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0章 靈壽公審

三天之後的公審,顏良並沒有親自主持,他來到常山已經半個多月,再不去國治元氏也說不過去,所以在靈壽耽擱了一天,會見了一下當地士紳後就啓程南下去了元氏。

留在靈壽公審的是顏良新署的縣令陳正,以原縣丞輔之。

原本靈壽縣丞對於陳正一個新來乍到之人爬到自己頭上多有不甘,按他的想法他獨立支撐靈壽多時,就算被扶正爲縣令也不爲過。

但在瞭解到剿滅房山賊的過程中,陳正被評爲首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縣丞便也無話可說。

更加上知道陳正乃是新任國相的心腹,又在得到顏良的嘉獎,承諾不日提拔他後,靈壽縣丞便表態一定配合好新任縣令陳正完成任務。

雖說是公審,但之前的審訊工作早就完成了一大半,今日只是例行公事宣判罪狀,然後立刻行刑。

按照顏良的要求,審訊團隊把賊人分了幾個檔次。

第一類是王當和他的親信黨羽。

這類賊人無惡不作,手上沒少沾染無辜百姓的鮮血,乃是不可饒恕之人。

第二類是受王當率領,多次參與過劫掠行爲的賊人。

這些人也犯下從賊之罪,全部被叛城旦之刑,且刑期無限,今後他們的歸宿多半便是在礦場和冶鐵作坊裡做苦工做到死。

第三類是新近被挾裹的百姓。

這裡有些也曾參與過劫掠,有些則是被擄去侍奉山賊,或者從事小範圍的農耕勞作,或者幫著牧馬修繕等等。

這些則視其犯下罪孽的深淺,多的判六年,少的判兩年苦役。

另外,顏良還讓人在罪囚中揀選,看看有沒有人學有所長,比如會制皮、木工、冶鐵、牧馬等等。

這些有特殊技巧的則被集中起來,留待他用,準允他們以工贖罪。

公審當日,王當並其黨羽五十餘人被判死罪。

按說在漢朝判了死罪都應當看押在獄中,在每年固定的時候行刑,其間如果遇到大赦,還可以仿照當年明帝時舊事以縑贖,也就是交相應的縑布贖罪。

但在顏良的授意之下,這些賊寇被判“殊死”,也就是死罪不赦,並立即執行。

這個人性化的判決得到了前來圍觀的百姓交口稱讚,在立刻行刑之後,斬首的首級並攻打山寨時獲得的一百餘賊人首級,共兩百餘級,一併傳送國治元氏,然後傳首鄴城,向大將軍袁紹報功。

隨著房山賊王當剿滅之事傳遍常山,國相顏良的另一道命令也隨之下達。

“禁國中士民交通黑山賊,違者以通賊論。”

有誅除房山賊的例子在前,這道禁令很是震懾了不少與黑山賊有所勾連之人,讓他們爲之前發的橫財和今後的財源而隱隱憂慮。

而就在靈壽縣公審的三天之後,位於黑山某山中的黑山軍首領張燕終於得到了消息。

由於顏良選擇在惡劣的天氣發動出乎意料的攻擊,導致房山上的賊人全部落網,無一逃脫,所以也沒辦法去向張燕報信。

這個消息還是從張燕安排在蒲邑城中的暗樁輾轉傳來。

張燕初聽到時還表示不信,派了好幾撥人去房山打探消息,但都被昌琦手下的人馬阻截,根本靠近不了房山,這才知道房山是真出了大事。

在其後王當等人被公開處刑,然後傳首鄴城,最終確定了房山窩點被一網打盡。

張燕爲此十分憤恨,自他十幾年前起事以來,一向是順風順水,除了在七年前冀州境內的大部分據點被袁紹聯手呂布掃清之外,已經有好久沒有受到這麼大的挫折。

手下賊帥孫輕甚至說道:“將軍,那顏良欺人太甚,王當死得好慘,我等當爲他報仇。”

孫輕是與王當齊名的黑山賊帥,當年也差不多時間歸附張燕,與王當的關係尚可。

與王當一樣,孫輕也單獨駐紮在自己的營地裡,手下兵馬甚至還要多於王當不少,這回是聽說王當死了特意趕回來找張燕要個說法。

聽孫輕這麼說,張燕卻是稍稍冷靜了下來,冷冷答道:“王當前些時日劫掠鄉亭,主動招惹顏良,乃有此禍。”

孫輕卻不以爲然道:“王當不過是去掠些衣食,稀鬆平常得緊,可卻被一窩端了,怎可相提並論。”

張燕到:“這幾年靠著收取關津之稅,何曾缺了汝等衣食,王當偏在此時去尋釁,還說要代我給顏良一個下馬威,他行事之前可曾請示與我?”

聽張燕這麼說,孫輕急道:“難不成王當就白死了不成?”

