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

如果說如今真定城裡,最火爆的話題人物,當屬新任國相顏良無疑。

前些時日,鄰郡毋極的甄家小娘子來到真定時,雖然也引得城中士民好奇,想要一窺是何等天姿國色的美人。

但畢竟甄宓是高門大族女郎,別說黔首百姓,就連城中尋常士族也難以窺其真容。

最開始還有些關於甄氏女的八卦傳聞,比如其美貌賢淑,引得袁大將軍次子的極力追求,欲要聘其爲妻云云。

不過時間久了新鮮勁也就過了,就還只剩下那些適齡未婚的年輕士人還關注著甄氏女,期望著能博得美人垂青。

而顏良卻不同,從昔日在冀州境內破黃巾,攻公孫瓚,擊黑山賊,到處都有他的事蹟。

這一回,南下討逆,在白馬大破曹軍,險些設伏誅殺曹賊,又率領了數千偏師東出兗州,連敗兗州各地曹兵曹將,下十餘城,如入無人之境。

再到他救援烏巢,保下糧船,奔襲官渡,挽狂瀾於既倒,遏制了曹操的反攻,救下無數河北子弟。

顏良的種種經歷簡直就像是傳奇一般令人稱頌,成爲上至士族下至黔首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談資。

當然,這其中不乏討逆營將士們的賣力安利,在將士們的心中,自家將軍自然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衆人面上也與有榮焉。

知道此事後的顏良覺得宣傳工作很重要,可以大做文章,若是將其本人樹立爲英雄典型,對於剿匪之事也有助益。

不過,若是光稱讚他顏良一個人,若被有心之人利用,很容易弄巧成拙,尤其是眼下袁大將軍虎威猶存,不可大意。

所以顏良授意張斐、顏貯等人暗中引導輿論導向,在稱頌顏良功績的同時,也把他與袁大將軍、郭圖等人之間的關係大說特說。

當然,在各種版本里,袁大將軍都是英明神武的,都是被郭圖這等佞幸小人矇蔽纔有官渡之失,而顏良敢於犯言直諫怒斥郭圖,袁大將軍也迷途知返,逐退小人,任用賢達。

另外,還把討逆營中一衆將校的光榮事蹟好好說道一番,比如仇升獻鹿車助力攻城施妙計斷橋伏曹,比如昌琦帶戟士大破夏侯淵夜襲張繡殺胡將胡車兒,等等等等。

甚至連昔日濟水河邊一個小小伍長衛恂,因中了顏將軍之計失了碼頭,最後卻棄暗投明主動加入討逆營,更在大比中勇奪狀元,被顏將軍親自任命爲屯長的事情,也被大提特提,用意自然是爲了促使常山子弟前來投軍。

在一波一波的輿論造勢下,原本在常山士民眼裡稍顯有些陌生的討逆營將士們成爲了有血有肉的子弟兵,在袁大將軍和顏府君的帶領之下討逆除賊,英勇善戰不避艱險,堪稱軍旅楷模。

受此影響,百姓們對新任國相更有信心,認爲剿滅黑山只是時間問題,而主動報名參加整訓評比的人數也節節攀升。

在城中,張氏府邸裡,張甄氏正在與麼妹在屋中閒談,閒談的話題自然也脫不開新任府君。

由於張氏府邸中的迎風閣是城中士族最喜相聚的場所,張氏作爲城內首屈一指的大族,也極爲好客,每日裡賓朋不斷,張廣也經常被邀去作陪。

張德林又是個極疼愛老婆的,回房之後都會找些飲宴中的見聞說來供老婆消遣。

有時候甄宓會在一旁旁聽,有時候則是張甄氏又轉述給甄宓,有時候則是城中其他士族的女眷前來串門時說起,所以甄宓這些時日也頻頻聽說顏良和他手下討逆營的故事。

大腹便便的甄道問道:“麼妹,你說那顏府君帶著三千兵馬兵出兗州,大敗三萬曹軍之事,可是當真?”

