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

仲憲將托盤放置在堂內筵上,然後說道:“大父言其老邁昏聵,不便見客,然其尤憶昔年下曲陽孝廉君雅亮清介,博識經遠,與其雖爲君臣之份,實乃往年之交。斯聞孝廉君壽淺早夭,亦感悽入肝脾悲不自勝。然知孝廉君家有麟兒,今以閒暇所注《論語》二十卷相贈,乃望君子得而習之,以成青藍之美。”

顏良一聽這仲?雖然不肯出見,但顯然對自己大兄印象極佳,一言不合就要把自己注的書送給自家侄兒,那可是大好事啊!

“枚兒,還不趕緊拜謝仲府君。”

顏枚又避席跪伏在書卷之前拜了三拜,顏良猶自覺得不夠誠心,向仲球道:“仲君,鉅鹿府君雖不便見客,然吾侄受此大禮,若不當面致謝實乃不敬,還望引其至府君屋外,即隔牆拜謝可矣。”

仲球也沒想到自己父親要送出整卷所注論語,這論語乃是祖輩所傳,歷代先人註釋,雖然送出的是抄本之一,但亦是私家家學,可謂是十分重的禮物了。

而顏良的這份恭謹表現仲球也覺得十分滿意,遂道:“既然顏君有心,阿先便帶顏郎君去汝大父屋外拜謁一番。”

二人先後去了,顏良見如今場面氣氛十分融洽,便開口道:“在下此來,除了拜見故交之外,更有一事要與仲君相商。”

通過先前的拉交情,敘舊誼,仲球對顏良的感官大有提升,原來大家都是儒門後人,先父又與顏良之兄情誼深厚,且此人彬彬有禮,不似個粗蠻武夫,便也不怎麼排斥,答道:“顏君有何指教,但言無妨。”

“指教不敢,在下聽屬下言道,仲氏在成陽、在濟陰世爲冠族,澤被鄉里,四野稱賢,成陽之政,實出於仲氏,有諸?”

“仲氏家於成陽久矣,些許薄名俱是鄉梓褒讚,實不敢當。至於成陽之政,自出於朝廷命官,又與我仲氏何干吶?”

仲球這答話很有技巧,對於誇獎只說不敢當,但對於仲氏把控縣中政事卻是斷然否決。

但顏良卻並不爲他所迷惑,微微一笑道:“噢?那在下若奉大將軍之命,領兵進駐成陽,不知仲君又如何看待吶?”

仲球也沒想到話題急轉直下,一時間有些猝不及防,下意識地答道:“顏君真欲提兵臨城乎?”

“曹賊卑侮王室,敗法亂紀,誅殺賢良,發丘破棺,無惡不作,爲人神所共憤。今大將軍挾三十萬百戰之師,以堂堂之陣,揚正正之旗,舉武揚威,匡扶社稷。”

“自南下以來,河北雄師連戰連捷,克復許都拱衛天子已計日可待。在下亦奉命東出兗州,收復郡縣,明諭沿途百姓,昭曹賊之惡而彰大將軍之義。”

“昨日兵臨句陽,百姓簞食壺漿以迎,今日大軍已至城西二十里外,然我感念仲氏之賢名德聲,又有故舊之誼,故而不願貿然陳兵城下,先欲與仲氏相商,以求一妥善之法。”

“殊不知,仲君可願開城以迎義師入內?”

在顏良鼓動脣舌的當口,仲球已經緩過了勁來,當下義正言辭地答道:“城池歸屬乃是朝廷公器,豈能私相授受,若顏君要入成陽,自然要去問成陽縣令,仲某無可奉告?”

顏良繼續道:“在下聽聞,每當成陽危殆之時,仲氏皆發子弟僮客上城駐守,若我麾下將士臨城,亦也如此否?”

仲球道:“我仲氏族人盡皆是朝廷子民,若朝廷任官堅守此城,我仲氏自當爲其臂助。”

“若如此,便不怕刀劍無眼,傷亡難免麼?”

“爲國效命,不敢惜身。”

顏良見仲球有些油鹽不進的味道,便道:“難不成仲君以爲曹賊行事不爲悖逆乎?”

對於這個問題,仲球卻不願正面回答,他也聽聞曹操的所作所爲稱不上是純臣,但畢竟曹操如今實執朝廷權柄,佔據大義名分,仲氏是不願輕易表態的。

“仲某一鄉野鄙夫,對曹公所爲無能評判,然心中只知奉朝廷正朔,若朝廷有命,仲氏亦不敢不遵。”

顏良心道好傢伙,你也知道曹操爲人做事不咋地,但就是咬定了尊奉朝廷旨意,誰掌權聽誰的。

仲球這種想法也代表了大多數冠族相合,反正他們的底子放在那裡,任誰執政都會拉攏他們,何必提前站隊。

俗話說得好,不選擇就不會選錯,待到唯一的選項出來後,那怎麼選也就不會錯了。

顏良見此番來訪看來是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了,便也不願熱臉貼冷屁股,只待顏枚回來後就告辭離去,稍後提兵臨城,再來說道說道。

過不多時,顏枚在仲憲的陪同下回到堂中。

顏良見顏枚眼睛有些紅紅的,顯然是剛剛哭過,便問道:“長者可有耳提面命?”

