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7章 幷州羣臣

幷州,太原郡,晉陽城。

幷州因地勢原因,雖然與司隸校尉部分處南北,與冀州互爲東西,然四面環山,算是一個相對閉塞的州部。

比起平原寬廣的冀州、青州、幽州,幷州的多山特點自然顯得有些不足,然而也正是這樣惡劣的地形,使得幷州並沒有過多涉入中原的紛爭中去。

自從高幹被舅父袁紹表爲幷州刺史之後,倒是安安心心當起了一方豪霸,頗有不理州外之事的姿態。

在去年的袁曹大戰中,高幹以三面受敵爲名,並沒有派多少人到袁紹手下聽用。

袁紹也對自家外甥十分寬容,只讓他徵集了不少戰馬騾馬供大軍使用。

高幹所言的三面受敵,其實也並非虛言。

幷州的南面是司隸校尉部,其中河內、河南、河東等地乃是曹操掌控的地盤,算是一敵。

幷州的西南面和西面分別與雍涼交界,彼處有包括韓遂、馬騰、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楊秋等大大小小十幾個軍閥。

這些軍閥多是當年董卓爲首的西涼軍閥禍亂三輔的後遺癥,其中有西涼人,也有雍州本地人,彼此之間交鬥不休,與幷州也算得上是敵非友。

而在幷州北邊的上郡、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等郡則是漢胡雜處,尤其是鮮卑各部強橫,時不時入寇抄掠,乃是幷州百姓說面臨的最大一股禍害。

除了這三面敵人之外,幷州也是兩漢安置南匈奴的州郡之一,不少歸附漢朝的南匈奴也與漢人雜處。

這些南匈奴雖然大都是被打服帖的,但總有些人野性未馴,時不時也鬧出些幺蛾子。

這樣說來,新掌控幷州時日不久的高幹爲了安穩起見,不大舉派兵南下,也有說得過去的道理。

眼下,在幷州刺史府邸裡,刺史高幹正召集一衆僚屬商議軍政之事。

高幹高坐堂上,其從弟高柔,別駕王凌,主簿溫恢,部將夏昭、鄧升等僚屬分列左右而坐。

這其中別駕王凌與主簿溫恢都是幷州本地的冠族子弟,王凌叔父是大名鼎鼎的司徒王允,溫恢的父親則是故涿郡太守溫恕,至於夏昭、鄧升則是跟隨高幹多年的親信部將。

“北邊鮮卑各部近日屢有異動,恐其欲要犯邊,諸君可有何計議?”

高幹發了話,說提的正是幷州臣僚的老生常談,鮮卑之患。

功曹王凌率先說道:“下吏以爲,鮮卑自檀石槐死後便分崩離散,早已不爲大患,然檀石槐之孫魁頭、扶羅韓等豪長屢屢進犯我幷州地界,抄掠郡縣,殘害百姓。下吏以爲當聚集強兵主動出擊,殄滅鮮卑各部,斬其豪長,抄其牛羊,擄其部衆,使鮮卑不敢爲亂,不能爲亂。”

王凌此言一出,夏昭、鄧升等部將都頻頻點頭,顯然十分贊同此議。

高幹卻神情不變,問道:“其他人如何看?”

主簿溫恢說道:“曩昔破胡壯侯陳湯有言‘人兵刃樸鈍,弓弩不利,前者五人方當漢兵一人。今聞頗得漢之工巧,然猶三而當一。’我大漢健卒若能與鮮卑兵對上,定是勝多敗少。”

“然鮮卑狡猾,每每見我大軍前往便避而不戰,因其多馬匹,兼之無城廓,不籍田,我漢兵往往搜掠競月而無功,此不可不慮也!”

“故而下吏以爲,主動出擊並非善策,還當取穩重爲上。”

王凌道:“主簿此言差異,胡虜雖無城廓無田土,然其所攜帳幕等物亦行動不便,所牧牛羊亦不能長久跋涉,而我幷州多騎士,可遣精騎追跡其後,即便尋不到鮮卑大部,亦能將其趕往更北之地,則沿邊郡縣毋憂也!”

溫恢道:“功曹不見熹平六年,臧旻、夏育、田晏三道北上之事乎?一旦邁入茫茫草原之中,則利鮮卑而不利漢。”

溫恢所言熹平六年之事乃是當年靈帝派遣大軍三萬騎,從三路同時北上攻伐鮮卑,卻被鮮卑誘敵深入,一一擊敗,大軍幾乎全軍盡沒,三將僅以身免。

王凌道:“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年朝廷倉促發兵,將士皆不曉鮮卑之情,故而有此失,而我幷州將士與鮮卑交戰多年,知己知彼,於地勢也瞭如指掌,斷不會犯下大錯。”

王凌與溫恢二人都是太原郡祁縣人,二人併爲地方冠族,又同爲高幹的左膀右臂,平時便有些互相較勁的意思。

眼下一人主攻一人主守,一時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聽得主座上的高幹也暗暗皺眉。

高幹輕輕咳嗽了一聲,擺擺手制止了二人繼續無休止說下去,轉頭問向側坐於他右首的從弟高柔。

“文惠如何看?”

