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6章 隱瞞

額頭的傷沒有及時處理,又吹了早春的寒風,我到底是臥牀病了幾日。粗算下日期,離皇帝啓程北上還有十餘日,身體自能恢復,如我所言,不會貽誤大事。

而張易起事之日,便是待皇帝一行抵達上都之後。依照舊例,阿合馬作爲平章政事會留守大都處理政事。依張易計劃,謊稱公主回大都替皇帝做佛事,命阿合馬前來接駕,屆時便可當場刺死阿合馬。

事情定下來,我便安心養病,坐等其成。

三月初是皇帝每年北上的日子。我早已收拾妥當,只待趕赴大都健德門,同皇帝太子匯合,一同啓程北上。然而,車駕自公主府駛出,還未及出皇城,就在厚載門處被值守士兵攔了下來。

我略覺怪異,今日是定好的北巡之日,阻攔公主車駕毫無道理。這麼想著時,總管巴根已代我上前問話了。

“公主有所不知,前日裡您臥病之時,陛下已率百官北上,還特地囑咐,公主身體不豫,且留大都休養,勿要出城!”

守城大將隔簾回覆,一番話卻說得我徹底懵然,在車裡怔怔僵坐許久,才體悟到皇帝的深意:

前番我衝撞了皇帝,就必須爲自己的忤逆言辭付出代價,所謂留下養病,不過是照顧我情面罷了。

胸口猛然作痛,我一時氣結,幾乎要窒息,緩了好一會兒,纔回了口氣,而後便劇烈地咳嗽起來。

車窗砰然作響,幾欲要碎裂,待巴根過來看時,才見我捂住口鼻劇咳不止,臉色白得瘮人,而緊握的右拳皮肉模糊,血流汩汩而下。

老總管驚呼失聲,忙叫車駕返回宮城。我呆呆靠在車駕內,懊悔怨憤的情緒一時到了極點,逼得我肺腑痛得痙攣:早知如此,我何必逞一時之氣,頂撞忽必烈?前番因爲察必生病,計劃一再延擱,如今我怎還能忍下去?王著和高和尚又怎能忍下去?

“不回公主府,去憫忠寺,叫張易來見我!”我不顧巴根勸阻,毅然下命。他勸說不得,只得一面聯絡張易,一面遣喚太醫去了。

憫忠寺還是那般冷清模樣,在漫山遍野的春意中顯得格格不入,卻也因此多了幾分清靜。寺內老僧仍然旁若無人地灑掃,對外客的到來視若無睹。我尋到一間禪房坐定,閉目休息半晌,胸中的銳痛才稍稍消減。

“老奴已著人去問了張大人,大人說眼下公事纏身,怕是要待日暮才能得空過來,還望公主耐心靜候。”約莫等了一個時辰,巴根才送來張易的回話。

我心下急躁,卻也別無良策,即便對張易而言,事情的變化也過於突然,眼下除了等待還能如何?

寺內的小沙彌奉上茶水後便悄然退下,巴根等人亦被我屏退在外,只餘自己在禪房內枯坐。我輕輕呷了口茶水,眼睛不經意一瞥,房內牆壁上一方碑文映入眼底。

眼下無事,這方碑文不失爲一件消磨時間的東西。我竟來了興致,起身踱至牆壁前,著眼打量。這碑文嵌刻於牆壁上,多有破損之處,說不清經歷了多少歲月。憫忠寺建於唐代,可這碑刻字體,頗見晉人筆意,再一細瞧,筆勢含蓄之處不失遒美健秀,竟似摹寫王右軍筆體。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盱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漢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濤而上,爲水所淹,不得其屍。娥時年十四歲,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

碑文記敘了東漢孝女曹娥爲尋父親屍身,不惜投水殉亡的故事。我默然想了片刻:這碑文定是《曹娥碑》無疑了。

可這《曹娥碑》爲何會出現在荒山古寺裡?我只覺怪異,細細思量半晌,才悟出其中關節:憫忠寺爲跨海東征死難的將士所建,是爲憫恤忠良;而曹娥碑,記敘一個孤女投江尋父的義行,是爲彰顯孝烈。一爲忠君,一爲孝父,乃是最基本的人倫大道,放置一起訓勉世人,再妥帖不過了。

可是我呢?頻頻來往此間,只爲謀劃忤逆君父的不道之事,想來真是天大的諷刺。即便如此,還洋洋自若,並無半分羞慚之意。堪稱世上一等一的不忠不孝之人!

