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8章 案牘勞形

陪辛毗到附近縣鄉(xiāng)微服私訪了一圈後,顏良好不容易重新回到元氏縣。

這時候他纔想起,自己前一次出征歸來連相府後宅都沒顧上進,就隨辛毗外出,這當領導的日子也不容易啊!

當然,顏良的苦逼領導生活還沒完,他剛剛回到相府中堂坐定,手下人便聚攏了過來,在他官署外排起了長隊。

主記畢軌端著一大盤請見言事的條陳進來時,顏良看得都頭大。

好在畢軌在顏良手下聽用日久,早就習慣了顏良的作風,當下便說道:“啓稟明府,下吏已經把請見者的姓名事由盡數羅列,以重要與次要依次排列。”

顏良點點頭道:“嗯,不錯,你且與我說說最重要的幾件。”

畢軌道:“最重要的幾件分別是職方掾請?zhí)幹蒙藤Z事,上艾營督昌琦請戰(zhàn)事,建義中郎將陶升並高邑營督仲棟請戰(zhàn)事,戶曹掾、金曹掾奏鹽鐵酒專營事,五官掾、文學掾奏六山學院事,金曹掾奏房山鐵官、鐵礦、井陘煤礦事。”

一聽這麼一大堆事情,顏良眉心隱隱作痛,其中昌琦等人請戰(zhàn)的事情他不用聽都知道,便先不理會,說道:“去請陳行之過來,這間隙裡,你先與我說說鹽鐵酒專營、六山學院、鐵官等諸事。”

畢軌道:“戶曹掾、金曹掾報本郡鹽鐵酒專賣執(zhí)行良好,然查實有少部分民人、商賈偷帶鹽鐵入郡,亦有私釀酒漿之事,二曹請問處置章程。”

顏良一聽這不就是走私麼,那怎麼行,你們走私,我哪裡去收稅,沒有足夠的稅費如何養(yǎng)兵打仗。

“二曹是何處置意見?”

畢軌道:“二曹以爲,當嚴查偷帶,禁止私釀,以贓論罪。”

顏良一聽,這以贓論罪也就是說偷帶、私釀比擬賊贓,可以說是相當嚴格了。

不過如此一來,肯定會牽連許多人,不免會被人詬病嚴刑峻法。

他瞬間想到了日前與辛毗在欒城武子鄉(xiāng)的對話,說道:“偷帶入境的,都是哪裡的商賈?”

畢軌翻了翻奏報,發(fā)現並無記錄,便答道:“無載。”

顏良道:“此事不可不教而誅,你代我擬文令各縣鄉(xiāng)亭部加強曉諭境內及過境之民,令其知悉郡中各項禁令。”

“若境內之民有犯者,首次查獲,罰沒違法所得並處以一倍罰金,再有查獲,以贓論罪。”

“若境外之民有犯者,首次查獲,補繳過往違禁貨物稅費,再有查獲,以贓論罪。”

畢軌一一記下後,又問道:“那民人私釀,當如何處置?”

顏良反問道:“二曹以爲當如何?”

畢軌答道:“二曹以爲當嚴禁私釀,收繳民間釀酒器具以遏之。”

顏良聞言哈哈一笑道:“收繳民間釀酒器具?虧他們也想得出這等蠢事。那若是搜出民人家中有刀,豈不是要以殺傷人治罪?”

畢軌陪笑道:“明府說的是,那當如何處置?”

顏良道:“民人自釀自飲,便如自耕自足一般,又礙得什麼事,曉諭縣鄉(xiāng),本地民人每戶每年自釀自飲一石以內,無礙,一石以上者,以超出部分收繳酒稅。然自釀者嚴禁販售,違者以贓論罪。”

畢軌道:“明府如此處置既不失世道人情,又推崇簡樸直到,真可謂善政也!”

