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0章 許都的應(yīng)對

要說這個天下間,最讓曹操畏懼的人,非袁大將軍莫屬。

去年的那場大戰(zhàn)險些就成爲了曹操的最後一戰(zhàn),可謂是如履薄冰戰(zhàn)戰(zhàn)兢兢。

即便是官渡勝了,但河北所顯現(xiàn)出的實力仍讓曹操不敢小覷,選擇避其鋒芒。

要說這個天下間,最讓曹操噁心的人,非劉大耳莫屬。

這老泥鰍在曹操身邊鑽來鑽去,每每攪得曹操心煩意亂。

雖然每次都輕鬆解決,但劉備總是敗而不亡,下次指不定又到哪裡噁心你一下。

可要說這個天下間,最讓曹操忌恨的人,則非顏良莫屬。

白馬伏擊戰(zhàn),曹操從橋上落到水裡險些摔死。

在平丘大敗陳留太守夏侯淵,還俘虜了自己外甥夏侯衡。

在長垣、冤句、句陽連敗張繡、朱靈、李典等大將。

還在鄄城殺了自己的重要功臣程昱。

救援烏巢,讓自己的奇襲計劃未盡全功。

官渡一戰(zhàn),更是生生把已經(jīng)全盤潰散的袁本初救了下來,幾乎以一己之力扼制住了自己的攻勢。

自己想要聯(lián)絡(luò)張燕牽制河北,接過張燕被顏良輕鬆解決,十多年的黑山賊煙消雲(yún)散。

聯(lián)繫鮮于輔、閻柔在幽州給袁紹搞點事情,居然又被顏良給搞定。

回想這一年多來讓曹操吃癟的事情裡,幾乎每一件每一樁都是因爲顏良。

以至於現(xiàn)在但凡在曹操面前提起顏良,都會讓他心頭一震,唯恐再聽到什麼噩耗來。

曹操手下諸臣僚也知道這種情況,故而“顏良”二字,如今幾乎等於違禁字眼,等閒人不會提及。

見郭嘉十分自責,荀攸出言緩和道:“誠然如明公所言,此次幽州之事,恐非鮮于輔無能,而是顏良太狡猾也!

根據(jù)鮮于輔先前傳回的消息,事情本十分順遂,幽州刺史袁熙的兵馬中伏損失慘重,不得不向鄴城求援,可謂是起到了牽制河北的效果。

鄴城派出了常山、中山、勃海、安平、博陵、河間六郡國,以及袁紹親信牽招的烏桓突騎,將近兩萬兵馬馳援幽州。

當袁熙帶著郡國兵馬剛剛來到漁陽時,鮮于輔還傳回消息,信中頗有信心,且讓袁熙吃了不少癟。

雖然尚無最終確切的消息傳回,但從河北發(fā)來的此次表章時間來看,鮮于輔起碼在漁陽拖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以孤軍之力,獨對兩萬兵馬,能堅持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殊爲不易,著實不必苛求。”

曹操先是點點頭,然後又長嘆一聲道:“哎……!是啊,鮮于輔可惜了,我原以爲他可堪早就,委以重任,可惜遇到顏良了,哎……!”

荀攸道:“在下以爲,如今鮮于輔已敗,深究已無意義,唯袁本初明發(fā)表章,需得好生應(yīng)對纔是。”

曹操問道:“公達所言甚是,依你之見,該當如何計較?”

荀攸略一思忖道:“袁本初明發(fā)表章,無非是想要宣揚得盡人皆知,其計已然有了成效,如今許都之內(nèi)羣議紛紛,對鮮于輔在幽州的施爲頗有微詞,著實棘手。”

曹操問道:“他們都是如何說的?”

荀攸答道:“有人說鮮于輔與閻柔明爲朝廷邊疆大吏,卻勾結(jié)外族禍患邊郡百姓,其罪昭彰,死有餘辜。”

曹操冷哼道:“這些人哪裡是說鮮于輔和閻柔,分明是影射老夫我吧?”

曹操如今執(zhí)掌大漢權(quán)柄,威勢愈重,稍一發(fā)怒就令得堂下衆(zhòng)臣僚都噤聲不言,唯恐觸了黴頭。

在這尷尬之間,唯有侍中、尚書令荀彧說道:“明公在署任此二人之事,也是看在二人在幽州聲望卓著,又在對抗公孫瓚爲故大司馬劉公復(fù)仇時多有出力,哪裡會知曉之後發(fā)生之事。

依我看,幽州之事都是二人肆意妄爲的結(jié)果,實與明公無關(guān),不必理會些許閒雜議論。”