好吧,經過城中士民的口耳相傳,最初的版本已經幾經更迭,把顏良的戰績越說越玄乎,什麼三千大破三萬都是基本操作。

甄宓回憶了一下當日登高遠望所見的討逆營軍容,很是神往地答道:“若是旁的將軍怕是有所不能,可顏將軍和他的討逆營卻是難說,那日裡闔城士民俱都親眼所見討逆營的兵威,的確非同凡響。”

甄道嘆道:“哎~!廣郎和你,還有別家的姐妹們都說那日的盛景,可惜我身子沉重不良於行,卻是無緣目睹,可惜了。”

甄宓安慰道:“三姐不必介懷,聽說那百戰精兵自有殺氣,對懷中孩子不利,能不見還是不見得好。”

張甄氏道:“噢?是嗎?”

“是啊!三姐你卻是沒見著,那顏府君的眼神極其犀利,只被他掃了一眼,我便心頭直跳。”

“還有此事?你不是在迎風閣上觀望,怎又會被顏府君看到?”

甄宓吐了吐小香舌,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卻是在迎風閣上,只因驚呼了一聲,便引得顏府君轉頭望來,那目光有如利劍一般駭人,幸好我躲了起來,也不曉得有沒有被他看見。”

“呵呵!竟還有這等事,若非今日問起卻是把我都瞞過了。”

甄宓害羞道:“又不是什麼好事,何必多聲張。”

張甄氏見小妹羞怯的樣子,心裡一動,調侃道:“麼妹,我卻是聽說這顏府君與那人一樣,也是喪偶之人,不過其妻亡故已經數年,卻並未再娶呢!”

甄宓嗔道:“姐姐!好端端地,又提那人作甚!”

張甄氏嘆道:“哎!那袁顯奕亦出自天下高門,按說也與甄氏門戶登對,不至於辱沒了麼妹,只是其人也太過操切些。”

袁顯奕就是袁熙,袁熙的老婆死了,按照禮制應當服一年的齊衰。

當年袁紹爲何能天下聞名,他接連爲父親和母親服兩個三年的孝期,得到了天下人的稱讚。

而袁熙做事就有些不地道,老婆死沒多久,就籌劃著討個新的,遣人到毋極甄氏表露要聘甄宓意思。

如今甄氏家中乃是甄逸的從父,甄宓的從祖,故太僕甄舉做主,甄舉惡其不守禮制,故而斥退了來人。

但一來甄宓的美貌遠近聞名,二來甄氏乃是中山冠族,若能與甄氏聯姻,對袁熙的助益極大,所以袁熙並不死心,過了齊衰的喪服期限之後又舊事重提。

因著先前之事,甄氏上下對袁熙多有不滿,但礙著袁大將軍的面子上也不便斷然拒絕,此事便拖了下來。

而甄宓正在妙齡,原本欲要求娶的人家便不在少數,自從袁熙在去年半公開地表露過意思後,很多人家便知難而退,讓甄氏也有些騎虎難下。

甄宓本人心裡也有些悶悶不樂,這回跑來真定看望三姐甄道,也有遠離是非之地散散心的意思。

被張甄氏提及這樁糟心事,原本神情輕鬆的甄宓臉上也陰鬱下來,自是爲自己的終身大事而神傷不已。

張甄氏也有些後悔自己哪壺不開提哪壺,好在這時候侍女進屋,說道:“夫人、宓娘子,劉家女公子送來拜帖,說是新譜了一首曲子,邀請宓娘子過府賞聽。”

張甄氏想要引開話題,說道:“那劉家女公子精於音律,與妹妹倒是興趣相投,這些時日來可是多次相邀,可要前去玩耍一會兒?”

甄宓卻有些爲難地道:“劉家女公子倒是好心,只是……”

見甄宓欲言又止,甄道問道:“只是什麼?”

