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2章 趙相陰夔

不知爲何,田豐對幫助顏良招募人才很是上心,不但陪著顏良親自上門說服崔琰,還另外推薦了好些個人才,其中有鉅鹿郡人時苗時德胄、趙國邯鄲人劉劭劉孔先、河間國人沐並沐德信等人,甚至還推薦了袁尚的親信鉅鹿郡人李孚李子憲。

顏良按圖索驥一個一個去拜訪,其中李孚婉拒了顏良的請求,時苗與劉劭都答應了顏良的招募。

但顏良遍尋鄴城中找不到沐並這個人,只得去問田豐。

不料田豐卻道:“吾嘗聞河間沐並,年少孤苦,然能秉守志介,爲人公果,不畏強禦,如今見在縣中爲吏,不欲英才埋沒,故而薦之於你?!?

顏良這才知道沐並如今還在河間國爲吏,對此也表示無語,說道:“倒是個人才,只是遠在河間,如之奈何?”

田豐卻十分爽快地拿過紙牘,揮毫寫就一封書信,說道:“汝遣人持此書去尋那沐並,料其必至?!?

田豐說得十分霸氣,不過也不無道理,畢竟人家資歷擺在那邊,加上顏良如今在冀州風頭無兩,多半能順利招募得來。

“如此,便謝過先生了?!?

顏良正欲告辭離去時,田豐卻道:“立善且慢走一步?!?

“先生還有何見教?”

田豐猶豫了半晌,才道:“吾子伯然,才識尚淺,立善可帶其去常山長長見識,歷練一番?!?

對於田豐的請求,顏良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高興,心想怪不得之前願意花大力氣幫忙,原來是要自己提攜他兒子,不過話又說回來,田豐定是看好自己,這纔將兒子託付予自己。

“若有田世兄同往,則又多一臂助也?!?

見顏良答應了此事,田豐喚來自己兒子,說道:“伯然,汝隨顏府君去常山,凡事多聽多看,有甚不明白處便多多請教,汝可知曉?”

田燦顯然事先得過消息,神情平和地道:“孩兒遵命,還請府君多多提點?!?

顏良回了半禮道:“田郎君不必客氣,日後還得多多仰仗?!?

從田豐宅邸辭別出來後,顏良不免小小得意了一下,心想田豐將兒子託付給自己,這日後若是有什麼事情需要田豐幫忙,那豈不是更好說話。

他又想到田燦隨自己去常山,那不妨再招攬一下沮授之子沮鵠,反正這倆老子和倆小子關係都不錯,打包一起帶走那是極好的。

不過當他來到沮授家中拜訪沮鵠,說明來意後,卻被沮鵠委婉拒絕了。

沮鵠倒並不是看不上常山國那旮旯,也不是不給顏良面子,而是他打算南下兗州,去護在父親沮授身邊。

前一次官渡時,沮授險些被俘的經歷可把沮鵠給嚇壞了,雖然沮授並不贊成沮鵠跟隨他南下,但沮鵠仍舊打算瞞著父親擅自行動。

對於沮鵠如此孝順的行爲,顏良還能說什麼,只能表示欽佩支持,並囑咐他萬事小心。

不過顏良也沒有空手而歸,沮鵠向顏良舉薦了他的族兄,故射身校尉沮儁之子沮輝沮景高。

五年前,當今天子劉協脫離了李傕郭汜的掌握東面而逃,李郭二人醒過神來感覺不對,便來追天子車駕,期間董承、楊定、楊奉等將率兵抵禦,沮儁時任射身校尉,護衛天子身側,被創墜馬而死。

在天子安全到達聞喜後,曹操前往迎駕,天子因而追贈沮儁爲弘農太守。

沮儁與沮授是族中平輩,沮鵠與沮輝雖然已經出了五服,但關係也不錯,沮鵠此刻婉拒了顏良,便推薦起了閒置在家的族兄。

顏良自是欣然允諾,讓沮鵠修書一封說明情況,由他帶去鉅鹿相請。

在鄴城忙活了兩三天,招攬了一些人手,安排好諸多應變,顏良終於啓程出發。

因著顏良目前風頭正健,前來祖道送行的人自不在少數,將鄴城北門外五里亭擠了個滿滿當當,逢紀、田豐、荀諶、辛評、陳琳、淳于瓊、審觀等人俱都來到,就連袁尚都派了親信李孚前來致意。

這一回顏良卻很低調,沒有多說什麼廢話,只是與衆人對飲一杯,說道:“如今黑山賊患未除,待他日賊患除盡,再與諸位歡飲不遲?!?

待到行得遠了,遠到送行的人都消失在道路盡頭,顏良只覺得心頭舒暢神清氣爽,連冬日裡的北風颳在身上都覺得清新喜人。

“牛大,隗冉那邊出發了麼?”

