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7章 要死要活

有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正當牛大做著立下首功的美夢時,現實卻給了他一個慘痛的打擊。

張燕對討逆營的長槊步陣早已不再陌生。

第一次見到時,是在上艾縣界的甘陶水邊,彼時顏良的扈從背水一戰,列成長槊陣把賊人的連番攻勢盡數抵擋下來,最終配合昌琦的伏兵來了個大反殺。

第二次見到時,是在張臨率兵來援之時,長槊陣抵擋住了銅頭的步陣攻擊,又阻礙了張臨的兵馬前進。

飛燕寨中吃過長槊步陣平推的賊人有不少,他們也在時候總結出了一個規律,以步卒對上陣列嚴整的長槊陣幾乎無解,對方前後數層的長槊呼應,讓對手極難近身造成威脅。

破解長槊陣的方法必先要打亂他的陣型,讓他們無法互相支援。

張臨的部衆衝陣時曾嘗試過用戰馬硬衝,收效並不理想。

因爲馬匹對寒光閃閃的槊刃天生就有趨利避害的天性,會不受控制地降低馬速,失去衝撞力後,也就談不上衝散陣腳。

還有另外一個方法便是投擲重物,比如飛斧、手戟、短刀、狼牙棒等物。

長槊兵們身著甲冑並不持盾,面對力弱的羽箭或許並沒有問題,但受到重物投擲也是難以承受。

然而這個方法也有個弊端,即是賊兵們並沒有足夠的沉重短兵用以投擲。

這年頭飛斧、狼牙棒、手機、短刀都是要鐵的,也就是要錢的,造價都不菲,輕輕一拋就沒了,代價也太大了些。

不過投擲重物打亂步陣的方法被就此衍生開來,只消投擲的東西地方步卒難以抵擋,便能達到效果。

張燕一聲令下,賊兵們在後方燃起了無數火把,然後發一聲喊,齊齊往討逆營步陣中投擲出了許多火把。

這些火把都經過特別處理,沾滿了松脂和油膏,燃燒起來經久不衰,一旦沾到衣袍很難撲滅。

而元氏營步陣站位十分緊密,正成爲了火把攻擊的最好靶子。

這非常規的進攻手段,讓元氏營陣中一陣慌亂,時不時有人的衣袍被火焰點燃,爲了躲避火攻,也爲了撲滅火焰,討逆營戰士們不免站位分散開來,再也保持不了前後層疊的嚴密陣型。

張燕見策略收效後更不猶豫,催動賊兵往前猛攻,一下子衝到了討逆營步陣近前,展開了激烈的搏殺。

事實證明,當長槊陣的站位不能保持密集的時候,便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刺蝟陣,發揮不出集羣效應,戰力大打折扣。

所幸牛大通過參加教導營的課程,知道各兵種之間當靈活運用,不會一條道走到黑。

見長槊陣無法發揮優勢,便令身處其後的刀盾兵與戟兵上前接手防線,與賊兵展開了亂戰。

這一下可就正中張燕下懷,若是雙方一本正經地列陣而戰,以賊兵們的訓練度和組織度,肯定不是討逆營步陣的對手。

但換作散兵亂戰就大不相同,賊兵們過往的日子裡打的大都是這樣的仗,一窩蜂衝上去亂砍亂殺,靠著人數優勢和氣勢壓倒對手取勝。

這一回也是一樣,賊兵青壯五千,老弱兩千,人數倍於元氏營兵馬,更兼是從上往下俯攻,又有黑夜爲掩護,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頓時把牛大率領的元氏營壓著打。

在賊兵的猛烈衝擊之下,元氏營頻頻往後退卻,饒是牛大親自帶兵上陣,仍止不住這股頹勢。

牛大心裡大罵道:“媽的,今天這些賊人發什麼瘋,個個都不要命似的。”

遭逢如此挫折,牛大仍舊不願向後方開口求援,原因無他,他丟不起那個臉啊!

