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5章 吾道不孤

這皮弁青年的言語頗爲慷慨激昂,很是引得二樓上食客們的注目,也包括鄰桌仲長統(tǒng)等人在內(nèi)。

仲長統(tǒng)聽得明白,先前那席上的青巾青年與長冠青年都與常林、楊俊等人一般是河內(nèi)口音,這在上黨很常見。

但最末那個皮弁青年的口音卻大相徑庭,不似關(guān)東諸地口音,而似是關(guān)西雍涼之地口音。

他也略感疑惑,怎麼在此處竟然也有人安利常山之政,豈不是把我的風(fēng)頭給搶了。

仲長統(tǒng)卻不知道,這些卻是有心人人爲推動的結(jié)果。

如今各地割據(jù),消息閉塞,原本去年那場大戰(zhàn)的消息,包括近些時日來常山發(fā)生的諸般改變,若是走正常途徑未必能傳揚到此地來。

但田燦、張揖等人隨顏良來此地拜謁張臶之後就留了下來再沒離開,一方面安排張臶東行之事,一方面與這些遊學(xué)士子交遊,大肆宣揚顏良的光輝事蹟和常山新政。

田燦本就交遊廣闊,又有著河北名士之子的加成,一段時間下來成績斐然,成功影響到了諸多士子。

這其中主要原因也是顏良的戰(zhàn)績太過顯赫,尤其上艾境界上新發(fā)生的那一戰(zhàn),就在離衆(zhòng)人不遠之處,尤其具有說服力。

如六山學(xué)院免收束脩,有學(xué)堂,有宿舍,有免費餐食,有助學(xué)、獎學(xué)金等等政策如今在羊舌鄉(xiāng)這塊小地方早已盡人皆知。

時常來張臶堂外聽課的學(xué)子,倒有一大半有意跟隨張臶一起前往六山學(xué)院繼續(xù)深造。

那長冠青年聽他如此高聲暢言,尤其是大爲貶低幷州刺史高幹,嚇得臉都白了,連忙拉住他的袖子低聲道:“迎仁兄,且慎言,慎言!”

那青巾青年也道:“閒談莫論人非,有些事情與我等無關(guān),就少言語幾句吧!”

那皮弁青年被同伴相勸倒是牛脾氣上來了,梗著脖子道:“怕個什麼,這天下之事,肉食者做得,還不興我輩士子說道說道麼?”

聞聽此言,他兩名同伴只是暗暗苦笑,並不搭話,而旁邊桌上的仲長統(tǒng)卻擊節(jié)讚歎道:“說得好!天下事天下人盡皆議論得?!?

那皮弁青年見有人附和,轉(zhuǎn)過身來朝仲長統(tǒng)拱手示意,仲長統(tǒng)亦回了一禮。

這當口,青巾青年看著仲長統(tǒng)一桌上的人物若有所思,然後直起身子拱手道:“那邊可是溫縣常君當面?”

常林聽聞有人招呼自己,注目看去,想了一想後答道:“在下正是常林,來者莫非是荀公高?”

青巾青年拱手道:“是,後進正是荀緯,卻不料在此處遇見伯槐先生。”

而他身旁的長冠青年也起身招呼道:“在下茍靈見過伯槐先生、季才先生?!?

楊俊聞言看去,笑道:“原來是安至啊,許久未見,卻是好巧?!?

仲長統(tǒng)沒想到對面之人與本桌之人都認識,笑道:“卻是真巧,既然大家都相識,不若把桌案靠一靠,也方便敘談。”

那邊的荀緯、茍靈立刻答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店鋪夥計很有眼色地幫忙移動桌案讓兩桌靠在一起,衆(zhòng)人圍成一個小圈子,仲長統(tǒng)又吩咐多上些酒食,他自從得了顏良的資助後出手頗爲闊綽,不計較這些用度。

經(jīng)過介紹得知,眼前三名青年,戴青巾的是河內(nèi)郡野王縣人荀緯,字公高,戴長冠的是河內(nèi)郡山陽縣人茍靈,字安至,戴皮弁的是漢陽郡冀縣人秦壽,字迎仁,都是前來上黨向張臶求學(xué)的學(xué)生。

荀緯家離開常林家較近,因而認得常林,茍靈認得楊俊,也聽聞過常林的大名,故而剛纔二人把常、楊二人認了出來。

荀緯道:“敢問伯槐先生也是得知子明公欲要前往常山,故而前來送行麼?”