“回稟將軍,隗司馬在一個時辰前已經出發,如今應該走在我等前頭。”

“好!那我們加速前進,今天在邯鄲過夜。”

顏良並未去平陽城匯合自己手下的兵馬一同行動,而是選擇了分頭行動,反正從鄴城北上,勢必要經過樑期縣和邯鄲縣。

過了邯鄲之後,去常山最快的道路自然是一路北上,沿著趙國東邊的平原地帶,經過易陽、襄國、中丘,進入常山境內。

但顏良卻不打算這麼走,有道是富貴顯達後還當衣錦榮歸,雖然顏良原本就身位將軍手握重兵,不需要額外顯擺一下,但離家已久,自當回家看看。

且顏良還打算順道去鉅鹿廣平拜訪一下沮家,禮闢沮鵠的族兄沮輝同行。

所以顏良準備從邯鄲折向東北,從鉅鹿郡北上,然後從老家下曲陽往西進入常山國真定縣。

鄴城距離邯鄲不過八九十里路,一行人來到邯鄲時天色尚早,顏良去城外的校場,也就是暫時借用的臨時駐地探視了一番部伍,就入城去拜見趙國國相。

說起黑山很多人可能沒太大印象,但如果說起太行山大多數人便瞬間明白是這一方大山。

當然,在漢代還沒有太行山這個稱呼,而黑山也只是這綿綿大山中的一段。

趙國雖然也是冀州境內十分富庶的郡國,但與危機、鉅鹿等相比就相形見絀,原因是趙國地域比較小,且緊緊靠著大山,整個趙國的西半邊都是高聳的山脈,只有東邊一片平原從南向北分佈了邯鄲、易陽、襄國、中丘、柏人五個縣。

趙國西側的山脈被稱爲西山,雖然名字叫西山,但裡邊窩藏的黑山賊寇可不在少數,而趙國被山賊襲擾的次數也是僅次於常山國。

所以顏良欲要徹底解決黑山賊,勢必要與鄰近的趙國通力配合。

趙國國相是南陽人陰夔,此君出於四小侯之一的陰氏,乃是光武皇帝劉秀皇后陰麗華的後裔。

陰夔的資歷比較老,先時曾被袁大將軍表爲豫州刺史,那時候豫州在袁術、陶謙、劉備、曹操等各方勢力的爭奪中,陰夔當然不會去就任,就在冀州安安穩穩地待著。

後來,論資排輩,陰夔被表爲了趙國國相,此君飲宴高論是把能手,署理政事就稀鬆平常,更不要說剿滅匪患。

不過好在政務有手下官吏應對,而這兩年黑山賊也漸漸轉了性子,不再如蝗蟲一般搶一票就走,而是換作了更爲輕巧的方法。

這兩年來,陰夔這個趙國國相倒也做得四平八穩,每日裡置酒高會好不安逸。

見到顏良這個近來極爲惹眼的人物到來,陰府君自然是大設酒宴盛情款待。

席間陰夔與手下掾屬挑著些顏良的得勝戰績一一詢問,討好的樣子極爲明顯。

而顏良也隨著他們的話頭漫無目的地瞎扯淡,直到酒過三巡,方纔正色道:“如今明公囑我剿滅黑山賊寇,而趙國境內多受黑山肆虐,不知陰府君有何見教?”

陰夔自然是知道顏良的任命,他原本想著剿匪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就任由顏良去做,隨他勝也好敗也罷,與自己都沒多大關礙,但不料顏良直接就問起此事,讓他好不尷尬。

思忖半晌,陰夔才道:“不瞞顏府君,趙國兵力疲弱,而近些年來黑山匪患已是不如往昔劇烈,故而趙國倒是有心剿匪,只是力有不逮,徒呼奈何!”

顏良算是聽出來了,這老傢伙是屬鴕鳥的,雖然知道黑山賊有威脅,但威脅還沒到眼前,且把頭蒙起來視而不見。

顏良決定嚇一嚇他,說道:“顏某查閱籍冊,發現賊患每多於冬、春之際,自是因爲隆冬臘月,得食不易,便下山掠搶度日。眼下正值初冬,天氣將寒,府君豈無備乎?”

陰夔想了一想,還真是這麼個狀況,不由略顯緊張地道:“若賊人前來,各縣自當閉門固守,料賊寇亦不能奈何堅城?!?

顏良笑道:“府君所言極是,賊寇自然奈何不得堅城,可鄉里百姓卻無堅城託庇,卻怎生是好?”

其實黑山賊在這片大山裡出沒了近十年,若是純靠搶掠,這片地方早就被殺得渺無人煙了,靠近大山邊的鄉里村寨多半都會給自己地盤上的黑山賊納一份貢,以求得庇護。

雖然這樣做日子苦了些,又要繳納賦稅,又要交保護費,可至少能過上相對安生的日子,苦也就苦一些,咬咬牙對付過去。

對於鄉里間的行爲,地方官吏大都知曉,但都睜隻眼閉隻眼,沒人會以通匪之罪找事情。

地方官吏既沒辦法剿滅匪患,也不願多此一舉,反正賦稅收得上來,也就得過且過。

但陰夔這一國國相平日裡對這等雞毛蒜皮的事情可從來不會過問,被顏良這麼一說,倒是有些不知如何應對,吶吶道:“這……這卻如何是好?”