不過牛大不去求援,卻不代表後方的人視若無睹。

在賊人打開寨門,主動衝下來的時候,顏良就意識到這事情不簡單,與後山賊人突圍之事環環相扣,端的是好策略。

他也擔心張燕被逼急了後瘋狂反撲,即便是最終能夠抵擋住張燕的進攻,自身若是損傷太大也得不償失。

畢竟,在顏良看來,張燕的黑山賊只是一個開胃小菜,不值得下血本。

所以顏良立刻叫來了顏枚,吩咐道:“伯舉,賊人或是要強衝下山,若是硬要抵擋難免傷損過甚,你且領本部將士上去助牛大一臂之力,不過也不要硬抗,且戰且退即可。”

“只消堅持到天色發亮,到時候你可以故意漏一個破綻,放開一個口子,引賊人從西側衝下。”

“我會帶上艾、高邑兩營在西側佈下口袋陣,將這些以爲衝出桎梏的賊人一網打盡。”

顏良說的這個方法並不稀奇,乃是討逆營中慣用的戰法。

前一天,趙國郡兵在攔截張臨的援兵時就用過差不多的戰術。

顏枚也是心領神會,立刻帶兵上前支援牛大。

而顏良對牛大也並不太放心,又叫來沮輝,吩咐道:“景高,你去牛大身邊,將我擬定的戰術告知他,讓他與顏枚互相配合,邊打邊退,不要硬抗。”

