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1章 南土名士

塵埃落定之後,檢點最終戰果,這個賊寨八九十個青壯賊人大部分被殺被俘,只在野地上逃脫了零星幾個。

顏益等人把那一夥鄉民接引進賊寨安頓,把賊人們搶掠來的糧米拿出來讓大家好好吃了一頓,爲衆人壓了壓驚。

在席間顏益與杜畿相談甚歡,不管如何,顏益他們算是救了大多數鄉民的性命,保全了他們的錢財,杜畿連連代表鄉民們向他們致意。

酒過三巡後,顏益問道:“敢問伯侯先生,爲何在此時北上?”

杜畿道:“餘闊別故土數載,始終眷戀鄉梓,近來聽聞三輔局勢稍稍安定,又恰逢大人身故,便想要扶棺歸鄉。而與餘同樣想要返鄉之人亦不在少數,遂約定同行,不曾想剛剛出了南陽就遭逢禍事。”

顏益道:“我等方從三輔而來,雖則三輔局勢稍安,然各方勢力盤踞,盜匪橫行,亦非安居樂業之土,恐要讓伯侯先生與鄉人們失望了。”

杜畿嘆道:“天下喪亂,綱紀廢弛,世情如此,如之奈何?”

顏益道:“亦有例外,劉鎮南治下荊州不是素稱太平麼?”

杜畿搖了搖頭,只是說道:“公利你久在北土,對這南土之事卻知之不詳,荊州雖然偏居一隅,然荊南長沙、桂陽、零陵等地卻素來不服劉鎮南統屬,張羨等人與劉鎮南連年交爭,直至去年因張羨病故,荊南之亂才稍稍撫定。”

“又曹司空先數年多次提兵入南陽,劉鎮南先召合涼州張繡居宛城以爲屏蔽,不料張繡又背劉投曹,如今宛城附近又形勢緊張,據聞劉鎮南正欲北上用兵,收取南陽全土。”

“可以說,荊州雖稍好一些,然亦非太平樂土。”

顏益聞言亦點頭道:“伯侯先生說的沒錯,如今各地均兵戈不休,百姓不得安生,不過在下卻想起了族兄曾說過的一句話,此刻的亂世終究要過去,如今的苦難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罷了,我輩正要努力奮鬥,廓清霧霾,爭取迎來一個大好晴天。”

杜畿聳然動容,舉杯道:“顏府君此言豪邁,當遙敬之。”

顏益代顏良回敬了這杯酒,然後說道:“如今路上並不太平,伯侯先生與一衆鄉民並無自保之力,若繼續前行多半還會遭遇賊匪,不若在此處稍待一些時日,待我等北返之時,順道送先生等人返鄉?”

對這個提議,杜畿還是頗爲心動,今天已經有數名鄉人遇難,更有不少被打傷、跌傷,狀態很差,若要繼續前行,還可能遇到其他危險。

不過杜畿思鄉心切,不願再在荊州耽擱太久,便問道:“敢問公利此番前來荊州有何要務,需要停留多久?”

說完後,杜畿彷彿想起了什麼,又補充道:“若是有緊要事務不便告知,倒也無妨。”

顏益卻笑著說起早就編好的由頭道:“無妨無妨,在下此來乃是受族兄之託,爲六山學院招攬俊彥,共同鑽研學問。”

杜畿疑惑道:“六山學院?”

顏益代爲解釋了一番六山學院的設置來由及種種優厚政策後,又說道:“族兄聽聞大量中原士人彙集荊州,使得此地文風燦然,便欲在此地延攬一些飽學之士前往常山傳授聖賢之學。當然,也歡迎各地好學之士前往學習,所有學子均能得到學院的補助,不用擔心生活無著。”

杜畿訝異道:“顏府君好大的手筆,若六山學院得以建成,天下好學之士又多了一處鑽研學問的所在。”

顏益順勢道:“伯侯先生所言甚是,在下從幷州南下時,冀州大儒子明公已經在準備行裝即將東行,而康成公高足崔季珪,公孫文理等人已在常山,若再邀些飽學宿儒前往,將更增顏色。若伯侯先生有意,亦可至常山一觀,與衆天下同道交流一二。”

杜畿自然聽出來顏益言語中隱含的招攬之意,不過他卻仍有些猶豫。

他從年輕時就極有抱負,曾在擔任郡功曹試守鄭縣長的時候大有作爲,因此被舉孝廉,擔當過一郡府丞。

天下大亂之後,杜畿避地荊州,雖也想一展身手,但始終融不進劉表的圈子之中,所以才舉家北返。

若只是甘心研究聖賢之學,他在荊州也同樣做得到,章陵人宋忠、東莞人綦毋闓等人就在劉表的授意之下大興學政,但杜畿之志顯然不止於此。

而顏良雖爲二千石常山相,比之袁紹、劉表等人權勢還是大有不足,又能給他提供什麼優厚美職,發展前景呢?