顏良卻並不直接回答,轉而問道:“陰府君觀我麾下健兒可還雄壯?”

邯鄲校場在城外不遠處,當顏良的兵馬入駐校場時,陰夔也站在城頭遙遙觀望,對討逆營的軍姿自然印象深刻。

陰夔答道:“將軍麾下精銳自是不同凡響,堪稱天下強軍。”

顏良道:“我麾下將士戰黃巾,滅公孫,敗曹操,連下兗州十餘城,無往而不克,陰府君以爲,區區黑山賊匪,可是我麾下健兒的對手?”

顏良的話不吹不黑,基本都是事實,陰夔自然不能不承認,想了一想道:“黑山賊匪當不是將軍對手?!?

顏良身體前傾,加重語氣道:“待我入主常山之後,常山境內黑山賊勢必冰融雪消,而賊匪在常山吃了虧,陰府君以爲彼輩會到哪裡謀得過冬之食?”

顏良的這番鋪墊再明顯不過,整個冀州鬧賊患最重的便是常山、趙國和中山,若是黑山賊在常山討不了好,那勢必會到趙國和中山找補回來。

陰夔被這個想法嚇得心頭直跳,額頭見汗,說心神不定地問道:“那我趙國當如何處之?”

顏良卻並不答話,只擡眼打量了一眼四周,輕飄飄道:“府君莫慌,這不是顏某專程來與府君相商,如何共同應對麼?呵呵!”

陰夔見顏良的眼色也若有所覺,便壓下了好奇的念頭,只是笑著與顏良喝著美酒,說著沒營養的話。

飲宴結束後,陰夔極力相邀顏良留在趙國相府駐歇,顏良便也順水推舟地應承了下來。

入夜之後,陰夔便迫不及待地邀請顏良去他內室密談。

顏良見陰夔雖能力有限,但察言觀色的功夫還是不錯的,便帶著張斐與仇升應邀拜訪。

坐定之後,陰夔便道:“飲宴之時,我觀將軍似有未盡之意,如今別無外人,還請將軍暢所欲言可也?!?

顏良見陰夔如此直接,便也不虛套,直接說道:“如今明公有令,剿滅黑山賊匪之事勢在必行,即便再過艱險,我輩亦當勉力爲之,不可懈怠?!?

陰夔也附和道:“這是當然,黑山賊爲禍多年,若是力所能及,豈容彼輩囂狂。”

顏良說道:“在下到國之後,自當秣兵歷馬,將黑山賊匪伸向常山國內的爪牙盡數砍斷,使其只能龜縮於茫茫大山之中。我料其不得補給,一個冬天之內,便是餓也能餓死不少,若此策可以堅持個一年半載的話,則破賊可期也!”

陰夔讚道:“將軍之策高妙,不過我趙國之內卻是兵馬不足,無法效仿,如之奈何?”

顏良說道:“兵力不足,陰府君便不能募麼?”

陰夔嘆了口氣道:“哎~!前時明公率兵南下,調集了衆多人手糧秣,如今趙國府庫之內也不寬裕,怕是沒有多餘的錢糧募兵??!”

顏良心說還是錢糧的問題,便向張斐使了個眼色,張斐會意,端起幾卷籍冊交給陰夔。

陰夔略顯莫名地接過籍冊,問道:“此是何意?”

顏良笑道:“陰府君不妨先閱覽一番,再作計較?!?

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78章 孝子畢軌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489章 狂熱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42章 誤中副車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365章?謠言發酵第275章 六禮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92章 君子沮授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90章 獻俘賣乖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567章 ****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500章 寧城亂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87章 險死還生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437章 衝車第552章 宅鬥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83章 團結陣線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358章 變故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84章 進山第56章 速追曹賊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87章 險死還生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431章 合兵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595章 臘日第215章 催婚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
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78章 孝子畢軌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489章 狂熱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42章 誤中副車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345章 爲天地立心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365章?謠言發酵第275章 六禮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92章 君子沮授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90章 獻俘賣乖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567章 ****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500章 寧城亂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87章 險死還生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437章 衝車第552章 宅鬥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83章 團結陣線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358章 變故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84章 進山第56章 速追曹賊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87章 險死還生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431章 合兵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188章 兵敗如山倒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595章 臘日第215章 催婚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新郑市| 古田县| 卢湾区| 唐山市| 诸城市| 广西| 松溪县| 湄潭县| 西丰县| 日喀则市| 黄石市| 临漳县| 阳春市| 门头沟区| 通州市| 北海市| 教育| 兰溪市| 湄潭县| 渭南市| 陇南市| 彝良县| 澜沧| 兴宁市| 西林县| 河东区| 博野县| 镇原县| 斗六市| 萨迦县| 酒泉市| 腾冲县| 禹州市| 漳州市| 乌拉特中旗| 鱼台县| 连江县| 铁岭市| 普陀区|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