張燕雖然知道此事是王當挑釁在先,但他爲了維持自己的領導地位,也不能坐視此事不理,遂道:“自不能就此算了,不過眼下時值隆冬,行動多有不便,顏良又來勢洶洶,不可輕舉妄動。”

孫輕卻道:“將軍,我可是聽說顏良那廝宣達了什麼新的禁令,禁止郡縣之人與我等來往,那沿途商旅難道不受影響?顏良那廝是要用絕戶計啊!”

孫輕的話正說在張燕的心坎上,這纔是他最爲憂慮之事。

表面上看,如今的黑山軍仍舊十分風光,但內部隱憂重重,已經不容樂觀。

要知道黑山軍最鼎盛之時可是肆虐整個冀州,還攻入過兗州東郡,佔據過鄴城等名城大邑,黑山軍號稱有百萬之衆。

但隨著於毒、白饒、眭固等先後被曹操、袁紹所敗,七年前袁紹又聯手呂布將黑山軍在冀州境內的大片勢力範圍掃蕩一清,逼迫得張燕只能帶人蝸居於冀州與幷州之間的山區裡,靠著在谷地中耕種墾殖,加上佔據山間要道收取關津稅爲生。

張燕原本也不甘心,幾次三番聯合公孫瓚搞事情,但事情沒搞成功,公孫瓚就掛壁了,他也只得捏著鼻子忍了。

因爲生存環境被限制在山間,依附於張燕的民衆也大爲減少,且黑山軍之間派系衆多,很多原本在顯揚之時支持張燕的頭目豪帥,如今也對他多有不滿。

總而言之,張燕目前也是內憂外患齊至,若是關津稅費這條穩定的財源再受到影響,那不僅僅是手下的人會心生不滿,恐怕讓十餘萬部衆能吃上飯也是個問題。

張燕不無憂色地道:“此事我也有所耳聞,不過這些年來過往商旅與我等相處得還算和睦,彼輩貪利,料來當禁絕不止。”

孫輕道:“但願如將軍所言,只是顏良這廝總是個禍患,還當把他趕出常山,換一個軟弱之輩來當這常山相纔好。”

張燕到:“此事當從長計議,你回山之後且約束手下部衆,待過往商旅客氣一些,莫要得罪了他們。”

待送走了孫輕後,一直隨侍在張燕身邊的一個少年郎說道:“阿父,孫帥說得頗有道理,那顏良恐是我黑山大患。”

說話的少年郎正是張燕之子張方,年方十三,乃是他在冀州起事後擄掠大族之女生下的子息。

雖然張燕出身草莽,但始終有一顆漂白向上的心,故而對自己的兒子教育問題十分上心,並不一味讓他舞槍弄棒,而是讓挾裹而來的士人悉心教導詩書。

所以張方小小年紀,竟有幾分見識,懂得分析利弊得失。

沒了外人在,張燕長嘆一口氣道:“爲父又何嘗不知,只是我黑山軍早已今非昔比了。聽說那顏良在南邊連敗曹司空手下數將,非是易與之輩啊!”

張方年紀雖小,但很有幾分主意,說道:“若是楊帥,張帥等人能與阿父齊心協力,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張燕道:“吾兒說得甚是,只是……哎……!”

張方彷彿也知道父親在愁什麼,不由也皺起了小小的眉頭。

——☆——☆——☆——

正當張燕父子愁眉苦臉的當口,常山國治所元氏城中,新任國相顏良也開始了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三天之前,顏良這個新任國相終於來到元氏縣城,元氏城中官吏士紳俱都隆重出迎。

