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

散朝之後,小皇帝劉協在衆內侍的前呼後擁下返回寢宮。

說是寢宮,實際上也只是大一些的屋舍罷了。

因爲雒陽被西涼賊縱火焚燬,天子不得不在曹操的建議下暫都許縣。

如今雒京的重建工程仍在繼續,因爲經費原因進度緩慢,建成之期遙遙無期。

在朝堂上,以及在路上,劉協基本上很少說話,表情嚴肅,顯現出與他這個年紀不相稱的成熟。

不過當他回到寢宮後卻不再維持著那份嚴肅表情,整個人放鬆了下來,如釋重負。

皇后伏壽迎出來道:“縣官,下朝啦?”

劉協與伏壽也算是患難夫妻,二人一起從長安艱辛跋涉逃離西涼賊的控制,回到雒陽,沒曾想是剛出虎口又入狼窩。

長時間的苦難,讓二人之間的感情比平常的帝后要更好。

劉協道:“嗯,又當了一天傀儡木偶。”

伏壽道:“縣官不必在意,如今縣官年紀還小,理政經驗不足,待縣官再大一些,朝廷大臣們會更看重縣官的意見。”

劉協壓低聲音道:“還小?我都二十一了,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加冠一年多,哪裡小了。分明是有些權臣不把我放在眼裡,著實可恨!”

伏壽忙向屋外張望,發現只有幾個跟隨多年值得信任的侍者侍女在才稍稍寬心。

“縣官莫要置氣了,此話在心裡想想便罷,還是不要說出來爲好。”

劉協毫無形象地箕坐在牀榻邊沿道:“哎……!不消你說我也知曉。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楊奉,這些人一個個地都不把我放在眼裡,原以爲曹操是個忠臣,哪想到貌似忠悃實則大奸似忠。”

伏壽來到劉協身旁,輕輕爲他撫背道:“縣官,莫要再說了,讓那奸賊的人聽去就不好了。”

劉協怒道:“難不成這奸賊還敢害我不成?!”

就在去年,因爲董承謀誅曹操之事牽連,曹操索求董承之女董貴人殺之。

當時董貴人已經懷有身孕,劉協多次派人求情但曹操不爲所動,終於誅殺董貴人。

連自己宮中的女人都保不住,這讓劉協深受打擊,內心愈發忌恨曹操。

皇后伏壽與董貴人關係很一般,但卻不是因爲董貴人之故,而是因爲她的父親董承。

昔日皇帝尋機離開長安東歸,李傕、郭汜察覺不對後派兵追擊,擊敗天子的護衛兵馬。

皇帝趁夜渡河,條件簡陋,六宮皆步行出營。

當時皇后手持縑布數匹,董承指使符節令孫徽以兵刃脅迫搶奪。

皇后的侍者上前阻攔,孫徽竟然出手殺害侍者,侍者的血濺到皇后的衣服上。

雖然皇后至今也沒搞懂董承爲何行此冒犯之舉,但哪裡會與董承之女友愛。

不過董貴人從行宮中被捕拿殺害,仍是讓伏皇后物傷其類,深感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平日裡多有勸慰皇帝隱忍。

安慰了皇帝一番後,伏壽也不願就這個話題多談,便引開話題問道:“縣官,今日朝堂上可有什麼大事發生?”

劉協道:“確有一事甚是稀奇,是衆臣議論大將軍明發表章之事。”

伏壽問道:“此事不是已經議了幾天,並無結果麼?”

劉協道:“我原以爲今日也是如此,不想董昭提出要應大將軍之請,封拜顏良,令我大爲訝異?”

伏壽疑惑道:“董昭?此人不是投靠了曹操麼?爲何竟會爲袁紹說話。”

劉協道:“我也不知,且董昭所提對顏良封拜之事極爲隆重,不僅封其爲高邑侯,還拜度遼將軍,領常山相,都督幽、並二州沿邊諸郡軍事。”

伏壽張口結舌道:“啊?如此隆遇?此議通過了?曹操也答應了?”

劉協道:“是啊!前幾日衆議不決,今日竟衆口一詞,曹操也並不反對,定是他暗中授意。我就納悶了,先前車府令不是對我言,顏良曾在兗州、在官渡屢屢擊退過曹操,令曹操功虧一簣麼?爲何此次卻要如此厚賞顏良?”

皇帝所言的車府令是屯騎校尉伏完之子,皇后的長兄伏德。

伏德在皇帝東返時任中宮僕,都許後拜議郎,封爲列侯,遷車府令,主管天子乘輿諸車,是皇帝御用車輛總管。

劉協居於深宮,除了朝堂議事外,幾乎不知外界消息。

伏德作爲天子近臣,時常把外界的消息稟告給天子知曉。

官渡之戰的消息,雖然曹操一系的臣僚對其中一些敗事三緘其口,但仍被有心人在暗中流傳。

伏德知曉天子忌恨曹操,頗是投其所好,把聽來的傳言告訴了天子,所以天子竟然知曉顏良的名字。

伏壽一介婦人,雖然耳濡目染對權勢鬥爭有所體悟,但對這種太過複雜的朝堂之事也不甚了了,答道:“妾亦不解,不若召兄長來垂詢一二?”

