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

雖然顏良對自家新婦垂涎已久,但晚上也不敢撻伐太甚,蓬門初開,曲徑初通便淺嘗輒止。

因爲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新婦就要起牀沐浴梳妝,準備“謁舅姑”。

天亮之後,新婦盛裝斂容,執一竹籃,內盛棗子、栗子、乾肉,在負責唱禮的僕婦指引下來到家中正堂見過顏母。

顏母賜下甜酒,甄宓接過之後,用所帶來的各式食物並甜酒祭祀先人,這便算是正式入了顏家之門。

顏母進入室內,甄宓又用一隻烤乳豬進獻(乳豬表示我是無辜的),然後顏母先食,再賜甄宓食。

然後顏母牽著甄宓的手,一起出了正堂,表示認可這個媳婦,可以讓媳婦代替自己主持家中事務。

總之,這一切的一切都和顏良沒啥關係,盡是折騰新婦的,不過甄宓卻好似並不以爲意,隨在唱禮的僕婦後邊樂滋滋的。

顏趙氏對新入門的這個小媳婦自然是百般滿意,走過了流程之後,便命人設案與甄宓一同用早餐。

甄宓人長得嬌美不說,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股大家閨秀的氣度,顏母左看右看樂呵呵得端著個椀只下意識地往嘴裡夾粟飯,連菜都顧不上吃。

反倒是甄宓見阿姑慈和無比,目光之中盡是疼愛之色,大著膽子說道:“阿姑,你且吃菜。”

顏母醒覺過來,呵呵笑道:“我兒是個有福的,能娶到宓兒入門,宓兒可要多多用心,爲孃的還等著早日抱孫兒呢!”

甄宓沒想到阿姑如此直接,不由羞紅了臉道:“唔……妾會用心……的。”說著說著想到昨夜之事,甄宓更是暈染雙頰。

且不提婆媳倆對案而食,顏良這會兒也沒閒著。

昨天他忙活了一天,這年頭是不興什麼婚宴之類的,於是他今天一大早便要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賓朋。

在顏氏老宅的大堂之內,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俱都在列,有鉅鹿太守張導、中山國相郭溥、趙國國相陰夔、建義中郎將陶升、下曲陽令許據、中山府丞彭參等貴客,還有張斐、隗冉、辛毗等一大批顏良軍中和府中的屬下。

而袁大將軍的幾個子侄也遣人攜帶厚禮祝賀,青州刺史袁譚遣了青州主簿孔順來賀,袁尚則遣了府中親近吏李孚來賀,而幷州刺史高幹也特意派從弟高柔前來致賀。

令顏良十分意外的是,幽州刺史袁熙竟也遣了人來,且來人還是顏良昔日軍中袍澤,老熟人焦觸。

袁譚、袁尚如今鬥得不可開交,顏良卻想腳踩兩隻船,兩邊都不得罪,所以這次都遣人知會。

高幹這邊之前顏良並沒有打過太多交道,但考慮到之後剿滅黑山賊的時候有很多處需要幷州配合,所以也藉此機會去函聯絡。

至於袁熙這邊,顏良因著知道他曾向甄氏求娶甄宓之事,便沒有自討沒趣去信顯擺,雖然顏良素來不把袁熙當棵菜,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憑白無故樹敵。

但顯然焦觸這趟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旁的賀客都至少提前兩三天到達,以示對顏家與甄家的尊重,順便也好與前來的各地官吏士族攀攀交情。

可焦觸倒好,緊趕慢趕的在昨天才來到,他代表袁熙呈上的禮物也稀鬆平常,不過馬二十匹,加些絹帛等尋常物件。

且負責收禮的牛大告訴顏良,這馬匹並非什麼良馬,當挽馬還使得,當戰馬是萬萬不能。

要說這幽州雖不比涼州,但也盛產良馬,用馬來做賀禮也恰如其分,不過這送二十匹挽馬來,顯然就是故意來噁心人。

但人家畢竟是前來賀喜,顏良也不好趕人出去,只得把焦觸也安排在筵席上,與孔順、李孚、高柔等人坐在一塊兒。

要說焦觸這人,也跟隨袁大將軍征戰多年,其人頗有些勇力,帶兵衝殺馬馬虎虎,但卻是個老兵油子,私心極重,硬仗不願打,順風仗卻搶著上。

袁紹平定幽州之後,把時任校尉的焦觸和張南安排在幽州協助袁熙備禦邊地烏桓、鮮卑。

顏良往日裡就對焦觸沒什麼好感,且他有了後世穿越者的後見之明,知道此僚後來在袁家兄弟落難的時候反噬其主,自號幽州刺史,帶人攻打袁熙,並在曹操大軍北上之後降了曹操,所以顏良看見這廝就心中來氣。

顏良故意把他一個比二千石的校尉安排在孔順、李孚等百石吏一起就坐,也算是反過來噁心他一下。

今個兒來客如雲,把顏氏專門擴建過的大堂坐了個滿滿當當,靠顏良一個人招呼自然力有不逮,所以他仲兄顏國、麼弟顏佑、侄兒顏枚,還有專程趕回來的從兄顏訥等人俱都坐在身旁幫著招呼。

