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

面對張臶的刁鑽問題,崔琰轉頭與顏良交換了下眼神,正要開口介紹,顏良卻哈哈大笑道:“張公果然慧眼如炬,卓識不凡!”

在原本的計劃裡,由崔琰來勸說,若是無功,再引出顏良,如無必要,不必透露顏良的身份。

不過在進入張臶的廬舍,對上張臶那仿若可以洞穿世情的眼眸,顏良卻改變了主意。

因爲他知道,對上這種人老成精的傢伙,一切虛頭巴腦的花招盡皆無用,唯有以誠相待。

顏良此刻也毋須崔琰引介,直接說道:“在下下曲陽顏良,特來拜見郡中長者。”

張臶聽到顏良的自我介紹也是眼睛一亮,揖禮道:“我道是哪位昂藏丈夫龍驤虎跱,卻原來是力阻曹軍的官渡英雄討逆將軍,恕老朽身體不便不能全禮。”

顏良回禮道:“些許微功不值一提,還應是區區拜見長者纔是。”

張臶道:“老朽作爲鉅鹿人,便是看在討逆將軍救回不少鉅鹿子弟的份上,也應當一拜將軍。將軍遠來上黨,也是欲徵辟老朽麼?”

顏良道:“非也非也,此間有元皓先生一封手書,內中自有詳情見告。”

此前顏良爲了延請張臶,想了諸多辦法,其中之一便是尋張臶的熟人推薦。

因著大家都是同郡人士,顏良就想到了田豐田元皓,便具書一封把六山學院的詳情一一道來,讓田燦交給其父。

田豐得知顏良要在常山大興教化,也十分讚賞,便以他的名義寫了一份邀請信給張臶。

說起來田豐在張臶面前也要算是晚輩,畢竟張臶七十多歲,實在有夠高壽,不過田元皓畢竟名動冀州,說話的分量可比顏良重得多,有他具函可以免去不少口舌。

張臶接過信箋看了一遍後,說道:“六山學院?倒是個好想法,不過老夫無意仕官,這山長之說便罷了吧!”

顏良知道張臶是誤會了此事,解釋道:“張公怕是有所誤解,以張公之高才大德,豈是我一介常山相所能徵辟?依在下之陋見,天下間唯有天子公車方能擔得起張公的身份也!”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顏良開場就是一頂巨大無比的高帽子拋過去,饒是張臶聽多了奉承之言,也不禁輕捋銀鬚面有得色。

顏良繼續說道:“古昔有孔聖人授徒千萬,成名者七十有二;荀子三任稷下學宮祭酒,傳授弟子無算,以韓非、李斯、張蒼三者爲最;今有鄭康成授徒於不其山間,高徒若崔君之賢,此三者皆無意功名,窮經皓首傳播學問,然德名傳遍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如今之天下,戰亂頻頻,道德淪喪,天下黔首隻顧茍且偷生,哪還知什麼聖人道理。長此以往,中州之地將不聞禮樂陷於茫愚,中原之人將與狄夷相匹。形式險峻,不容樂觀”

“在下行至羊舌鄉中,卻發現此地自有別樣氣象,學子云集,人人皆慕張公之德名而來,向學之心甚堅,可見如今之世,天下百姓亟待高士明師爲之答疑解惑,傳習經典。”

“孔、荀俱古,康成亦歿,天下高士,何得過於張公?”

“常山士庶自發興修學舍,延請飽學高士開堂設講,其山長之設類比於稷下學宮之祭酒,非爲世俗官職。如今之天下,何人可堪擔當六山學院山長,非張公莫屬也!”

反正拍馬屁不要錢,顏良一頂頂高帽子先後戴去,把張臶比作孔子、荀子、鄭玄,聽得張臶頻頻頷首,眉眼俱都舒展了開來,顯得頗以爲然。

不過張臶口頭上卻說道:“不妥不妥,老朽怎可與孔、荀二位先聖相提並論,便是鄭康成的成就亦遠過於我。”

顏良見老頭子已經不再嚴詞拒絕,心知有戲,便道:“這是因爲孔、荀先聖門生衆多,鄭公亦隨從者衆,如今仰慕張公的學子亦不在少數,只是此地蔽塞,草堂簡陋,若是能擇一靈山,置下多所精舍設講,張公之成就未必便差過誰去。”

張臶這時候已經被捧得十分舒暢,不過他畢竟年老成精,察覺出了這六山學院怕沒那麼簡單,尤其是顏良親自前來延請,更說明地方郡縣參與其中。

張臶說道:“這所謂六山學院,果真是地方士庶捐資興建?官府並未參預其中?”

