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0章 目標(biāo)鄄城

對於仲棟提出的條件,顏良初聽之下覺得很是意外,但細想之下又覺得很合理。

仲氏這等冠族最在乎的是名聲,他們在這個亂世護持著成陽這麼多年,不願在這個時候擔(dān)受名節(jié)有虧的污點。

但仲氏也不願意得罪死了袁紹,所以願意承擔(dān)大軍的糧秣供應(yīng),更派出族中精幹弟子供河北軍差遣,也即是交出了任子,這樣顏良也就不必擔(dān)心仲氏有什麼別樣心思。

此等世族,爲(wèi)了保全自身,犧牲些許旁人的利益向來是眼睛眨都不眨,便如同仲棟先前所言,顏良大可以去攻周邊的郡縣,而仲氏估計也很願意做帶路黨。

同時,爲(wèi)了保全宗族的利益,狠起心來,連族中的某些人也可以一起犧牲放棄。

更何況,雞蛋分開放,狡兔三窟也是這些大族的拿手絕活,豈不聞荀氏三傑荀諶、荀彧、荀攸分仕冀州、兗州、長安乎?

這仲棟,或許便是仲氏向袁大將軍獻上的投名狀。

顏良饒有意味地看著仲棟道:“此是莒君,亦或是鉅鹿府君的意思?”

仲棟斷然道:“此僅爲(wèi)我個人之意,與仲氏無關(guān)。”

“哈哈哈!既然只是你個人的意思,那又與我取成陽有何關(guān)礙?”

仲棟道:“將軍明鑑,若將軍去攻成陽,無非亦是爲(wèi)了獲得糧秣財貨,乃至於人手補充,而勢必要有所損傷。如今若將軍願意聽我一言,則可不費吹灰之力而得大量糧秣財貨,亦可得數(shù)百僮客以爲(wèi)助力。更爲(wèi)關(guān)鍵的是,顏、仲二家的情誼亦可長久相續(xù)。”

顏良倒也不是真?zhèn)€想和仲棟辯個清楚,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便是,他轉(zhuǎn)而關(guān)注起了現(xiàn)實的利益,問道:“既然你仲氏不願助大將軍討逆,那你又爲(wèi)何願意投附於我?”

“仲氏家大業(yè)大,不願輕下決斷,至於區(qū)區(qū)我,則更仰慕袁氏四世三公的高名與將軍屢戰(zhàn)屢勝的威風(fēng),故而願意率門下僮客隨同將軍征伐,還望將軍莫要嫌棄。”

“噢?你說你門下僮客足有數(shù)百?豈能有這麼多?莫非是誆我不成?”

“在下豈敢誆騙將軍,將軍可莫要小覷了在下,在仲氏各支中,在下的家業(yè)亦是首屈一指。”

“隨我從軍,可與家中安居耕讀大不相同,你可受得了顛簸勞苦,經(jīng)得住戰(zhàn)陣廝殺?”

“區(qū)區(qū)早年曾遊歷過中州各地,更曾親率僮客上城助守抵禦黃巾賊,想必不成問題。”

“沒曾想倒是個有擔(dān)待的,那你且與我說說,我下一步當(dāng)往何處去?”

對這個問題,仲棟好似早有預(yù)料,直言道:“將軍若要攪動兗州,莫如南下乘氏,若下乘氏,向西可擾濟陰郡治定陶,往東可襲兗州州治昌邑,定能使兗州各地人人自危。”

但顏良卻並不太想繼續(xù)南下,乘氏夾在定陶、昌邑中間,雖說是可以威脅到兩邊,但無疑也會陷入敵人的包夾之中,若是逼得曹操急了,調(diào)動兗州附近所有的力量來圍剿自己,那自己這支孤軍奇兵就堪憂了。

仲棟彷彿發(fā)現(xiàn)顏良意甚躊躇,又道:“將軍若不欲南下,則攻另一處亦可使曹司空深爲(wèi)痛恨。”

“噢?卻是何處?”

“鄄城。”

“鄄城?”

“正是,鄄城雖非名城要隘,據(jù)聞其地守將深受曹司空信重。”

“卻是誰人?”

“振威將軍東郡東阿人程仲德,其人麾下僅只數(shù)百兵,攻之不爲(wèi)難也。”

聽仲棟說是程昱,顏良一拍大腿道:“對!我怎把這廝給忘了。”

這程昱素來爲(wèi)曹操手下的重要謀主,更實際執(zhí)掌兗州北邊之事,若是能拿下這老小子,肯定能讓曹操痛上三分。

顏良拍了拍仲棟的肩膀道:“嘿,仲氏果然了得,竟然對周邊形勢瞭如指掌,你且說說,這兗州地界內(nèi)還有什麼於我有用的消息?”