顏良笑罵道:“小小年紀,也學人阿諛奉承,繼續(xù)說。”

畢軌道:“五官掾劉劭,文學主事掾張揖、文學掾吳質、劉楨等人奏報,言六山學院如今名揚四方,郡中各地前往求學者衆(zhòng)多,連外郡士人也紛至沓來。諸掾請示,是否要增加入學考試場次。”

“另外,外郡士人對六山學院需要考試入學頗有微詞,諸掾請問是否要區(qū)別對待。”

文學掾與其他的倉曹掾、金曹掾、賊曹掾不同,由於所掌職能並不具體,所以也不限員額。

畢軌回兗州探親時,從兗州帶回來的吳質、劉楨,如今也一併被闢爲文學掾,算是清閒的職務。

而張揖來常山爲官多時,各種事務都處置得十分妥當,被升遷爲文學主事掾,算是文學掾中的領銜人物,如今與五官掾劉劭一併負責郡中的教化之事。

劉劭等人提出的問題一分爲二,六山學院增加學生是好的,不過如今一季度一次考試已經相當頻繁了,再增加一來事務繁多,會影響教學質量,二來也顯不出學習機會的寶貴來,顏良並不支持。

至於外郡人士對考試入學有意見?區(qū)別對待?那和後世一些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有何區(qū)別?難不成還要給他們安排點陪讀?簡直扯淡!

顏良道:“這考試入學的章程初初擬定,不宜擅自變動,若真?zhèn)€有特別優(yōu)秀的人才,不論本郡外郡,可交由子明公特別照顧。”

“至於其餘人,不論本郡外郡,均一視同仁考試入學,若有些學生覺得道路遙遠前來不易,可申請在下一次入學考試之前旁聽,不過學院中不對未獲得正式資格的學員提供住宿飲食,旁聽者需自行解決。”

“還有,旁聽僅限一季,若下次入學考試未獲通過者,則不予再授旁聽資格。”

畢軌聞聽之下只覺處置精當,正想出言稱讚,不過想到方纔被顏良訓斥過,便不敢再多廢話,記錄完畢後繼續(xù)道:“房山鐵礦與煤礦奏報幾項採掘技術改進,產能穩(wěn)步增長,需請問是否要進一步擴大生產?”

顏良道:“我先前曾言,但凡有任何有益的技術改進,均值得嘉獎,此事毋須再報請,直接列明改進內容,效果,如何嘉獎呈上便可。”

“至於擴大生產,自是需要繼續(xù),這一次又有諸多俘虜,正好充入礦場。”

畢軌應諾記錄,然後記到一半說道:“啓稟明府,下吏有一事不明。”

正在隨便翻看條陳的顏良問道:“有事便說,不要吞吞吐吐。”

畢軌道:“是,下吏不解,那鐵礦也就罷了,如今天氣漸暖,煤礦增產,又能派什麼用處。”

“嗯,你的想法不錯。”顏良先是讚許了一句,然後說道:“不過,煤礦的用途可不止是點火取暖而已,加工之後可用來鍊鐵鍛造鑄冶,又比採樵更爲高效,與其讓百姓亂砍亂伐,不如推廣用煤。”

在沒有煤氣、天然氣的年代,燒火的主要燃料就是採樵得來的乾柴、樹枝,當然一些零散的樹枝也不夠燒的,便有人砍伐整棵樹木劈柴。

這年頭可沒有什麼環(huán)保意識,老百姓們爲了貪圖方便,往往就挑附近的樹木砍伐,直到砍伐光了再跑到遠處。

一些小樹林,小山丘甚至會被砍平,砍禿了,十分影響環(huán)境。

顏良想到此處,又補充道:“樹木成材不易,昭先替我擬個條例,民人嚴禁砍伐樹圍一尺以上的樹木,違者罰款。”

“再建議所有入縣校、六山學院的學生,入學時,需得栽種一棵樹木,取成才之意,樹苗可由郡縣免費提供。”

畢軌聞言立刻道:“明府此政大善!以樹木諭教人。”

這一回顏良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說道:“鐵官又有什麼事情稟報?”

畢軌道:“鐵官只是稱明府所提的曲轅犁,經多次改進已經制作出了樣品,給到幾個屯田堡寨試用。”

顏良聞言大喜道:“什麼?曲轅犁製作出樣品了?”