皇帝聽從了皇后的建議,召來車府令伏德詢問。

伏德雖然秩祿不高,但作爲內朝之臣也有份列席朝會,當時就把衆臣的反應盡收眼底。

他畢竟見多識廣,政治經驗要比帝后二人豐富得多,說道:“啓稟陛下,臣以爲司空故意賜高邑侯高官顯爵,乃是欲使其受大將軍所忌,若河北上下疑心,則不成司空之患也。”

劉協恍然大悟道:“你是說封賞顏良,會令袁紹猜忌?”

伏德道:“高邑侯連連建功,在河北獨樹一幟,不遭人忌也難,司空此舉乃推波助瀾之計也!想大將軍的奏章之中,亦有提及幽州刺史袁熙、騎都尉牽招等人,然董魏郡卻提都不提,但言封賞高邑侯,其用意昭然若揭。”

劉協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這顏良能屢敗曹操,看來是個有本事的,卻不知其心意如何,是否忠於漢室?”

伏德心知小皇帝動了招攬心思,雖然他也不認得顏良,不知此人究竟如何,但仍是順著皇帝的心意道:“其人除黑山之患,平幽州之亂,當爲大漢忠臣無疑。”

劉協嘆道:“只可惜如此忠臣良將,朕竟不能得見,不能爲用乎!”

伏德勸慰道:“陛下切勿憂心,有此忠臣良將在外,朝堂上的奸臣方纔不至於太過肆意妄爲。”

劉協又嘆道:“也只能寄望於此了,伏卿,你以爲,朕可有辦法拉攏顏良?”

伏德聞言一警,問道:“高邑侯遠在河北,陛下意欲何爲?”

劉協道:“朕又能何爲,不過是盼著忠臣良將可以到許都勤王,除去朝中奸佞,助朕重掌大權罷了。”

伏德道:“此事終究太過難爲,想那劉皇叔倒是屢屢起事,但卻均爲司空平滅,日前更從汝南被趕去了荊州。”

劉協傷感道:“朕亦知之,亦知之……”

伏德見劉協神情悲愴,似有哀聲,不免感慨道:“臣有一計,或能讓陛下與高邑侯說上話。”

劉協立刻來了興致,問道:“伏卿有何計策,快快說來。”

伏德道:“此番既要拜顏立善爲高邑侯,必遣大鴻臚屬吏前往宣詔,大鴻臚段忠明一路衛護陛下東返,素有忠悃之名,陛下不妨召大鴻臚秘議一番,令其遣親信之人前去,或能傳話與高邑侯。”

劉協拊掌道:“妙也!我怎沒想到!”

伏德又道:“臣聞昔日護駕東返的尚書郭溥,如今在中山爲相,中山又與常山比鄰,或亦可聯絡一二。”

劉協道:“是郭尚書麼?朕記得他,亦是漢室忠臣也!朕這就要召見大鴻臚,著他安排此事。”

伏德道:“陛下切莫心急,今日方召見了臣,若立即召見宗正,恐引人注目,反爲不美。”

劉協咬著牙齒道:“朕乃天下之主,不意也如此掣肘,朕心實恨!”

雖然劉協心中大恨,但仍是聽從了伏德的勸告,第二天才以詢問封拜諸侯事務爲名,召了大鴻臚段煨入見。

“臣大鴻臚煨,拜見陛下!”

段煨字忠明,乃是涼州武威郡姑臧人,“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的同族兄弟,與賈詡、張繡等人都是同鄉。