“府君聞我往拜,便召我入內,與我言及阿父當年之事,更對我多加勉勵。”

“府君待汝父子甚厚,汝當銘記在心。”

“侄兒謹記在心,不敢或忘。府君還問及小子此番因何而來,小子如實答了。”

“噢?府君又有何見教?”

“府君言說天下紛亂久矣,無論是袁公也好,曹公也罷,但只願還宇內清平,使黔首安居樂業,便是大善之舉。”

“府君敦厚仁和,實乃我輩楷模。”

“府君還言,我大軍來此頗多靡費,若是糧秣不足,仲氏可代爲籌措,萬勿擾民。”

“噢?汝卻如何答的?”

“小子答曰我河北義師自南下以來,從無縱兵劫掠,但有兵卒私爲不法,亦有軍法處置,絕不行擾民之舉。”

顏良讚道:“甚好,答得妥帖。”

“府君亦讚我軍有古之義兵風範,並稱既然兵過成陽,無糧秣亦不可行,仲氏忝爲地主,自當盡力籌措供給。”

“噢?府君果然如此說?”

顏良話雖然是問的顏枚,但眼睛卻是看向仲球。

仲球也對自家老父的話有些不解,便看向帶顏枚去拜謁的仲憲。

仲憲見父親看來,忙大點其頭道:“大父的確說過此話。”

仲老太守的這番話一帶到,原本堂內稍顯緊張的氣氛便一下子和緩了下來。

顏良心想還是老太守會做人,若是願意幫著籌措糧秣,自己便也不好意思來奪成陽城。

仲球則想父親之意或是不願與河北軍交惡,莫非是看好袁大將軍將要逐曹司空而秉政。

父命不得不尊,仲球便道:“家君有命,我仲氏上下自然竭力而爲,顏君且先歸去,稍後我仲氏自會遣人送來糧秣供大軍取用。”

顏良起身拱手道:“既然老府君與仲君如此客氣,那在下也就敬謝不敏了。”

仲球對自家子侄道:“爾等代我送客。”

仲憲、仲棟等人送顏良出了門,仲球便匆匆入了內室去找他老父仲?請教。

在仲老太守的屋內,滿頭華髮但依然精神矍鑠的仲?對自家年過百半的兒子道:“袁公、曹公,我仲氏俱都惹不起,汝若今日以奉曹公之命而拒袁公,曹公未必知我仲氏之好,而異日一旦袁公得勢,必歸咎於仲氏。”

“那父親之意,是迎河北軍入城?”

“糊塗!我仲氏豈可擔此惡名乎?唯有與那顏氏好自相商,勸其過成陽而不入可也!”

被老父親當頭棒喝,仲球也意識到了先前自己對顏良說的話有些重了,幸好老父幫忙挽救,方纔不至於鬧得太僵,心中便有些汗顏。

仲球告辭老父出來,心想得藉著給河北軍輸糧的機會與顏良再商議商議。

這種事仲球本人自然不便出面,想著自己的長子仲憲不擅機變不足以成事,便只能叫來自家侄兒仲棟,與他細細囑託了一番,命他押解糧秣出城去找顏良。

且說顏良出城後,回到了城西二十里外的軍中,他既然得了仲氏的允諾,自然不便徑自提兵東進,便在濮水邊上紮下營盤等候消息。

好在仲氏亦沒讓顏良等太久,不過一個多時辰後,就有一支隊伍沿著官道緩緩西來,隊伍中有好多架車,上面堆滿了一袋袋糧食,除此之外,還驅趕著豬羊等活物。

顏良有意彰顯軍威,便在濮水河灘邊上將步騎展布開來,步騎列陣而待,黑壓壓數千人靜止不動,自有一股森然之氣,引得押解物資前來的成陽百姓心中惴惴不安。

負責押解物資來的仲棟望著數千軍容嚴整的河北步騎,心下亦不由暗暗讚歎。

仲棟三十開外的樣子,在當年世道還沒亂時去過雒陽見識過北軍五校,也見識過黃巾亂兵,見識過曹操手下的兗州兵,前幾年呂布的幷州兵來到成陽城下時,仲棟更親自帶著族中僮客上城助守。

他把這些年見識過的各個軍旅都與眼前的河北軍暗暗比較,發現若論軍容嚴整的程度俱都不如。

仲棟卻不知道眼前數千河北兵乃是顏良優中選優,反覆沙汰而留下的精兵,他心想河北軍果然名不虛傳,如是三十萬健卒盡皆如此,曹司空怕是也難以抵禦。

來到顏良面前時,仲棟便恭謹見禮道:“仲棟見過顏將軍,唯恐將軍久等,故而先押解一部分糧秣菜蔬豬羊前來,若是尚有不足,將軍儘管言說,我等當盡力籌措。”

顏良見仲棟說得客氣,也道:“仲君免禮,你我兩家交情不淺,此番受仲氏供輸已是承情,又豈能不知足乎!”