想到這裡,我不禁失聲大笑,笑這世事荒唐:這君值得忠麼?這父值得孝麼?難道這五倫大道傳揚千載,就是要告訴世人:任你頭上君父如何苛虐酷烈,爲人臣子所需做的,不過是一個頭戴忠孝枷鎖的奴隸罷了。

而我偏偏做不來這樣的奴隸。

我從白日一直等到了傍晚,直到暮色四合,也未見張易人影。想必是樞密院事務繁多,絆住了腳?我胡亂想著,心裡有幾分浮躁,又莫名不安。巴根總管也焦急地催促道:“再不回去,便要趕上宵禁了,公主在這野寺過夜,也不是辦法……”

“走罷。”我不情不願地上了車,仍心事重重:眼下這情況,不知張易有何辦法。皇帝禁止我離開大都城,即便能混出城外,先前的藉口也用不得了,必須另想對策。

夜色一點一點浸下來,周邊一切黯淡得近乎虛無。我坐在車裡,心緒頗不平靜:如果終無他法,便只能再等一年。等待只能是最後的辦法。

車駕自南城而返,進了麗正門,便是直通皇城的千步廊,而中書省正在千步廊東側。這個時候,省堂衙署早已無人了罷?我這麼想著,隨手撩起車簾一望,昏晦的夜色中,卻有十餘名官員從省堂魚貫而出,行色匆匆的樣子。

不待我開口詢問,見我車駕到此,剛剛出來的省官不得不駐足問候。從車裡探頭一望,十餘人盡數躬身行禮,我擺擺手道:

“都起來罷,已經入夜了,諸位大人何不早歸?”

爲首官員上來答話,我注目一瞧,卻是阿合馬,他語氣略顯慌亂,禮數卻還周全:“有勞公主問候。白日裡東宮崔總管來省中傳令,言太子與國師回大都做佛事,令省官置買齋物,並命我等今夜在東宮門前恭候。”

“太子同陛下北赴上都,怎會突然回返?”我疑惑道,不由得追問阿合馬,“御駕現在已到察罕淖爾了罷?”

“若按以往日程計,早已到了。”他眼神飄忽,伸著脖子向前面探望,也不知在搜尋什麼。見他心急火燎的,我心生不滿:“阿合馬,你怎地這般急切,回我話都不耐煩了?”

聞言,他嚇得渾身一顫,好在機靈,臉上適時地堆出笑來:“公主恕罪,奴婢豈敢?只是太子快到東宮了,若不能及時迎候,待問起罪來,奴婢怕是又要受皮肉之苦,還望公主體恤!”

這話倒是不假。想起真金曾多次痛毆他,我心裡不免快意,卻也懶的和他多話,揮手示意車駕回府。

馬車還未開動,就聞唏律律一聲劃破夜色,一人恰好馳到阿合馬面前,跳下了馬,顧不得喘息,急道:“平章大人,張大人已命顏義率樞密院衛軍前往東宮迎候,催您儘快過去呢!”

阿合馬忙叫人牽來馬匹,邊上馬邊問:“太子果真回城了?今早脫歡察兒已奉我命令出關相迎,至今卻還未歸,也不知眼下如何……”

他雖一臉疑慮,也不敢怠慢,騎上馬,便急急趕往東宮,省官們也都緊跟了上去。

看他們一衆人影沒入夜色,我凝思片刻,突然改了主意,叫來巴根總管:“先不回府,既然太子回宮,我也一併去東宮迎候罷。”

“公主,您的身體……”老總管面露難色,卻被我打斷,“不妨事,我只覺此事蹊蹺,不去看看,總是放不下心。”

