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油滑的從弟

顏良原本脾性暴躁,性格促狹,在軍議之時喜歡搞一言堂,他不問部下意見時,部下也不敢輕易發表意見,所以當時袁紹委任其爲先鋒時,沮授就曾出言勸阻。

雖說自打那二到不能再二的一天後,顏良的行事作風漸有改易,但帳中各位都是他的老部下了,積威之下等閒不敢輕捋虎鬚。

此時站出來發言之人年約二十六七,爲人高大,看其面容倒與顏良、顏枚叔侄有幾分相似,只是他沒有顏良那麼亂蓬蓬的虯鬚,也沒有顏枚看上去那麼青澀。

此人姓顏名貯,字立行,正是顏良的從弟,顏枚的再從父,與顏良同一個祖父。

顏貯其人原本在家中出仕郡縣,爲吏數年後累遷至一縣之尉,也算是二百石的縣中長吏。但他思忖著自家從兄受袁大將軍重用,自己怎麼著也得沾沾光混個好點的差事,眼下才二百石,又非正印官,做著也沒什麼樂趣。

恰巧年前顏枚這小傢伙吵著鬧著要去鄴城投奔叔父顏良,他仲父顏國向來慈愛這個從子,執拗不過他,但又不放心顏枚獨自出門,顏貯就自告奮勇護送顏枚去鄴縣,爲此還辭了縣尉的職事。

顏國見自家從弟如此熱心那是千恩萬謝,只不知顏貯早就在等這麼個機會可以去鄴城諸衣冠面前混個臉熟。

顏貯把顏枚安全送到了鄴城後,往顏良宅邸中一住就不肯走了,平日裡擡出顏良的名頭與鄴城中一衆士人交遊飲宴。一來二去後,顏良自然聞聽了風聲,也知曉自家從弟想要自己幫忙謀個美差。

顏良的性格直率,所以他對自家這個頗有些油滑的從弟感官談不上有多好,也因其性格直率,那些送禮託門路爲自家親戚求個美職的事情他也不屑爲之。

顏貯的心願一時沒能滿足,但他也不心急,就在顏良家裡心安理得地白吃白住,日子倒也過得優哉遊哉。

恰巧在今年初,袁大將軍發佈檄文通曉天下,隨後徵發大軍南下討曹,顏良也在從徵之列。顏良心想顏貯好歹也做過縣尉,算是治過兵,就順手把自家從弟劃拉進了麾下先當個曲軍候。

顏貯心想果然還是跟在從兄屁股後面混有出息,這纔沒多久就當了比六百石的曲軍候,看來千石、二千石可期。

顏貯雖被任命爲曲軍候,但他是孤身從軍,也就是光桿司令,手下只有幾個親信僕從,大頭兵一個都無。不過好在顏良早有安排,袁紹在戰前給各統兵大將分配了不少新募之卒,顏良就把其中兩千新募之卒和郡縣兵給湊成了兩個曲,交給顏貯和另一個曲軍候統帶訓練。

在渡過白馬津之後,先鋒軍三部盡數南下白馬,這兩個新兵曲便留在了白馬津暫時看守渡口等待後續兵馬交接。所以顏貯在前幾天都沒有跟隨先鋒軍大部隊南下,直至前天郭圖所部人馬渡河接管了白馬津渡口後,方纔南下於先鋒軍大部隊會合。

這顏貯與帳中其餘軍將的秩祿齊平,但資歷卻最淺,按說將軍在與軍司馬說話,順便教訓教訓自家侄兒時,其他人一般不會自找沒趣上前插話。但他的身份又自不同,乃是將軍的近親,也是顏枚的長輩,故而這麼一插嘴其他人倒也並不以爲怪,只有被暗有所指的張斐神情略有些尷尬。

顏良把衆人的表情看在眼裡,又看了一眼猶自不覺的顏貯,感覺略有些頭痛,他雖然惱恨顏貯突兀插話,但他又不能在一衆屬下面前公然落了顏貯的面子,只得面色一肅道:“噢?立行又有何奇思妙想?”那言下之意就是你有什麼主意快說,若是沒有就趕緊閉嘴。