交代過後,他又召來仲遐、昌琦,與他二人交代了戰術,以高邑營爲袋口,以上艾營爲袋底,趁著夜色的遮掩,快速在山道下方佈置一番。

且說顏枚帶著石邑營上前相助後,山道上的形勢稍稍緩解。

石邑營與元氏營都是強兵,聯手應戰之下,面對賊人的瘋狂衝擊也並不虛。

只是顏枚、牛大二人得了顏良的示意,爲了避免自身傷亡過劇,也爲了示敵以弱,依舊保持著邊打邊退的節奏。

夏天的太陽升起得早,將近五點,也就是寅時末,天色就漸漸發亮,呈現出一幕濃濃的蔚藍色。

當顏枚收到顏良的通知,稱口袋陣已經布好時,顏枚便指揮著部衆佯裝不支,讓開了左側的道路。

賊兵們本就是散兵遊勇,漫山遍野地殺下來,當見到山道西側有空檔時,也不待人指揮,便自覺地往缺口處涌去。

顏枚見賊人果然中計,便帶著人繼續讓出一些位置,使得缺口更大,吸引更多的賊人前往。

趨利避害乃是萬物天性,當人們遭逢絕境的時候,會逼使人爆發出超乎尋常的力量,來拼搏出一線生機。

但當見到生機出現在眼前後,人們往往不願意再拼命掙扎,而是努力求生,搶在同伴之前先逃脫險境。

眼下就是如此,若按照張燕的初衷,應當藉著這一股衝勢,徹底殺散阻攔之敵,這樣纔可保萬全。

但當部衆們從西側的缺口爭先恐後涌去時,張燕也無法阻攔,只得在衆人的挾裹中前進。

雖然讓開了一道口子,但顏枚也不是任其安然逃竄。

石邑營的兵馬在缺口處結成了長槊陣,在賊兵們涌過缺口的時候,對走在側邊的賊兵進行截殺。

雖然長槊陣並未上前相逼,但也引得逃竄中的賊人紛紛躲避,進而引發人員推搡踐踏,引起更大的混亂。

這時候,哪裡還有賊兵願意停下腳步去與討逆營士卒糾纏,唯恐自己跑得比同伴慢而已。

猶有餘裕的討逆營將士們甚至拿出了隨身的弓弩,對著跑動中的賊人漫射。

反正也不需要什麼射術,只要對準大體的方向便是了,總有些倒黴蛋會撞在箭矢上。

若是細究起來,剛纔兩邊硬剛的時候死傷的賊人雖多,但還可接受,而逃竄中的賊人死傷竟然遠遠超過剛纔搏殺之時。

賊人們你追我趕,頂著長槊威脅,迎著茫茫箭雨,好不容易衝過了這處缺口。

當他們以爲逃出生天的時候,斜刺裡又殺出一股敵人,那嚴整的長槊陣與方纔的對手如出一轍。

那一排排猶如刺蝟的長槊陣向前逼近,將逃亡中的賊人中間截斷,放過了走在最前的一撥,卻攔下了走在後側的一撥。

遭到攔截後,大多數敵人第一反應並不是抵抗殺敵,而是涌向越來越狹窄的逃生通道,有些人更是攀著陡峭的山崖往下走,好早日逃離這越來越危險的境地。

然而,討逆營將士們卻不會如此輕易放過他們。

從中攔截的高邑營將士與側翼襲擾的石邑營將士,還有背後包抄的元氏營將士們三面夾攻,而另一面則是山石嶙峋的陡峭山崖。

賊兵們逃無可逃,避無可避,先前奮勇拼搏的膽氣也在逃竄過程中消耗殆盡,再也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

而討逆營將士們一邊進逼一邊用氣了攻心戰術。

“投降不殺!跪地免死!”

“投降不殺!跪地免死!”

“投降不殺!跪地免死!”

在刀槍劍戟威脅與勸降口號的雙重打擊之下,終於有賊人拋下武器跪地乞降。

而只要有人帶了這個頭,其餘的賊人們彷彿沒了心理負擔,大都也跟著跪地乞降。

只有少數冥頑不靈之徒仍在負隅頑抗,但很快就被逼迫近前的討逆營將士們格殺當場,被攔下的近半賊人盡數伏誅,幾無落網。

作爲黑山之主的張燕自然不會被落在後方,他身邊的一羣親信賊兵擁著他走在最前,算是逃過了高邑營將士的攔截。

張燕也曾回頭觀望,但見到後邊一大羣人被攔截而下時,即猜到了他們的命運。

對此,張燕也無能爲力。

這時候若是停頓下來救援,不但難以救出後方的部衆,更會妨礙到前邊部衆的逃生。

而且,即便是張燕下令救援,又會有幾個人聽他的命令?

所以他也只有加緊向前,趁著敵人來不及阻攔逃脫這處危險之地。

此時天已經矇矇亮,第一道曙光已經照耀在山峰頂部,山腳下的視野也漸漸好轉。

正當張燕帶著兩三千部衆,欲要從山腳下往西南方向逃逸時,卻發現在他們的前方,在清晨的薄霧中列著一個森嚴的步陣。

那步陣呈鶴翼之勢,兵鋒從兩邊張開,幾乎將他們面前的道路連通左右兩側一起遮擋住。

見賊兵踏著嘈雜的步伐走上前來,晨霧中突然擂響了滔天的戰鼓。

那戰鼓聲是如此的響亮,彷彿把晨霧都震得不停晃動。

攔在他們生前的正是昌琦所率領的北路軍,當昌琦與隗冉合兵之後,二者的兵力達到了五千兩百人。

除開留駐上艾城的數百人,以及被隗冉帶去巡弋周邊的千餘騎卒,昌琦手中可動用的兵力達到了三千多。

所以昌琦有足夠的底氣,佈下了十分囂張的鶴翼陣。

在各營營督中,除開坐鎮常山的左司馬張斐外,就屬昌琦來到虎頭山下最遲。

見其他各部都大有斬獲,而他只是攻破了沿途幾個不起眼的山寨,這讓好勝心極強的昌琦大爲不甘。

所以當顏良任務,讓他完成最後的攔截時,昌琦便發下宏願,那便是。

一個都不能少!