至於從弟顏貯過完年後就被顏良直接派去鄴城聯絡淳于瓊、趙叡,所以這次並沒有趕得上參加顏良的婚禮。

顏良正與上首張導、郭溥等人相談正歡,下首的焦觸卻心裡十分不滿。

他身旁的孔順、李孚各自代表了各家主子,大家立場不同,且與他一個武人也談不攏。

這其實也是袁紹種下的因由,當初分任袁譚、袁熙、高幹典青、幽、幷州時,沮授等人就出言力諫,言“世稱一兔走衢,萬人逐之,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賢,德均則卜,古之制也。願上惟先代成敗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義。”

意思是這繼承人的位置若一直不定下來,無端引得諸子起了覬覦之心,彼此爭鬥不休,非是良策。

不過袁紹卻道:“孤欲令四兒各據一州,以觀其能。”

若不是袁紹出身南陽,都得讓人懷疑他是金大師筆下的苗族養蠱人,這妥妥地養蠱之法嘛!

與焦觸並席之人中只有高柔還偶與他交談幾句,因著高幹自忖是外甥,輪不到他袁紹的家業,沒那個爭鬥的心思,且高柔極會審時度勢,待人接物的分寸把握得十分精到。

焦觸看著顏良與張導等人把酒言歡,自己怎麼說也是比二千石校尉,竟然只得與幾個百石吏同席,待自家如此輕慢,真正氣煞人也。

他又尋思著顏良不過是南下官渡僥倖贏了幾仗,就得居一國相位,若是換自己帶兵前去,定也不會比他差,指不定直接拿下曹逆獻首袁公陛前,這越想越不是滋味。

焦觸想著南行之前袁熙的話,知道派自己來可不是爲了來賀喜的,顏良這廝膽敢奪袁使君之妻,自己怎麼著也得給使君找回點面子。

焦觸把面前食案一推,騰地站了起來,來到中間筵席上,端著個酒杯道:“顏將軍,區區代幽州袁使君敬你一杯。”

焦觸雖然口稱敬酒,但持著酒杯大大咧咧站在中間筵席上,也不走上前去,顯得極爲倨傲。

原來堂內言笑晏晏的衆人見狀俱都靜了下來,看此人慾要有什麼舉動。

焦觸見自己一出場,衆人俱都住嘴息聲,愈加得意。

顏良心中冷笑,答道:“我道是哪位,原來是焦校尉,焦校尉遠道而來,若有何怠慢之處,還望莫怪。”

顏良的話雖客套,不過依舊安然跽坐,絲毫沒有起身持杯相應的意思。

焦觸見顏良如此拿大十分不忿,說道:“顏將軍可知幽州袁使君命在下送來二十批挽馬,是何意思?”

焦觸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出來堂內衆人俱都訝異,堂堂幽州刺史送禮竟只送二十匹挽馬,這豈不是比不送還令人難堪。

有些個消息廣頭腦靈活的更想起袁顯奕與甄氏女的那樁往事,紛紛心道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顏良怎麼著也是在機關大院裡混久了的,論鬥嘴又怕過誰,立刻哈哈一笑道:“我知幽州窮困,袁使君也是捉襟見肘,府中只餘些挽馬充數,其實只要人到了心意到了,便是不送禮物也是我顏某人的貴客,諸君說是不是啊?”

顏良此話答得極巧妙,既貶低了袁熙又擡高了場中其他來賓的身份,博得了場內連聲喝彩,尤其是顏良的那些手下,更是使勁起鬨。

焦觸被人奪了氣勢,急於扳回一程,說道:“怕是顏將軍想差了,我幽州素來富庶,袁使君麾下更有精騎數千,良馬萬匹,不過給顏將軍賀喜嘛,便只消二十匹挽馬足矣,以免某些人忘了自己的身份,分不清高下尊卑。”

“大膽!”

“放肆!”

焦觸此話極爲無禮,如昌琦、仇升等武夫立刻怒目相向,出言呵斥。

但作爲風暴中心的顏良卻不怒反笑,揮揮手製止了手下人,不緊不慢地道:“焦校尉且說說某任忝居一國之相,一軍之將,當是何身份?”

焦觸大喇喇道:“不過是爲袁氏駕驂之人爾,正可比作挽馬乎!”

“哈哈哈哈!”

顏良高聲大笑了片刻後問道:“此是你之意還是袁幽州之意?”

焦觸強硬地反問道:“我之意如何?袁幽州之意又如何?”