常林點了點頭,問道:“我得知消息後方才趕來,還未拜謁子明公,不知此事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荀緯道:“子明公在十天之前突然在講學(xué)時宣佈他即將離開上黨前往常山,擔任六山學(xué)院山長。當時大家都十分疑惑,不知子明公好好的爲何要去往常山,而那六山學(xué)院又是什麼所在?!?

“不過子明公向大家簡單介紹了下六山學(xué)院的設(shè)置,大家便稍解疑惑,知道乃是常山顏府君感嘆聖賢之學(xué)後繼無人,發(fā)動士民捐資募款興修的學(xué)舍?!?

“六山學(xué)院不但延請子明公,還有康成公高徒甘陵崔季珪等飽學(xué)之士開課授講,只要附和要求的入學(xué)學(xué)子均有種種優(yōu)厚待遇?!?

常林點點頭道:“既然子明公願意前往,自有一定道理,那諸生們的反應(yīng)如何?”

荀緯答道:“同學(xué)們?nèi)缃褚彩亲h論紛紛,其中有對六山學(xué)院秉持懷疑態(tài)度者,也有支持子明公願意追隨者,不過近些時日常山方面各項政令的消息頗多,大家態(tài)度漸漸傾向於追隨子明公前往常山。”

秦壽補充道:“最關(guān)鍵是前些時日郡界上那一戰(zhàn)實在太過震撼,討逆將軍以千人硬撼近萬賊人,還能得獲大勝,實在是振奮人心,原本一些對常山有些懷疑的也改了口?!?

常林笑道:“聽你二人如此言語,想是也打算追隨子明公前往常山了?”

荀緯答道:“緯只願研習(xí)學(xué)問,在哪裡都是無妨?!?

秦壽卻道:“壽離家千里遊學(xué)各方,本就是要看一看天下英傑人物,聽聞討逆將軍乃人中龍鳳,自當往觀之?!闭f罷又問道:“安至,你如何說,下決斷了麼?”

茍靈本來還沒有做決定,主要是覺得常山離家略遠有些難以抉擇,此刻被好友當面問及,卻不好意思拒絕,說道:“也罷,便隨子明公前去看看吧!”

仲長統(tǒng)笑道:“原來這麼多人願意追隨紫明功前往常山,伯槐兄,你也不要猶豫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常山如今氣象萬千,我輩怎可不往觀之。”

常林卻不正面作答,只微微一笑道:“待見過子明公再議。”

少年王象見諸人聊得熱切,對那免束脩包餐食的六山學(xué)院極爲眼熱,不過他方受楊俊大恩,自覺當聽楊俊吩咐,也不便表達什麼期望。

楊俊心思敏銳,從王象的表情就看出端倪,說道:“羲伯,我原本就想讓你拜在子明公門下研習(xí)學(xué)問,如今子明公將前往六山學(xué)院,你正好跟隨前往。”

王象道:“這怎生使得,象只願侍奉先生左右?!?

楊俊一哂道:“我哪需侍奉什麼,倒是子明公年齒漸高,你倒可以爲我等盡心服侍一二。”

王象只道:“晚輩只是孺慕先生,不願遠離先生?!?

楊俊笑著拍了拍王象的肩膀道:“呵呵,男子漢大丈夫何故作小兒女態(tài),你學(xué)得聖賢之學(xué)日後做個有爲之人,便是回報了我。況且,明日待見過子明公後,說不得我也會送子明公往常山一行,正好也將你帶去?!?

見楊俊都如此說了,王象也低頭道:“但憑先生安排?!?

此間年齡最小的常時沒心沒肺地拍手笑道:“原來這許多人同往常山,屆時定十分有趣?。 ?