顏良心道還好我有準備,弄了個福利彩票,所有學院興修的錢糧儘可從盈餘裡出,便道:“那是當然,常山百姓久慕聖人教化,俱都心甘情願出資募款,修建學舍。”

“然文教之事亦是各地郡縣吏員職責所在,常山境內如今正在恢復縣鄉庠序,免除入學孩童的束脩花費,並就貧困孩童適當貼補,劃撥部分田土作爲學田,供養師生。”

“若六山學院建成之後,郡中自當撥付學院周邊田土作爲學院學田,亦是理所當然之事。”

“不過但請張公放心,便如稷下學宮雖因田齊而設,然歷任祭酒均是飽學之士,由學生推舉而出。六山學院亦是如此,郡縣無意於插手教學事務,一切但憑學院師生自主。”

“當然,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郡縣官吏若有閒暇,也可入學院進修學問,而學院師生若在學問之道上猶有餘裕,郡縣裡也歡迎其出仕爲官。”

“如此解釋,張公可還滿意?”

張臶眼睛半瞇起來,捋著銀鬚笑道:“如此說來,老朽卻是不得不去咯?”

顏良也笑道:“這還是全憑張公意願,在下只是見此地環境簡陋,草堂之下雖有衆多莘莘學子,然風吹日曬霜降雨淋的,難免打擊學子們向學之心。既然有更爲安逸的所在,想必張公也願意體恤一二。”

這時候崔琰、田燦等人俱都出言附和,極力鼓動張臶東行,而張臶卻始終微笑不語,但顯然也頗爲意動。

顏良想了一想後,再度加碼道:“而且,若張公願意出任六山學院第一任山長,在下還當助六山學院完成一項盛舉。”

張臶此刻心中已經打算答應此事,但聽顏良說得鄭重,便問道:“噢?是何盛舉?”

顏良道:“熹平年間,朝廷集四方儒者正訂六經文字,共約二十萬餘字,請蔡中郎丹書,刻成四十六碑,立於太學之外,堪稱天下間頭等盛舉。惜乎董逆入雒,千年古都毀於一旦,而石經亦破碎殘損。六山學院當收集太學經書內容,重刻石碑,避免石經內容隨時間湮滅消亡,使當年盛景重現於世。”

“而且,鄭公博通古文尚書與今文尚書,又遍覽三家春秋、三禮等經典,並多爲之註釋。如今鄭公雖歿,然其所注經傳仍在,當有今人以爲後繼。”

“六山學院師生潛心學問,正合當繼承此事,所得成果俱可刊刻於石碑之上,令天下人鹹知世上尚且有一處鑽研學問之大好所在。”

顏良此言既出,張臶尚未回答,崔琰與張揖就先出聲叫好。

當年熹平石經甫一現世,引得天下讀書之人爭相赴雒陽太學圍觀,以抄寫臨摹爲榮。

但十年前雒陽大難,太學也付之一炬,讓當年的文化盛景蒙上了陰霾。

除了官方正訂六經之外,民間如鄭玄等人亦自發註釋經籍,所缺者便是透過太學石經這樣的強勢載體來宣達散佈。

顏良所提的六山學院效法太學刊刻經文,對於當代文人極具吸引力和誘惑力,如蔡邕等人便因爲熹平石經而爲後人千年傳頌,若是能參與其中,便是青史留名的機會。

果不其然,張臶也頷首道:“壯哉!將軍竟有此般宏願,老朽隱居在哪裡皆是一樣,便往常山走一遭吧!”

顏良笑道:“那我便在常山帶人政治學舍,等候張公前來。”

離開張臶所居廬舍之前,顏良再看向那些在草堂下等待開課的學子們,已經從一開始時的讚賞變成了貪婪。

他心裡想著,只消張臶願意前往常山,眼下這些學子有多少人會跟隨前往?

這些可都是此時的知識分子,未來的社會精英,正是自己急缺的人才,他們中又有多少人爲自己所用?

而只要六山學院正式開堂授講,開始修編六經,又能吸引多少各地飽學之士和年輕俊彥前來?

所以說他此行的價值絕不止是延請到一個張臶,而是買一送十,買一送百,買一送千啊!

此行不虛,不虛此行!

顏良叫過田燦、張揖二人道:“伯然、稚讓,雖張公應允去往常山,然此間諸多學子或有所疑慮,汝二人當留駐銅鞮,一方面爲張公準備東進事宜,另一方面多與此間士人交通,向其宣揚我常山之文教,爭取多引一些人一同到六山學院。”

田燦與張揖二人,一個好結交各地友朋,一個精通學問之道,正是合適的交際人選,俱都鄭重應諾下來。

一行人回到了銅鞮侯莊子裡,銅鞮侯劉緒又是殷勤萬分,備下了午宴邀請諸人入席。

盛情難卻之下,顏良帶人再度吃請,席間自然免不了一頓海聊。

一開始還延續著昨日的官渡話題,但聊著聊著轉到了近來風傳得有鼻子有眼的剿滅黑山匪事上。

劉緒言道:“諸君從冀州來,可對袁大將軍授命討逆將軍擔任常山國相,主持剿匪事宜有所耳聞?”

