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要求太過苛刻了,現在是你們打算求和,便應該無條件的退出我們楚國的地界。”張漢邦聽了胡克家所說的條件之後,反駁道。
胡克家聽後笑了笑,說道:“廬陵王,咱們明人不說暗話,就算時間繼續拖下去,也是對我們華國有利,對楚國不利,這點相信你比我們更清楚。”
張漢邦聽後知道胡克家所說是實情,可是他又不能表‘露’出來,只是搖頭說道:“你們提出的條件太苛刻了,如果割讓山東、江西的話,我們楚國裡滅國也就不遠了。”
胡克家聽張漢邦的語氣已經軟化,便說道:“事情都能談嗎!”
接下來便是雙方當不斷的討價還價,相互扯皮。
一場談判連續持續了三天時間,最終胡克家的條件由割讓山東、江西兩省,降到了山東割讓北部,江西割讓南昌府以南的州府。
張漢邦見胡克家、彭俊已經不再鬆口,知道現在已經是兩人的底線了,因此稟明張漢朝之後,得到準許之後,便於胡克家兩人簽訂了協議。
這次大戰華國與楚國簽訂了停戰協定,兩方最終停戰,接著北方清軍、南方吳軍的攻勢便停止了。
這次雖然說是華國主動停戰的,也因爲這場大戰獲取了相當於一個省份的地盤,總體來說這這場大戰還是獲取了勝利。
這場大戰之後,楚軍爲了避免以後再次出現被兵圍國都的情況發生,馬上便將國都從武昌搬遷到了安慶。
這場大戰之後楚軍的實力大爲削減,再也不能對華軍統治的直隸地區造成威脅了,反而要時時擔心華軍突襲,邊境一直小心翼翼。
在楚軍將國都搬遷到安慶的同時,一直在蘇北抵抗義軍的額勒登保,也登上了一艘前往東北大船。
當離開只是,額勒登保覺得自己有可能一聲都不能在回到這片土地了,心裡充滿了傷感。
這時華國已經統治了天下‘精’華的十八個省份中的十三個,當真是兵強馬壯,楚國、吳國現在是朝不保夕,可以預見被滅國是早晚的事情,華國一統天下的時候已經爲時不遠。
一旦華國統一了關內,那麼北伐大清便是遲早的事情,到時候偏安一隅的清國如何是已經一統天下的華國的對手。
額勒登保現在心中充滿了擔憂,爲大清的未來擔憂。
停戰協定簽訂之後,天下並沒有平靜多久,在神武二年(公元1807年),剛剛開‘春’華國便又發動了大戰。
不過這次的目標不是楚國,而是吳國,這次華軍打著報復上次吳軍進攻的旗號,從廣東發起了進攻。
這次大戰兵分兩路,一路由以前在成都府投降的將領龍九頃指揮,率領華國大軍十五萬從廣州府、韶州府出發,向吳國統治的惠州府、嘉應府、‘潮’州府發起了進攻。
另一路由耿一誠指揮,從江西建昌府東進攻打福州。
如果地盤本來就不多,蘇南、浙江、福建,加上廣東的三府之地。如果丟失福建和廣東之地的話,吳國便只剩下一個半身份的地盤了。
這點地盤根本不足以支撐二十萬大軍,到時候只要高鴻信派出十萬大軍,便能一舉滅掉吳國,甚至如果這次華軍進展順利的華便能一舉滅掉吳國。
東方平政自然擔心,第一時間他便向張漢朝求援。
上次他在楚國危難之時出兵,這次他也到了這個地步,自然要向張漢朝求援。
不過就是不知道張漢朝記不記他的那個人情,有的時候付出不一定就能得到回報。
“皇上,你說這一次張漢朝會不會派兵?”王聰兒心裡有些擔憂。
“皇后,這件事情我也不知道,如今華國實力強大,入托他不發兵的話也不奇怪。不過如果我們完蛋的華,他們也好過不了。”東方平政說道。
“但願張漢朝能明智一點吧!”王聰兒說道。
張漢朝收到東方平政的求援信之後,便找來了張漢邦。
“皇兄,我們必須要出兵,‘脣’亡齒寒。”張漢邦看完信件,直截了當的說道。
“嗯,出兵是一定的,關鍵是如何出兵,出兵多少合適,還有我們怎麼從中獲得最大的好處。”張漢朝聽後說道。
張漢邦聽後沉思了起來,過了一會兒,說道:“可以從南昌出兵,截斷華軍的後路。”
張漢朝聽後笑著說道:“我們也可以圍攻長沙,來個圍魏救趙。”
“嗯,如果長沙陷落的華,華軍在湖南的統治便岌岌可危了,長沙確實是華軍必須要救援的地方。”張漢邦說道。
“這次你親自去,這次只能贏不能輸,否則的話華軍這次肯定會得寸進尺的。”張漢朝說道。
張漢朝其實說的沒錯,高鴻信對這一次大戰的定義便不是滅國大戰,而是又一次削弱兩國實力的大戰。
如果楚軍不救援吳軍,華軍可以乘勝多佔領寫地盤,甚至滅掉吳國。
但是如果楚軍救援,便見好就收。
當然如果大獲全勝的話,便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張漢邦出兵分兵兩路,一路截斷華軍的糧道,一路西進圍攻長沙。
楚國支援吳國,江西告急,耿一誠不得不放棄了攻打福建的打算。
不過這並沒有什麼,這場大戰一開始策略,攻城略地不是首要目標。
這場大戰能夠奪得整個廣東已經可以了,至於最重要的目標便是便是想辦法離間楚國與吳國的聯盟關係。
清國距離兩國畢竟太過遙遠,想要支援有些力不從心,可是吳國、楚國兩國緊鄰,有處在華國的腹心之處,如果兩國串聯起來,華國想要展開滅國大戰不可能那麼順利。
一旦華國想要滅掉任何一國,另一國必定舉兵支援,而且三國邊境漫長,一旦有變可謂防不勝防。
這一次高鴻信打算利用自己兵力上的優勢,稍微離間兩國的關係,而這次從江西攻打福建的戰事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就在耿一誠撤兵的同時,彭俊作爲漢軍的使者已經來到了江寧,也不能說是來到,只能說是出現,因爲他早在半月之前便已經到了,只是在等待江西退兵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