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章 想擋也擋不住

“大哥,東方平政已經停止報復行動了!”張漢邦說道。

“哦,這麼快就停止了,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呀,我還以爲得等到我們出手呢!”張漢朝聽後笑著說道。

張漢朝與張漢邦對亂局肯定也是瞭解的,畢竟這份基業是他們兄弟倆的,如果他們連這些都不知道,那就等著被滅亡吧。

兩人沒有阻止東方平政,就是要看看東方平政能鬧到什麼地步,如果東方平政真的不知死活,那兩人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處理了他了。畢竟是他自己不知死活,也怨不得別人。

至於張漢朝對上次事情的補償,已經給了東方平政,他如今總理政務也是大權在握,張漢朝也不可能一輩子照顧東方平政,畢竟張漢朝也不是冤大頭。

“聽說曾雲翳找過東方平政,如果沒猜錯的話,肯定是曾雲翳說了什麼才讓東方平政改了主意。”張漢邦接著說道。

“哦,也對。他們兩人關係本來就很好,東方平政又是曾雲翳的妹夫,東方平政頭腦發昏沒有想清楚利害,曾雲翳可是很清醒的,他提醒東方平政倒也在情理之中。”張漢朝聽後說道。

“是的曾雲翳有頭腦,忠心也足夠,肯定也不會由著東方平政胡來。”張漢邦聽後也說道。

張漢朝點了點頭,對張漢邦的話很是贊同。

“曾雲翳我們可以重用,至於東方平政則要慎之又慎。”張漢朝接著說道。

“大哥,你就放心吧。我知道你的意思,現在東方平政還離不開我,他也沒有能力做什麼動作。”張漢邦說道。

現在張漢朝、張漢邦與東方平政的關係很是微妙,東方平政雖然極力想擺脫張漢朝兩人的控制,但是張漢朝兩人怎能讓他如願,這中間便免不了各種小動作,勾心鬥角。

張漢朝集團這些亂局,落在襄陽的高俊茂與孔志尚眼中,自然就顯得有些莫名其妙,畢竟兩人也不知道這中間的種種事情。

就連高鴻信也是一頭霧水,不過他也沒有往心裡去,畢竟現在他們與武昌張漢朝集團是盟友,關係還不錯。

高鴻信也沒有什麼閒工夫來管這些事情,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開春之後,義軍與清軍必有一戰,這時雙方的共識,以高鴻信一貫謹慎的性格,一定要準本充分,做大萬無一失。

不管是糧草、軍械、訓練都沒有放鬆,當然還有高鴻信最關心的火器。雖然現在火器的威力還不大,質量也不過關,很容易就炸膛,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對於火器只有不斷的應用,找到缺點,再不斷的改正,才能使之更加的完善。

現在清軍當中雖然也存在大量的火器,但是由於滿清上層存在弓馬騎射無敵的臆想之中,對火器要輕視的多,認爲火器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武器。這種說法最大的明證便是大清滅亡大明,當時大明朝的火器是當時世界上裝備率最高的國家,但是最後還是被大清滅亡了。

這種表象也確實矇蔽了大部分的人,雖然不知道滿清的上層是被矇蔽了,還是故意視而不見,打算湮滅漢民族的火器發展,故意爲之,總之現在的天下,對火器的認識嚴重不足。對於記錄火器製造與使用的相關書籍也漠然視之,像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與《練兵紀實》人們只當是兵書使用,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只當作奇聞雜談閱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對火槍與火炮的態度就決定了臣民對它們的態度。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馬戛爾尼勳爵率領的英國使團,駕駛著先進的炮艦訪華:“把我們最新的發明如蒸汽機、棉紡機、梳理機、織布機,介紹給中國人,準會讓這個好奇而又靈巧的民族高興的。”此時恰逢乾隆82歲大壽,宴會上的滿漢全席自然使英國人大開眼界,而他們遠渡重洋攜帶來的各類“土特產”,無形中成了給老壽星的生日禮物:除了工業機械、天文儀器之外,還有英國最大的裝備有最大口徑火炮110門的“君主號”戰艦模型,乃至榴彈炮、迫擊炮和卡賓槍等實物。英國使團甚至還配備了訓練有素的衛隊,想表演一番現代炮兵的裝備與隊列,供中國皇帝檢閱。