不過究竟方受顏益等人援手之恩,也不便斷然拒絕,只引開話題道:“若公利意欲結交此地名士宿儒,餘倒可代爲引介一二。”

顏益欣喜應道:“在下方到荊州,正苦無頭緒,若伯侯先生願意指點迷津,益不勝感激矣!”

杜畿道:“眼下荊州士人雖多,然隱隱以數人爲首,其中南陽宋忠、瑯邪綦毋闓、潁川邯鄲淳見爲劉鎮南所用,潁川司馬徽、襄陽龐德公、陳國潁容卻隱逸山林不樂仕途。”

顏益聽杜畿隨口一說便提到了顏良書冊中交代的幾個人物,比如被標爲四星的司馬徽、龐德公,和標爲三星的宋忠,雖然其他幾人並未具名,但想必也是了不得的人物。

顏益道:“此數人在下亦聞名已久,還請伯侯先生繼續分說。”

杜畿道:“宋忠爲南陽大儒,始受劉鎮南所託,爲五業從事,主持學官,延引朋徒,博求儒士,宣德音,降嘉禮。瑯邪綦毋闓等耆德故老亦負書荷器,自遠而至者三百有餘人,使得荊州學風燦然。”

“潁川邯鄲淳爲扶風書家曹喜弟子,志行清潔,才學通敏,尤擅古文大篆,如今在劉表府上做客。”

“襄陽龐德公,德行素著,遠性風疏,逸情雲上,淡泊名利,寄情山林,劉鎮南屢闢不至,親往亦無所從。”

“潁川司馬徽爲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又有觀人之術,隨口品題無不中地,如今客居襄陽,然亦不應徵闢,唯與諸賢達交通,多有後進拜在其門下。”

“陳國潁容,博學多通,善《春秋左氏》,曾師事故太尉楊賜。郡舉孝廉,州郡公府竟闢皆不就。初平中,避亂荊州,聚徒千餘人。劉鎮南以爲武陵太守,亦婉言謝絕。”

“此數人乃荊州本地,乃至於南下士人之首腦,公利若欲於荊州有所得,若能得其中一二人稱許,則事半功倍也!”

顏益心想宋忠、綦毋闓、邯鄲淳爲劉表所用,其門人弟子估計也有前途,自己遠道招攬恐事倍功半,不如先去拜訪司馬徽、龐德公和潁容,看看有無機會,便道:“在下欲往謁司馬公、龐公、潁公,不知伯侯先生可否代爲引見?”

杜畿道:“餘與諸公倒曾有些交道,可致書數封,由公利代爲轉交便是。”

雖然杜畿並不打算親自代爲引見,不過有了他的書信,更容易拉近關係,顏益連忙敬酒致謝。

顏益想起了名錄上的幾個四星五星人物,問道:“伯侯先生久居南土,熟悉此地人士,在下想要向先生打聽幾人,不知可否?”

杜畿道:“公利但言無妨,餘自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顏益道:“潁川徐庶徐元直,瑯邪諸葛亮諸葛孔明,襄陽龐統龐士元,山陽王粲王仲宣,南陽魏延魏文長,扶風馬鈞馬德衡,此數人,不知伯侯先生知否?”

杜畿沉吟片刻後道:“恕杜某孤陋寡聞,公利所提數人之中,只識得龐士元與王仲宣,餘者俱未聞名也。”

щшш ?тт kдn ?C〇

顏益略感失望,不過他心想便是兩個也好,說道:“無妨無妨,還請先生代爲分說龐士元與王仲宣事。”

杜畿說道:“龐士元爲龐德公從子,其人少時樸鈍,兼之其貌不揚,未有識者。弱冠往見司馬德操,甚爲相善,司馬德操稱統當南州士之冠冕,由是名聲漸顯。”

“王仲宣爲故太尉王龔曾孫、故司空王暢之孫,其人深受蔡中郎稱許,得其藏書數車以贈。因兩京擾亂,往依同郡劉鎮南處。只是王仲宣其貌不揚,身體瘦弱,並不爲劉鎮南看重,倒是其從兄王凱有風貌,得劉鎮南召爲女婿。”

顏益一聽有戲,這二人都其貌不揚,與族兄的名錄裡所言相符,名錄中甚至還特別關矚,不能因其人相貌而輕視,犯下時人通常犯的以貌取人之失。

顏益道:“先生可否爲在下引見此二者?”

杜畿道:“餘與龐士元只有一面之緣,倒是與王仲宣頗爲相善,不過均可代爲致書,卻不知有否效用。”

顏益鄭重一揖道:“那邊有勞先生了。”

說完後腦袋又一轉,說道:“我等此來短則一月,長則兩三月便會返回,先生何不在此地多停頓一些時日,反正此處寨中糧食無缺,也好讓受傷的鄉人將養一番,待我等北返之時,再妥善護送,何如?”