隨著戰鼓聲起,親自披著鐵胄鐵甲,手持加料長戟站在步陣最中央的昌琦扯著吼道:“殺賊!”

不論是上艾營的本部兵馬,還是暫時受昌琦節制的房山營兵馬,都對這員勇猛無匹的將領十分敬重,立刻跟著他一起吼了起來。

“殺賊!”

“殺賊!”

“殺賊!”

簡單有力的呼號,配合著隆隆的鼓聲,尚未接戰,昌琦便把本方的士氣推向了高峰。

反觀張燕率領的賊兵,先後經過了山坡上的惡戰,又在逃竄的途中連連遭受截擊,士氣早就跌到了谷底。

打慣了大仗惡仗的張燕知道眼下的情形十分不妙,他手下的賊兵並非不能打,但此刻卻戰心不堅,這樣又如何衝破攔截。

對於激勵士氣這種方法,張燕也玩得熟極如流,他知道部衆們此刻所思所想是什麼,便在清晨的薄霧之中舉刀向前,大喊道:“衝過去就能活,衝不過就是死!二三子,要死還是要活?”

這二選一的問題,連小孩子都會選,賊兵們紛紛呼號道:“要活!要活!要活!”

張燕讓部衆們吼了幾嗓子,提振一下士氣,又喊道:“要活的跟著我衝啊!”

賊兵們也跟著喊道:“衝啊!衝啊!衝啊!”

就這樣,一邊喊著殺賊,一邊喊著衝啊,兩撥同樣有些歇斯底里的人迎面撞到一起,展開了又一場慘烈的搏殺!

PS:明天會結束第四卷,還會在卷末與大家互動一番,探討本書的未來,期望諸位能來!

第206章 遊說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91章 劇本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543章 古北口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574章 韓侯嶺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89章 “從心”所欲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2章 死了又死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2章 死了又死第6章 施之以恩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208章 刺客侯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427章 誘餌第31章 魔改鹿車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476章 拖延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84章 構陷得逞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523章 天津港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章 一夕三驚第431章 合兵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76章 興師問罪第86章 馳援文丑第540章 佯退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87章 險死還生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15章 一夕三驚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4章 殘月彎刀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57章 鴻門宴?第20章 帳中考量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476章 拖延第98章 朝廷來使第344章 姐妹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89章 “從心”所欲第409章 曲轅犁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18章 試攻東城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71章 人心似老二
第206章 遊說第56章 速追曹賊第391章 劇本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543章 古北口第36章 我欲懷丸而操彈爾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72章 再度對決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300章 奉孝暢言論得失第574章 韓侯嶺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89章 “從心”所欲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2章 死了又死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2章 死了又死第6章 施之以恩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208章 刺客侯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427章 誘餌第31章 魔改鹿車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476章 拖延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84章 構陷得逞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523章 天津港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章 一夕三驚第431章 合兵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76章 興師問罪第86章 馳援文丑第540章 佯退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87章 險死還生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15章 一夕三驚第366章 西鄂之戰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4章 殘月彎刀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57章 鴻門宴?第20章 帳中考量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476章 拖延第98章 朝廷來使第344章 姐妹第503章 制衡再製衡第541章 補刀補成主坦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89章 “從心”所欲第409章 曲轅犁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18章 試攻東城第477章 主導權之爭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447章 要死要活第219章 黑山張燕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71章 人心似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观塘区| 沭阳县| 沂南县| 文水县| 蒲江县| 甘南县| 兴义市| 盘山县| 新丰县| 苏州市| 资阳市| 龙江县| 盐城市| 高雄市| 乌兰察布市| 大安市| 黄石市| 邵东县| 龙州县| 筠连县| 双柏县| 七台河市| 诸城市| 六安市| 上栗县| 宣恩县| 峡江县| 吉安市| 桦南县| 黄骅市| 麦盖提县| 北海市| 黄梅县| 武陟县| 上虞市| 广平县| 永年县| 和平区| 蕉岭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