“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此亦是在下在州郡中廣交友朋,偶爾通信聯(lián)絡(luò)方纔得知。”

對仲棟的謙辭,顏良卻是不信,只是也不說破,只道:“無妨,既然你欲要投入我麾下,便要用心爲(wèi)我贊劃一二。”

“那是自然,我聽說東邊大野澤畔的豪傑李氏,在鄉(xiāng)里間爲(wèi)曹司空籌措糧草甚是賣力。”

“李氏?哪個李氏?”

“山陽鉅野李氏,其族長李乾前些年助曹而據(jù)呂,爲(wèi)呂布所殺,李乾之子李整隨曹司空平定兗州,遷爲(wèi)青州刺史。惜乎李整早死,如今其宗族之人奉李整從弟李典爲(wèi)宗主,更析離狐、句陽爲(wèi)離狐郡,任離狐太守。”

“原來卻是李曼成,他運輸糧秣定然走昌邑、定陶一路,我卻暫時鞭長莫及,且容他再逍遙一時,遲早要收拾他。”

顏良雖然知道他耐不得李典如何,但狠話還是要說上幾句,表表態(tài)度,不至於讓仲棟給輕看了。

原本顏良只是把仲棟當(dāng)作了仲氏派來的任子,沒想到此人還有幾番膽識見地,便生了惜才之心,說道:“君且先回成陽,代我向鉅鹿府君、莒君致意,便說我謝過仲氏贈糧之情。”

仲棟躬身施禮道:“在下自當(dāng)爲(wèi)將軍轉(zhuǎn)達。”

“我麾下將士不能在此處久留,明日一早便要拔營,且知會你一聲。”

“在下明白,這便先行告退。”

此番來到成陽,雖然並沒能順利拿下成陽城,但與仲氏一番交道打下來還是收穫不小,顏良便沒想著再與仲氏爲(wèi)難。

甚至他告訴仲棟他明日一早便要離開,隱含的意思便是你若是願意依照先前之言帶人來投附於我,那別錯過時間,若是你心有猶豫,我也就走了,當(dāng)之前那段話沒發(fā)生過。

仲棟帶人走後,顏良便在濮水岸邊把仲氏送來的糧食菜蔬豬羊挑一些來烹了,欲要犒勞一下這兩天連續(xù)奔波的將士。

粟飯剛剛蒸熟、肉臛剛剛煮好,日頭尚未西沉,成陽方向卻又有人迤邐而來。

走在最前的依舊是仲棟,可與先前寬袍博帶的打扮不同,這回仲棟騎著一匹高壯的棗紅馬,著明黃色百獸紋胡服,腰挎朱漆鯊皮鞘的寶劍,身背雕花大弓,胡服之外還套著一層上好的皮甲。

仲棟拍馬來到營前,下馬向顏良躬身行禮道:“屬下見過將軍。”

顏良看著仲棟身後的一彪人馬,內(nèi)裡足有三四十騎和不下三百個步卒,每個人都或佩刀劍或背弓挾弩,雖然隊形不怎麼嚴(yán)整,但好歹也是一隊隊各有歸屬。

他原以爲(wèi)仲棟說能帶數(shù)百僮客來投只是誇張的說法,沒想到仲棟真的帶了三四百早早地趕了過來,而且看起來絕非是那些日常操持耒耜鋤頭的農(nóng)夫,可不是意外之喜麼。

顏良連忙上前幾步,扶起仲棟道:“仲君果是信人。”

“夫子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顏、仲二家皆是夫子傳人,我又豈可不守信約?”

“哈哈哈!好,仲君既然帶了這麼多人前來,那邊先暫時歸作一曲,便委屈仲君先任一曲之假候了,可乎?”

“但憑將軍安排。”

顏良見仲棟極爲(wèi)爽快,自然心中滿意,便與他相攜進入自己帳中,與帳內(nèi)其餘軍將一一見過。

由於顏良對仲棟十分客氣,帳內(nèi)隗冉、顏貯、仇升等人對仲棟也頗爲(wèi)熱絡(luò),雖然行軍途中不能飲酒,但以水代酒更是敬得仲棟肚皮滾圓。

先前不能確定仲棟是否真心投附,顏良自然不會流露出真實的想法,如今仲棟帶人早早來報道,他也不瞞著掖著,說道:“先前仲君言說北邊鄄城乃是曹賊手下謀臣程昱駐守,其守卒不過數(shù)百,我欲徑取之,諸君可有何良策?”