他最初也是董卓手下部將,但與李傕郭汜等人的殘暴不仁大相徑庭,奉命屯兵華陰時非但不擄掠鄉里,還廣興農業,安政撫民,深受百姓愛戴。

興平二年,李傕與郭汜窩裡反,長安喧囂不寧,天子始籌劃東返。

當天子車駕來到華陰時,段煨毫不猶豫地就帶上糧秣前往迎候,欲使天子駐蹕營中。

不過當時的護衛天子的後將軍涼州人楊定曾與段煨有宿怨,段煨迎接天子的時候不敢下馬靠近,只遙遙在馬上作揖。

楊定便伺機聯合始終種輯等人進讒言,誣陷段煨欲謀反。

劉協一開始是不信的,太尉楊彪等人也以性命擔保。

不過楊定拉攏了董承一起造謠說郭汜的兵馬入了段煨的營中,天子這纔將信將疑宿於道南。

之後楊定更引兵攻打段煨營壘,只是攻打了十餘天不克。

段煨在防守楊定進攻的同時,卻不曾停止供輸糧秣給天子和百官,很是博得了衆人的稱讚。

天子都許後,想起昔日被李傕郭汜欺辱,意欲征討,而曹操也有意如此,便派謁者裴茂都督段煨與關中諸將前往討伐李傕。

事成之後,段煨被任命爲安南將軍,封闅鄉侯,其後又調爲鎮遠將軍,領北地太守,遷大鴻臚光祿大夫。

雖然段煨與董承、種輯等人同爲衛護天子東返的功臣,但他與董承、種輯等人不和,並未參與他們謀誅曹操之事。

然而曹操對這些天子舊臣仍不放心,明面上召他入朝爲九卿,實際上並無多少實權。

天子拉著段煨的手道:“段公,如今朝堂之上不乏奸佞之臣,幸有段公等忠勤之臣值得朕信賴啊!”

段煨聞言一驚,立刻答道:“老臣年邁昏聵,早已不堪大用,有司空、尚書令等重臣賢才在朝,陛下毋慮也!”

他一邊說,一邊還用眼角餘光向四周打量,想要看看周圍都有些誰人在。

近些年來,如楊彪、董承、種輯、王子服、吳子蘭等反對曹操的大臣被一一罷黜、誅殺,使得人人自危,段煨也不能例外。

他來到朝堂中後,也學他的老朋友賈詡一般謹言慎行,輕易不發表意見,反正大鴻臚本就沒多少事情要管,他更是索性都丟給屬吏去做,提前過起了退休生活。

段煨雖見屋內只有兩個侍者,但也不敢大意,言語之中滴水不漏,絕對不願留下把柄。

皇帝劉協倒也是個玲瓏剔透之人,察覺到了段煨語氣有異,又看到了他的目光遊移,便朝內侍揮手道:“汝等暫且退下,不得召見不可入內。”

待內侍退出後,劉協說道:“段公,如今並無旁人,你我當說些體己話。”

段煨心想還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自己終究還是躲不過麼?

“陛下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便是,臣下自當依從。”

劉協道:“朕就知道段公忠悃爲國,必不似曹賊大奸似忠,肆意妄爲。”

段煨忙道:“陛下,曹司空親信故吏遍及朝堂、地方,未可輕動也,還望陛下暫時隱忍,切莫操切。”

劉協嘆道:“此事朕故知之,董、種等人例子在前,朕又如之奈何?”

段煨實在不願在此等話題上多談,岔開話題道:“那陛下召臣前來所爲何事?”

劉協道:“倒也並沒有什麼,只是問一下顏良封侯之事。”

段煨問道:“哦?此事昨天在朝堂不是已經議定妥當了麼?難道陛下還有什麼其他旨意?”

劉協道:“段公對顏良此人如何看?”

段煨小心翼翼地斟酌用詞道:“乃世之名將,國之干城!”

劉協問道:“朕聞顏良屢屢擊敗曹操,遂爲曹操所忌。”

段煨隱約猜出了皇帝的想法,但卻只是閉口不言。

劉協繼續道:“此次封高邑侯之事,大鴻臚會否使行人宣詔?”

段煨道:“依制當有。”

劉協道:“那可否安排一親信臣屬,爲朕向高邑侯帶幾句話?”

段煨實不忍拒絕皇帝,便道:“此事臣可代爲安排,不過陛下可千萬莫要再留下什麼把柄,以免後患啊!”

劉協點點頭,說道:“段公思慮縝密,我自不會留下字據,段公只需將此物交給高邑侯,並代朕囑託:

若有機會,入朝除奸!”

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284章 三字歌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268章 教導營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573章 商隊第5章 曲意逢迎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490章 破門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20章 帳中考量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74章 計點戰果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391章 劇本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215章 催婚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567章 ****第83章 團結陣線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581章 “刺”客?第518章 下基層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482章 一鍋端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72章 再度對決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173章 克定鄄城
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284章 三字歌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268章 教導營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573章 商隊第5章 曲意逢迎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490章 破門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20章 帳中考量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74章 計點戰果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391章 劇本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2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109章 當廷問對第215章 催婚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567章 ****第83章 團結陣線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581章 “刺”客?第518章 下基層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482章 一鍋端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83章 河岸大亂鬥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72章 再度對決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173章 克定鄄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延边| 长春市| 关岭| 江西省| 塘沽区| 舒城县| 宾川县| 阿勒泰市| 唐河县| 吴堡县| 延边| 潼关县| 徐水县| 松原市| 沁源县| 通辽市| 汉沽区| 荔波县| 新郑市| 荆门市| 寿光市| 永嘉县| 龙井市| 策勒县| 玉林市| 津市市| 铁力市| 无极县| 昌都县| 沂水县| 石阡县| 合肥市| 中西区| 类乌齐县| 南丰县| 吉木萨尔县| 仁化县| 松江区| 玛多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