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高均平便率領著千餘士兵,護送著張偉離開了安慶。
高均德站在城門出,看著遠遠離去的隊伍,心裡不由的有些擔憂。畢竟現在湖北四處都是戰亂,高均平他們的安全肯定會受到威脅。如果現在湖北風平浪靜,張漢朝仍然控制湖北東部,那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了。
而高均德還要應對接下清軍的反攻,安徽地處淮河與長江之間,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而安慶有地處江寧府的上游,對江寧府形成居高臨下之勢,清軍一定會瘋狂反撲。清軍可以不在乎襄陽,甚至是武昌,但是絕對不會不在意江寧。光從安慶的防守便可以看出滿清朝廷對江寧的重視。
高均德他們圍攻安慶血戰攻城數月,打退數次清軍的援兵才攻克安慶,如此難度幾乎是攻打襄陽的數倍,攻克武昌城代價的兩倍。
現在高均德感覺有些力不從心了,心中隱隱有了意思不安,有些後悔當初沒有聽從高鴻信當初的勸告。
現在沿著整個長江可謂是處處烽火,只有一個鄖陽府處於漢江流域。對滿清朝廷來說來說,剿滅亂匪已經成了重中之重,就連平時對亂匪都是不屑一顧的太上皇乾隆皇帝也變得格外關注。如今義軍的範圍已經擴展到了數省之地,總數數十萬之中,聲勢浩大,確實不能等閒看待了,而安慶的陷落更是讓乾隆皇帝大發雷霆。
“朱囗是幹什麼吃的,安慶是什麼地方,朕屢次下旨讓他務必守住安慶,他竟敢棄城而逃!”乾隆皇帝大聲喝斥。
過了一會兒,乾隆換地對和珅說道:“和珅,傳旨安徽巡撫朱囗立即逮捕入京,安徽巡撫一職由陳用敷接任,命陳用敷剋日首府安慶,絕對不能讓亂匪逼近江寧!”
“喳,臣這就去傳旨。”和珅領命後,趕忙退出大殿傳旨去了。
和珅走到門口時,遇到了王傑正拿著奏摺要往裡走。
“王大人,這奏摺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和珅問王傑道。
王傑看到和珅後也停下了腳步,聽和珅問話,便答道:“唉!池州府、徽州府已經陷落了,亂匪姚之富正在率軍攻打寧國府。已經畢竟江寧府與杭州府了。”
“這麼快?”和珅聽後感覺有些難以置信。
“誰說不是呢,這些亂匪如果再不加以遏制的話,早晚會突入東南,那時我大清的財賦重地陷入敵手,該怎麼維持呀!”王傑憂心忡忡的說道。
和珅聽後沉默了,和珅畢竟是滿人,他雖然很貪,但是他知道只有大清好了他才能好,如果大清都沒了,他也就什麼都沒了。
“你進去後,要小心一些,太上皇接到安慶失陷的消息已經很生氣了。”和珅說道。
王傑聽了和珅的話一愣,接著笑著說道:“沒想到和大人也有關心本官的時候,謝和大人提醒,太上皇還不至於遷怒於我。”
說完王傑便走了進去。
王傑進去以後,見嘉慶皇帝正小心的陪坐在乾隆皇帝邊上,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便知道太上皇確實是很生氣。
王傑小步走上前去,請安道:“臣王傑恭請太上皇、皇上聖安!”
乾隆皇帝說道:“王傑你來肯定有事,不要在顧這些虛禮了,平身吧!”
“謝太上皇,安徽剛剛來了軍報。”王傑說著便站起了身。
王傑並沒有將軍報的內容說出來,畢竟誰也不知道太上皇震怒之下會不會遷怒於他。
乾隆皇帝從太監手中接過了軍報,看了起來。
乾隆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但是卻並沒有想想中的雷霆震怒,而是將手中的奏摺交給了一邊的嘉慶皇帝,說道:“顒琰看看吧,說說你的想法。”
嘉慶皇帝接過了奏摺,慢慢翻看了起來,嘉慶皇帝也如乾隆皇帝一樣,臉色瞬間便變了,過了一會兒,說道:“父皇,皇兒覺得必須要阻止亂匪突入兩江,否則我大清明年也許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起了。”
乾隆皇帝聽後嘆了口氣,說道:“雖然沒有你說的那麼誇張,但是也相差不遠了。其實那倒是其次,朕擔心的是兩江一旦失陷,漕運必然會阻斷,那時難保運河沿岸不會有人鬧事,到時候與南邊的亂匪相呼應,朝廷顧此失彼有可能導致叛亂蔓延到淮河流域。如果是那樣我大清便又回到了大明的老路上,亂匪多如牛毛之下,朝廷的元氣早晚會被耗幹。”
“父皇英明,只是現在湖北的戰事陷入了僵局,牽制了朝廷大量兵力,朝廷對安徽的亂匪有些力不從心。”嘉慶皇帝說道。
乾隆皇帝當然很清楚現在的局面,他轉頭問王傑道:“王傑,你有什麼看法?”
王傑很慶幸自己沒有被遷怒,見乾隆皇帝問自己花,趕忙說道:“微臣覺得,現在這個時候,朝廷兵力不足,應該適當的擴張滿蒙汗八旗,並且準許民間士紳自己阻止不超過兩千人的隊伍組成團練,圍剿亂匪。”
乾隆皇帝聽後沉吟了起來,他很清楚現在清軍的狀況,戰鬥力與兵力都不足以應對目前的局面了,但是開放團練的話,如果最後尾大不掉可能重蹈唐末軍閥各軍的局面。乾隆皇帝以前也不是沒有想到過這個方法,但是每次都被他給否決了,畢竟一旦地方的權利擴大,那就意味中央的權利減小。一旦地方的實力過大的話就會對中央形成威脅,乾隆皇帝自己到不擔心這些,他畢竟統治帝國六十年之久,積累的威信足以鎮住這些人,但是他畢竟時日無多,他擔心嘉慶皇帝將來鎮不住,從而天下大亂。
“顒琰,你覺得團練怎麼樣?”乾隆皇帝問嘉慶皇帝道。
嘉慶皇帝想了想說道:“皇兒以爲團練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會對中央造成威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爲割據勢力。”
乾隆皇帝聽後點了點頭,說道:“那你的意思是不能放開這個限制了?”
“不是的父皇,如今我大清的處境已經十分的危險了,而團練造成的麻煩確實以後的事,現在放開,哪怕有點麻煩以後總有辦法處理掉,但是如果不放開的話,現在的麻煩便無法解決,我大清便只能一步步陷入危機當中。”嘉慶皇帝聽後說道。