他勸說不得,只得聽我命令。好在中書省與東宮距離不遠,過靈星門一徑向西便能到了,待見了真金再回公主府,卻也來得及。

待趕到東宮南門處,阿合馬早已率一衆官員在此等候。除了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官員也彙集於此。我從人羣中略略一望,恍惚見到了張易的影子,他卻沒有看見我,只是同阿合馬站在百官之前,恭迎太子車駕。

我下了車,由侍衛引到前列。阿合馬見了我,驚訝之餘,連連賠笑道:“有吾等迎候太子,何勞公主出面?您且回府歇息罷。”

一旁張易也笑著附和:“平章大人說的是,公主還是早些回府,夜深寒重,免得著涼。”

夜色中,張易的眼神雖看不分明,但總像別有深意。我心下一滯,想起白日裡他的失約,一時也不知是因爲迎候太子,還是別有緣故。

“既然來了,總要見到太子纔好回去。”我無視他目中神色,淡淡道。

張易左右勸不得,只無聲一嘆,旋即把目光投放到無邊的夜色裡。

不多時,平靜的黑夜果然喧囂起來,一衆人馬從黑暗中漸漸浮露,儀仗在前,衛軍在後,看這陣仗,卻是太子不假了。

我不由得鬆了口氣,在夜色中遠遠瞻望,那一隊人,隨從皆下馬步行,唯餘一人騎馬在前,相貌雖看不分明,觀其體態,應是真金無疑。

我一時笑自己多心:怎麼疑神疑鬼起來,我的哥哥還能有假麼?待心思稍定,欲上前相迎,卻見阿合馬早已殷勤地湊上去了。

“太子回宮,臣有失遠迎,還望恕罪。”他緊趨上前,還未到太子馬前,就被勒令停下,隨後有兩人自太子身邊出列,揚聲喝問起來:

“太子奉旨回城做法事,豈能有假?阿合馬平章,你命脫歡察兒前來試探,是何居心!?”

“太子明鑑,臣、臣只是讓脫歡察兒出關相迎啊!臣是殿下的奴婢,哪敢對主君有半分猜疑之心?”阿合馬哪料對方甫一開口便是當頭喝罵,一時懵了,雙腿一軟,便跪倒在地告饒請罪。

此番他的確是冤枉了,自接到太子令旨,便著手採辦齋物,並命人先行出關迎接,所行所爲並無失禮之處。

“太子,您怕是誤會平章大人了!”我也上前一步,想爲他說句話,真金就算對阿合馬再多不滿,在這種細枝末節的問題上追責,也毫無意義。

真金對我的話置若罔聞,也不表態,只任隨從數落阿合馬,阿合馬無法,又向前膝行兩步,哭著申辯,卻毫無用處。

縱有燭炬照明,濃重的夜色下,仍然看不分明。太子頭戴笠帽,陰影下的面孔宛如一座石雕,似是真金,似乎又非真金,在黑暗中無從分辨。他挺身坐於馬上,面對阿合馬的哭求無動於衷,不發一言時,周身竟瀰漫一種莫名的肅殺氣息。

我不由得打了個冷戰:這樣的真金實在太過陌生,卻又有種莫名的熟悉感——這到底是爲什麼?

太子的隨從親衛仍舊叱罵不停,我聽在耳中,不由得嘆了口氣,真金平素對阿合馬積怨深重,但有機會責罵,也能稍稍消解他心頭之氣罷。

前來迎候的省院臺大臣面面相覷,只能束手旁觀,無從解勸。

夜色已晚,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我拿定主意,正欲上前,不料一人突然出列,擋在我身前,待我越過他向前望去,眼前的一幕幾乎讓我魂飛膽裂。

太子馬前,一個隨從突然揪住阿合馬衣領,右手袖中同時抖出一個銅錘,阿合馬來不及躲閃,那重物就向頭部狠狠砸來。

阿合馬驚呼之餘,只倉促泄出一聲哀嚎便了無生息,銅錘來得又猛又烈,電光火石般頻頻重擊,阿合馬登時腦漿迸裂,身體很快委頓成一坨毫無生息的死肉,爛泥般癱在了地上。

他便這麼輕而易舉地死了!