顏貯雖覺著自家從兄語氣不善,但他倒也不是無的放矢,遂侃侃而談道:“伯舉所言樓櫓所載弓箭手有限,在末將看來或可稍加改進,以增加樓臺寬廣,使之能多容弓箭手,亦或有所小補。”

顏良聽是這等方法,不以爲然道:“攻具建造自有定製,非輕易可增改,即便樓臺稍可寬廣,所增之人手也勢必有限,此議不妥。”

顏貯倒是孜孜不倦,繼續說道:“即便每具樓櫓可增兩三名弓弩手,於我軍亦是有利之事。至於營造之事,司馬素來精擅,料來定有良方。”

張斐見顏貯把這燙手的山芋又拋到自己這兒,心中略有不滿,但也只能耐心作答道:“倘若於新建樓櫓時增廣其樓臺倒也未嘗不可,只是樓臺愈寬所載之人愈多,更易有頭重腳輕之患,不便移動。且若被敵方石砲擊中極易傾覆,樓上兵卒損傷必巨。”

“在下不才,敢問司馬,若我軍現有之樓櫓被敵方石砲擊中,會否傾覆損毀?”

張斐對於這個問題基本沒有考慮,直接回答道:“若被石彈正面擊中,倒也難保萬全。”

“那也就是說,無論我軍之樓櫓是否增改,若被石彈擊中都情況堪憂?”

“這……”

張斐被顏貯連續發問給問得有點發悶,雖然他覺得顏貯說得是事實,但總有哪裡不太對勁,所以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張斐這邊兒腦袋沒轉過彎來,但一旁的顏良可聽明白了,顏貯這分明是在偷換概念,按照他所說樓櫓只要遭到對方石彈攻擊,不管上方的樓臺增不增寬,其結果都一樣。

不過,顏良卻清楚這中間存在一個概率的問題,按照現有的樓櫓規制,即便被石彈擊中也未必會立刻損毀,但如果把上方樓臺增寬站更多弓手,那本身平衡性就會減弱,一旦被石彈擊中損毀的概率也就相應上升。

在此時,他也不想和顏貯去分辨他的話是否是偷換概念,只是冷冷說道:“若顏軍候只有這等洞見,那不提也罷。”

顏貯對於自家從兄的態度倒也不以爲意,反而轉過身來問道:“短兵屯長,你方纔所說曹賊城頭石砲可及多遠?”

顏枚本以爲此事已經與自己無關了,想著你們神仙打架可千萬別殃及我這條小魚小蝦,不料突然又被問起,當下擡起頭來略有些迷茫地道:“約八十餘步。”

好在顏貯得了回覆後並未繼續理睬他,而是轉過身去面向顏良道:“末將以爲,曹賊城頭石砲不過可及八九十步,而我方樓櫓尚且在一百二十步外,正不必過分擔憂。即便日後攻城時需將樓櫓前移,也可詳加計算距離,使其遊離於石砲射程之外。且我軍在城下展布攻具時,又可使現有之樓櫓在前,增寬樓臺之樓櫓在後,如此,則既可增其威,而不失其穩重也。”

щшш tt kan ¢ ○

顏貯這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看似挺像那麼回事,但顏良知道自家這個從弟之前從未隨軍出征過,所提的建議怕都是拍腦袋想當然爾,可以類比趙之趙括、蜀之馬謖。

不過從理智的角度而言,顏良也不想因爲之前的成見而把顏貯給看死了,更不願意打擊他的積極性,心裡想著若這個從弟能夠好好開動腦筋,增加點實戰經驗,或許也能成爲自己的臂助。畢竟自己手邊可用的人太少了,而顏貯管不管用雖不得而知,但畢竟是親戚,可靠性還是有所保障的。

