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並沒有如高鴻信所預料的那樣拖延到第二年,這次清廷的效率明顯提高了。
入冬時節,天氣還不算太寒冷,清軍發動了突然襲擊。
這次襲擊不只是一個方向上的,而是來自數個方向。
蒙古啓稟從陝西北部南下,河南大戰更是規模空前,只有去年打的轟轟烈烈的東南此刻卻沉寂了下來。
並不是清廷放棄了東南,而是現在清廷的兵力實在是匱乏,已經不能在對東南進行圍剿了,此刻只好先攻擊兩股最大的亂匪了。
高鴻信此時只能感嘆東方平政命好,此時漢軍不僅要面對河南清軍的攻擊,還要對付南下的蒙古騎兵。
如果不能將蒙古騎兵擋在延安以北,那西安的安全便無法保證。
東方平政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次的好機會,此次中原大戰的時機,正是他出兵南下攻伐的大好時機。
東方平政自從上次與張漢邦對峙之後,便徹底退出了安徽,如今他佔據的地域便只有蘇南了,雖然蘇南物產豐饒,可是畢竟地域狹小,整體實力與張漢朝楚軍相比還是差的很遠。
江寧的北邊便是長江,過江攻佔蘇北更加的不現實,如今能夠選擇便只有南下杭州。
此刻蘇州已經被東方平政拿下,杭州已經盡在咫尺。
榆林,喬同化正在與蒙古騎兵對峙,這也是喬同化首次與蒙古騎兵交手,心裡不免有些緊張。
聽到對面蒙古軍中傳來進軍的號角,蒙古騎兵紛紛躍馬向著這邊衝來,隆隆的馬蹄聲響起,震撼人心。
這纔是兩千左右的啓稟造成的效果,如果是上萬的話,可以想象那氣勢該是何等的駭人。
“開炮!”
隨著喬同化一聲令下,漢軍身後響起了隆隆的火炮生,一下子蓋過了清軍騎兵的聲音。
炮彈落入騎兵中間,一下子便掃倒一片,騎兵的攻勢也爲之一挫。
炮聲隆隆,不沒有半點停歇。
漢軍地盤擴大之後,獲得的各種礦山也逐漸怎多,火炮的產量自然也水漲船高。
這次征伐榆林,高鴻信便調撥了五十門新型的火炮給喬同化。
有了這些火炮的喬同化心裡的底氣也就更足了,與騎兵對峙起碼不用在提心吊膽了。
漢軍當中雖然也有騎兵,可是並不多,目前都在高鴻信的親衛軍中,一般都是追隨在高鴻信身邊。
喬同化也不能調動,他也不會請求將這隻騎兵帶出來,萬一折損在這裡,高鴻信肯定會氣的跳腳。
雖然騎兵註定要被淘汰,可是那還是在數十年之後,如今這個時代,起碼在大清朝騎兵還是有著無與倫比的威力的。
對面的蒙古騎兵,最終還是沒有衝破火炮的阻隔,騎兵也是人,死傷太大也會逃跑。
騎兵逃跑要比步兵逃跑更可怕,往回跑的騎兵,此時便成了清軍的噩夢。
衝亂了清軍自己的陣營,雙方甚至開始看砍殺起來。
喬同化見狀大喜,見時機已經成熟,便下令全軍出擊。
德楞泰與福寧在西安兵敗之後,便離開了陝西,只留下楊遇春留在陝北繼續督戰。
如今蒙古騎兵兵敗,楊遇春便被困在了榆林城。
楊遇春正在和衆人商量守城的事,突然聽到城外報仇的聲音撲天蓋地的傳來,臉一變道:“不好,賊軍要攻城,諸位都跟我來。”
喬同化看著士氣高漲的隊伍,心裡便對此戰也充滿了信心,漢軍出擊的速度極快,不久就到了離城牆數十米的距離,清軍沒有懈怠了下去,見漢軍向城頭開槍,守軍也忙向城下放箭,但城下排滿了漢軍的弓箭手和火槍隊,城上捎一擡頭,只會遭到漢軍的狠狠打擊,一時之間,漢軍的攻勢大盛,許多刀手輕而易舉的搭著雲梯爬上了城頭,而城上僅有的幾門大炮由於炮手沒能及時到位,此時已成了擺設。漢軍剛一攻城,西安就岌岌可危。
喬同化暗道失策,早知如此,就到多派刀手纔是,因喬同化沒有一次就攻下榆林的準備,這次攻城還是以騷擾爲主,適合爬城的刀手較少,大部分是弓兵和火槍兵,他們並不適合登城作戰,喬同化連忙加派了刀兵上去。
這時楊遇春已帶了衆將來到了城頭,見漢軍攻了上來,大吃一驚,連忙派上預備隊,漢軍上來的刀手畢竟還少,上了牆頭也得不到城下的支援,楊遇春的預備隊一上來,漢軍頓時頂不住,漢軍本來殺得官兵步步後退,正以爲城池便有攻克,突然清軍越來越多,層層疊疊的清軍涌了上來,漢軍再也不能前進一步,沒有一會兒漢軍的人便全被趕了下去,被狼狽逃下了城頭,而此時喬同化派出的後續刀手已經到了,卻再也沒那麼容易攻上去。
楊遇春抹了一把冷汗,好險,要是再晚點榆林就不保了,後面跟上來的文官更是嚇得兩腿發軟,難怪楊大人如此憂慮,賊軍的攻擊力太強。
西門和北門的攻擊也正在進行,漢軍也幾度登上了城頭,都被清軍趕了下去,榆林的三門一遭攻擊就陷入了苦支撐中,自到天黑,漢軍不得不退下去,清軍才鬆了一口氣,許多人都一屁股坐在地上,慶幸自己還活著。
漢軍的火力和弓箭太猛了,一直壓著牆頭打,清軍向城下丟滾木,擂石都得彎著腰,若一不小心直起身子,馬上不是弓箭,就是火槍,總有一樣將直身的人直接送入地獄。
清軍點起了火把,牆頭佈滿了屍體,清軍強忍住悲傷,將剛剛還活蹦亂跳的戰友拖下了城,挖坑掩埋起來,早上衆人還沉靜在大破賊軍的喜悅中,到了晚上,所有人都惶恐不安,以這樣的攻城強度,恐怕榆林城守不了三五天,一般的攻城戰,守城的一方總要大佔便宜,可今天和漢軍的一戰。清軍的傷亡遠大於漢軍,傷亡比例反了過來。
已經是深夜了,府衙還燈火通明,楊遇春左思右想還是沒有下定決心突圍,如果此時放棄了榆林,整個陝西便徹底的失去了,在長城以南,清軍便沒有了一個據點,還談什麼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