高柔雖然沒在高幹的府中擔任任何職務,但因爲親緣關係,乃是高幹最信任之人。

因爲身份超然,他與王凌、溫恢等人都相處融洽,頗有幾分老好人的意思。

聽高幹問起,高柔想了一想後說道:“誠然,對於敢於犯邊的胡虜,我等自當傾力出擊,不使其心存僥倖,然鮮卑如今一片散沙,大大小小部族無數,也非是每個部族都會犯邊尋釁,大多數部族與漢民也相處融洽互通有無。”

“愚弟以爲,當事先調集人馬,並多遣人手深入草原偵伺魁頭、扶羅韓等大豪動向,若其意欲不軌,便相機而戰,若其知趣不來,那自是皆大歡喜。”

“且鮮卑人物資匱乏,我等可在五原、雁門等地開啓官市,允許鮮卑豪長派人前來貿易。”

“若鮮卑人果然心存僥倖之心,則必不會放過參與官市的商賈,我等也可有的放矢,多派兵馬在官市附近鎮守。若鮮卑人無意生事,則兩相便宜。”

高柔此言一出,溫恢就讚道:“高君此言大善,示之以威,宣之以德,許之以利,正所謂戰與不戰在我也!”

高幹也聽得頻頻頷首,眼下袁曹大戰雖然落幕,然小的摩擦不斷,隨時會演變成新的戰事,故而高幹並不太願意在此事多生事端,若是不與鮮卑打起來那是最好。

高柔的策略就十分符合他的想法,所以說道:“文惠見事精到,便依次法爲之,至於互市之事,汝等參詳個辦法出來。”

王凌還待再分說,見高幹定下了調子,便也只得閉口不言。

此時,門外匆匆進入一個侍從,遞上一冊緊急文書,高幹接過後打開一看,面現訝異之色道:“咦!顏良竟然真的動手了!”

堂內衆人皆是齊刷刷看向高幹,不知他此話何意。

高幹震驚過後,把手中文書遞給高柔等人,讓他們一一傳看,衆人看過之後皆是如同高幹一般大爲訝異。

這文書裡便是高幹派在上黨等地的探子傳來的消息,內中多是採納虎尾山、老槐谷附近小山寨的說法。

這些小山寨的確是被顏良給嚇到了,杜長、青蝤等人平時可都是他們惹不起的人物,這一次不是戰死就是被俘,兩處訓練多日的精兵損失泰半。

所以各山寨傳出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玄乎,有說顏良盡起常山之兵進黑山,欲要一舉滅了張燕。

關於顏良的兵力,有說來了一萬,有說兩萬,有說三萬以上。

還有消息說張燕已經被噩耗給氣得吐血三升,命不久矣。

但無論這些消息怎麼傳,黑山賊在虎尾山、老槐谷遭逢大敗那是確定無疑了。

與這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上艾之處的常山兵南下,擊敗張燕的兵馬,攻略山寨之事。

上艾與太原相接,此處的情報傳遞更快,也更詳實。

根據探子來報,此次常山兵從上艾處出動了約三千到五千兵力,擊潰了與其數目相當的黑山賊。

待衆人全部看過之後,高幹也恢復了平靜,說道:“顏立善前時遣田伯然來晉陽,欲要邀我一同出兵平定黑山之患,我當時並未立刻答應,如今常山方向已經先動了手,張燕連戰連敗,汝等如何看?”

方纔因爲提議攻打鮮卑之事未獲採納的王凌立刻道:“如今張燕勢頹力弱,正是與顏常山合力進剿,一舉掃平的良機,還請使君早作決斷。”

在衆僚屬間,王凌可稱得上文武兼資敢作敢爲,性格與其叔父王允有些相類。

他雖然沒見過顏良,但也對顏良的功績欽佩不已。

而且,從私人角度而言,王凌也與常山國能扯上一些關係,因爲王凌的妹妹嫁給了太原郡另外一個冠族子弟郭淮。

郭淮隨鉅鹿大儒張臶去往常山的六山學院遊學,這一回田燦前往太原遊說高幹,便通過田燦帶回了家信,其中也有一封是給妻兄王凌。

郭淮在信中對常山的新氣象多有提及,更是十分推崇顏良欲要一舉平滅黑山之患的意志。

田燦來到太原之後,也發揮了交際花特長,與高幹手下的諸臣僚詩酒唱酬,因著有郭淮這層關係,與王凌多有來往。

眼下王凌站出來支持與常山合兵剿賊,固然是有這些原因在內,但也是他欲要有所作爲的表現。

有了王凌開口,夏昭、鄧升二人也跟著出言附和道:“張燕這廝爲禍幷州多時,自當一朝滅之!”