甄宓略有些難爲情地道:“只是前兩次我去其府上,其兄公子盛總是藉故前來糾纏,好人惱人。”

張甄氏輕笑道:“我倒是何事情,原來爲此,那劉盛必是慕宓孃的姿容,故而假託其妹邀你前去。不過劉盛卻多半是癡心妄想了,若其父尚且安坐常山王位,或可聘得我家宓娘。可如今王位虛懸十餘載,劉盛雖爲嫡子,但如今朝廷哪裡有空顧得上常山國的嗣封之事。”

這劉家女公子說的是故常山王劉暠之女,當年黃巾亂起,劉暠棄國而走,事後被貶爲庶人,常山王位一直虛懸至今。

而劉暠與他兩個年長的兒子如今都已經身故,只有嫡幼子劉盛健在,若是哪天朝中宗正想起了常山國的事情,倒是也有可能讓劉盛嗣封,但眼下看來機會確實渺茫得很。

甄宓亦是眉頭微蹙,作爲難狀。

張甄氏見此情形,便吩咐侍女道:“你且去回覆劉府下人,便說我身子沉重,要讓宓娘陪著我,有所不便,改日再說。”

“諾。”

打發走了侍女,張甄氏拉著甄宓的手說道:“麼妹,姐姐知道你心裡苦悶,那袁顯奕看上去非是良配,只是中山國中如今門戶相當的人家都因袁二之事斷了念頭,反倒是如劉盛這般不上不下的倒是熱衷得很。依我看,宓娘若是中意某人,倒也不礙他是何身份,只要能對宓娘體己一些,大不了我等兄弟姐妹幾個一起去從祖面前爲麼妹求情罷了。”

甄宓也不欲家人太過爲難,便說道:“宓但憑從祖與母親之命而已。”

張甄氏嘆道:“唉~!在我面前還說這些作甚,宓娘從小就是個有主意的,若是你願意嫁袁二,還至於跑到真定來陪我麼?”

甄宓眼睛一紅,說道:“既然姐姐不待見我,那我明日便回毋極便是。”

張甄氏只是拉住甄宓不放,說道:“我的傻麼妹唉!我哪裡是不待見你,我這是爲你著想啊!”

屋內姐妹倆都爲之神傷之時,方纔的使女去而復返,說道:“劉府僕從已經回去了,方纔我回院中時被廣郎君喚住,說是休武叔父請了顏府君、辛長史並討逆營中諸人來家中赴宴,叫了廣郎君前去作陪,今晚不能回來陪夫人用飧食了。”

張甄氏一直爲夫君張廣的仕途操心,不止一次在張廣面前慫恿他通過從父張斐攀顏良的門路,如今聽張廣被叫去陪同國相顏良,也是面露喜色。

她轉念一想,自家妹妹之前沒少在話語裡打聽顏良之事,顯然對這個傳奇的顏府君頗有好感,聽說顏府君如今尚未娶妻,若是能撮合他二人,倒也不失爲一樁美談。

且顏良好歹也是鉅鹿人氏,家中離開毋極也近得很,大家都知根知底的,豈不比那袁二要好得多。

不過張甄氏卻不敢把這念頭表露出來,一來自家麼妹面嫩,二來也不知曉顏府君那邊究竟有沒有再聘,對宓娘有意無意,是否會如其他家一般,顧忌袁二的威勢。

張甄氏心生一計,說道:“宓娘,你素來崇敬衛長平、霍驃騎這般英雄人物,想那顏府君破黃巾,定公孫,逐黑山,大破曹賊,縱橫兗州,力挽狂瀾,救下無數河北子弟,可勉強當得英雄之稱否?”

甄宓那一日對討逆營的軍威親眼所見,這幾日又時時耳聞顏良和討逆營之事,對顏良的功績也是暗暗稱讚,當下答道:“顏府君武功赫赫,自是當得上英雄二字。”

張甄氏笑道:“既如此,今日休武叔父宴請顏府君並討逆營衆有功將士,宓娘何不爲當世英雄奏一曲以表敬意?”