乾隆卻不稀罕聽西洋的禮炮聲,覺得不會比鞭炮爆竹之類更能烘托喜慶的氣氛。揮揮手,讓太監們將這些怪模怪樣的槍炮原封不動地運進圓明園的倉庫並且傲慢地評價:“這些可以給小孩子當玩具。”他只是瀏覽了一遍英國使團遞交的喬治三世的國書及冗長的禮品單,告訴手下:“單內所載物件,俱不免張大其詞。此蓋夷性見小,自以爲獨得之秘,以誇炫其製造之精奇。著徵瑞於無意之中向彼閒談:爾國所貢之物,天朝原亦有之,庶該使臣不敢居奇自炫。”英國使團在乾隆眼中,彷彿一支遠道而來的馬戲團,靠耍一些洋把戲,來噓弄看客。而且乾隆並不以爲這些異域的雜技與魔術有什麼新鮮,有多麼神奇。

乾隆皇帝帶給大清的不僅僅是對火器的輕視,更是對西洋各國以及他們科技的輕視。

大清帝國的輕敵思想,正是乾隆開始的。他根本想不到,自己連看都懶得看的洋槍洋炮,在67年之後,將撞開閉鎖的國門,直逼北京城下。(http://.)。而圓明園將在轟隆一聲中成爲炮灰。他呀,真是太迷信八旗軍的強弓硬弩了——因爲其祖上,正是靠這冷兵器打下江山的。可在下一個時代,要靠長矛與弓箭守江山,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偏偏乾隆栽下的是一棵驕傲自滿的歪脖子樹。他的龍子龍孫,從道光,到咸豐,直至光緒,都將深受被烈日暴曬之苦。而他留下的最昂貴的遺產——圓明園,將毫無招架之力地遭受一次打劫。打劫者,恰恰是他蔑視的那些洋人的後裔。

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訝異地發現:當年贈送給乾隆的禮物(槍炮),一直“藏在深宮人不識”,閒置在庫房裡,蒙滿塵土。大半個世紀以來,彷彿被中國的帝王將相們遺忘了。他們二話不說,立即將其裝船運回老家。或許還不無僥倖心理——幸虧中國人沒把這些武器當回事,若是他們以此爲模型仿製並裝備軍隊,掌握了先進的軍事技術;那麼,要想打進北京城,就不太容易了。

當僧格林沁王爺的蒙古騎兵,在開闊地上作集團式衝鋒,遭遇英法聯軍的排槍排炮,紛紛滾鞍落馬,血流成河;最後只剩下一桿快要被炮火撕碎的戰旗,斜插在屍骨堆上,孤獨地飄呀飄……馬受驚了,人也受驚了。一向自以爲是天之驕子、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八旗軍,總算領教到了洋槍洋炮的厲害。可已經太遲了!畢竟,人家已經打到自己的家門口了。想擋也擋不住。

