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很多大臣都躍躍欲試,打算彈劾和珅,但是誰都不想做出頭鳥,因此詔書頒佈的當天並沒有什麼動靜。一時之間朝堂之上陷入了平靜,壓抑的平靜之下暗潮洶涌,等待著依次猛烈的爆發。
第二天,王傑的一道奏摺卻打破了這種寧靜,王傑歷數了和珅的數十條罪狀,其中每條都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嘉慶皇帝坐在龍椅之上,聽著王傑細數和珅的罪狀,心中鬆了口氣,如果一直沒有人彈劾和珅的話,嘉慶皇帝就要派廣興出面了,但是隻要廣興已出面,那麼就表明了嘉慶皇帝的態度,對朝臣們的影響很不好。
嘉慶皇帝相信,有王傑這位軍機大臣的彈劾,其他人肯定不會再觀望了,肯定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彈劾和珅。
事實也確實如此,王傑的話音剛落,便有衆多的大臣上奏彈劾和珅,也是細數和珅的罪狀。
嘉慶皇帝讓鄂羅哩將彈劾的摺子都拿了上來,先翻看了王傑的奏摺。
王傑是讀書人,而且還是狀元出身,性格本來就嚴肅認真,如今要彈劾和珅怎麼會沒有證據便胡亂彈劾。
他的奏摺裡,羅列的和珅罪狀,大多是證據確鑿的,嘉慶皇帝看了心裡不由的連連讚歎。
“朕看了你們的這些奏章,上面對和珅罪狀的表述都不是空穴來風,證據充足,樁樁件件都足以治和珅的罪了。只是和珅作爲軍機大臣,也不能草率的就處理了,還得要慎重對待。另外這些罪狀總有些牽強附會之處,還需要整理彙總。”嘉慶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摺,對著下面的大臣說道。
“皇上聖明!”大臣們齊聲讚道。
這次早朝拉開了嘉慶皇帝對和珅清算的號角,朝堂之上的大臣們都知道和珅已經要完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該何去何從。
此後彈劾和珅的奏摺便滾滾而來,奏章多不勝數。
對於這些奏章嘉慶皇帝也懶得看,畢竟他到了如今的位置,已經知道奏摺不過是騙人的把戲罷了,對於皇帝來說,一切事物都能成爲他們掌權的工具。
早朝之後,吳省蘭神情恍惚的離開了太和殿,走在離開的路上,感覺自己與周圍的同僚成了兩個世界的人,雖然周圍的大臣都沒有說什麼可是心思細膩的吳省蘭還是察覺到了他們的疏遠。
吳省蘭是和珅的黨羽,這一點據算吳省蘭自己辯解也無濟於事,這件事早已是朝堂的共識。如今和珅的局勢已經岌岌可危,如果和珅到了,他的末日也就到了。
吳省蘭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來到了和珅的府邸,他要去打聽一下和珅的情況,到底有沒有像人們說的那樣被軟禁了。
吳省蘭來到和府之後,是劉全接待的他。
“劉總管,和大人現在是什麼情況,現在朝堂之上衆多大臣都在彈劾和大人,如果和大人再不能力挽狂瀾的話,就晚了。”吳省蘭心裡著急,便匆匆將自己的來意說了起來。
劉全心裡也是著急,可是他知道現在不能表現出來,他要穩住吳省蘭,穩住吳省蘭也是給其他和珅的追隨者吃定心丸。
“吳大人,您把心放到肚子裡吧,今天早上我還和我們家大人聯繫了,他說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只等著這些跳樑小醜都跳出來,然後再收網,到時候就能將他們一網打盡,等大勢底定之後,這朝堂就是我們的天下了。”劉全安慰吳省蘭道。
吳省蘭聽後了劉全的話,雖然心中還有懷疑,可是現在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選擇相信。
可是,嘉慶皇帝下午的一道詔書便給了他無情的一擊。
和珅與福長安都被逮捕入獄了,當吳省蘭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蒙了。
和珅倒臺了,倒臺的這麼快,讓人措手不及,這一刻有人如喪考批,也有人興奮異常。
京城的百姓自發的組織了慶祝活動,雖然他們大多數都與和珅沒有絲毫的瓜葛,但是老百姓心中對貪官的厭惡總是存在的,百姓渴望包拯、海瑞一類的清官,討厭和珅這樣的貪官,這時最樸素的人生觀。
嘉慶皇帝此時還沒有搬離毓慶宮,還要等到乾隆皇帝的葬禮結束之後,他才能正是入住養心殿。
嘉慶皇帝聽著外面突然響起的鞭炮聲,不由擡頭向外面看去。
這時邊上的廣興反應了過來,對嘉慶皇帝說道:“微臣恭喜陛下,現在百姓的反應足以證明皇上懲辦和珅的決策是何等英明,百姓一定會對陛下感恩戴德,更加的忠於陛下。”
嘉慶皇帝聽後很高興,畢竟他作爲新皇帝,正需要威望的時候,因此說道:“看來和珅的民怨極深,要加快他違法的證據收集了,朱師傅你們要加緊蒐集證據,然後整理出來,儘快將和珅懲辦。”
廣興聽後趕忙說道:“微臣遵旨。”
懲辦和珅是廣興在嘉慶皇帝主政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他琢磨著這件事一定要辦的乾淨利索。
第二天,在家中膽戰心驚的吳省蘭被逮捕入獄了。
吳省蘭本就不是什麼意志堅定的人,只是稍微用刑,便交代了和珅的許多的罪狀。
和珅被捕之後,許多原本巴結過和珅的大臣,心裡也七上八下的,生怕自己也跟著倒黴。對和珅頓時變得避之惟恐不及,更是想方設法的向嘉慶皇帝表忠心。
可是一時之間也沒有門路,畢竟嘉慶皇帝以前沒有掌權,身邊的親信不多。
最終廣興進入了這些人的視線,這些人便陸續跑到廣興府上走動,試探打聽如今和珅案件的進展情況,有沒有牽扯到自己,還有便是給廣興送禮。
廣興看著一件件送到他眼前的奇珍異寶,不心動是假的,他總算也體會了和珅作爲天子近臣的感受,這麼大的**真不是常人可以抵抗的。
不過廣興也不是傻子,現在正處在查辦和珅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被人逮到把柄,那麼嘉慶皇帝就算想保他,爲了懲辦和珅的大局也會忍痛割愛。
廣興推掉了一個有一個人,最後實在是沒辦法只能閉門謝客。畢竟看著一件件的重寶從自己眼前溜走,心裡怎麼能不難受,最後只能做眼不見心不煩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