顏貯道:“可是東阿人程仲德?我聽聞其人於光和年間曾逆破黃巾,倒是有幾分能耐。”

“正是此人,此僚爲(wèi)曹賊屢屢出謀劃策,正是怙惡不悛之徒,當(dāng)爲(wèi)大將軍討破之。”

隗冉道:“若仲君所言不假,鄄城守卒不多,我部三千餘人驟然奔襲,定能打他個出其不意。”

顏良點點頭道:“我也正有此意。”

仇升道:“鄄城隨守卒不多,然程賊狡猾,要強攻亦是不易,末將願率人喬裝改扮,混入城中以爲(wèi)內(nèi)應(yīng)。”

顏良看仇升戰(zhàn)意頗堅,也覺得程昱此人詭計多端,必然不會和先前長垣、冤句等城一般防備粗疏,而自己轉(zhuǎn)戰(zhàn)多地後,也留了許多兵力守禦各地,手上可用之兵也不多,若是奇襲失敗多半要變成一場惡仗,那先期籌劃一下倒也是條好計。

想到混入城中,顏良便看向了仲棟,問道:“仲君覺得此計可行否?”

仲棟先是一禮,然後道:“如今末將身爲(wèi)將軍手下,將軍但呼末將之字子蹇可也。末將以爲(wèi)仇軍候之計大有可爲(wèi),鄄城、成陽兩地口音相近,若僞作入城商賈,鄄城守卒必不相疑,待將軍兵臨城下之際,驟然施襲奪取一門,則敵必自亂,可輕易取之。”

“甚好,既然子蹇亦贊同此計,那這如何僞作商賈入城之事,便要仰賴二位成陽人氏籌劃了,有爾等相助,何愁鄄城不破,程賊不擒!”

且說程昱程仲德今年剛好邁入花甲之年,算是在曹孟德手下一班謀臣武將中最爲(wèi)年長的那幾個。

程昱雖然年長,但出身小門小戶,在太平年代時只是縣中小吏,並不如意,反倒是世道大亂後才嶄露頭角。

當(dāng)年黃巾作亂時,東阿縣丞王度起兵相應(yīng),焚燒府庫,逼走了縣令。

但王度卻是個庸才,雖然趕走了縣令,自己卻不能在東阿立足,反倒退出城外五六裡處結(jié)營。

程昱偵知後,聯(lián)合縣人大族欲要鼓動逃出縣城的百姓重新奪回城池。

百姓卻畏懼黃巾並不願意遵從,程昱只得虛張聲勢,僞稱黃巾追來,然後帶著人下山避走,逃回了東阿縣城,並且找回了縣令共同守衛(wèi)城池。

那王度聞訊來攻,卻久攻不下,正要退走時,程昱召集了縣中勇者出城追擊,大敗王度,得以保全東阿一地。

然而在此番表現(xiàn)後,程昱仍然不能得到朝廷重用,程昱所幸就辭去所有辟命在家養(yǎng)望。

又過了幾年,河?xùn)|羣雄並起,當(dāng)時的兗州刺史劉岱徵辟程昱,程昱一看劉岱這廝不能成大事,便婉言推拒。

直到劉岱敗亡,曹操入主兗州,程昱一看曹操的口號,唯纔是舉不問出身,這便上了心,而曹操也果然徵辟程昱,程昱立刻便應(yīng)募登門。

程昱在呂布聯(lián)合陳宮謀奪兗州之事中,爲(wèi)曹操出力甚巨,不僅與荀彧一同定策,更親自出馬遊說範(fàn)縣令靳允等人共抗呂布,爲(wèi)曹操守住了一片根基之地。

在曹操呂布連年交戰(zhàn)不利時,曹操軍食不足,士卒疲敝,心灰意冷之下差點就答應(yīng)了袁紹的招徠,往鄴城去投奔袁紹,幸得程昱、荀彧等人力勸之下,方纔作罷。

可以說,若是沒有程昱,估計曹孟德不是敗在呂布手下,就是爲(wèi)袁紹所吞併,可見這老小兒端的是個人才。

袁曹紛爭初起時,程昱受命在鄄城駐守,當(dāng)時曹操覺得程昱手下士卒太少,欲要向鄄城增兵兩千。

程昱卻固辭曰:“袁紹擁十萬衆(zhòng),自以所向無前。今見昱兵少,必輕易不來攻。若益昱兵,過則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兩損其勢。原公無疑!”可以說是將袁紹的驕狂自大計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程昱也並非是一味樂觀,自從袁紹遣了偏師出兗州,進入陳留佔據(jù)了濟水北邊的城池後,程昱也感到了一絲絲危機感。