畢軌見顏良神情興奮,不解道:“奏報中是如此說的,可是有何特異之處?”

顏良大笑道:“哈哈哈!此乃農耕之利器也!此物既出,墾荒耕田可事半功倍矣!”

顏良以前也不通農事,不過在視察了幾個屯田堡寨後,發(fā)現耕牛拉的犁具形制直長,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並不太高,便想起了大名鼎鼎的農耕神器曲轅犁。

然而他只是知道個名字,也不懂構造如何,便提了個想法出來,讓一大批鐵匠、木匠湊到一起研製。

原本他也沒抱太大期望,眼下聽說製作出來了,那自然是大爲欣喜。

而畢軌這個少年郎本身也不通農事,更不會清楚曲轅犁的巨大作用,所以對顏良的反應有點不解。

顏良道:“放在哪裡的屯田堡寨試用?我要立刻去看!”

畢軌翻了翻文案道:“在靈壽與蒲吾等地試用。”

顏良道:“好,我們這便去!”

顏良說走就走,起身來到堂外時,正好見著陳正來到院中,便道:“正好,行之隨我一同去一趟靈壽,路上正好說些事情。”

陳正雖然不清楚是什麼事情,不過他本身就兼著靈壽縣令,去到靈壽也是工作,便跟著顏良除了相府。”

在路上,顏良問道:“行之,你可知屯田堡寨試用曲轅犁之事?”

陳正道:“下吏最近一直忙於職方掾之事,於靈壽縣務倒是疏忽了,正想嚮明府辭去靈壽縣令,好專心任事。”

顏良聞言轉頭看向陳正,要知道職方掾不過是他私下闢的掾屬,只有百石秩,而靈壽縣令秩千石,眼下陳正爲了一個百石掾的工作,辭去千石令,的確有些意外。

“行之是如何考慮的?須知靈壽可是大縣,亦十分重要。”

陳正答道:“正是因爲靈壽縣務重要,故而下吏無法分心應對。”

“那爲何不是辭去職方掾之事,而是要辭去靈壽令呢?”

“下吏初任職方掾時,尚且對此事務不曾明瞭,如今做了一段時間,雖然說仍舊不能完全瞭解,但也知曉其中之繁雜,之緊要,猶覺以一己之力不能處置得當,每每有如履薄冰之感。”

“而靈壽縣務雖繁雜,然下吏在任上卻猶有餘力,並不覺得有多難。”

“兩相比較之下,下吏以爲,職方掾之事更適合在下,故而請辭靈壽令。”

陳正的解釋中規(guī)中矩,顏良聽了微微點頭,也沒有繼續(xù)多問。

因爲他知道陳正乃是聰明人,既然決定辭高就低,當是放眼長久。

後世有人言“寧在朝廷,不下地方。”,又有言“寧爲翰林,不爲侍郎。”說的便是京官比地方官金貴,天子近臣比實權大臣重要。

在常山而言,職方掾便是京官,是顏良身邊的近臣,重要性不言而喻,豈是一個靈壽令可比。

“既然行之已經有了決定,那我便準允了,好好做,至多還有個兩三年,職方掾也要改一改名稱,增一增秩祿,我不會虧待你的!”

陳正聞言微微一笑,說道:“那下吏就提前謝過明府了。”

顏良道:“那些違反禁令的商賈,都被控制住了?”

陳正答道:“回稟府君,已經盡數控制住,從彼輩家中、商鋪之中查抄出諸多與賊人交通的書信、賬冊,還查實了一些其他的罪證,比如私運、私販鹽鐵酒,偷漏稅額等等。”

顏良道:“好!眼下與黑山賊已經開打,這些不守規(guī)矩的傢伙也沒必要留著了,便按律查處吧!”

“此事不宜由職方掾出面,你把卷宗轉給決曹掾,令夏侯蘭等人好好查辦,若有必要,可幫他一臂之力。”

陳正答道:“下吏明白,必然會諸同僚辦好此事。”

顏良道:“此事不僅要辦好了,還要將其中的道理與百姓分說明白,聲明彼輩交通賊人,資糧於敵,乃是禍害地方的大賊,盡得百姓支持,萬勿使百姓有所誤解!”