第77章 宴會前第231章 調換第262章 取名第286章 貨幣第198章 定期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第272章 登基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16章 潰敗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第19章 對策第89章 想擋也擋不住第50章 武昌第116章 束手第70章 協理6宮第275章 背叛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341章 善後(一)第221章 稱王第239章 出來了第189章 出人意料的福寧第310章 京都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34章 西進受挫第14章 舉火爲號第22章 頤養天年第292章 平蒙第167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217章 被遺忘的科舉(下)第72章 嘉慶元年的第1場雪第158章 前途無限or萬劫不復第254章 僵持不下(下)第327章 牽制第295章 海軍初成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254章 僵持不下(下)第112章 一團亂麻第24章 單家第265章 歸化城(二)第143章 追與逃第236章 意外第328章 哥薩克騎兵第247章 意外第169章 名聲=負累第335章 調離第234章 作不出的詩詞第89章 想擋也擋不住第286章 貨幣第34章 西進受挫第330章 臨終請求第244章 落葉歸根第244章 落葉歸根第208章 南陽危急第32章 漢陽會戰(三)第253章 僵持不下(中)第319章 琉球第222章 兵圍武陵第67章 防備第41章 情報司第248章 戰榆林第165章 局勢第132章 計劃(上)第85章 事成第329章 冬第294章 姓氏第194章 九死一生第100章 得償所願第316章 陸續簽約第98章 孩子的問題第28章 各懷心思第240章 發展第104章 真相第257章 太原之戰(下)第316章 陸續簽約第51章 和琳之死第19章 對策第259章 風雨欲來第313章 威勢第151章 好心情、壞心情第254章 僵持不下(下)第170章 後事第170章 後事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80章 宴會第146章 詭異的清軍第99章 糾結中第105章 兄妹初談第168章 處置第244章 落葉歸根第324章 婆羅洲土著第232章 兄弟第7章 途中(下)第319章 琉球第133章 計劃(下)第260章 決心第346章 對日最後一戰第202章 出人意料的進展第129章 來自皇后的囑託第169章 名聲=負累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二)
第77章 宴會前第231章 調換第262章 取名第286章 貨幣第198章 定期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第272章 登基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16章 潰敗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第19章 對策第89章 想擋也擋不住第50章 武昌第116章 束手第70章 協理6宮第275章 背叛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341章 善後(一)第221章 稱王第239章 出來了第189章 出人意料的福寧第310章 京都第174章 最後時刻第34章 西進受挫第14章 舉火爲號第22章 頤養天年第292章 平蒙第167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217章 被遺忘的科舉(下)第72章 嘉慶元年的第1場雪第158章 前途無限or萬劫不復第254章 僵持不下(下)第327章 牽制第295章 海軍初成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254章 僵持不下(下)第112章 一團亂麻第24章 單家第265章 歸化城(二)第143章 追與逃第236章 意外第328章 哥薩克騎兵第247章 意外第169章 名聲=負累第335章 調離第234章 作不出的詩詞第89章 想擋也擋不住第286章 貨幣第34章 西進受挫第330章 臨終請求第244章 落葉歸根第244章 落葉歸根第208章 南陽危急第32章 漢陽會戰(三)第253章 僵持不下(中)第319章 琉球第222章 兵圍武陵第67章 防備第41章 情報司第248章 戰榆林第165章 局勢第132章 計劃(上)第85章 事成第329章 冬第294章 姓氏第194章 九死一生第100章 得償所願第316章 陸續簽約第98章 孩子的問題第28章 各懷心思第240章 發展第104章 真相第257章 太原之戰(下)第316章 陸續簽約第51章 和琳之死第19章 對策第259章 風雨欲來第313章 威勢第151章 好心情、壞心情第254章 僵持不下(下)第170章 後事第170章 後事第301章 立儲風波第80章 宴會第146章 詭異的清軍第99章 糾結中第105章 兄妹初談第168章 處置第244章 落葉歸根第324章 婆羅洲土著第232章 兄弟第7章 途中(下)第319章 琉球第133章 計劃(下)第260章 決心第346章 對日最後一戰第202章 出人意料的進展第129章 來自皇后的囑託第169章 名聲=負累第344章 緬甸起風雲(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静安区| 上饶市| 光泽县| 临猗县| 彰武县| 定陶县| 南丹县| 孟连| 乌拉特前旗| 巧家县| 滦南县| 濉溪县| 南昌市| 交口县| 册亨县| 盐边县| 辽源市| 两当县| 阿坝县| 建阳市| 石台县| 禹城市| 合川市| 石家庄市| 泗阳县| 太仆寺旗| 泰安市| 苍南县| 砚山县| 黄浦区| 长乐市| 潼关县| 肥乡县| 门源| 含山县| 罗甸县| 原平市| 舒兰市| 兴和县|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