荀彧說話的時候,還轉(zhuǎn)過目光深深地看了一眼郭嘉。

在堂內(nèi)衆(zhòng)臣僚中間,荀彧的身份與荀攸、賈詡、郭嘉、董昭、劉曄、滿寵等人都不相同。

荀攸、賈詡、郭嘉等人雖然身上或也掛著一些朝廷的官職,但大都是虛領(lǐng),實際上主要都是曹操司空府下的幕僚。

唯有荀彧不同,他可是大漢侍中、尚書令,三獨坐之一,實打?qū)嵉某⒅爻迹种形沼袑崣?quán)。

荀彧對曹操頗爲敬重敬服,倒不是因爲曹操提拔他到這個位置上,而是他認爲唯有曹操才能結(jié)束這個亂世,爲此不惜從當時如日中天的袁紹幕下轉(zhuǎn)投曹操。

得到荀彧來投的曹操也大爲振奮,稱其爲吾之子房,好一副君臣相得的和睦場面。

荀彧的身份特殊,平時並不會時常跟隨曹操轉(zhuǎn)戰(zhàn)南北出謀劃策。

但在大的政策上,曹操卻十分信任荀彧,最爲重視他的意見。

當時袁紹與曹操交惡,在許都之內(nèi)有兩種聲音爭執(zhí)不下,一派主和,一派主戰(zhàn)。

主和派以孔融爲代表,主戰(zhàn)派以荀彧爲代表,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次大辯論。

孔融說:“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爲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tǒng)其兵:殆難克乎!”

意思是袁紹謀臣如雨猛將如雲(yún),地域遼闊兵強馬壯,怎麼打得贏,我們還是談一談茍一茍吧!

荀彧卻道:“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爲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zhàn)而禽也。”

荀彧的話頗有一番帶預(yù)言家的味道,而曹操也更愛聽,便盡起精兵相抗。

然而官渡之戰(zhàn)的前期,曹操是十分不利的,連戰(zhàn)連敗,連敗連退,丟了司隸和兗州的諸多地盤。

不過這也在曹操的計劃之中,正所謂空間換時間,誘敵深入拉長敵方補給線,縮短己方補給線。

然而在官渡對峙許久,曹操卻發(fā)現(xiàn)即便是自己一退再退,仍然實力懸殊。

不但前線壓力巨大,就連軍糧都已經(jīng)籌措不及,有些難以爲繼,反觀袁紹兵比自己多,糧道又比自己長,還調(diào)度得比自己輕鬆許多。

這時候就連跟隨曹操出戰(zhàn)的一些主戰(zhàn)派都心生猶豫,提出了再度退兵,退到許都利用堅城防守的建議。

曹操也難以決斷,又寫信給許都的荀彧,向他問計。

荀彧雖然不在前線,卻對前線的形勢洞若觀火,答覆道:“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衆(zhòng),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荀彧知道司、兗之地,除開官渡這個要隘之外再無險隘,若讓袁紹屯兵許都之下,莫說倚靠堅城防禦,便是許都之內(nèi)的無數(shù)人都會心懷異志,實乃下策。

他便拿劉邦與項羽當年爭奪天下決定勝負的那一場決戰(zhàn)來勸說、激勵曹操,說曹操用比袁紹少得多的兵力而抗衡半年多時間,正是佔了官渡地形之利,萬萬不可退卻,兵糧我會加緊從後方給你籌措,你一定要堅持住,守得雲(yún)開見月明。

曹操接到荀彧的信後,便堅定了死戰(zhàn)到底的信心,最終在官渡逆襲袁紹,成爲千古經(jīng)典戰(zhàn)役。

可以說,荀攸、郭嘉、賈詡、董昭這些人加在一起,在曹操的心目中都未必及得上荀彧的分量,即便荀彧身有要任,並不時時隨扈在側(cè),也沒有改變過。

對於郭嘉等人提出讓鮮于輔、閻柔從幽州發(fā)動戰(zhàn)事,牽制袁紹的事情,荀彧事先是不知情的。

而此事,曹操也並未與荀彧商量,因爲曹操知道荀彧爲人剛正不阿,若是知道郭嘉等人計劃中有利用鮮卑胡人的內(nèi)容後,絕對不會同意。

當然,以荀彧之智,剛纔聽了郭嘉的言語,便知道此事從一開始,便有許都的影子在內(nèi)。

郭嘉雖然自負甚高,但也敬畏荀彧,不敢與荀彧目光相對,把頭垂了下去。

雖然荀彧明著是爲曹操開脫,但聽在曹操耳中總覺得有些刺耳,讓他老臉微紅。

曹操問道:“那依文若之見,該當如何應(yīng)對?”

荀彧道:“無論是對地方官吏的監(jiān)察,還是對有功將士的論功行賞,都應(yīng)由朝廷主持,既然大將軍府明發(fā)表章,那朝廷不妨迴文,派出人員去幽州實地考察,再做定奪可也!”

