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軍西進、南戰(zhàn),蒙古草原也不是很平靜。
成親王永瑆在洪亮吉的陪同下,率領(lǐng)著兩千參軍進入蒙古之後,沒有馬上回到盛京而是一路朝著庫倫趕去。
等盛京淪陷嘉慶皇帝自殺的消息傳來,成親王徹底愣住了。
嘉慶皇帝死後,並沒有傳位給任何人,按照傳統(tǒng)來說,繼承皇位的應該是皇長子綿寧。
但是現(xiàn)在綿寧也落到了華軍手裡,大清已經(jīng)沒有了皇帝,怎麼看大清都已經(jīng)滅亡了。
洪亮吉知道後也大哭了一場,畢竟他忠於的大清朝已經(jīng)到了這個地步,他悲痛是正常的。
悲痛過後,洪亮吉便勸說成親王在庫倫登基,好延續(xù)大清,統(tǒng)御蒙古諸部與華國做周旋。
成親王自然很想當皇帝,推拒了兩三次,便也就接受了。他在庫倫舉行了大清皇帝的登基大典,並邀請了蒙古諸部的王公前來觀禮,不過應者寥寥。
外蒙古諸部想來敬畏強者,雖然在庫倫附近清軍的實力很強,可是與蒙古大部族相比還是不行。
蒙古人手大清兩百多年的統(tǒng)治,心裡其實並不是很情願的,所謂的滿蒙一家也就騙騙一些膚淺的人罷了。
成吉思汗的榮耀讓蒙古人心裡無比驕傲,怎麼能人壽已經(jīng)若成這樣的人還管束著自己。
永瑆看著來參加自己典禮的幾個蒙古王公,心裡自然怒火熊熊,以前大清強盛的時候,大清的王爺是何等威嚴,一句話這些王公哪個不給自己幾分面子。
可是到了如今,大清的已經(jīng)徹底淪落,這些王公,立馬便變了臉色。
不過用永瑆的定力還是很好,總算沒有在典禮上打發(fā)雷霆。
典禮之上永瑆宣佈自己繼任爲大清國皇帝,改元重光,去重新光復之意。
永瑆剛一繼位便決定發(fā)動同意蒙古草原的戰(zhàn)爭,現(xiàn)在整個庫倫所有兵力加起來也纔不到一萬,就這點兵力自然不能重新光復大清朝,只有他同意了整個蒙古草原,到時候騎兵數(shù)十萬自然能夠一舉南下蕩平中原。
不過願望是美好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
神武五年,重光二年,開春在永瑆決定出兵之時,他的摯友,洪亮吉卻因爲病痛離開了人世。
洪亮吉死前永瑆匆匆趕到了洪亮吉的病榻之前,看著他憔悴蒼白的臉,永瑆心裡也預感到了什麼。
“皇上,微臣不能在隨侍左右了,請王爺一定要好生珍重。”洪亮吉沙啞著聲音說道,此時他已經(jīng)沒有了做起來的力氣。
永瑆阻止了邊上侍女扶起洪亮吉的動作,說道:“君直(洪亮吉的字),你我相知多年,如今你還有什麼心願,只要朕能爲你辦成,一定爲你辦。”
洪亮吉聽後笑了笑,說道:“如果有可能的話,請王爺設(shè)法將微臣的骨灰送到陽湖(今江蘇常州)老家,葉落歸根!”
“好的,我一定爲你辦到。你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永瑆聽後點了點頭,肯定的說道。
“皇上,現(xiàn)在……不……不是長久之計,大清……氣數(shù)已……已盡,一旦……有機……機會……王爺……王爺……可以利用……利用這個皇帝的稱號,謀取……謀取自己……自己與後代的平安……富貴。”洪亮吉斷斷續(xù)續(xù)的說道
永瑆聽後頓時大怒,他剛要呵斥洪亮吉,卻發(fā)現(xiàn)洪亮吉已經(jīng)身死。
最後嘆了口氣,說道:“火化,骨灰放入宮禁之中朕親自保管。”
洪亮吉的死,對永瑆的打擊很大,這樣他就不敢輕易離開庫倫出征,沒有洪亮吉坐鎮(zhèn),他誰也不放心,一旦失去了,庫倫這個根基之地,他很快又會成爲喪家之犬。
永瑆稱帝,改元重光,這麼大的事情,高鴻信自然收到了消息。
對於蒙古王公對永瑆這個大清皇帝的冷淡,高鴻信並不意外,關(guān)外的蒙古王公連他的帳都不買,怎麼會買永瑆這個過氣王爺?shù)膸ぁ?
這一年雖然男方一直大戰(zhàn),不過高鴻信並沒有放鬆蒙古的事情。
高鴻信這一年派遣了十餘路的使者,不斷奔走在蒙古大草原上,打算說服這些蒙古王公歸順。
新疆陷落之後,蒙古便陷入了華國的三面包圍之中,此時每個蒙古王公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當然這種壓力也不止來自於華國,還來自於俄國。
蒙古人對於俄國人可不陌生,近兩百年來,就是俄國人不斷的壓縮蒙古人的牧場,自由的蒙古人都已經(jīng)退到了大清的過境之內(nèi),而留在俄國境內(nèi)的都要遭受俄國的壓迫。
最可怕的事情還得改變蒙古人本來的信仰,蒙古人都是信仰喇嘛教的,如果在俄國就必須要信封東正教,這對於蒙古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相對於俄國人來說,漢族人反而是更加的親近,要知道雙方模樣相近,宗教相近,更有數(shù)百年的交流。
對於華國的勸降確實有很多人動心,高鴻信不僅許諾保留他們在清廷的封號、牧場,而且還會取消清廷一直一來的減丁政策。
對於這些王公來說,最在意的還是他們的地位與牧場,一旦失去了這些他們便什麼都沒有了。
消除減丁政策更是讓這些王公大爲心動,要知道減丁政策一直從清朝初年實行至今,兩百年的和平下來,蒙古人的人口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在減少,由此可見這個政策的威力有多大,對蒙古人的傷害有多大。
有心動的自然就有行動的,最早行動的便是手俄國壓力最大的唐努烏梁海地區(qū)的圖瓦人。
不過圖瓦人並不是蒙古語系的民族,而屬於突厥語系,屬於突厥人的一支。
自從大清內(nèi)部大亂之後,沙俄便不斷打擊烏梁海十佐領(lǐng),不斷南下打擊圖瓦人,圖瓦人面對彪悍的哥薩克騎兵束手無策,牧場不斷減少,人員不斷傷亡。
接到華國的勸降之後,圖瓦首領(lǐng)想都沒想便同意了,一個是不斷的殺戮打擊,一個是如此豐厚的條件,傻子都知道該怎麼辦。
並且圖瓦漢還派遣了自己的兒子親王北京親自朝見中華帝國皇帝,於此同時還有涌來聯(lián)姻的圖瓦漢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