崔琰不經意看了顏良一眼後答道:“確有此事。”

劉緒道:“據說討逆將軍到郡之後,接連剿滅了好幾股頑賊,又禁絕商旅與黑山中賊人交通,可是有的?”

崔琰答道:“確實,賊人王當、孫輕等人的首級如今正在冀州各地懸首示衆,且常山、趙國、中山三地都已經禁止商旅往出入黑山。”

劉緒一拍大腿道:“嘿!殺得好,這些歹毒的賊人,是該給他們點教訓。還是得討逆將軍這等英雄人物,方纔可以治得了張燕之流。”

顏良好奇道:“君侯聽聞黑山賊吃癟倒是十分欣喜,莫非是與黑山賊有仇?”

劉緒道:“自是有仇,這些賊人,無論是黃巾、白波還是黑山,俱都沒一個好人,彼輩狠毒起來簡直比異族胡兒更令人憤恨。”

顏良道:“噢?這卻如何說?”

劉緒道:“那些異族胡兒,無論是南匈奴還是鮮卑兒,雖然也兇惡無比,但都是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各家屯壁堡寨可以有所防備。”

“但那些賊人則不同,彼輩心思狡詐,常扮作流民行商混入各家屯壁堡寨之中,然後待外邊攻打之時裡應外合,當年有不少屯壁就是吃了這樣的虧,遭逢滅頂之災!”

“且這些賊人之狠毒絲毫不亞於異族,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俱都是一隻只披著人皮的餓狼!”

聽著劉緒激動地控訴,顏良也深以爲然,異族好防,同根同源的同族做起惡行來才爲禍更深吶!

劉胤也道:“正是此理,雖然這兩年來黑山賊人不再大肆劫掠,改而坐斷山間道路,收取通行之資,然其人早些年犯下的惡行卻歷歷在目。”

劉緒道:“哼,自有那些好了傷疤忘了疼的無良商賈,願意與賊人妥協。近兩三個月來,聽說賊人改了性子,出大筆財貨欲要從各地收購糧米鐵器,竟真有那些鼠目寸光的商人與宗族與賊人交易,殊不知這些財貨俱都是賊人搶掠來的不義之財!”

田燦問道:“噢?竟有此事?賊人出財貨收購米糧鐵器?”

劉緒道:“正是,原本有冀並兩地通行黑山的商賈向賊人們納稅,如今卻缺了收入,聽說賊人們正大肆積聚糧谷,還曾遣中人慾要向我家購糧,被我斷然回絕,真正恬不知恥!”

顏良也從一些消息來源得知黑山賊各部正在積聚糧草,修繕兵甲,所謀者不言而喻,如今聽劉緒這麼一說也是個佐證,不過他倒並不以爲意,笑道:“君侯真是慷愾,難道不怕賊人們尋釁報復麼?”

劉緒拍了拍自己那高高鼓起的肚皮道:“嘿!我有高牆堅壁,壁中人等盡皆善戰,又與鄰近陳、馮等世族締結盟約守望相助,卻不怕區區賊人來攻。”

諸人俱都稱讚道:“君侯豪氣!爲君侯豪言賀!”

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1章 造化弄人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561章 高邑侯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267章 真香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208章 刺客侯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89章 “從心”所欲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552章 宅鬥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52章 罪在先鋒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116章 捋順毛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552章 宅鬥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208章 刺客侯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273章 泜陽亭第78章 孝子畢軌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93章 慶功宴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490章 破門第93章 慶功宴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43章 各顯身手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86章 馳援文丑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6章 施之以恩第5章 曲意逢迎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1章 造化弄人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561章 高邑侯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179章 打入酸棗的楔子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267章 真香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310章 遊說張子明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208章 刺客侯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89章 “從心”所欲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552章 宅鬥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52章 罪在先鋒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116章 捋順毛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552章 宅鬥第46章 出乎意料的一擊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208章 刺客侯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273章 泜陽亭第78章 孝子畢軌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93章 慶功宴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490章 破門第93章 慶功宴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43章 各顯身手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86章 馳援文丑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6章 施之以恩第5章 曲意逢迎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316章 正面強攻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台山市| 汾西县| 永康市| 凤城市| 双流县| 东海县| 宣威市| 右玉县| 禹城市| 东城区| 博兴县| 永福县| 句容市| 白银市| 双峰县| 定边县| 哈尔滨市| 桃江县| 桃园县| 梨树县| 电白县| 揭东县| 平乐县| 滕州市| 岑巩县| 尼木县| 漳平市| 嘉兴市| 宁都县| 青田县| 鸡东县| 南平市| 综艺| 仲巴县| 青浦区| 正宁县| 美姑县| 龙南县| 仁布县|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