週末比賽太多,時間太緊,差一千字稍後補

左將軍領(lǐng)豫州刺史郡國相守: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quán)。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zhí)柄,專制朝權(quán),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滅,污辱至今,永爲世鑑。及臻呂后季年,產(chǎn)祿專政,內(nèi)兼二軍,外統(tǒng)樑、趙;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內(nèi)寒心。於是絳侯朱虛興兵奮怒,誅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quán)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yǎng),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quán)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犭票狡鋒協(xié),好亂樂禍。幕府董統(tǒng)鷹揚,掃除兇逆;續(xù)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fā)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故遂與操同諮合謀,授以裨師,謂其鷹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shù)喪師徒;幕府輒復(fù)分兵命銳,修完補輯,錶行東郡,領(lǐng)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蹙威柄,冀獲秦師一克之報。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jù)無所。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fù)援旌擐甲,席捲起徵,金鼓響振,布衆(zhòng)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復(fù)其方伯之位: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後會鑾駕返旆,羣虜寇攻。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故使從事中郎徐勳,就發(fā)遣操,使繕修郊廟,翊衛(wèi)幼主。操便放志:專行脅遷,當御省禁;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lǐng)三臺,專制朝政;爵賞由心,弄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羣談?wù)呤茱@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

故太尉楊彪,典歷二司,享國極位。操因緣眥睚,被以非罪;榜楚參並,五毒備至;觸情任忒,不顧憲綱。又議郎趙彥,忠諫直言,義有可納,是以聖朝含聽,改容加飾。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國。又樑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fā)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fā)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tài),污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緻慘苛,科防互設(shè);罾繳充蹊,坑阱塞路;舉手掛網(wǎng)羅,動足觸機陷: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爲甚!

幕府方詰外奸,未及整訓(xùn);加緒含容,冀可彌縫。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樑,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爲嫋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孫瓚,強寇桀逆,拒圍一年。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外助王師,內(nèi)相掩襲。故引兵造河,方舟比濟。會其行人發(fā)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耳乃大軍過蕩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質(zhì),爭爲前登,犬羊殘醜,消淪山谷。於是操師震懾,晨夜逋遁,屯據(jù)敖倉,阻河爲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車之隧。

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518章 下基層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256章 黑山的復(fù)仇楔子 這誰頂?shù)米“?/a>第598章 囑託第119章 辭行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393章 龜甲陣第50章 固辭東郡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324章 敗兵衆(zhòng)像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65章 工師之子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508章 戰(zhàn)爭賠款第172章 裡應(yīng)外合之策第280章 逃賊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78章 踢毽子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214章 回鄉(xiāng)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215章 催婚第431章 合兵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139章 香餌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430章 來戰(zhàn)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567章 ****第463章 帥醒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457章 鴻門宴?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wù)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361章 八卦傳統(tǒng)第82章 劉延獻策第437章 衝車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44章 姐妹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268章 教導(dǎo)營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quán)第552章 宅鬥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39章 杜令君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472章 豬隊友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436章 車輪戰(zhàn)法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377章 踏春第139章 香餌第547章 回家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79章 伶牙俐齒第566章 活**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497章 伏兵連環(huán)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285章 六山學(xué)院第110章 拉偏架第86章 馳援文丑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44章 殘月彎刀第480章 分酒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269章 唱賣第397章 螻蟻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361章 八卦傳統(tǒng)
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518章 下基層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256章 黑山的復(fù)仇楔子 這誰頂?shù)米“?/a>第598章 囑託第119章 辭行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393章 龜甲陣第50章 固辭東郡第335章 吾道不孤第324章 敗兵衆(zhòng)像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65章 工師之子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508章 戰(zhàn)爭賠款第172章 裡應(yīng)外合之策第280章 逃賊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78章 踢毽子第583章 願往一遊第214章 回鄉(xiāng)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215章 催婚第431章 合兵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338章 中道遇賊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277章 狡猾的大嗓門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139章 香餌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430章 來戰(zhàn)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567章 ****第463章 帥醒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457章 鴻門宴?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wù)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361章 八卦傳統(tǒng)第82章 劉延獻策第437章 衝車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44章 姐妹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268章 教導(dǎo)營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52章 襄陽送別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quán)第552章 宅鬥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39章 杜令君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472章 豬隊友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436章 車輪戰(zhàn)法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234章 王女劉綾第377章 踏春第139章 香餌第547章 回家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79章 伶牙俐齒第566章 活**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497章 伏兵連環(huán)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285章 六山學(xué)院第110章 拉偏架第86章 馳援文丑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44章 殘月彎刀第480章 分酒第545章 功高震主之患第269章 唱賣第397章 螻蟻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361章 八卦傳統(tǒ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新晃| 大安市| 南平市| 通榆县| 九寨沟县| 罗城| 梓潼县| 江永县| 弥勒县| 岳普湖县| 新宁县| 普定县| 大厂| 大名县| 滨海县| 汤阴县| 岗巴县| 成安县| 屯留县| 壶关县| 得荣县| 禄劝| 杂多县| 静宁县| 武山县| 芒康县| 井冈山市| 内黄县| 双辽市| 阜新市| 青河县| 定陶县| 康平县| 昭觉县| 哈尔滨市| 郯城县| 丰台区| 眉山市| 上虞市|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