“對於一些嚴守律令的商賈,既要告誡,也要好生安撫,在常山境內,只要遵紀守法,便可行任何可行之事,不必擔憂。”

陳正點頭稱是,然後猶豫了半晌,低聲問道:“請問府君,故常山王家之事,當如何處置?”

被陳正一提,顏良腦海裡頓時浮現出那一日跪伏於地的小女子,那如瀑布般垂落的長髮,修長的脖頸,瘦削的肩膀,可堪一握的纖腰,高高擡起呈倒梨形的臀股,不自覺地嚥了咽口水。

“那劉綾的兄長劉……”

“是叫劉盛。”

“嗯,劉盛如何?還配合麼?”

陳正答道:“初時還有些抗拒,不過在劉綾以及其母的訓誡下,已是有所悔悟,如今被禁足在鄉(xiāng)間老宅爲父守廬。”

“劉氏名下的幾家商鋪,已經盡數將賬冊、錢款、貨物交了出來,聽憑府君處置。”

顏良搖了搖頭,把腦袋裡的念頭拋開,淡淡說道:“這劉氏還有些用,便留他下來,不必聲張了。”

陳正點頭稱是,現出了個果然如此的眼神,心道還好前些時日沒太爲難劉綾。

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215章 催婚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90章 獻俘賣乖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zhòng)將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30章 求生得生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143章 血戰(zhàn)長垣第321章 河邊血戰(zhàn)第81章 爲民做主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358章 變故第192章 莽一波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428章 上鉤第139章 香餌第595章 臘日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317章 山地戰(zhàn)兵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435章 互狙第35章 沉痾難起第570章 批發(fā)衣帶詔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273章 泜陽亭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269章 唱賣第430章 來戰(zhàn)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409章 曲轅犁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101章 決戰(zhàn)當在官渡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497章 伏兵連環(huán)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3章 立效以報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360章 劉皇伯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317章 山地戰(zhàn)兵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268章 教導營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340章 烈女殉節(jié)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206章 遊說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317章 山地戰(zhàn)兵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19章 城下攻防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566章 活**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524章 驚變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83章 團結陣線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260章 難產
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215章 催婚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189章 解救目標任務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90章 獻俘賣乖第100章 河邊漫議曹軍衆(zhòng)將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30章 求生得生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143章 血戰(zhàn)長垣第321章 河邊血戰(zhàn)第81章 爲民做主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358章 變故第192章 莽一波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428章 上鉤第139章 香餌第595章 臘日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317章 山地戰(zhàn)兵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435章 互狙第35章 沉痾難起第570章 批發(fā)衣帶詔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273章 泜陽亭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269章 唱賣第430章 來戰(zhàn)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63章 蹄聲踏踏滾木隆隆第34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第409章 曲轅犁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99章 殺光常山兵第101章 決戰(zhàn)當在官渡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497章 伏兵連環(huán)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53章 立效以報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360章 劉皇伯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317章 山地戰(zhàn)兵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268章 教導營第483章 鮮卑俘虜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340章 烈女殉節(jié)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513章 統一陣線第206章 遊說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445章 不明就裡王彥雲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317章 山地戰(zhàn)兵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113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19章 城下攻防第374章 久違的賊襲第566章 活**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524章 驚變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83章 團結陣線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260章 難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城市| 武陟县| 商洛市| 芷江| 永胜县| 乡城县| 巩留县| 南昌县| 城步| 芜湖县| 同心县| 萝北县| 格尔木市| 阿克陶县| 微博| 淮北市| 平和县| 安乡县| 武宁县| 磐安县| 颍上县| 潜山县| 定西市| 平武县| 邵阳县| 鲁山县| 嘉兴市| 西乡县| 揭西县| 珲春市| 武汉市| 长丰县| 铜川市| 湘阴县| 沾化县| 盐池县| 汉寿县| 方正县| 简阳市|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