第二天一早,常林、楊俊等人就前往張臶所居的草廬拜謁。

因而二人年齡較長,德行素著,與旁的弟子門人都不相同,張臶也對二人十分重視,引幾人入內(nèi)室內(nèi)敘話。

見禮之後,常林問道:“子明公,外間傳揚公即將離開此間前往常山,弟子不知究竟,故而前來問詢?!?

張臶道:“你二人即便不來,我也會移書向你們說明情況。你們也知道,袁大將軍幾次徵辟,高幷州又表舉,我均一一拒絕,老夫一把年紀,無意於蹉跎政務(wù),只願窮經(jīng)皓首此生。”

“此番常山顏府君親自前來延請我,當是看清了這一點,只言請我去六山學(xué)院開課授講,具體細務(wù)他會另擇人輔弼,那處設(shè)施完備,錢糧無缺,若能假以時日,定能文風(fēng)蔚集,再現(xiàn)古時學(xué)宮風(fēng)采。”

“況且,顏府君還提到兩項事情,另外頗爲意動。一者,其感嘆太學(xué)石經(jīng)被毀,欲效仿熹平舊事,收集石經(jīng)範本,重新摹刻立碑,傳之於世;二者,其言石經(jīng)易毀,爲不使聖人之學(xué)斷絕,當複製書冊萬卷,使天下讀書人可人手一捲?!?

“爾等也知,高幷州貌似寬厚,實則忌刻,我因拒絕其表舉事,在幷州也不可多留。此番顏府君誠意相邀,正是我離去之機,更何況顏府君有此宏願乎?”

聽聞張臶徐徐道來,常林與楊俊互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裡的驚訝。

張臶先前所提六山學(xué)院的種種優(yōu)厚條件倒是並不突出,與其他人所講都差不多,也不過是地方官員重視一些,錢糧充足一些。

但最後所提兩事卻非同小可,當年熹平石經(jīng)可是朝廷集四方飽學(xué)之士,費十數(shù)年之功纔有所成,可惜現(xiàn)世十年後即遭逢西涼亂兵進京,雒陽古都毀於一旦,石經(jīng)亦遭到破壞殘損,如今的狀況每況愈下。

若六山學(xué)院能在張臶的主持之下,收集石經(jīng)範本,重新刊刻公示於天下,那定能名揚宇內(nèi),引四方向?qū)W之士前來。

而且,當年朝廷擬定石經(jīng)原本時,古文經(jīng)學(xué)一派與今文經(jīng)學(xué)一派就博弈重重,最後互相妥協(xié)才定下如今的範本,若是六山學(xué)院重新設(shè)立石經(jīng),負責(zé)擬定版本的之人,豈不是可以在其中夾雜私貨?

要知道,雖然天下士人都自居聖賢傳人,但其中的經(jīng)義如何詮釋則分歧多多,誰都想自己的所學(xué)得到天下人的承認重視。

刊刻石經(jīng)已經(jīng)具有極其重大的影響,更何況還要複製書冊萬卷,使天下讀書人皆可人手一捲?

楊俊略有些興奮地問道:“常山府君真的說要刊刻石經(jīng),複製萬卷,傳之於天下?這刊刻石經(jīng)倒也罷了,複製萬卷書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啊,卻如何做到?”

常林等人也附和道:“確乎,當年熹平石經(jīng)共四十六碑,數(shù)萬言,想要複製萬卷,所費人力可非同小可?!?

這個年代,雖然已經(jīng)有蔡倫改進造紙技術(shù),但製作起來難度頗大,價格也高,所以如今主流的書寫載體還是竹簡,高端一些纔會用紙張和絹帛。

這年頭的文書需要傳播,都是由書佐一一抄錄,如朝廷尚書檯就養(yǎng)著數(shù)十上百的書佐謄抄政令發(fā)放郡國。

如果要把數(shù)萬字的六經(jīng)文字抄一萬卷,且不提需要多少竹簡,筆墨,光是抄都得把人手給抄斷了不可。

張臶面對衆(zhòng)人的疑問,說道:“我當時亦對此有所質(zhì)疑,不過常山府君卻言他有特別的辦法,雖然非一朝一夕可速成,但假以數(shù)年時間,屆時莫說萬卷,便是十萬卷,百萬卷,亦可輕鬆複製。”