杜畿當下就順水推舟地答應了下來,並取來筆硯,當場爲顏益寫了數封書信,一一引見給司馬徽、龐德公、潁容等數人。

在外頭,蘇雙與馮掌櫃也清點完了賊人們的庫存,俱都眉開眼笑,心想這次順手剿賊倒是不虧。

當他二人將清點的數目拿來給顏益過目,商議如何分配時,顏益直接說一分爲三,各家各取一份便是。

對此,蘇雙與馮掌櫃皆言不妥。

他們親眼目睹顏益與李三的扈從們大顯身手,無論是襲破道上的賊人,還是打下賊寨,幾乎都是扈從們出力,他二人的手下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如果一分爲三,各取一份,顯然他二人是佔了顏益的便宜。

不過顏益卻不以爲意,出行前顏良特別關矚過他,此行不要吝嗇錢財,出手一定要大方,一定要盡力使得此地之人爲自己所用。

對於這回剿賊得到的錢財,顏益覺得是意外之財,不如分給蘇、馮二人,更得他們之心。

既然顏益堅持,二人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尤其是馮掌櫃更竊喜地答應下來。

不過顏益也和他們說了杜畿等鄉民將在此處暫時寄居,待他們北返後同行時,這段時間所需的靡費,需要在此間開支。

對於這些小花銷,蘇、馮二人都沒放在心上,賊寨繳獲中金銀珠玉最值錢,至於幾十個人吃的米糧,又能吃掉多少。

既然杜畿等人要留在此地,那必然要派幾個人留守。

最終三家商議,各留下兩三人在此,把鄉民們的青壯組織起來,若有什麼事情可以據寨牆嚴守,實在不行就放棄寨子往南逃入附近鄉亭。

一切安排妥當後,顏益等人第二天就與杜畿告辭繼續南下。

他們一路南下,途徑南鄉來到順陽縣,在此地道路就一分爲二,若再沿著丹水下去可以經過鄼縣、陰縣、筑陽、山都、鄧縣一直去往南土名城,荊州州治襄陽,另一條道路則轉而東進,從冠軍、安衆、涅陽等地到南陽郡治宛城。

對於先去哪裡,顏益也舉棋不定,根據名錄顯示,重要目標中的魏延、徐庶可能在宛城方向,而諸葛亮、司馬徽、龐德公、王粲等人可能在襄陽方向。

最後顏益還是根據目標的精準程度,選擇先去襄陽,畢竟他現在手捏杜畿的介紹信,其中龐德公、司馬徽、王粲、龐統、潁容數人,都在襄陽方向,或可事半功倍。

但顏益也沒落下另外一頭,他分出幾個機靈的扈從往宛城方向過去,在那附近的幾個縣鄉里先期打聽徐庶與魏延,還有名錄上其餘人的消息。

丹水南下在鄼縣境內匯入沔水,這片地域也愈發熱鬧繁華起來,與曾經繁華無比,如今卻蕭瑟凋敝的三輔地區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當他們將將來到襄陽以北的鄧縣時,卻聽聞一個消息,就在數日之前,劉表發兵步騎萬人北上,攻打曹操實際控制的西鄂縣。

顏益想起杜畿先前的提示,不由感嘆道:“亂世無樂土,還真是兵連禍結啊!”

第573章 商隊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9章 山崗軍議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00章 逆推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35章 沉痾難起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87章 險死還生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57章 鴻門宴?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492章 反殺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17章 石砲曲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73章 新儒學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0章 固辭東郡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398章 追擊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358章 變故第273章 泜陽亭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94章 論功行賞第489章 狂熱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365章?謠言發酵第91章 與君共勉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157章 大練兵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章 死了又死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361章 八卦傳統第437章 衝車第427章 誘餌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75章 “山賊”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276章 足球比賽
第573章 商隊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174章 堂審程昱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551章 議請封侯第9章 山崗軍議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400章 逆推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230章 靈壽公審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35章 沉痾難起第304章 屯田堡寨第87章 險死還生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57章 鴻門宴?第122章 兵戈向何方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492章 反殺第313章 黑山伏兵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17章 石砲曲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373章 新儒學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0章 固辭東郡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514章 泉州牢不可破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398章 追擊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358章 變故第273章 泜陽亭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94章 論功行賞第489章 狂熱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365章?謠言發酵第91章 與君共勉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157章 大練兵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442章 殺賊建功,正其時也!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章 死了又死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9章 黎陽來使鼻孔朝天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361章 八卦傳統第437章 衝車第427章 誘餌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75章 “山賊”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第257章 純金獎牌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276章 足球比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太保市| 长兴县| 聊城市| 岱山县| 博爱县| 靖边县| 偃师市| 都昌县| 修水县| 夏河县| 襄樊市| 美姑县| 临邑县| 会宁县| 乐陵市| 陇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曲阜市| 海丰县| 美姑县| 原阳县| 新安县| 云南省| 延边| 宿州市| 宜宾县| 西充县| 长岭县| 阳谷县| 平度市| 乐平市| 静安区| 晋宁县| 靖边县| 马边| 日土县| 洛南县| 马边| 仪征市|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