甚戰(zhàn)力的老弱和挾裹的百姓,只有四五百悍匪。

只不過,賊人建在房山上的屯壁倒是挺險要,且上山的道路狹窄,標準的易守難攻。

按說原本這等一千多人的小股山賊,顏良不必親自出馬,但考慮到這是他來到常山之後,對黑山賊動的第一刀,所以謹慎起見,還是決定親自走一遭。

剛剛說清情況,早就憋得發(fā)慌的“討死軍候”首先站出來說道:“末將願帶本部人馬爲先鋒,爲將軍拿下房山。”

顏良看了一眼昌琦,心道這廝倒是個攻堅的好人選,不過脾性太糙,怕是一味硬來會損失不小,便有意爲難他道:“這登山仰攻,你可有經(jīng)驗?”

昌琦梗著脖子道:“倒是並無,不過這些時日沒少帶手下部衆(zhòng)上山演練。”

常山國內(nèi)多山,因著知曉日後要與山賊打交道,所以顏良吩咐各部曲可以拉到附近的山間去操演,習慣山地作戰(zhàn)。

昌琦閒來無事,每日裡便帶人出去,說是說練習,倒是野味打了不少回來。

顏良說道:“讓你去也不是不行,不過,你需得聽從號令,該進則進,該退則退,不得浪戰(zhàn)。”

“行行行,都依將軍。”昌琦一聽有戲,哪裡管那麼多條件,滿口子地答應下來。

雖然昌琦打硬仗是個好手,但這一回顏良卻沒把寶全壓在這貨身上。

在顏良到真定後,他放回家休假的士卒在各郡縣的負責人召集下漸漸集合,如今在真定駐地的士卒已經(jīng)有八九千人。

這八九千人裡,有一些昔日曾經(jīng)有過進山剿匪經(jīng)驗,還有些居住在山地地區(qū),慣走山路的。

顏良前些時候把這些人盡數(shù)抽調到一起,合共七八百人,交給了侄兒顏枚帶著針對訓練,自打顏枚帶著這批人進了真定以西的井陘山餘脈裡就一直沒出來,這一支人馬纔是他的殺手鐗。

顏良問道:“顏枚那小子如今在何處?”

張斐答道:“還在井陘山中。”

顏良道:“遣人去和他說一聲,讓他直接北上去靈壽,記得分散行軍,莫要打草驚蛇。”

“諾!”

“再傳令陳正,讓他提前預備好駐營的地點,需得隱蔽一些。”

“諾!”

“多備繩索,鐵鉤等物,以備不時之需。”

“諾!”

安排好了行軍事務,顏良又對辛毗道:“長史,我料房山之賊除去之後,國中其餘之處的黑山賊匪定會躁動不安,或會滋擾縣鄉(xiāng)。”

辛毗拱手道:“下吏回元氏後,自當督促各縣加強守禦。”

顏良卻道:“光靠縣卒,怕是不濟事。子騫,你且?guī)汕穗S長史去,依從長史調派,並代爲主持下元氏的募兵簡拔之事。”

仲棟自從跟隨顏良北上後,一直沒被委派什麼重要任務,如今被顏良點到,忙不迭道:“末將遵命。”

辛毗也道:“若有明府麾下強兵相助,南邊數(shù)縣定能保得平安。”

顏良擺擺手道:“我麾下之兵,俱爲常山之卒,何分彼此。倒是國中政務,有勞長史多多費心了。”

最後,顏良站起來對衆(zhòng)人道:“此番剿賊,乃是我軍來到常山後的第一仗,務必要打得果決,打得漂亮!”

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391章 劇本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593章 醫(yī)學分科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386章 虎尾寨第393章 龜甲陣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00章 寧城亂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270章 濟北戰(zhàn)事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258章 神射手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22章 樂極生悲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85章 藥莊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79章 馬城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284章 三字歌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15章 裝備優(yōu)勢第20章 帳中考量第317章 山地戰(zhàn)兵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486章 談判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98章 朝廷來使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yún)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82章 劉延獻策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552章 宅鬥第208章 刺客侯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430章 來戰(zhàn)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192章 莽一波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05章 探監(jiān)田元皓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
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391章 劇本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173章 克定鄄城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593章 醫(yī)學分科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386章 虎尾寨第393章 龜甲陣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00章 寧城亂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270章 濟北戰(zhàn)事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258章 神射手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22章 樂極生悲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78章 孝子畢軌第585章 藥莊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79章 馬城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284章 三字歌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515章 裝備優(yōu)勢第20章 帳中考量第317章 山地戰(zhàn)兵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486章 談判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98章 朝廷來使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yún)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53章 立效以報第247章 高瞻遠矚的顏將軍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82章 劉延獻策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552章 宅鬥第208章 刺客侯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430章 來戰(zhàn)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192章 莽一波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05章 探監(jiān)田元皓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隆县| 辉南县| 成安县| 修文县| 弋阳县| 大城县| 彰化县| 光山县| 嘉定区| 田林县| 古浪县| 大冶市| 仁布县| 时尚| 阜南县| 遵义县| 南投市| 门源| 灵宝市| 隆昌县| 明星| 图们市| 昭觉县| 佛冈县| 屯昌县| 廉江市| 渝北区| 宁夏| 车险| 吉林省| 肇源县| 固原市| 泾阳县| 遂溪县| 同江市| 高雄县| 惠东县| 肇源县| 民勤县| 资溪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