仲棟道:“在下有一言不知當不當問。”

“仲君但言無妨。”

“敢問將軍此來濟陰欲要何爲,下一步又有何打算?”

“我來濟陰自是爲了明諭沿途百姓,昭曹賊之惡而彰大將軍之義。”

“便只爲此?難道便不爲了攪擾兗州,使曹公後方不靖,新不自安麼?”

顏良一聽仲棟的說辭有趣,不似他伯父仲球那麼死板,便道:“此亦我之意也!”

仲棟微微一笑道:“既如此,將軍何必計較成陽一城一地?濟陰之廣,兗州之大,何處不可去得?”

顏良心道這傢伙倒是有趣,有些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意思,想要保著成陽卻把禍水東引,便答道:“那依仲君之意,我當往何處去?”

“南下乘氏,北上廩丘、鄄城,乃至於東進大野澤,入山陽郡亦無不可,將軍手下有此強軍,又何處去不得。”

顏良道:“成陽有仲氏,乘氏、廩丘、鄄城,乃至於其餘各地亦有冠族,若我過成陽而不入,豈知旁人不會仿而效之?”

“將軍先前過平丘、長垣、冤句、句陽等地,可曾遇著一姓與一城有若我仲氏之於成陽乎?”

“這倒不曾,然亦難保別處無有,且若我軍若逾成陽而走,後路豈不堪憂?”

仲棟心中思忖道若無利害打動,怕是難以說動顏良繞道,完不成伯父的囑咐,便道:“若將軍若肯逾城而走,我仲氏自然可保將軍後路安全,且若將軍還有何要求,儘可提來,我等盡力爲之。”

顏良心道這是來做買賣來了,不過討價還價的技巧就是始終不先表露自己的底價,他自然不會先回答,反問道:“噢?仲氏願以何等代價,說服我過成陽而不入?”

仲棟道:“似此等糧秣,我仲氏可倍而供之。”

顏良看了看仲棟帶來的物資,糧食估摸有兩三百石,豬羊各有十來頭,菜蔬兩車,亦不算少,翻倍來說更是可觀,但他還是搖搖頭道:“好叫仲君知曉,我軍中糧秣物資尚且寬裕。”

仲棟又道:“那我仲氏可奉上金百斤,錢五百萬。”

顏良一聽果然好大手筆,金百斤在時下行情可折近四百萬,加起來就是近千萬錢,這在當年可是可以捐一個千石縣令噹噹,不可不謂仲氏還是有些誠意,但顏良仍舊道:“我要那些死物又有何用?況且我軍中亦不缺賞賜的錢財。”

仲棟見錢糧都不能打動顏良的心意,思忖半晌後,彷彿下定了什麼決心般道:“若將軍願意繞城而走,在下願意親率門下僮客爲將軍備鞍牽馬。如此,將軍便不用擔心後路安危了。”

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22章 樂極生悲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79章 伶牙俐齒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65章 工師之子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94章 論功行賞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472章 豬隊友第365章?謠言發酵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82章 劉延獻策第119章 辭行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363章 官二代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435章 互狙第415章 招撫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23章 天津港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400章 逆推第132章 印與鑑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76章 興師問罪第339章 杜令君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74章 韓侯嶺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581章 “刺”客?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574章 韓侯嶺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95章 臘日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250章 解圍第365章?謠言發酵第377章 踏春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49章 做人難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
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22章 樂極生悲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79章 伶牙俐齒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65章 工師之子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94章 論功行賞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472章 豬隊友第365章?謠言發酵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82章 劉延獻策第119章 辭行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363章 官二代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435章 互狙第415章 招撫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23章 天津港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400章 逆推第132章 印與鑑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76章 興師問罪第339章 杜令君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574章 韓侯嶺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581章 “刺”客?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574章 韓侯嶺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95章 臘日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250章 解圍第365章?謠言發酵第377章 踏春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49章 做人難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潞西市| 临澧县| 潞西市| 孝感市| 商丘市| 高安市| 神池县| 弥渡县| 资阳市| 富锦市| 新乡市| 松原市| 南康市| 德庆县| 读书| 汨罗市| 林芝县| 东乡县| 两当县| 正镶白旗| 盐津县| 奎屯市| 南丰县| 凭祥市| 永仁县| 耿马| 江源县| 紫云| 新郑市| 临清市| 潼南县| 南华县| 房产| 准格尔旗| 阜阳市| 永平县| 屯昌县| 铜山县| 丰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