衆(zhòng)人中荀緯是個書呆子,聽聞此等奇技,忍不住驚歎道:“常山府君竟有如此神技?簡直聞所未聞。”

仲長統(tǒng)笑道:“顏府君行事每每別出心裁,卻又恰到好處,便如比武大會,福利彩票,專賣權(quán)唱賣,足球比賽,免費入學(xué),募集流民屯田等等,你若到了常山之後可親眼見之?!?

張臶看著仲長統(tǒng)道:“從常山府君所言所行來看,其在常山推行種種並非虛言,我亦心有疑惑,當親眼目睹,親身體會。聽聞公理亦從常山前來,當已有所體會。”

仲長統(tǒng)答道:“弟子確乎到過常山,且還去過冀州其餘郡國,如鉅鹿、趙國、魏郡等地,有所比較之後,更覺得常山氣象非凡,弟子亦有所不解,故而前來上黨向先生請教?!?

張臶微微頷首道:“公理遊歷天下,親身踐行的作風(fēng)十分可取,如今老夫亦沒能前往,故而不便置喙,待去到常山之後,或能有所收穫,再與公理探討便是。”

說完後,張臶又對常林、楊俊道:“伯槐、季才,你二人學(xué)識精深,可願隨我往常山一觀其地風(fēng)物?”

常林與楊俊剛纔就爲張臶所說的話而動容,如今受到張臶親自相邀,更不好拒絕,當先齊聲答應(yīng)道:“弟子自當隨張師前往?!?

張臶捋須笑道:“有伯槐與季才攜行,吾道不孤也!”

PS:祝大家2020順順利利!

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132章 印與鑑第206章 遊說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61章 三面夾攻第151章 但有戰(zhàn)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27章 誘餌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182章 衛(wèi)國短豎樂文謙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章 施之以恩第55章 關(guān)羽豈等閒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zé)人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358章 變故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349章 學(xué)以致用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214章 回鄉(xiāng)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86章 馳援文丑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fā)跡史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228章 大黃弩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30章 求生得生第81章 爲民做主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7章 鄉(xiāng)野之民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133章 識時務(wù)者爲俊傑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風(fēng)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564章 賀喜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296章 職方掾第365章?謠言發(fā)酵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39章 杜令君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fā)跡史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269章 唱賣第427章 誘餌第90章 獻俘賣乖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218章 迎風(fēng)閣上的女子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30章 求生得生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
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132章 印與鑑第206章 遊說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61章 三面夾攻第151章 但有戰(zhàn)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27章 誘餌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182章 衛(wèi)國短豎樂文謙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章 施之以恩第55章 關(guān)羽豈等閒第39章 血肉泥沼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zé)人第319章 送羊入虎口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358章 變故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349章 學(xué)以致用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214章 回鄉(xiāng)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86章 馳援文丑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fā)跡史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228章 大黃弩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248章 曹孟德的雄心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30章 求生得生第81章 爲民做主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7章 鄉(xiāng)野之民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133章 識時務(wù)者爲俊傑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風(fēng)雨欲來如坐鍼氈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564章 賀喜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296章 職方掾第365章?謠言發(fā)酵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39章 杜令君第136章 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fā)跡史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269章 唱賣第427章 誘餌第90章 獻俘賣乖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218章 迎風(fēng)閣上的女子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30章 求生得生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苗栗县| 偃师市| 肥城市| 大安市| 桑日县| 英德市| 建瓯市| 常德市| 铁岭县| 盐池县| 从江县| 霞浦县| 大关县| 五原县| 夏津县| 东辽县| 揭东县| 五家渠市| 乃东县| 武乡县| 法库县| 长寿区| 慈溪市| 吴江市| 乐山市| 开远市| 贵南县| 如东县| 洞头县| 寻甸| 康保县| 环江| 南开区| 广河县| 娱乐| 古浪县| 安多县| 曲阜市| 金堂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