當下顏良便溫言鼓勵道:“立行爲攻城之事費盡思量,其用心可嘉,然則任一戰法戰略均需當面勘察後方可做決定,且不可盲目草率而爲之。”

顏貯藉著這事出頭也只是想在諸將面前露個臉,顯示一下自己的能耐,並不是想故作張狂而樹敵,見顏良態度轉變,知道自己的建議有了效果,自然也就順著勢謙遜道:“末將不才,些許陋見不敢以敝帚而自珍,故冒昧獻言於將軍、司馬與衆同僚之前,還望將軍、司馬等爲不才詳加斧正。”

顏良倒也並未對他的提議做出評價,只是點了點頭道:“汝既字立行,爲兄這裡恰有一言相贈與汝,汝且聽好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顏良現場剽竊了兩句後世的經典名言,這雖然是七言,與此年代的詩文形式不合,但他只是以全詩中的兩句言相贈,並未稱其爲詩,這兩句詩又淺顯易懂,倒也不虞會引來旁人疑惑。

顏貯得了顏良的贈言十分驚訝,他是知道自家從兄向來對刀槍弓馬的興趣要大過舞文弄墨,更是絕少與鄴城中的那些高門名士們吟詩唱酬,今日卻突然冒出一句極有寓意的話贈予自己,怎不令他十分喜出望外。

顏貯避席而出,深深拜謝道:“愚弟謝過兄長贈言,弟必不負兄長之殷殷冀望。”

張斐爲人性格寬和,此刻已經不在意剛纔自己被反駁的事情,聽了剛纔顏良的妙語,又見到眼前兄弟倆兄友弟恭的樣子,不由讚道:“將軍此言大有深意,斐等聞之亦所獲良多哉!”

顏良見帳內總算是恢復了一團和氣,也不願再此事上繼續糾纏下去,便問道:“當下是何時了?”

顏枚比較機靈,連忙跑去漏壺旁看了下刻漏,回答道:“稟將軍,已是未時二刻。”

顏良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便拿起一支令符道:“傳我將令,著右營立刻開始攻城,令左營再佯攻半個時辰後可先行撤兵。”

待傳令兵接令飛馳而去後,顏良又道:“立行,汝可前往右營外擇一高處仔細觀看其攻城,再詳加琢磨一番前時所提之議。伯舉,汝也一併去。”

“諾!”

“我倒要看看劉延這廝是否生了三頭六臂,能護得住白馬周全!”

第400章 逆推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69章 唱賣第484章 軻比能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44章 殘月彎刀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6章 施之以恩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214章 回鄉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336章 西柏陂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81章 爲民做主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66章 活**第540章 佯退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269章 唱賣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216章 賞雪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363章 官二代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53章 立效以報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484章 軻比能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265章 鳳尾簪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43章 各顯身手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28章 上鉤第51章 巧換戰俘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192章 莽一波
第400章 逆推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69章 唱賣第484章 軻比能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44章 殘月彎刀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6章 施之以恩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214章 回鄉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542章 將軍必勝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571章 一出好戲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336章 西柏陂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81章 爲民做主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66章 活**第540章 佯退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269章 唱賣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182章 衛國短豎樂文謙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216章 賞雪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363章 官二代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53章 立效以報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484章 軻比能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265章 鳳尾簪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125章 兵者,詭道也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43章 各顯身手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28章 上鉤第51章 巧換戰俘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192章 莽一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县| 颍上县| 东丰县| 古浪县| 横峰县| 康乐县| 溆浦县| 比如县| 宕昌县| 邯郸县| 常德市| 平塘县| 文化| 上犹县| 连平县| 扶风县| 大厂| 镇沅| 武城县| 郸城县| 十堰市| 桦南县| 锡林浩特市| 亳州市| 安远县| 兴国县| 乌鲁木齐县| 涞源县| 巫溪县| 辉县市| 怀宁县| 横山县| 马山县| 湘阴县| 西贡区| 沾化县| 盐池县| 安乡县| 定州市| 浮梁县|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