因著顏良到目前爲止還未定下他的國相府掾吏班子,故而國中士族俱都早早遣了有頭有面之人帶上族中子弟前來候見,只爲了能夠讓自家晚輩混個好出身,乃至於舉孝廉出仕朝中。

誰知道新任國相不走尋常路,竟然不直接到元氏赴任,反而跑去真定待了好幾天。

那些士族雖然心中多有意見,但也聽聞顏良跋扈之名,也只得乖乖等著。

當顏良終於來到元氏時,前來迎候的士族卻發現顏良待人和善,與傳聞中的跋扈樣子倒不盡相同。

無論是在與國中三老、士紳們的會見,還是飲宴中,顏良都對他們以禮相待,很有幾分謙謙君子的作風。

那些士族還以爲顏良比較好說話,各種拜謁請見源源不絕,無非是想爲自己族中子弟求得些好處,比如功曹、主簿、上計等優職。

按說郡國府中的掾吏大體都由本地士人擔任,既可以拉攏本地士族也方便施政,但也不排除郡國守相要徵辟外郡幹才。

這一回顏良帶著諸多州中士人來到常山,讓本地士族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

一個蘿蔔一個坑,國相府中的職務就那麼些,若是外郡之人擔任了某個職務,那本郡之人便少了一個職位,會導致蘿蔔太多坑不夠的情況產生。

爲了此事,本地士族們沒少旁敲側擊地在顏良耳邊鼓譟。

一開始顏良還召幾個德高望重的士族前來,聽取聽取他們的意見,但翻來覆去就那麼回事之後,便以公務繁忙爲名盡數推脫。

直到幾天後,來自靈壽的兩百餘顆山賊的首級傳至元氏,才讓元氏上至官吏士紳下至黔首百姓重新認識了他們的新任國相。

甫一到任,便輕鬆贏得一場對黑山賊的大勝,讓顏良的威勢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

駐留在元氏的國中各家各族人物不少,顏良把他們全部組織到一塊兒觀摩了那兩百多顆面目猙獰的賊寇首級。

雖說顏良仍舊和前幾天一樣態度和善,時刻保持著微微的笑意,但在士族們看來,那笑意中也透著幾分陰狠毒辣,更無人再敢多提那些不合時宜的話。

在此等環境之下,顏良順勢公佈了他對於國相府掾吏班子的安排,其中隨顏良前來常山的外郡士人如下:

主簿:鉅鹿人田燦,

五官掾:趙國人劉劭,

文學掾:清河人張揖,

金曹掾:鉅鹿人顏佑,

中部督郵:鉅鹿人時苗,

兵曹史:鉅鹿人沮輝,

倉曹史:河間人沐並,

主記史:東平人畢軌,

門下督盜賊:沛國夏侯衡,

這其中田燦乃是州中名士田豐之子,由其擔任主簿無人能說什麼不是。

劉劭在顏良招攬來的人中資歷最老,故而擔任僅次於功曹的五官掾一職。

張揖博覽經書,好學問,任爲文學掾,主教化之事。

金曹掌貨幣、鹽鐵事,兼掌市政,因著有房山鐵官這一茬,所以委之以自家同產弟顏佑。

時苗爲人嫉惡如仇,做督郵最爲合適。

沮輝、沐並、畢軌三人則年歲還輕,資歷尚淺,只分別任了比曹掾略低一級的曹史。

至於夏侯衡本就是顏良的短兵百將,讓他兼任負責兵衛導從的門下督盜賊也人盡其用。

幾乎每一個被顏良招攬,隨他來到常山的士人都獲得了重用。

不過顏良也不忘安撫常山本地士族,府中幕僚之首的功曹一職由真定人張廣擔任,其餘如集曹、尉曹、法曹、比曹、戶曹、賊曹、工曹、奏曹、獻曹、督郵、案獄等掾、史職務一應被他們瓜分。

這幾天與常山本地世家大族接觸下來,顏良沒有遇著什麼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讓他略感失望。

不過,在查閱府中原有留守官吏的時候,卻有一個名字讓他眼前一亮。

此人名叫夏侯蘭,乃是府中決曹史。

顏良隱約想起趙子龍有個少小相知的同鄉就叫這個名字,後來在博望一戰被趙雲俘虜,後來以此人“明於法律”舉薦於劉備,被任爲“軍正”。

再一看,此人籍貫真定,決曹主罪法之事,相當於法院審判庭庭長。

兩相一合,便知道多半是此人沒錯了。

顏良便大筆一揮,連見都沒見便直接提拔夏侯蘭爲決曹掾,先試試看他有無才具再說。

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391章 劇本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119章 辭行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574章 韓侯嶺第585章 藥莊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67章 曹公無恙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428章 上鉤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480章 分酒第15章 一夕三驚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384章 進山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430章 來戰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430章 來戰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529章 勸說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523章 天津港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132章 印與鑑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522章 舊人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157章 大練兵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75章 鳩佔鵲巢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76章 興師問罪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564章 賀喜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116章 捋順毛第482章 一鍋端第398章 追擊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192章 莽一波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
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391章 劇本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159章 吃棗藥丸的志向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29章 廢棄鐵官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119章 辭行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502章 城門激戰第574章 韓侯嶺第585章 藥莊第504章花汝錢睡汝妻打汝娃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67章 曹公無恙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428章 上鉤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480章 分酒第15章 一夕三驚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384章 進山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430章 來戰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430章 來戰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529章 勸說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272章 南方來客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523章 天津港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536章 城內相見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132章 印與鑑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522章 舊人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157章 大練兵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75章 鳩佔鵲巢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76章 興師問罪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564章 賀喜第97章 釣條鯉魚做佳餚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213章 廣平沮氏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51章 巧換戰俘第423章 重歸故地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116章 捋順毛第482章 一鍋端第398章 追擊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192章 莽一波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江油市| 卓尼县| 龙泉市| 平度市| 鹤岗市| 临潭县| 容城县| 博兴县| 泽普县| 丹阳市| 雅江县| 海安县| 汕尾市| 金沙县| 读书| 娄烦县| 博野县| 永和县| 朝阳区| 涿州市| 阿拉善左旗| 杭锦后旗| 德兴市| 衡东县| 宁乡县| 厦门市| 丰城市| 弋阳县| 密云县| 松桃| 江安县| 龙口市| 天长市| 侯马市| 田阳县| 诸城市| 新龙县| 北票市| 桐梓县|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