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平章政事當場斃命,在場的中樞大臣們已然嚇呆,然而只沉寂了一瞬,人羣便轟然散開,驚呼著逃命去了。

好在周圍的東宮宿衛很快恢復鎮定,立時驚呼“抓刺客!”,便揮刀上前,行刺之人卻也不逃,任人擒拿。而後便有宿衛士揮起鐵骨朵,朝著未及逃走的太子梃擊過去。

“不!——”我猛然間似想到了什麼,嘶聲驚呼,卻爲時已晚,那太子躲閃不及,已被鐵骨朵擊落下馬,那宿衛又是一錘,他便連反抗的力氣也無,身子迅速軟了下來。

我不顧侍衛阻攔,撲到那太子身邊,顫抖著剝去他的笠帽,火光才映出那人蒼白的面孔。

“我猜到是你,可惜太晚了……白夢石!白夢石!”

我將他的頭抱在懷中,倉惶四顧,絕望地驚聲呼喊:“去找太醫!快!快!”

周圍宿衛只顧奮力擒賊,哪裡有人聽到我的呼求。

早春的夜晚寒意逼人,連同致命的傷口一同侵蝕著他的生命。

白瑀的身體漸漸變得冰冷,生命也在慢慢抽離。

“你這個傻子!你這個傻子!”我喃喃罵著,臉上早已淚水縱橫。有宿衛欲上前將他拖走,卻被我厲聲喝退。欲遣人傳太醫,卻喚不動一人。東宮宿衛首領張九思火速平息暴.亂後,已率衆圍上前來:“此人是作亂賊子,還請公主速速撤離,以防不測!”

他切切懇求,卻被我凌厲的目光逼退,白瑀手無寸兵,此時也只有一息尚存,實在夠不成任何威脅。

沒想到再度相見,便是這麼倉促和潦草。我做夢也想不到,爲何是他!多年以後,他回到大都,只爲見一面魂牽夢縈的女子,便決然赴死,假扮太子行刺?

此時此刻,我已無力去想前因後果。

白瑀的目光已經開始渙散,卻仍能認得出我,他雙目向上望著,空洞而無神,口中不住吐著血沫,勉強笑道:“子清、子清……還能……見、見到你,真、真好……”

“你……你……”我哽咽難言,滿臉是淚,不住地搖頭,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可、可惜……玉軒啊!我……”他用盡全力擠出最後一句話,眼睛便凝然不動,怔怔看著漆黑的暗夜,滿眼不甘。

“白秀才!白秀才!”周身傳來一句呼喊,我下意識一望,卻見一人已被宿衛按在地面上,卻仍兀自掙扎,那面孔有幾分熟悉,我心裡陡然一驚:王著!

就在這一剎那,前前後後的事,我才恍然明白:張易啊張易!

想到這裡,我心裡幾乎要滴出血來。

“白秀才,阿合馬已經身死,你我大仇得報!痛快!痛快!”

王著仍在呼喊,可這邊已了無迴應。我鬆開白瑀的頭,將他平穩地放置地上。可那雙眼睛仍然睜著,寫滿了人世間的怨憤和不甘。

我突然不敢再去看他。

作亂的賊人很快被一一擒拿,卻不見高和尚的身影,想必已趁亂逃脫。我木然坐在地上,只覺渾身冰冷,疲憊無力到極點。

“阿合馬已經死了?”我僵硬開口,連眼皮也擡不起來。

張九思單膝跪在一旁,低聲回道:“平章大人不幸遇刺,剛剛混亂中,屍體似被人盜走了。”

“呵,呵!”我冷笑不止,自己聽來都覺得可怖。張九思默然片刻,再度請求,“公主,請容許臣送您回府!”

“張易呢?”我又問。

“剛剛一片混亂,臣也未見張大人,許是護送中樞大臣離開了罷?”他含糊地應了一句,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

“這個騙子!”我低聲咒罵,怔怔望著匆匆來去的士兵,淚水滾滾而下,濃黑的夜色中,連火光也顯得刺眼。

張九思愕然看著我,而後也未多想,隨即命人將白瑀的屍身帶走。

我只一動不動坐在原地,直到故人的面孔淡出了視野,才被人不由分說地抱上馬背:

“公主,請隨臣回去!”