顏良面色一板道:“若是你之意,我自當移文袁幽州陳你之失,若是袁幽州之意,我少不得要上疏鄴城,言幽州之過。”

焦觸渾不在意,也笑道:“哈哈哈!我有何失?袁幽州有何過?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顏良嘿嘿一笑,顧視上座諸人道:“張府君、陰府君、郭府君、陶中郎,此人竟如此無禮,將我等郡國守相比作駕驂之人,更與挽馬相類。”

方纔焦觸開噴的時候張導、陰夔、郭溥等人就十分不快,顏良貴爲二千石大員,執掌一方,袁熙遣人送上如此寒酸的禮物實在是有夠無禮。

且焦觸口無遮攔,竟然把一國之相、一軍之將比作駕車之人和挽馬,這就太也過分了。

這幾人裡,張導、陰夔資格極老,尤其張導可以說是爲袁紹拿下冀州的頭號功臣,便是袁譚、袁熙、袁尚三兄弟當面碰見他也要畢恭畢敬地執晚輩之禮。

被顏良這麼一提,張導便板著臉道:“顏府君貴爲一國之相,豈是汝可輕慢的?袁顯奕遣你來時沒教你如何說話麼?”

焦觸聽顏良拉扯上了在座的其他幾個郡國守相就心知不好,他也知道張導、陰夔等人不能輕易得罪,被張導當面訓斥也不敢還嘴,只得答道:“張公教訓得是,是在下失言。”

張導雖然訓斥了焦觸,但話語之間卻對袁熙頗爲維護,欲要把這失禮的過錯全部歸咎於焦觸。

顏良對這個結果十分不滿,且焦觸只是對張導自承失言,分毫也沒有給自己賠禮道歉的意思,心道若是此事就此揭過,豈不是誰人都知道我顏立善人善可欺?

顏良冷冷地道:“便只是失言麼?那這些挽馬又是怎生回事?袁幽州送馬來時,可曾備好了車駕,言明要我何時爲其駕驂?”

焦觸本就對顏良一點兒都不買賬,聽顏良出言相刺,立刻反駁道:“顯奕公子若是讓你代爲駕驂,難不成你還敢不答應麼?須知這河北究竟還是袁氏的天下!”

“放肆!”

“嘣!”

隨著一聲厲喝,顏良大手往案上重重一拍,竟然將一張牢固的食案生生拍散了架。

顏良站了起來往前踏上兩步,戳指喝道:“汝這廝大放厥詞,滿口胡言亂語,無君無父,大逆不道!”

焦觸被顏良的氣勢所懾,不由自主往後退了半步,但心想自己又怎麼無君無父大逆不道了,便強項地道:“你!你莫要血口噴人!”

顏良冷笑道:“汝這廝狗膽妄言還死不悔改,我顏良只知這天下乃是漢家的天下,都是天下百姓的天下,非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袁公得天子所授大將軍之職,代天子燮理陰陽,主持朝政,一片忠悃之心天地可鑑,日月可表,天下人無不敬佩。”

“不知是何人教汝,膽敢言這河北乃袁氏天下?是欲置袁公於火爐之上耶?汝之居心,歹毒至極!汝之心中,可還有君臣綱常?若非看在同殿爲臣的份上,我今日便要代天子,代袁公,斬了你這個惡徒!”

顏良一邊說一邊拔出腰袢之劍,只聽噌地一聲,寒光映照,氣勢迫人。

焦觸不由再度退後兩步,顫抖著道:“你……你!莫要誣陷好人!”

顏良卻不再言語,往前緩緩踏上一步,手指輕輕拭過劍脊,用像看死人一樣的眼神看著焦觸。

焦觸雖然料顏良不敢動手,但面對三尺青鋒仍舊心裡發毛,哪裡還敢強撐,說道:“哼!告辭了!”

說罷便灰溜溜地去了,路過門檻時還差點跌了一跤,引得衆人一陣訕笑。

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415章 招撫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2章 死了又死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206章 遊說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524章 驚變第84章 構陷得逞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598章 囑託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75章 鳩佔鵲巢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265章 鳳尾簪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393章 龜甲陣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524章 驚變第573章 商隊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35章 互狙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79章 伶牙俐齒第472章 豬隊友第479章 馬城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64章 寓教於樂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518章 下基層第428章 上鉤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53章 立效以報第92章 君子沮授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258章 神射手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35章 互狙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
第516章 火力壓制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259章 頒獎儀式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415章 招撫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2章 死了又死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553章 “好事”成雙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206章 遊說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524章 驚變第84章 構陷得逞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598章 囑託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75章 鳩佔鵲巢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265章 鳳尾簪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393章 龜甲陣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524章 驚變第573章 商隊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35章 互狙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79章 伶牙俐齒第472章 豬隊友第479章 馬城第499章 龐統的條陳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256章 黑山的復仇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64章 寓教於樂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518章 下基層第428章 上鉤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將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53章 立效以報第92章 君子沮授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170章 目標鄄城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258章 神射手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35章 互狙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乌拉特前旗| 孝感市| 南城县| 隆德县| 古丈县| 溆浦县| 丹阳市| 喀喇| 长春市| 温宿县| 当阳市| 阳江市| 铜山县| 南岸区| 招远市| 贺州市| 襄汾县| 尉氏县| 定州市| 绥芬河市| 集安市| 佛山市| 班戈县| 灯塔市| 融水| 金秀| 澄江县| 卓尼县| 西乌| 西安市| 应城市| 招远市| 滁州市| 鞍山市| 凉山| 石家庄市| 长葛市| 淳化县| 普兰店市|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