方纔提及攻打鮮卑之事時,二人雖也意動,然而聽了溫恢的話後也略有躊躇,所以並未立刻表態,但現在聽說是要去打張燕這條落水狗,自然是滿心歡喜。

而剛纔反對出兵攻打鮮卑的溫恢也沒有再因爲反對王凌而反對,而是說道:“先時使君以爲良機未至,而如今形勢生變,或是我幷州取利之時。”

王氏、郭氏、溫氏等幷州本地大族雖然眼下與黑山賊相安無事,但過往裡可沒少受這些賊人滋擾,要說對黑山賊不憎恨那是不可能的,這或許也是王凌、溫恢等人如此表態的原因之一。

高幹看手下衆人大都支持對黑山賊用兵,便義正言辭地說道:“黑山張燕等人乃是國之大賊!本刺史早就想要戰而滅之!便是顏立善不來相請,我亦是要派兵進剿!”

衆人聽了都是心裡呵呵,若是你早有此意,爲何先前並無動作,還把田燦丟在那邊愛理不理。

不過大家心裡吐槽歸吐槽,面上卻是不敢有任何表露,俱是畢恭畢敬地附和。

“使君一片爲民之心,令人欽佩!”

“有使君出馬,張燕等賊授首可期。”

“使君爲天下除此大害,功在社稷!”

高幹捋著鬍鬚,顯然很享受衆人的奉承吹捧,然後說道:“不過這如何進剿,卻是要議一議,文惠,那田伯然是如何說的?”

先前顏良派田燦來太原之後,高幹只是禮節性地見了一面,之後便各種推脫,只派從弟高柔與田燦接洽。

高柔爲人內斂和善,與田燦相處得甚是投契,故而十分有技巧性地說道:“田伯然言,顏常山知張燕梟悍,欲獨力當之,而請使君派兵分別牽制張坦、楊恪等賊部,不使其派兵往援。”

這話裡的意思其實是說最難搞的張燕我來,你只要幫我拉住張坦和楊恪的手就行了。

若是數天之前,高幹認爲黑山賊哪是那麼容易打的,連出兵的意願都欠奉,聽說顏良你要一個人上自是樂見其成。

但眼下情況不同了,張燕受到重創,而張坦、楊恪等人卻還實力完好,你讓我去拉著張坦、楊恪,好讓你獨得厚利?

當下高幹微微皺眉問道:“諸君如何看?”

溫恢慣會察言觀色,立刻道:“在下以爲,張燕頑囂,正不可令顏常山獨立當之,使君當遣強兵夾擊,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克定。張燕一旦授首,則張坦、楊恪之輩無足懼也!”

衆人聽了溫恢的話,心裡想你這不就是搶著去摘桃子嘛,還說得如此正氣凜然。

王凌見高幹捋須頷首,顯然心中意動,他哪裡願意讓溫恢獨得獻策之功,便說道:“在下以爲,我等當分數路同進,以重兵攻襲張燕,另遣偏師疑兵牽制張坦、楊恪,一來不使其騰出手來救援張燕,二來也好在顏常山面前有個交代。”

高幹聽了王凌的意見後也覺得十分合意,雖然自己是要去與顏良搶著打落水狗,不過表面功夫還是要做一做的。

不過高幹也沒立刻應承下來,而是看向高柔道:“文惠如何看?”

高柔從高幹的表情上就有所會意,心想王凌的方案至少也在田燦面前過得去,便說道:“功曹此乃老成持重之言,愚弟附議。”

高幹聞言笑道:“哈哈哈!好!既然諸君都無異議,那鮮卑人那邊先與他們開個官市敷衍一二,以穩守邊境爲主,先全力拿下張燕,再回過頭來收拾鮮卑人!”

衆人齊聲應諾道:“使君明見!”

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51章 巧換戰俘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57章 大練兵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74章 計點戰果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265章 鳳尾簪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75章 鳩佔鵲巢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56章 速追曹賊第9章 山崗軍議第472章 豬隊友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4章 殘月彎刀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258章 神射手第472章 豬隊友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68章 教導營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19章 城下攻防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398章 追擊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284章 三字歌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51章 巧換戰俘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581章 “刺”客?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17章 聲東擊西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93章 慶功宴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51章 巧換戰俘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331章 間客第484章 軻比能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479章 馬城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491章 算計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86章 馳援文丑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
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51章 巧換戰俘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157章 大練兵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74章 計點戰果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265章 鳳尾簪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62章 笑林始祖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75章 鳩佔鵲巢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56章 速追曹賊第9章 山崗軍議第472章 豬隊友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4章 殘月彎刀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258章 神射手第472章 豬隊友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68章 教導營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19章 城下攻防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398章 追擊第283章 鐵官之事第284章 三字歌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51章 巧換戰俘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楔子 這誰頂得住啊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581章 “刺”客?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17章 聲東擊西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93章 慶功宴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51章 巧換戰俘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331章 間客第484章 軻比能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479章 馬城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491章 算計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86章 馳援文丑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皋兰县| 平安县| 凤城市| 吉水县| 同江市| 应用必备| 拜泉县| 怀安县| 昭平县| 虎林市| 赤城县| 崇义县| 扶绥县| 阳新县| 宁城县| 太湖县| 祁连县| 日喀则市| 彭泽县| 盐城市| 康定县| 光山县| 滦南县| 星子县| 仪陇县| 贵南县| 富民县| 盐边县| 贵阳市| 平武县| 当阳市| 缙云县| 长宁区| 深水埗区| 永善县| 郁南县| 五大连池市| 色达县| 云龙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