甄宓卻有些害羞道:“張世叔設宴款待顏府君等人,我一小女子卻怎好登堂獻醜。”

張甄氏卻道:“哎~!宓娘何須登堂,今日來客身份貴重,必在正堂設宴,宓娘可在堂後鼓琴助興,顏府君等人自能聞絃歌而知雅意。”

“啊?如此,可乎?”

“自是可也。”

經此慫恿,甄宓也有些躍躍欲試,張甄氏見狀,喚來先前的侍女,問道:“休武叔父可是在正堂設宴?”

侍女答道:“正是。”

“宴已開否?”

“客甫至,方在佈設,眼下當已開。”

“汝且將此琴攜去正堂之後,帶上暖爐,焚上薰香,盡皆備好後前來報我。”

“諾!”

安排好了此事,張甄氏對甄宓展顏一笑道:“待堂中酒過三巡後,便是宓娘鼓一曲的良機了。”

甄宓見事已至此,也只得聽任張甄氏的安排。

而顏良等人在張氏正堂之內坐定,此處雖是張氏宅邸,但今日主題乃是顏良設宴款待辛毗,張斐卻是怎麼都不肯坐於顏良上首。

推來讓去,最後由顏良攜了辛毗、張斐二人同居主位之上,兩邊分坐討逆營中將校並一衆僚屬,而張氏族中俊彥也列座相陪。

張氏家中自是蓄有樂師舞伎爲衆人佐酒,宴中美酒相敬,菜色精美,好不暢快。

飲至一半,有個侍女來到張廣席旁耳語一番,張廣略作訝異狀,然後卻點點頭,轉而讓侍女來到領頭的樂師身邊小聲吩咐。

待到一曲奏畢,樂師們不再奏樂,舞伎們也順勢退入廊下稍歇,堂內氣氛稍稍清寂了下來。

此刻已是酒過三巡,衆人已經漸漸放開,倒也不以爲意,只顧著互相勸酒。

但不久之後,又有一道琴音響起。

先時,那琴音夾雜在衆人的勸酒聲中似不可聞,但漸漸地,衆人都聽到了那悠揚激盪的琴音,紛紛停下了勸酒仔細聆聽。

最爲驚奇的是,堂內衆人發現,那琴音竟非是堂內樂師所奏,而是從堂外傳來。

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35章 沉痾難起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268章 教導營第84章 構陷得逞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574章 韓侯嶺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20章 帳中考量第507章 望爾俱爲鯤鵬第1章 造化弄人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3章 團結陣線第547章 回家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391章 劇本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567章 ****第67章 曹公無恙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435章 互狙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523章 天津港第378章 踢毽子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26章 真小人第529章 勸說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44章 殘月彎刀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29章 義從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78章 踢毽子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435章 互狙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87章 險死還生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110章 拉偏架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19章 辭行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573章 商隊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
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35章 沉痾難起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268章 教導營第84章 構陷得逞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21章 油滑的從弟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574章 韓侯嶺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20章 帳中考量第507章 望爾俱爲鯤鵬第1章 造化弄人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16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3章 團結陣線第547章 回家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43章 常山風物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391章 劇本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567章 ****第67章 曹公無恙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435章 互狙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523章 天津港第378章 踢毽子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26章 真小人第529章 勸說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44章 殘月彎刀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29章 義從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107章 請求與拉攏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78章 踢毽子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435章 互狙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526章 漁陽太守的人選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87章 險死還生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110章 拉偏架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19章 辭行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573章 商隊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安乡县| 垫江县| 济源市| 六安市| 兴文县| 二连浩特市| 泾川县| 沁阳市| 高安市| 英山县| 芮城县| 富锦市| 岳西县| 浦江县| 驻马店市| 嘉黎县| 黔东| 偏关县| 建阳市| 盐源县| 巫山县| 武城县| 三门县| 邳州市| 盱眙县| 承德市| 蓬安县| 京山县| 海林市| 浑源县| 左贡县| 虞城县| 博白县| 闵行区| 金山区| 环江| 巴青县| 长宁区| 嘉义县|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