雖然他手下只有七百健卒,但也趁著袁紹主力南下,無力旁顧之時在郡縣中徵募戌卒,得兵千餘,時時訓(xùn)練之下,用以守衛(wèi)鄄城諒也足夠。

程仲德雖號多計善謀,然而平丘、長垣離開鄄城遠達兩三百里路,消息傳遞自然十分遲緩,而傳來的消息也語焉不詳,不能窺一斑而知全豹。

他雖然訝異於河北軍偏師如此能戰(zhàn),能大敗夏侯淵,但自從傳來曹操命朱靈、張繡二將北上協(xié)助夏侯淵圍剿顏良的消息後,程昱也稍稍心安。

程昱設(shè)身處地地想,自己若是在曹操身邊,也提不出比這個更佳的方案,想必衆(zhòng)將依令而行,定能遏阻河北軍派來兗州的偏師。

鄄城位置突前,在黃河南邊不遠,與東郡相鄰。

程昱雖然反覆強調(diào)督促城防,但自從年初袁曹大戰(zhàn)開始後,七八個月來鄄城始終並無戰(zhàn)事,久而久之,士卒們便也降低的警戒之心。

而此刻,顏良率兵突入濟陰的消息尚未傳遞到鄄城,程昱也並不清楚,已經(jīng)有人將他視作了砧板上的肉,欲要擡起刀斧狠狠砍來。

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yī)者第207章 思鄉(xiāng)少年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43章 血戰(zhàn)長垣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415章 招撫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51章 巧換戰(zhàn)俘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61章 三面夾攻第129章 月黑風(fēng)高第490章 破門第381章 最爲(wèi)爽快羅掌櫃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415章 招撫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270章 濟北戰(zhàn)事第129章 月黑風(fēng)高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07章 望爾俱爲(wèi)鯤鵬第19章 城下攻防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09章 當(dāng)廷問對第2章 死了又死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章 造化弄人第136章 我爲(wèi)刀俎,彼爲(wèi)魚肉第98章 朝廷來使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82章 加料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yún)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42章 誤中副車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373章 新儒學(xué)第378章 踢毽子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89章 老槐谷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573章 商隊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84章 軻比能第324章 敗兵衆(zhòng)像第2章 死了又死第2章 死了又死第17章 聲東擊西第581章 “刺”客?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50章 固辭東郡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206章 遊說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284章 三字歌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fā)跡史第50章 固辭東郡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321章 河邊血戰(zhàn)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365章?謠言發(fā)酵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544章 破虜障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598章 囑託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595章 臘日第320章 背水一戰(zhàn)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69章 張遼的抉擇
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yī)者第207章 思鄉(xiāng)少年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43章 血戰(zhàn)長垣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415章 招撫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51章 巧換戰(zhàn)俘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61章 三面夾攻第129章 月黑風(fēng)高第490章 破門第381章 最爲(wèi)爽快羅掌櫃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415章 招撫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270章 濟北戰(zhàn)事第129章 月黑風(fēng)高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07章 望爾俱爲(wèi)鯤鵬第19章 城下攻防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09章 當(dāng)廷問對第2章 死了又死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1章 造化弄人第136章 我爲(wèi)刀俎,彼爲(wèi)魚肉第98章 朝廷來使第94章 論功行賞第382章 加料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yún)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42章 誤中副車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373章 新儒學(xué)第378章 踢毽子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89章 老槐谷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573章 商隊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84章 軻比能第324章 敗兵衆(zhòng)像第2章 死了又死第2章 死了又死第17章 聲東擊西第581章 “刺”客?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50章 固辭東郡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535章 鮮于輔之死第206章 遊說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284章 三字歌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fā)跡史第50章 固辭東郡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321章 河邊血戰(zhàn)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365章?謠言發(fā)酵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544章 破虜障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588章 會觀星的顏良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598章 囑託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595章 臘日第320章 背水一戰(zhàn)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69章 張遼的抉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开阳县| 固始县| 靖宇县| 汾西县| 合山市| 桐梓县| 怀远县| 三都| 龙川县| 平乡县| 平果县| 东宁县| 宾川县| 商丘市| 绵竹市| 涿州市| 慈溪市| 广汉市| 昌都县| 磴口县| 嘉祥县| 铜川市| 安国市| 涞水县| 东阿县| 江西省| 江陵县| 郓城县| 镇江市| 陵水| 玉屏| 安顺市| 象山县| 财经| 元谋县| 商水县| 峨山| 万盛区| 石狮市|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