第80章 逼婚第233章 公平第218章 更迭第186章 請託第206章 秋山第244章 冷雨第196章 制衡第139章 嬌女第202章 入覲第120章 學字第224章 慷慨第180章 諷喻第18章 開平第33章 用心第58章 狩獵第96章 討價第185章 篝火第180章 諷喻第191章 鬥茶第206章 秋山第104章 爭執第5章 試探第131章 探問第142章 對策第107章 失信第190章 宴請第51章 叛亂第124章 對飲第124章 對飲第3章 和林第21章 參謀第246章 夜襲第197章 春遊第115章 待嫁第139章 嬌女第220章 人心第142章 對策第41章 勸解第144章 威嚇第138章 虛驚第89章 奏對第220章 人心第168章 宴飲第151章 分裂第186章 請託第57章 使臣第219章 忠烈第213章 父子第152章 降附第132章 到達第63章 波羅第6章 真金第22章 出征第55章 歸降第66章 靜謐第131章 探問第176章 夜遊第168章 宴飲第151章 分裂第94章 起鬨第133章 價碼第8章 兄弟第25章 變故第195章 痛打第129章 利害第101章 提點第85章 治道第246章 夜襲第5章 試探第136章 轉機第132章 到達第56章 心事第6章 真金第60章 真心第39章 凱旋第222章 引薦第14章 點兵第6章 真金第249章 春草第34章 評價第67章 委命第88章 催問第136章 轉機第74章 漕渠第205章 建言第54章 浸潤第83章 敬酒第28章 局勢第173章 傷病第164章 戲班第174章 歲末第176章 夜遊第57章 使臣第33章 用心第162章 旅人第202章 入覲第136章 轉機第148章 挑撥第245章 激戰第71章 斥責
第80章 逼婚第233章 公平第218章 更迭第186章 請託第206章 秋山第244章 冷雨第196章 制衡第139章 嬌女第202章 入覲第120章 學字第224章 慷慨第180章 諷喻第18章 開平第33章 用心第58章 狩獵第96章 討價第185章 篝火第180章 諷喻第191章 鬥茶第206章 秋山第104章 爭執第5章 試探第131章 探問第142章 對策第107章 失信第190章 宴請第51章 叛亂第124章 對飲第124章 對飲第3章 和林第21章 參謀第246章 夜襲第197章 春遊第115章 待嫁第139章 嬌女第220章 人心第142章 對策第41章 勸解第144章 威嚇第138章 虛驚第89章 奏對第220章 人心第168章 宴飲第151章 分裂第186章 請託第57章 使臣第219章 忠烈第213章 父子第152章 降附第132章 到達第63章 波羅第6章 真金第22章 出征第55章 歸降第66章 靜謐第131章 探問第176章 夜遊第168章 宴飲第151章 分裂第94章 起鬨第133章 價碼第8章 兄弟第25章 變故第195章 痛打第129章 利害第101章 提點第85章 治道第246章 夜襲第5章 試探第136章 轉機第132章 到達第56章 心事第6章 真金第60章 真心第39章 凱旋第222章 引薦第14章 點兵第6章 真金第249章 春草第34章 評價第67章 委命第88章 催問第136章 轉機第74章 漕渠第205章 建言第54章 浸潤第83章 敬酒第28章 局勢第173章 傷病第164章 戲班第174章 歲末第176章 夜遊第57章 使臣第33章 用心第162章 旅人第202章 入覲第136章 轉機第148章 挑撥第245章 激戰第71章 斥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红河县| 许昌县| 嘉祥县| 清水县| 浮梁县| 安多县| 石河子市| 信阳市| 抚宁县| 林口县| 云浮市| 贡觉县| 贡山| 新龙县| 景德镇市| 黎城县| 高清| 华容县| 马公市| 顺平县| 大冶市| 阿拉善盟| 滦平县| 林西县| 罗江县| 宜城市| 阜平县| 云霄县| 罗平县| 黄浦区| 陆川县| 永善县| 邵阳县| 曲阜市| 洪雅县| 南岸区| 三江| 民乐县| 石嘴山市|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